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雷
(中交二航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56)
中交西南研發中心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區創新科技城內,地塊四周均為規劃道路。總建筑面積約為29.6 萬m2,項目共分為A、B、C、D 四個地塊,其中A 地塊為研發辦公及配套服務用地,建筑面積約為43 099.83 m2,B 地塊為研發辦公及配套服務用地,凈用地面積34 606.71 m2,總建筑面積105 483.53 m2,其地下室建筑面積25 837.11 m2(共一層),C 地塊為住宅及配套服務用地,建筑面積約為117 739.30 m2,D 地塊為配套學校用地,建筑面積約為17 393.61 m2。本工程B2 區3# 樓外墻16.3 m以上、6#樓外墻15.3 m以上設計為保溫一體板。保溫一體板從外到內的組成材料分別為:硅酸鹽鈣板、寬度為40 mm的厚巖棉板等,之后通過使用保溫裝飾一體板的粘貼措施,達到粘貼、錨固結合的目標。
正常情況下,在外墻裝修時使用的保溫一體板,是將相應模板作為基礎的永久性材料。本項目在經過專業的研究后,選擇利用了特別的絕氧覆面形式,并且內部材料大多是B1 級的[1]。與此同時,在主樓的外墻模板處則全部利用了保溫一體板的形式,接著讓其與混凝土融為一體,再依據對連接件的應用,以及可靠的連接,來構成現澆鋼筋混凝土復合保溫體系。現實工作中應用的外墻保溫一體板,多是由保溫、黏結、絕氧覆面、內(外)側黏結加強的層面,與加強肋、連接件等部分組成(見圖1)。

圖1 保溫一體板粘錨結構剖面示意
使用JGT366-2012《外墻保溫用錨栓》中錨栓抗拉承載力標準公式:

在RISN-TG028-2017《保溫裝飾板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導則》中5.0.5 條例的描述內部,將錨栓抗拉承載力上的標準值,體現在混凝土材質的基層墻體上時,需要讓其處于≥0.60 kN 的狀態中;在其他基層墻體上應大于等于0.50 kN。經檢驗次項目均符合要求。

圖2 外墻保溫一體板施工工藝流程
(1) 施工人員進行基層抹灰操作時,內部表面平整程度需要小于5 mm,縱向的垂直方面數值偏離不得大于5 mm,如果以上提及的內容并未達到相關標準,便要禁止人員盲目性的操作[2]。(2) 施工人員開展基層墻面抹灰的過程中,需要將10 m作為檢測尺的相應長度,并且在陽角、裝飾帶、大平面對角線等進行拉線檢查工作,接著對其中不平整的位置進行操作、填補,確保能夠達到規范標準。(3) 施工人員可以使用強度較高的水泥砂漿物料,來開展對整體的找平工作,之后將墻面上存在的灰塵、污垢等相應的物質清理干凈。(4) 施工人員在完成基層墻面的處理工作后,便要對其中的小樣進行嚴格檢驗,確保其規格在300 mm×200 mm,操作者在現場內部開展檢驗工作時,使用的措施是在對保溫層進行破壞后,讓其可以小于0.1 mpa,便達到了處于合格狀態;如果在檢驗工作進行中,墻體的基層出現了損壞問題,便要進行重新處理,確保黏結的強度符合設計要求。
(1) 施工人員需要根據設計圖紙中的相應標準,完成排版的工作,之后對其中分隔縫寬度數值進行確定。(2) 施工人員可通過在門、窗戶、陽角等區域設置出基準控制線,以此來為之后的施工做出標記符號。(3)彈線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由專業的人員來開展,如果存在團隊條件較差的情況時,該方面的負責人便要與之后施工人員進行任務交接。(4) 在彈線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同時兼顧縫線,以此來方便之后板材安裝工作的進行,降低內部誤差的產生概率。
施工開展的過程中,如果發生了當天氣候過于炎熱的情況時,墻面整體會更加干燥,為保障最終的效果,在施工進行前需使用清水將墻面潤濕,防止膠粘劑內部水分蒸發速度過快,從而對其產生的黏結效果造成了干擾。
施工人員在進行背面的點式布膠過程中,人員需依據相應的分布圖紙,來將膠粘劑進行均勻涂抹,之后讓黏結的面積大于40%;如果建筑物的高度超過了50 m,其中的黏結面便要超過50%。
2.6.1 面板扣件 在項目施工進行前,相應人員需依據相關的分布圖紙,再使用電錘在事先確定的位置上鉆出8 mm孔洞,以便之后將膨脹螺塞放置到內部。在該過程中,孔洞的深度需要穿過了砂灰層,并深入到砌體中26 mm。完成之后將扣件與板結合,并使用螺栓對二者進行固定。
2.6.2 承重托件安裝見圖3。

圖3 承重托件安裝示意
2.6.3 在該環節使用的保溫裝飾材料為面板樣式,并且在中間、周邊位置都要進行開槽。該過程中槽坑的深度要在5 mm,寬度保持在2 mm,然后將扣件安裝在槽內。
2.6.4 節點安設 在該施工過程中,人員要先對其中的拼接縫、深度等方面的數值進行嚴格檢查,確保其能夠達到使用的規定標準(見圖4)。如果其中的接縫寬度過小時,不僅與設計要求產生了背離,還讓其中施工操作便捷性大幅降低,讓最終完成的工程不能達到標準;施工人員面對接縫過小的情況時,需先使用相應工具對其進行切割,確保其在15 mm前后。面對接縫過大的問題時,施工中非常容易發生密封膠下垂的狀況,因此會產生成本浪費的問題;面對接縫過大的情況時,人員要先對其進行科學修補,減小其中的寬度數值,并在達到規范標準后,再開展接下來的施工[3]。

