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說明:
本產品是新中式風格系列家具。新中式家具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家具設計,成為與其他地區家具風格迥然不同的中式現代家具。南京,古稱金陵,作為十朝都會,山川秀麗的美人之鄉,輝煌悠久的王者之氣,共同孕育了南京獨特的文化氣韻。該系列作品以金陵文化為靈感來源,外觀上借鑒明代家具的簡潔造型,以直線條為主,符合現代人的功能和審美需求。材料上選用木材,表面使用漆器工藝。金陵剪紙自明代流傳至今,圖案圓融和諧,寓意豐富,裝飾性強。該作品特別采用金陵剪紙藝術元素作為表面裝飾,與外觀形成曲直對比,為高雅、嚴肅的中式家具,增添活潑靈動的生活氣息,體現了雅俗共賞的設計理念。家具的主體色彩為原木色、黑色或中國紅,表面紋樣裝飾與主體色彩對比鮮明。該系列家具可作為餐邊柜、儲物柜、玄關柜使用,搭配中式盆景、花瓶、字畫等,營造出輕松、舒適、優美的家居環境。
作品名稱:金陵無限好——“雅·頌”家具系列
獲獎情況:該系列家具設計方案已被南京宸彌空間設計有限公司采用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智能時代下大運河江蘇段傳統民居更新設計研究”
設計者:劉娜(1982—),女,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研究。
設計單位:江蘇開放大學

設計說明:
本作品使用數字藝術軟件Processing 3 生成視頻。3D 月亮由無規則的隨機曲線繪制而成,后又逐漸消失。中秋時節,南京城中素有登樓玩月的習俗。李白有詩云:“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鉤。朝沽金陵酒,歌吹孫楚樓。”相傳,他在南京夫子廟賞月時,趁著酒興,曾跳下文德橋,想撈起水中的月亮。人們修筑了“得月臺”來紀念這個傳說。時年游學海外的作者所見到的月亮,也是千百年前在金陵城中照拂李白的那一輪,自然勾起了無盡的思鄉之情。因而從金陵傳統的云錦織造技藝中獲得靈感,用線條繪制出了如夢似幻的“水中月”。一輪明月連結了古時與今日、夢幻與現實、詩意與科技之美。該作品于2019 年7 月19 日展出于國立羅馬當代藝術博物館。
作品名稱:金陵月色(LUNA PROCEDURALE)
獲獎情況:本作品于2019 年與南京青臣創意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產出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社科一般項目《互動燈光裝置在南京景區中沉浸式應用研究》(2021SJA0743)
設計者:陳曦(1992—),男,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交互設計研究。
設計單位:江蘇開放大學

設計說明:
該系列海報作品以一位秦淮河畔的老嫗為創作線索,從她的視角她的故事展開一幅舊金陵的畫卷。她常哼哼著“到如今年復一年,我不能停止懷念”。60 年前,年輕的張奶奶在秦淮河畔認識了丈夫。丈夫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張奶奶是土生土長的廣西妹子,30 年前,張奶奶跟隨著丈夫在這座城中、這條河畔定居了下來。每每兩人一起散步,奶奶總說,秦淮的月很圓。從此青磚黛瓦,淘米種花,時光溫婉,歲月溫柔,城墻下的一草一木從陌生變得熟悉,人生的光陰彈指一揮,皺紋也慢慢爬上了奶奶的臉頰,如今那個深愛的男人也早已離開了,留給她的,還是那秦淮的水、門東的月。奶奶今年87 歲了,眉眼里的溫柔絲毫未減。就像當年剛來時的模樣。歲月從不敗美人,只是白發戴花,君不在。
作品名稱:晚日金陵岸草平——《對話舊金陵》系列作品
獲獎情況:此作品是與南京石梅加井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合作產出的作品
設計者:劉高璐(1993—),女,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研究。
設計單位:江蘇開放大學

設計說明:
南京五色童聲合唱團是一個專注于兒童藝術教育,堅持以專業為基礎,結合兒童成長特點,對愛音樂的孩子進行專業系統、生動有趣訓練的,引領孩子們找到自己獨特審美的藝術團體。標志采用“袋鼠”和“樂符”兩種形象與明快的色彩結合,塑造成生動的小袋鼠形象,寓意著品牌對兒童“給予藝術、賜予音樂、完美童年”的追求。標志衍生品胸針設計中融入了江蘇省金陵非遺絨花技藝,工藝制作由南京絨花制作技藝江蘇省省級非遺傳承人趙樹憲老師完成。該作品也是非遺傳承介入企業形象衍生品的一次嘗試,標志胸針亦采用中國傳統“五行”之色,用絲繡編織,用色艷麗,造型時尚。作品在完成傳播企業品牌形象使命的同時,也將美麗的金陵文化帶到世界各地孩子們的心里。
作品名稱:金陵城東誰家子——南京五色袋鼠童聲合唱團品牌形象設計
獲獎情況:該作品于2021 年與南京五色袋鼠童聲合唱團企業合作產出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社科一般項目《文創設計介入城市更新模式研究》(2022SJYB0824)
設計者:崔楚嶠(1993—),女,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研究。
設計單位:江蘇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