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微
(長春大學,長春 130022)
黃龍府即是今天的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是一座有著7 000 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1],歷史上曾為兩漢夫余國都城,隋、唐、遼、金重鎮[2],以岳飛發出“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的誓言而聞名于世[3]。這里歷史文化豐厚,雖歷盡滄桑,但雄風猶在。至今不僅遺留下來眾多雄渾威武的人文創造,更孕育出無數豪邁震撼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價值重大,是可以打開歷史文化記憶的秘鑰,更是開啟設計靈感思維的不竭源泉。民間傳說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4],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基石,引領著人們的價值取向。保護傳承民間傳說關乎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是文化復興的需要,更是一種使命和責任。時下,各國對民間傳說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高度重視,我國政府同樣非常重視,國家非遺保護工作明確將“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列為工作方針,2021 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提出要“推動非遺融入人民群眾生產生活”。2021 年5 月,農安縣在知名企業家座談會上,深入介紹了自己的璀璨文化與厚重歷史,收到了一定效果。然而,單純依靠政府的宣傳與推廣是不夠的,隨著時代的變遷與人文環境的改變,人類進入了讀圖時代,即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早就宣稱的“世界圖像時代”[5],人類體驗模式由語言和文字轉向視覺和圖像,誠如英國批評家伯格講的:在歷史上,不曾有過如此強烈集中的視覺信息[6]。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民間傳說正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其消亡速度超乎人們想象。黃龍府文化作為小區域文化,其民間傳說更是大量流失,即使幸存的一些傳說也被嚴重邊緣化。因此,迫切需要嚴肅正視黃龍府民間傳說的生存狀態,順應變化,盡快利用現代視覺語言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與開發,使其重獲新生[7]。
黃龍府許許多多民間傳說都不是空穴來風的,有的有實物,有的有地名,“伏龍泉”就是一個有地名的民間傳說[8]。伏龍泉位于農安縣西北部,距古城黃龍府45 km,是隸屬于農安縣的一個鎮,歷史悠久,有遼金時代的溫道溝古城遺址。農安縣當地關于“伏龍泉”的民間傳說,主要是以口耳相傳的形式流傳下來的。在經歷長時間口耳相傳的傳播后,被學者記錄了下來,整理成了文本形式,傳說的核心情節得以固定,口頭傳承的變異性被完全超越。傳說具體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流傳的,已經無從考證。當代著名詩人劉慶霖曾專為“伏龍泉”傳說作過一首詩,學者侯樹槐、侯金萍及匿名網友以文本形式對“伏龍泉”傳說做過記述。目前“伏龍泉”傳說主要有口頭傳承和文本呈現兩種傳統方式,通過口述、書刊和網頁等形式進行傳播、交流。“伏龍泉”傳說見圖1。傳說重在講述一位堅忍執著、頑強不屈的小伙子挖開清泉的故事。在傳說中,伏龍泉很久以前是一片大沙漠,忽一日,天上出現一條黃龍翹首舞動,頓時大雨傾盆而降,而后沙漠中現出一眼清泉,但沒過多久,清泉被整整刮了四十九天的沙塵完全掩埋,人們難以再生活下去,這時一位小伙子用砍柴的大斧子不停挖泉,最終成功挖開清泉,人們為了后世永記小伙子挖泉功德,將這里命名為“斧龍泉”,年月久了,就被諧音成“伏龍泉”了。

圖1 民間傳說“伏龍泉”Fig.1 Folk legend "Fulongquan"
