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琳毅 陳美麗 顧繪 李進
工廠化育苗是伴隨現代農業快速發展,以及農業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而出現的一項先進農業生產技術,是工廠化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1]。不同于傳統育苗方式,工廠化育苗的諸多優點已經在蔬菜生產中得以體現。一是節省用種,一次成苗率高。一穴一粒一苗,用種量一般僅為傳統育苗的幾分之一;二是苗齡小,苗質好。幼苗緩苗期短,成活率高;使用優質育苗基質能有效降低育苗階段病蟲害的發生,有利培育壯苗;三是精量播種、溫室調控等技術廣泛應用,省工省力且縮短育苗期。工廠化育苗不僅使育苗產業向標準化、集約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且不受自然環境影響,實現了種苗周年供應。工廠化的育苗方式降低了育苗風險,并為育苗企業與農戶帶來更多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收益。育苗環節的產業化,育苗企業的成長與壯大,將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區域特色的形成,以及加強新優蔬菜品種的示范推廣力度,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水平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1年,我國蔬菜種植面積約2 133.3萬hm2,蔬菜產量共計72 922萬t,2022年1~3月我國蔬菜進出口總量為40.6億美元,貿易順差36.7億美元。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蔬菜產業尤其是設施蔬菜產業已成為農業收入中最主要的增長點。2021年,南通市蔬菜種植面積達109.8萬畝(7.32萬hm2),主要為茄果類、瓜類、白菜類等,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市蔬菜總面積和總產量的86.6%和88.7%。品種分布上,大白菜、白蘿卜、辣椒、黃瓜、茄子、番茄的產量占比達75.2%。這些主要品種中,利用工廠化育苗的占73.1%。優質種苗的穩定供應不僅是提高蔬菜產業綜合效益的關鍵保障之一,也是促進蔬菜產業良好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近年來,為更好地適應蔬菜生產發展,南通市圍繞蔬菜工廠化育苗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成效明顯。
南通市蔬菜工廠化育苗類型從原來的主要集中在茄果類、瓜類、白菜類拓寬到綠葉菜類、豆類、蔥蒜類等;蔬菜品種上,圍繞辣椒、黃瓜、茄子、番茄、西瓜、甘藍、花椰菜、大白菜等主要品種,不斷引進新優品種開展試驗、篩選、示范及推廣。根據南通市氣候特點、生產設施類型、市場消費需求等,從國內外引進了34個西瓜、黃瓜、番茄、櫻桃番茄、花椰菜新品種,從中篩選出黃瓜(夏之光)、西瓜(雪峰小玉7號、春紅玉、黑美人等)、花椰菜(雪嶺1號、碧綠依、惠綠早生、優秀)、番茄(茱麗2號、齊達利)、櫻桃番茄(金串、釜山88)等15個優良新品種進行推廣應用;引進32個茄果類和瓜類優良砧木(茄子5個、番茄8個、西瓜6個、黃瓜7個和薄皮甜瓜6個),從中篩選出茄子(托魯巴姆、托魯巴姆2號)、番茄(托魯巴姆、金棚砧木1號)、西瓜(思壯7號、滬砧2號、日本雪松號)、黃瓜(黃籽南瓜、思壯111)、薄皮甜瓜(大白籽南瓜)等9個優良砧木品種進行推廣應用。豐富了品種類型,優化了品種結構,部分填補了空白。

辣椒穴盤苗
南通市蔬菜工廠化育苗已經突破了傳統育苗方式,形成一系列配套技術,并在育苗生產中加以推廣應用。番茄、茄子、辣椒和西瓜的適宜穴盤育苗輕基質配方[2,3];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工廠化育苗中的利用(如生根粉可提高西蘭花壯苗指數,多效唑可抑制夏秋季高溫條件下西蘭花苗期徒長現象,α-萘乙酸可培育茄子壯苗,縮短育苗時間等[4~7]);工廠化育苗溫光水肥氣環境因子調控技術;嫁接苗工廠化育苗中優良砧木的選擇,砧木和接穗的二次利用,合適的嫁接方法[8~11];育苗精量播種機、工廠化育苗水肥氣智能調控系統、蔬菜穴盤苗打孔施肥一體和嫁接苗自動切削等育苗裝備研制并推廣。南通市普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南通市中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育苗企業引入種苗智能催芽室和愈合室,提高育苗空間利用率,推動育苗標準化生產。

瓜類工廠化穴盤育苗
經過多年發展,南通市蔬菜工廠化育苗已具有一定規模。2021年南通市推廣蔬菜工廠化穴盤苗55.74萬畝(3.72萬hm2),育苗13.14億株。2021年推廣覆蓋面積占全市適宜推廣面積的93.56%,部分地區已經實現工廠化育苗全覆蓋。如海門區常樂鎮西甜瓜生產、如東縣大豫鎮特色西蘭花生產、如皋市下原鎮黑塌菜生產、海安市李堡鎮大白菜生產等。建設蔬菜工廠化育苗核心基地2個(南通普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南通中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示范基地6個(海門強盛蔬菜種植基地、如皋市搬經鎮佳禾潤寶公司、通州區東社開心農場、如東佳豐果蔬種植家庭農場、海安文霞家庭農場、啟東市星生代家庭農場),輻射推廣基地10個(通州區東社鎮、通州區興仁鎮、海門區常樂鎮、海門區余東鎮、如東縣大豫鎮、如東縣馬塘鎮、如皋市磨頭鎮、如皋市君和民公司、啟東市南陽鎮、海安市李堡鎮)。這些基地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南通市蔬菜工廠化育苗生產技術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推動了蔬菜工廠化育苗的健康發展。

