文/劉 成
1983年,年僅20歲的農明芳以一幅用油畫材料創作的農民畫《新被》獲得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首屆農民畫展”二等獎,這個畫展在美術的最高殿堂中國美術館舉辦。我不知道這位地道的、年輕的農民,剛剛參加了由廣西美術家協會組織的農民畫短訓班,就獲得如此殊榮,他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那一年,我才剛剛出生。
我有幸能看到這幅畫的原作的時候,已經是過了接近40年。去年“五一”在廣西書畫院舉辦的“百色農民畫展”上,我看到了這幅“名作”。我很驚訝他把這幅畫精心地保存了將近40年,畫基本上還是完好無損的,色彩還鮮艷如新,當然,畫上有著濃重的時間的“包漿”。過了接近40年,這幅畫的形式感還是那么新穎:俯視的角度,兩位壯族婦女在縫被套,被套占了畫面大部分面積,赭黃色的斜紋席子上鋪著藍色格子的被單,被單上是暗紅色的壯錦一般的被套,右上角空出的位置,擺放著線筒和繡花鞋等,整個畫面的色彩冷暖相間、鮮灰相間,富有節奏感,右下角人物黃綠色的頭巾和粉色的上衣是畫面上最漂亮的顏色,黃綠色的頭巾也與右上角翠綠色的繡花鞋遙相呼應。整幅畫無論是畫面布局、疏密節奏、色彩結構,還是造型、筆觸,都那么的清新、精致,即使是參加現在專業的油畫展,也毫不遜色。
我不知道農明芳在少年得志、登上人生的高峰之后又經過了幾十年的沉寂,是一種怎樣的心路歷程,又有著怎樣的豐富故事,當我看到他重新拿起畫筆(也有可能他從未放下過)創作出作品時,我發現他的初心從未改變,他的審美追求仍是那么高,他仍然是如此執著地捍衛著農民畫的品位。
應該說《新被》這幅作品作為農民畫來說,特點不是那么強的,他當時的獲獎更多的是憑著農民的身份而不是畫種的特點。經過幾十年的生活磨煉重新拿起畫筆之后,農明芳的創作則具有了明顯的農民畫特點:鮮活生動的生活趣味,稚拙夸張的人物造型,自由而隨心所欲的構圖布局。與別的農民畫不同的是,農明芳保留了色彩的品位,并在對水粉這一工具材料的運用上,顯示出熟練性,并能畫出一定的美感。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或在乎個人的風格,但他的作品確實具有與眾不同的甚至在我看來是執拗的一種個人風格。
被廣西美術館收藏的《山道彎彎》與數十年前的《新被》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同樣俯視的構圖,同樣強調形式感,甚至連色調都有點相似,當然畫面所表現的事物已經是大相徑庭了:梯田間的山路彎彎中,多輛漂亮的小汽車駛過,攝影師拿著“長槍短炮”、畫家們用畫筆記下這鄉間美景。時光荏苒,真可謂是再回首已換了人間,當然這是幸福的改變,作為身處其中的農民,農明芳切實地感受到了這種改變,并用畫筆真實地記錄下來。他對新生活的敏銳感受,一直沒變。
《邊關人家》也同樣是描繪自己的美好家園:青山綠樹掩映的瓦房木樓,突顯的太陽能路燈似乎在自豪地宣告農民生活已經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燈結彩的燈籠也在應和著這宣言。農明芳發自心底里的這種表達,是一位農民畫家最真切的心靈獨白。
對美好生活的表現是農明芳筆下永恒的主題,無論是稻谷的豐收,還是水果的豐收,抑或是漁業的豐收,農明芳表現的都是作為農民的自豪和喜悅。他通過對民俗的描繪去表現這種喜悅,如《清明節糍粑香》《喜慶豐收肚皮舞》《鄉村振興咱唱戲》等,這種對生活的直接表達,如果不是生活在其中的一員,是不可能表現得如此原汁原味的。
除了對美好生活的直接表現,對藝術形式美感的追求則是農明芳創作的又一特點。他不滿足于單一的表現方式,而熱衷于探索不同的表達方式,《壯鄉之晨》是一種寫生式的水粉畫表現形式,《朝天香》則是一幅意境優美、色彩明麗的平涂裝飾畫表現形式,而《壯鄉木偶》更是玩起了拼貼,甚至有立體主義的解構重組的意味。由此可見,農明芳是一位不滿足于現狀的、有追求的、富有探索精神的農民藝術家。
農明芳的整體繪畫風格沒有華麗的形式,但富有生活情趣,有藝術語言的探索和追求,他以水粉工具材料進行繪畫表現,有中國畫工筆重彩的意味,畫得飽滿、厚重,色層豐富,色彩雅麗,這些優秀的品質,在農民畫當中是屬于高雅的,或許與他青年時曾接受過短期的培訓有關。同時,他的畫又是稚拙質樸的,一如他的農民本色。從他的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情,對藝術美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能感受到一顆蓬勃跳動的熱血之心,一顆蘊藏著詩意的愛美之心。
從全國的農民畫和當代的農民畫來看,農明芳的作品都是有著自己的風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的,他的作品既是本質的農民的質樸表達,又具有一定的學院派的美感追求;既是對生活的真實表現,又具有一定的詩意境界。造型稚拙而色層肌理豐富厚重,色彩靚麗,表現手法多樣,充分體現了一位農民藝術家對生活和藝術的熱愛,我相信大家在欣賞這些活生生的、原生態的藝術作品時,能感受到那種粗礪的、充滿著原生力量的審美享受,一定是別的藝術形式所不能給予的。

↑農明芳/斗雞76cm×76cm

↓農明芳/清明節糍粑香76cm×76cm

農明芳/新被87cm×67cm

農明芳/奔小康76cm×76cm 2020年

農明芳/壯鄉木偶76cm×76cm

農明芳/舞76cm×76cm

↑農明芳/鄉村振興咱唱戲108cm×78cm 2021年

↓農明芳/邊關人家108cm×7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