“伏龍泉”傳說凝聚著黃龍府人的堅強意志和偉大氣魄,凝結著他們的感恩情愫與敬畏情懷,浸透著他們的辛勤汗水,是他們精神生活的結晶,體現了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感,彰顯了他們迎難而上、勇往直前的堅毅精神。傳說世代相傳,留存至今,已成為當地人們的精神內在,始終引領人們敢于挑戰困難,勇于擔當,不忘恩情?!胺埲眰髡f屬于地名傳說,意義非凡。當前,國家對地名文化遺產十分重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要“推進地名文化遺產保護”。
“伏龍泉”傳說作為黃龍府知名的民間傳說之一,在過去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如今,在調查中發現可以講述這一傳說的人已經十分少見了,一些人甚至對該傳說聞所未聞。如此經典勵志、哲思深厚的傳說,卻鮮為人知,甚至已經瀕臨“消亡”,令人深感遺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伏龍泉”傳說的存在形式與傳播路徑依舊是口頭傳承和文本呈現兩種傳統方式,這與現代人視覺、交互、多維空間的認知、思維相抵觸,因而不被關注而湮沒無聞。在以視覺文化為中心的現代社會,只有將民間傳說與時代要求和特點相結合,創新表達方式,不斷調試自身來適應變化的外部社會,才能傳承不息。因此應對民間傳說進行與時俱進的視覺化表達,讓它重新獲得生命力。
在文字出現前,人類經歷了最原始的“聽故事”時代,當時民間傳說以口頭講述的形式播散著;文字出現后,人類進入了“讀故事”時代,民間傳說的傳承歷史從此被改寫,文本敘述成了民間傳說的主要傳播形式。而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人們的心理因素發生了相應變化,認知、思維轉向視覺,對文化的接受、理解完全離不開視覺的形象化表達。視覺文化開始大行其道,以語言文字為“主角”的文化逐漸轉向以視覺圖像為“主角”的文化,“語言文字”開始被“視覺圖像”替代,視覺呈現出空前的繁榮[9]。一個“看故事”時代正在席卷著民間傳說,朝著更富魅惑力、更直觀生動的視覺方向前行。在這種形勢下,通過視覺化設計傳承與發展民間傳說是必然選擇。不可多得的黃龍府民間傳說是黃龍府人民精神信仰與靈魂氣節的載體,凝結著黃龍府的歷史與文化記憶,烙刻著黃龍府往昔的崢嶸與豪邁。雖今日不見鐵馬金戈,不聞鐵骨錚錚,但昔日黃龍府重兵把守、威震四方,契丹、漢、渤海、女真、兀惹、鐵驪、黨項、突厥等族都曾住在這里,乃是“雜諸國風俗”,誕生在這里的民間傳說自然是價值重大。然而在如今的視覺文化時代,各種文化、信息都以符合現代人認知思維的視覺形式吸引著人們,人們已是應接不暇,加上近代以來我國數次否定批判傳統文化的運動致使人們對民間傳說產生“土氣”“過時”的偏見,再加上全球化、現代化的大環境造成人們對外來文化、現代文化過度崇尚的心理。這些都使得民間傳說不易被關注,特別是黃龍府這樣地處邊陲的小地方,其民間傳說更是難以被注意,因此,應盡快對黃龍府民間傳說進行符合現代人取向、思維的視覺化設計,以爭得關注,并使其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得到拓展,從而在現有傳播形式基礎上增加一道保險,促成其傳承機制的進一步完善。此外通過現代視覺化設計這種外在的干預,也可扭轉人們對民間傳說的文化自卑感,消除影響民間傳說在當代生存的深層因素,幫助黃龍府民間傳說在當代的存續和傳承。
視覺化設計是指運用視覺方式創造性表達一種文化、技能、知識體系或活動等,即通過視覺手段對其進行媒介性轉化,以易于感知、理解和記憶,同時滿足人們視覺審美需求。具體來說,是指采用圖形、文字、圖像、形態、色彩、結構、材料等基本視覺元素對內容、理念、精神或氣質進行創意性視覺表達,以達到借助視覺語言進行傳達交流的目的,實現通過看的方式進行表達傳播。黃龍府民間傳說的視覺化設計即運用圖形等視覺元素對黃龍府民間傳說進行符合視覺文化特征的現代創造性表達,以融入現代社會,適合于現代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及方式,使其以視覺形式再生。其核心在于擺脫黃龍府民間傳說傳統、老舊的呈現方式,創新表達方式,以符合視覺文化背景下人們直觀、視覺、多維空間的認知、思維模式,使人們主觀認可、內心接受,心理產生情感和認同感,從而使黃龍府民間傳說得到有效的傳播與交流,進而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大部分民間傳說都是運用歷史表達方式和文學表現手法構建出來的,以表達一種精神、一種價值觀或者闡釋一種地方風物或習俗,需要運用抽象邏輯思維去概括、判斷和推理,才能獲得對傳說故事的認知和理解,而通過視覺化設計,創造出具有充分可理解性與較強沖擊力的視覺形象,更加直觀易懂、形象生動,與語言、文字相比能在短時間內引起人們關注、形成認知,且不受地域、文化、語言等不同的影響,易于傳播推廣[10],可以使民間傳說得到切實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