圖4 接縫節點示意
(1) 施工人員將分隔縫端面上的飛邊、毛刺、膠劑殘留等物質清除干凈。(2) 施工人員在分隔縫間填充聚苯乙烯材料的泡沫條,確保操作之后的高度與板面間隔5 mm左右。(3) 操作人員需要依據分隔縫設計中的寬度數值進行彈線,之后使用紙膠帶進行貼實,接著使用刮涂的措施進行優秀勾縫膠涂抹,確保其覆蓋版面的寬度在3 mm左右,打膠操作的深度控制在4 mm 前后,并在該操作結束后將紙膠帶進行去除。不僅如此,分隔縫的寬度需要在9 mm前后,在板面開槽的過程中,要保障其深度控制在5 mm,面板膠縫在16~20 mm之間。
施工人員在勾縫膠劑操作完成的一天后,還要在其中十字交叉位置、板縫中間每間隔4 m 鉆出一個小孔洞,緊接著在內部、排氣塞附近使用勾縫膠,并讓其進入到內部,防止漏水情況的出現。
在施工操作結束之后,人員要對整體開展嚴格檢驗[4]。并且在外墻保溫裝飾板安裝過程中,符合GB50210-2018 規定(見表1)。

表1 外墻保溫裝飾板安裝的允許偏差
注:(1) 施工人員完成的外墻保溫裝飾工程,需要具備平整、潔凈、無歪斜、無裂縫等特點。(2) 在對已經完成的部分檢查時,技術人員需要在距建筑物保溫裝飾板面正前方5 m外,通過目測角度為90°±20°的方式進行觀測,來保障完成后的顏色均勻、統一,并且不存在發花的問題。(3) 操作完成的分隔縫需要保障在橫平豎直,寬窄相同的狀態下;使用的VRD保溫裝飾板邊緣位置需要覆蓋上1~2 mm厚度密封膠,確保其可以達到密封的標準;施工人員還要對板材整體表觀開展質量驗收,表2 為每平方米保溫裝飾板的表面質量、檢驗方法。

表2 板材質量控制項目
3.2.1 接縫高低差、板縫跨度不均勻問題 在實際施工中,部分墻體接縫高低差、板縫跨度不均勻和板與基層粘結不牢固不合格,累計達到了72.3%。在進行了實際檢查后發現主要原因是施工過程中控制線偏少,導致安裝操作人員難以達到理想的施工質量。
為對該問題進行合理解決,第一,便需要使用計算機對排版進行模擬、論證,然后利用水平儀、經緯儀工具將橫縱方向控制線測量出,并將其當做垂直、水平兩方面角度測量的“母線”,這是實際操作過程中的首道工序。之后進行橫縱方面的控制線增加時,都需要在“母線”的基礎上開展,接著利用墨線完成控制線的排列。真實操作過程為,從地表面(±0.00)作為基礎點進行計算,在標高+0.60 的位置進行排列第一跟水平線,然后間隔1000 mm 的位置進行彈出第二條水平線,最后進行7 mm 封口線的繪制。之后的操作都在該規律基礎上排列,直至到屋頂的位置。
3.2.2 一體板安裝偏差大 本工程B3#樓屋頂標高為49.6 m,一體板鋪貼面積大,拼縫多,如何保證大面一體板的平整度是施工中的難點。且立面上許多細部尺寸在設計圖紙中未標注明確,只給出了每層樓的標高。而一體板與窗框收口節點、一體板在梁下口與二次裝修面尺寸、標高不直觀,計算煩瑣,容易出錯。無法準確的進行施工放線和一體板配制[5]。
為了保證一體板各節點處一體板計算和配制的準確性,施工前應用AutoCAD 軟件,將設計圖紙現有的尺寸及圖形輸入電腦中,建立模型,確定每一個結構節點和細部的位置尺寸及標高;并對關鍵位置的大面模板尺寸進行詳細標注,形成一體板加工詳圖。圖紙經過細化后,形成技術交底書對現場工人進行交底。工人根據細化后的圖紙,進行大面一體板加工配制及現場放樣拼接。此外項目部技術人員密切跟蹤整個一體板安裝過程,加強與班組長的溝通、聯系,詢問遇到的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細化圖紙進行動態調整,力求準確還原和表達設計意圖(見圖5)。

圖5 外立面一體板尺寸深化詳圖
通過軟件對施工圖紙的細化,讓工人現場放樣和加工拼裝一體板有了更準確和直觀的依據,使得外墻一體板加工制作精度明顯提高。通過對B6#樓外墻立面一體板安裝進行了全數檢查,檢查項目的合格率均達到規范要求。
隨著有關外墻保溫一體板材料以及其施工技術的研究不斷深入, 產品及技術的不斷完善, 外墻保溫一體板的施工技術將逐漸擴大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通過對其整體施工技術的研究與分析,不斷優化其技術,為外墻保溫一體板施工技術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借鑒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