當下,黃龍府民間傳說在對外宣傳時缺失視覺形象信息,依舊靠傳統口頭、文本形式傳播,無法對接現代社會,特別是那些僅靠口頭傳播的傳說隨著老講述家的過世,也都跟著隕滅了,令人痛惜,若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將流失得更嚴重。而靠整理成文本并在書刊或網絡平臺上展示的傳說,頂多能保留下來,生存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依舊無法解決。在視覺文化時代,各種文化都以充滿感染力的視覺形式吸引著人們,以致文本形式的民間傳說很難奪人之目,自然也就很難獲得人們的關注,那也就談不上傳播交流,更談不上傳承發展。因為民間傳說的傳承不是將其變成遺存物,而是使其獲得有效的傳播與交流,激活自身內在的生命力。因此,迫切需要對黃龍府民間傳說進行現代視覺化設計,以適應現代社會,從而被現代人接受、認同,得到真正的傳承與發展。民間傳說本身屬于世代相傳的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民間傳說實則是讓現代人去接受傳統文化,這就要求民間傳說的傳播途徑、方式要能夠與現代視覺文化相契合,與現代人視覺、直觀的取向和思維相符合。因此,探尋切實可行的現代視覺化設計途徑對黃龍府民間傳說進行創新表達至關重要,有利于吸引現代人,增進情感、建構認同。依據傳說自身的特點和現代視覺表達的方式,可以通過如下三種途徑對黃龍府民間傳說進行視覺化設計和開發。
符號是一種用來傳遞信息的載體或者用來指代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號最基本的功能是傳達信息。符號由能指和所指組成,能指即符號形象本身,所指則為被理解的概念。視覺符號是一種通過視覺去感知的符號化形象,它利用圖形、色彩、文字等視覺要素進行信息傳播交流。視覺符號能夠超越語言文字以極為單純明了的表達方式展現復雜密集的信息,有效傳遞一種精神、內涵,使人們產生深刻的印象和記憶。視覺符號這種符號化形象是對一種文化藝術或復雜事物的視覺濃縮,極富親和力、感染力,對現代人具有先天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它是與人類心靈相犀的一種共通語言,有著觸動靈魂的力量。動畫電影《冰雪奇緣2》片尾字幕出現的大量由劇中經典元素凝練而成的圖形符號,令人刻骨銘心,這就是視覺符號這種符號化形象的神奇力量。以視覺符號這種符號化形象為載體對民間傳說進行視覺化設計是指運用清晰凝練、簡潔規范的現代視覺語言將民間傳說的核心內容與精神內蘊傳達出來,即以鮮明、生動的現代圖形符號去呈現傳說的內核,使其直觀化、形象化,有靈魂、有情感,從而憑借對圖形符號的視覺共識獲得互動和認可,促進傳播交流[11]。運用現代符號化形象來視覺化設計和開發黃龍府民間傳說,相當于在其古老身軀上著一件可以跟現代人交感相應的時尚外衣,以贏得關注和青睞。此舉有助于人們從心理上轉變對民間傳說“陳舊”“過時”的文化定位,產生對民間傳說的文化自豪感與認同感,形成黃龍府民間傳說傳承發展的社會文化氛圍[12],從而增強人們對其的尊重,升起自覺式傳承意識,進而真正做到傳承與發展黃龍府民間傳說。在將黃龍府民間傳說進行符號化、視覺化的表達過程中,要時刻準備與不同文化素養、職業、經歷的人進行對話,所運用的視覺符號最好是長久以來人們共識、認同的,否則,視覺符號就需要更加直觀形象,以易于理解[13]?!胺埲眰髡f符號化形象的創作需要把握好傳說的民族氣質和文化內涵,在適合的語境下,對傳說中的核心形象進行圖形的提煉、概括,以最優化的方式正確地表達出傳說的本真與精髓。這就需要對“伏龍泉”傳說中的文學形象進行挖掘、選擇,找出可以令觀者與設計者產生某種默契的典型形象,從而進行藝術加工與創意表現,最終創作出具有充分可理解性、能夠實現人們與“伏龍泉”傳說之間情感對接的視覺形象。設計中要力求簡潔、明晰,避免細節的冗余、繁雜,所用視覺語言應極度精準、高度凝練,以確保信息傳達的準確性與形象的沖擊力,同時為保證形象的延續性與藝術魅力,也要做到造型鮮明、美觀,在傳達“伏龍泉”傳說獨特價值與意義的同時,表達出文化個性,滿足審美需求。
3.1.1 符號化形象創意構思
“伏龍泉”傳說存儲著歷史、文化、社會等大量信息,如何用最簡明、單純的圖形來傳遞“伏龍泉”傳說的豐富信息,是設計的重中之重。首先,應對“伏龍泉”傳說產生的社會背景、自然風貌、歷史文化、人文民俗進行深入調研,以獲取能夠用作創意依據和設計突破點的相關資料,為設計的創意構思和視覺表現確立主要方向和內容。其次,對所獲信息資料進行梳理歸納和鑒別分析,找到設計的入手點,可以從“伏龍泉”傳說核心內容入手,也可以從“伏龍泉”傳說的精神氣質入手,也可以從伏龍泉三個文字的形態入手,也可以從“伏龍泉”傳說地域和歷史的典型元素入手,還可以從“伏龍泉”傳說所特有的形象元素入手。創意的入手點要能最大程度地體現“伏龍泉”傳說的獨特個性與優勢。下面將從“伏龍泉”傳說所特有的形象元素入手進行設計實踐。
3.1.2 符號化形象設計實踐
《離騷》的一大特點也是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在文章節選的兩段中,雖然文字不多,但意象卻豐富而鮮明。例如“蕙攬茝、蛾眉”比喻高尚的德行;“眾女”比喻許多小人;“繩墨”比喻準則;“鷙”指兇猛的鳥,比喻高潔的自我;“鳥”指一般的鳥,比喻一般的人或小人;“蘭皋、椒丘”分別指長著蘭草的水邊高地和長著椒樹的山崗,都代表了高潔、正直、美好等;“芰荷、芙蓉”更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代表……正因如此,作者才發出“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的感嘆。這繽紛多彩的服飾,更彰顯了作者追求高潔品行的美好形象。
以特有的形象元素為入手點展開設計,通常可以獲得更為獨特、鮮明的形象,易于識別、認知和記憶?!胺埲眰髡f有很多可供選擇的形象元素,比如小伙子挖泉的動態、黃龍翹首舞動的姿態、砍柴的大斧子形象、翻涌的清泉形象、風卷沙塵形象、傾盆大雨形象等。從中選擇挖泉動態元素進行藝術加工與創意表現,并融入翹首舞動的黃龍雄姿、清泉水滴形象,可以超越語言文字,鮮活地呈現出“伏龍泉”傳說的主導形象和核心內容,充分展現“伏龍泉”傳說的文化本真與精神氣質,“伏龍泉”傳說的符號化形象見圖2。

圖2 “伏龍泉”傳說的符號化形象Fig.2 Symbolic image of "Fulongquan" legend
1)圖形設計。視覺圖形能夠做到無言自語,這是文字所無法比擬的。圖形直觀易懂,可以短時間內吸引人的注意,并且可以超越語言與時間的限制。簡潔有限的圖形卻可以傳達大量復雜的信息與含義,并且易于受眾理解、記憶,同時還可以給受眾以體驗感。黃龍府地處東北松遼平原腹地,是遼金文化的發源地,“鐵馬金戈,錚錚不息”是遼金文化的主要特征。圖形設計中,選擇挖泉動態元素作為設計出發點,既是對遼金文化的融入,更是對傳說內容的轉譯,這是對文化的視覺物化。挖泉是“伏龍泉”傳說的核心文化元素,揮動臂膀挖泉的動態直觀呈現出“伏龍泉”傳說的內核與靈魂,具有易感知、易聯想、易想象的視覺體驗,為人們提供了體悟悠遠歷史的聯想空間。傳說中小伙子晝夜不停地揮動大斧子挖泉,可就在泉水涌出的最后一刻,他停住了揮動的臂膀,累死在了泉眼旁。選此挖泉的動態,雖充滿悲情色彩,卻更能觸動人的情感、震撼人的心靈,強化傳說的精神要旨,寓意“伏龍泉”傳說精神生生不息,蘊含文化傳承之意,暗示當地人們對勤勞、勇敢、善良品質的執著追求,以及對不畏困難、敢于擔當精神的傳頌。揮起的大斧子形象,意在傳遞“伏龍泉”中的“伏”字,更旨在傳達“福”,通過這種諧音手法的運用,達到隱喻福氣、幸福的目的。映襯在人形后面的一滴清泉,旨在傳達這一眼清泉的來之不易以及人們的倍加珍惜之情與無盡感恩之意,蘊含“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傳說要義,同時傳遞出“伏龍泉”中的“泉”字。融于清泉水滴中翹首舞動的龍,正是“伏龍泉”傳說中送來清泉的黃龍。黃龍對黃龍府來說,意義非比尋常,相傳遼太祖在黃龍府城外的行宮中去世時,“黃龍繚繞”,遂改名為黃龍府[14]。龍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傳統文化,作為龍圖騰的民族與龍的傳人,最早的、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的龍形文物,正是出土在黃龍府。融入龍形是真正在傳承文化,同時隱喻龍騰盛世,表達人們的敬畏之心與祈吉祥、求太平的美好之愿。此外,也傳遞出“伏龍泉”中的“龍”字。整體圖形設計為強化形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提煉、濃縮與概括,有融有破、有分有合、有虛有實、有主有次,最終形成了既具藝術魅力又不失文化內涵的圖形符號,符合現代人快速、簡約、碎片的符號語言解讀需求,可以令受眾透過符號化形象解讀到整個傳說與文化,有效表達了人們通過“伏龍泉”傳說傳遞知恩圖報、執著奮進的心理情愫與追求吉祥安康的心理夙愿。
2)字體設計。字體除閱讀功能外,更多展示的是其圖形訴求功能,字體在整個符號化形象中地位僅次于圖形。字體作為一種傳遞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可以直接傳遞符號化形象的名稱,補充說明圖形的內涵,透過視聽覺同步運動,強化符號化形象。設計中融入了“伏龍泉”傳說中的龍元素與泉眼元素,通過字形筆畫的“替換”“添加”“連接”進行名稱的表達。伏龍泉三個漢字采用雄渾厚重的書法體,傳達出深沉凝重的視覺感受和飽滿淳樸的傳統文化氣息,與凝練的圖形符號相得益彰;伏龍泉三個拼音采用嚴肅莊重的印刷體,傳達出經典時尚的視覺感受和現代文化氣息。三個漢字的中心文字“龍”,其繁體字“龍”的第一筆“點”用龍頭形象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替換,第十三筆“豎彎鉤”順勢添加了龍尾形象,通過這樣的圖形化處理,整個字被賦予了生命力與感染力,既強化了“伏龍泉”傳說的形象,又與圖形形成了呼應,呈現出圓滿祥和的文化氛圍。三個漢字的拼音經過設計處理在形式上與三個漢字形成對比互稱,每個拼音上又各選取一個適合的字母添加了泉眼形象,并選擇字母局部進行了連接,使拼音更加連貫統一,以此暗示“伏龍泉”傳說文化綿延不絕、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整體字體設計,配合圖形,增強了信息傳遞效果,有助“伏龍泉”傳說文化的普及與發展。
3)色彩設計。色彩能夠強化刺激,給人心理暗示和感受,增強受眾對符號化形象的認識,加深對符號化形象的印象。誠如法國羅丹所言:“色彩即思想?!蓖高^色彩所具有的心理反應和視覺刺激,能夠突出表現符號化形象的內涵與精神。在整個符號化形象中,色彩具有最強烈的視覺識別效應,是強化符號化形象的利器。設計中為進一步強化形象,使形象具有靈魂性、思想性,選取了“伏龍泉”傳說中沙漠的黃橙色作為標準色,象征著厚厚黃沙掩蓋清泉,一斧一斧挖走黃沙,挖開泉眼的典型文化特征,旨在傳達“伏龍泉”傳說不畏艱辛、自強拼搏的文化寓意;黃橙色又是“伏龍泉”傳說中黃龍的顏色,選黃橙色為主色,隱含黃龍送來清泉的文化特征,旨在傳達“伏龍泉”傳說敬畏萬物、崇尚自然的文化寓意,更意在生動傳遞黃龍府與黃龍的不解之緣,以此揭示“伏龍泉”傳說深湛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教育價值。黃橙色作為沙漠、黃龍的顏色與清泉并不匹配,研究發現色彩與不相匹配的物象結合時,最能引人注目、加深印象[15],通過這樣的設計,旨在引人關注,意在令人記憶,從而真正使“伏龍泉”傳說得到傳承。黃橙色有著太陽一般的光輝度,明亮奪目,預示著“伏龍泉”傳說輝煌的發展前景和勃勃的生命活力。為彌補標準色在一定情況下可能存在的短板,又選取藍色和綠色作為輔助色,以用來輔助標準色加強視覺效果。藍色為涌出的清泉顏色,象征博大、永恒、堅定;綠色代表清泉所帶來的生機盎然景象。三種顏色絢麗奇美,鮮活悅目,象征著“伏龍泉”傳說朝氣蓬勃的發展勢頭,蘊藏著文化傳承與發展之意,有效傳達了“伏龍泉”傳說執著向上、不卑不亢的精神氣質與文化氣場。
整個符號化形象明確傳達了“伏龍泉”傳說的文化特征、價值理念與文化內涵,有效表達了人們通過“伏龍泉”傳說激發奮進之心、守住吉祥太平的美好之意,既散發出持重質樸的傳統文化氣息,又不顯陳舊,富有視覺親和力,并展示出極強的個性,有助于“伏龍泉”傳說的傳播交流與傳承發展。
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文創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報告顯示,全球文創產業創造產值達2.25 萬億美元,遠超1.57 萬億美元的電信業全球產值[16]。文創產業衍生出的文創產品[17],已成為潮流代言品,擁有超強人氣,能夠以其龐大的粉絲團隊伍有效地傳遞文化。通過文創產品傳播民間傳說可以打破人們對民間傳說固有的老舊印象,使民間傳說成為時尚新寵。黃龍府地處要塞,歷史上乃兵家必爭之地,其易守難攻的封閉地理位置使其民間傳說得以保持原生態,加之幾度毀棄于戰火的硝煙中,又幾番繁華,使得這里的民間傳說異常寶貴和珍奇。如此彌足珍貴的黃龍府民間傳說要想盡快發揮其價值,得到傳承和發展,就需要以積極的態度融入時代潮流,用好文創產品這一新潮載體。借助文創產品傳播黃龍府民間傳說,關鍵要設計好圖形和形態,將黃龍府民間傳說以形象生動、可觸可感的形式展現出來、傳遞出去。
3.2.1 文創產品創意構思
文創產品設計分精神層、行為層和物質層3 個層次[18],其中用來傳遞精神內涵的精神層需要重點關注,因為它是文創的“心”,關乎文創的靈魂,用來進行人與物互動的行為層和用來傳達外在形象的物質層也需同時兼顧,以確保所做文創產品匯聚精神性的同時,不缺失實用性和藝術性。以文創產品為視覺媒介設計、開發“伏龍泉”傳說,令“伏龍泉”傳說成為一種可以被帶走的文化和記憶,這是對“伏龍泉”傳說最好的保護。設計中要避免內容表達淺顯,應實地調研、挖掘采集“伏龍泉”傳說或傳說地意義深刻的文化元素進行藝術濃縮,形成可以呈現“伏龍泉”傳說氣質、神韻的圖形、形態、結構,使人們更好地感知傳說的精髓,感受文化發生的情境,提升情境互動,產生共情。“伏龍泉”傳說的典型環境、經典形象都可以成為創意構思文創產品圖形、形態的切入點。關鍵要考慮如何以明快、簡約、富有時代感的設計語言傳達出“伏龍泉”傳說的人文精神與內在氣質,創造出既合乎國際審美標準,又不失黃龍府文化氣息的設計。
3.2.2 文創產品設計實踐
文創產品其實是基于現代符號化形象而衍生出的具有一定實物形態的實用性產品[19],實際設計中有機結合文化性與產品功能至關重要。以“伏龍泉”傳說文創產品設計為例,見圖3,設計中依據實用性、科學性、藝術性、經濟性原則,對“伏龍泉”傳說及傳說地的文化元素進行了梳理、鑒別、提取、概括、重構,并深層次、全方位挖掘出了文化元素背后的意蘊與內在聯系,在不脫離功能的基礎上,運用合理的設計手法,立足本土,對標國際,創作出了簡潔明朗、現代大氣、形外有形、意外有意的文創產品。透過這些文創產品,可以感受到“伏龍泉”傳說的精神價值與文化情懷,無形的“伏龍泉”傳說精神與情感被塑造成了有形的實物,充滿著追思情愫與無盡的感懷。這些文創產品形態、圖形主要提取了“伏龍泉”傳說中的大斧子形象,及傳說地的遼金溫道溝古城形象和遼金帝王形象,這幾個符號根植傳統器具文化、遼金古建筑文化及遼金服飾文化,生動呈現了“伏龍泉”傳說的文化特征與精神氣質,具有一定的認可度。

圖3 “伏龍泉”傳說的文創產品設計Fig.3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of "Fulongquan" legend
1)斧子形象設計。斧子形象是“伏龍泉”傳說的靈魂文化元素,具有極高的辨識度。提取斧子形象用于文創產品設計,相當于將“伏龍泉”傳說植入了產品中,可以更好地激發人們對產品背后故事的聯想。所設計的木梳、LED 臺燈均為凝練的斧子形象,設計中采用極簡設計表現手法,產生一種冷靜、純粹、簡約的風格特征,更能吸引現代快節奏生活下人們的目光,從而更好地傳播“伏龍泉”傳說。其中木梳是凝練的斧頭造型,弧形的斧頭刀口部位設計成梳背,既持握舒適,符合人機學,又不會產生忌諱。為強化品牌形象,木梳面一端雕刻出先前設計的符號化形象;為強化故事的傳達,同時更好地激發人們內心的情懷,在木梳面另一端鑲嵌一顆藍瑪瑙珠,用以傳達那一眼珍貴的清泉,從而深化傳說內涵。斧頭形象充滿陽剛之氣,上面搭配陰柔之美的瑪瑙,形成強烈對比,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更能激起人們心靈的震撼,令人們深深愛上這種獨特的文化氣息。同時,整把木梳的設計也映射出一斧一斧挖開清泉的情景,令人們進入一種悠遠的回憶,產生情感的共感體驗。LED臺燈是凝練整把斧子的造型,只是為了不影響產品使用功能而進行了重構,將斧頭與斧柄原本的直角關系,設計成了平角關系,最終使“伏龍泉”傳說中冷峻的大斧子形象變成了萌化人心的小斧子形象,兼具“伏龍泉”傳說神韻與時尚元素,提升了產品文化品味,增加了吸引力。斧頭燈罩內置LED 燈珠,光線通過斧柄燈座上端的兩圈凹槽形成漫反射,既使光線變得更加舒適美麗,又提升了臺燈的精致感,最主要是柔和灑下的黃橙色光芒,營造出了“伏龍泉”傳說的茫茫沙海情境,易于人們產生產品視覺體驗。
2)溫道溝古城形象設計。溫道溝古城是“伏龍泉”傳說所在地的一處重要古遺址,從中提取該古城形象進行創意表達,不僅具有代表性,更具有代入感,易于使人們產生聯想或喚起人們的回憶,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提取溫道溝古城形象進行家用香爐盤核心部分設計,不僅可以強化產品的地域性,更能渲染出“伏龍泉”傳說悠遠持重的氣氛。最主要是在使用該產品時,即燃起香時,煙霧從古城鏤空處縹緲而出,能霎時燃起一種古城重現“人間煙火”的氣息,可以令人們內心產生“伏龍泉”傳說滿血復活的幻覺,獲得穿越時空的體驗。這不僅能凸顯出產品的創意性,增加其趣味性,更能觸動人們心靈中對“伏龍泉”傳說的認同感和好感。提煉溫道溝古城形象設計撥浪鼓,運用抽象、概括、節奏等手法,將古城形象以純粹有力、凝練質樸的視覺效果呈現出來。設計中為避免圖形的簡單拼貼,將撥浪鼓造型與古城形象進行了巧妙融合,二者渾然一體,極具魅力,同時匯聚了“伏龍泉”傳說厚重淳樸的文化氣息,易于產生深刻印象。
3)遼金帝王形象設計。黃龍府被譽為“遼金文明發祥地”,而傳說地伏龍泉鎮又有遼金古遺址,這使得孕育在這里的“伏龍泉”傳說被打上了濃重的遼金文化烙印。從中提取遼金帝王形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更具有極高的識別度,既可一展黃龍府文化之雄風,又可展示“伏龍泉”傳說之獨特優勢,更可傳遞“伏龍泉”傳說之本真。遼金帝王勵精圖治,始終不忘安邦立業之資頑強拼搏的本色,這也正是“伏龍泉”傳說的精神追求。家用香爐盤側面及棒球帽帽身部位均有凝練的遼金帝王形象,再現了錚錚鐵骨,令人們感受到了遼金帝王的霸氣。設計中進行了高度的概括與升華,盡顯遼金帝王的颯爽英姿,以及“伏龍泉”傳說的神韻氣度。
整體設計中文化元素和產品造型做到了巧妙相融,圖形、形態同物質載體更是相得益彰[20],既充滿飽滿莊重的傳統文化味道,又不缺乏現代化人文氣息,充分展現出“伏龍泉”傳說的獨特魅力。透過這些文創產品,可以令人們感觸到“伏龍泉”傳說的深邃,領略到“伏龍泉”傳說的威武,觸摸到“伏龍泉”傳說的“心跳”,由此激起人們去追思“伏龍泉”傳說的淵源,洞悉“伏龍泉”傳說的精髓,這是對“伏龍泉”傳說切實的傳承與發展。
包裝是產品的附屬品,包裝設計是指針對產品信息與保護的設計[21],可以成為傳承民間傳說與開發其產品間的一條紐帶[22]。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需求的滿足,在生活消費中,文化消費的比重已越來越大。民間傳說作為民間文化的“百科全書”[23],具有滿滿的文化性,將其形象直觀地融入地域性產品包裝設計中[24],可以在提升地域性產品文化內涵與地方特色的同時,滿足人們對文化的渴求、對地方文化的認知。黃龍府民間傳說內涵深刻、價值獨特,可以為包裝設計提供民俗傳說、史事傳說等諸多題材,這些題材都可以作為包裝設計的圖形、造型創意依據。黃龍府民間傳說可為包裝設計提供的主要題材,見表1。

表1 黃龍府民間傳說可為包裝設計提供的主要題材Tab.1 Main subjects provided by Huanglongfu folk legends for packaging design
3.3.1 地域特色產品包裝創意構思
包裝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以地域特色產品包裝為載體視覺化設計和開發“伏龍泉”傳說,讓傳說回到生活中去,這是最理想的傳承方式,屬于活態傳承。設計中切忌平鋪直敘,簡單呈現傳說情節,應深入發掘、探尋“伏龍泉”傳說的經典形象、精神意涵及傳說地的文化元素,以此進行創意構思,形成富有創造性的圖形、造型,有機融合文化性與產品特性,提升文化價值與產品特色,以引起現代人對產品的追求和向往。
3.3.2 地域特色產品包裝設計實踐
以“伏龍泉”傳說地域性產品包裝設計為例,見圖4。泉水、沙子作為傳說中的代表性事物,是典型的伏龍泉鎮地域特色產品。據考察,伏龍泉鎮確實有如傳說的描述,有大量的地下水資源和沙料資源。通過包裝設計將傳說與產品相結合,既能很好地推廣產品,又能更有效地播散傳說。相當于重塑新的“傳承場”,能使“伏龍泉”傳說重新回到生活中,真正獲得新生。產品包裝設計最重要的是圖形的創作與使用,“伏龍泉”傳說的人物、事物形象,蘊含在傳說中的精神與文化內涵及傳說地的歷史風貌、人文風貌都可以作為包裝圖形的創作突破口,深層次探究其中的典型并將其與時代性相結合,是“伏龍泉”傳說產品包裝設計的重中之重,更是切實傳承與發展“伏龍泉”傳說的重中之重。設計中將所凝練的圖形以國際化、客觀化的方式進行創新性表達,營造出了“伏龍泉”傳說威武、震撼的氣質,令人敬慕、肅然,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

圖4 “伏龍泉”傳說的地域性產品包裝設計Fig.4 Regional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of "Fulongquan" legend
1)地域性產品礦泉水包裝設計??紤]到產品特性,包裝造型設計成一滴清泉的形象,這與先前設計的符號化形象中的一滴清泉遙相呼應,同樣用來傳達人們對這一眼清泉的守護與愛惜之情。瓶身上部設計的兩道龍鱗,正是符號化形象中龍元素的微觀再現。整體包裝造型強化了品牌形象,立體化詮釋了“伏龍泉”傳說的文化精髓。包裝上的主體圖形為遼代帝王形象,旨在傳遞“伏龍泉”傳說激人奮進的精神,恰似遼代帝王帶領族眾砥礪拼搏的精神。設計中巧妙地融入了幽默詼諧的美學風格,一改遼代帝王嚴肅高冷的范兒,變成一手持傳說中的大斧子、一手持該礦泉水瓶的呆萌形象,配以“伏龍泉”傳說的經典詩句,似從其口中高呼而出,以這樣一種前所未有的可愛親切姿態,拉近了與人們的距離,增加了互動感。后面輔以溫道溝古城形象,旨在從側面傳達“伏龍泉”傳說的重大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因為經考證,溫道溝古城遺址下層有上古文化遺存,也就是說在上古時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這樣一來,“伏龍泉”傳說就有從原始時代開始流傳的可能。整體包裝圖形兼具“伏龍泉”傳說文化風采與現代流行文化元素,不僅增加了產品的文化品位與傳奇色彩,更增添了情趣感與新鮮感,符合當下人們渴求文化與追求新奇的心理取向。
2)地域性產品沙子包裝設計。包裝圖形提取了金代帝王形象,這契合“伏龍泉”傳說的精神氣質。金代帝王不畏屈辱和壓迫,剛健有為,在奠定我國北方疆域等諸多方面做出過許多先驅性貢獻。凝練金代帝王形象意在傳達“伏龍泉”傳說追求擔當作為的文化寓意以及追求英勇無畏的價值理念?!胺埲眰髡f中的大沙漠也為金代帝王馳騁過的沙場,這里的沙料是“伏龍泉”傳說的見證,更是歷史的見證,提煉金代帝王形象,用來作為沙子包裝的圖形,可以為人們提供體悟歷史的遐想空間,從而提升產品的文化價值與特色。設計中運用概括、節奏等手法,將手持兵器、身騎戰馬的金代帝王威武霸氣的雄姿以單純有力、疏密有致的形式傳達了出來,再現了金戈鐵馬的場景,富有感染力,易于人們產生聯想、回憶的視覺體驗,并在體驗中感觸獨特的歷史文化。
整體設計既傳達出“伏龍泉”傳說的文化意蘊與精神理念,又不失民族特性和現代魅力,是對“伏龍泉”傳說的維護與尊重,具有重大價值和深遠意義,因為它能使人們在購買體驗中,收獲歷史文化知識、感受民族精神,這將是對“伏龍泉”傳說最好的傳承與發展,同時也是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有力舉措。
“伏龍泉”傳說作為黃龍府民間傳說的典型代表,它不僅是當地發展振興的精神動力,更是延續人們精神意志的命脈。文化沒有高低之分,任何文化都值得保護和尊重。民間傳說根植于地方,具有極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國外對民間傳說極為重視,他們很早就清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當下讀圖時代,世界各國都在大力對民間傳說進行視覺化設計和開發,一些國家甚至將視覺化民間傳說作為象征符號來闡釋本國精神理念和價值取向,傳播到全世界,以獲取普遍的認同,這是一個大的趨勢,而且日漸呈現出視覺化設計他國民間傳說,融入本國民族精神的新趨勢,這是一種挑戰。面對這種挑戰,盡快視覺化設計和開發民間傳說是最有效的途徑,也同時是解決民間傳說生存發展問題的有效路徑。
通過對“伏龍泉”傳說進行視覺化設計和開發,賦予其新的時代表達形式,將蘊含在“伏龍泉”傳說中的黃龍府文化經典因子、思想精華與現代文化相結合,以在實現其當代價值的同時彰顯出黃龍府文化的雄渾霸氣與威武豪邁,使世人對中華北雄南秀多元一體文化格局中的北雄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歷滄桑而彌堅的黃龍府民間傳說進行現代創造性視覺表達與升華,挖掘其現代意義,打破地域邊界與時間的限制,推動其現代傳承與國際發展,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