育苗流水線
品種引進與篩選和育苗技術標準化相結合、育苗技術與育苗機械相結合、技術培訓與示范推廣相結合,有效保證了南通市蔬菜工廠化育苗數量和質量,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667 m2平均純收益增加860.6元。在開展蔬菜工廠化育苗服務中,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自身科技能力和生產實力得到提升和壯大;通過推進農業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實現小農戶節本增效的目的,農戶育苗難、移栽難的困擾得到緩解。大批農民的專業知識、創業技能、標準思維、質量意識明顯提高,思想觀念、經營思路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生態效益顯著,一是減少肥料使用量,降低面源污染;二是提高品種抗性,減少農藥施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三是玉米秸稈、菇渣等農業生產廢棄料的應用,節能減排。
在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整市推進帶動下,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南通市蔬菜生產商品化、專業化、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但蔬菜工廠化育苗產業的發展步伐略顯滯后。
我國擁有十字花科、茄科、部分葫蘆科等諸多蔬菜新優品種資源,但實際生產中,良種普及率還有待提高,不少種植戶習慣種植老品種。同時,目前蔬菜種植存在品種混雜嚴重和區劃不清等問題,同種蔬菜可能有數十個品種,帶來質量問題的同時,導致優質品種不能形成規模,難以實現標準化生產和品牌效應。
育苗生產過程實現了播種工廠化,部分育苗基地或企業能實現苗期管理工廠化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育苗成本的下降,保證了齊苗、壯苗。但在后段生產線上,尤其是專業嫁接設備等還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南通市大多數育苗企業多選擇簡單易操作的手工方式完成西瓜、茄子等種苗的嫁接工序,在操作的規范性、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的一致性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播種過程中基本實現機械化操作,但播種精度不夠,生產中頻繁出現機械故障問題,且也不是所有種子都適合機械播種。此外,自動化程度不高,水肥精準施用、病蟲害預警等方面還依賴傳統管理方式。
南通市蔬菜工廠化育苗企業或基地都建有較完備的配套設施,包括自動化播種系統、催芽室、噴淋系統、現代化溫室、塑料連棟大棚等,具有設施高檔、環境調控能力強、投入成本高等特點。而目前南通市蔬菜育苗企業以服務南通周邊、簽訂訂單方式為主,市場半徑較小,普遍存在培育品種較為單一、育苗時段較為集中等問題,由此造成生產淡季有大面積的苗床等育苗設施空置、勞動力閑置的情況,造成資源浪費。以通州景瑞農業有限公司塑料連棟大棚為例,每年設施維護、折舊成本占總成本的20%左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育苗企業的利潤。
目前蔬菜工廠化育苗的國家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較少,南通現有《茄果類蔬菜工廠化育苗生產技術規程》等8項茄果類、白菜類、瓜類蔬菜工廠化育苗地方標準,主要為蔬菜出口企業服務。國內也無明確標準對工廠化蔬菜種苗質量進行衡量和約束[12],生產缺乏規范性,產品缺乏標準性。據調查,南通市蔬菜育苗企業從業人員中,50歲以上的占70%,缺乏懂知識、會技能,具有創新能力的年輕人。這些因素導致生產出來的種苗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在營銷方式上,以南通及周邊訂單生產為主,渠道不寬。
一是依托農業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科研技術攻關,加快育成一批蔬菜工廠化育苗專用新品種;二是深入挖掘優質資源,引進篩選一批高產、抗病、抗逆性強且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品種;三是不斷優化各級農技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效能,推廣一批應用于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優質品種。為了提高蔬菜新優品種推廣速率,南通市通過試驗示范,創建了“高校院所+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技服務體系+農戶”的推廣新模式。

工廠化育苗培訓

穴盤苗銷售與運輸
加強產學研融合,農業院校、科研院所、育苗基地(企業)共同開展育苗基質、精量播種、設施環境調控、苗期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技術創新開發利用與推廣。推動農機(育苗機械)農藝(標準化、工廠化、機械化育苗技術)相融合,建立了農機與農藝深度結合的合作機制。著力解決機械播種精準化、嫁接機械化、苗期管理自動化等技術薄弱點。創新應用快速質優、節約能源的新技術,全面提升了蔬菜育苗機械化水平。從田間管理服務手段入手,組織農機服務組織、專業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自有機械為農民提供播種、苗期管理、種苗運輸等全產業鏈機械化服務。建立南通市蔬菜工廠化育苗現代數字管理體系[13],加快實現蔬菜種苗產業化。
目前南通市還有較大規模蔬菜生產采用傳統育苗方式,存在用種量多、生產效率低、種苗質量差等諸多問題。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宣傳推廣工廠化蔬菜種苗;通過建立示范區,培育示范戶,擴大推廣輻射面,不斷提高南通種苗市場的普及率。開展市場調研,進行育苗品種優化,建立網絡營銷渠道,利用便捷暢通的物流體系,向市外、省外爭取市場。與農業院校、科研院所在項目申報、技術研發、試驗示范等方面開展合作。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與休閑觀光農業等融合發展,實現蔬菜工廠化育苗周年化,最大限度提高設施使用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企業生產效益。
“壯苗一半收”,只有標準化、規范化育苗,才能生產出質量好、整齊度高的優質商品苗。加快制訂和公開發布一批南通市蔬菜工廠化育苗地方標準,圍繞培育壯苗,建立種前處理、機械化播種、苗期管理、環境調控、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標準體系。注重育苗專業人才培養,一是從農業院校引進專業人才;二是從生產企業挑選技術骨干;三是開展從業人員專題培訓,實現人員年輕化、專業化,為全面提升蔬菜種苗質量服務。樹立品牌,強化質量意識,穩定訂單生產的同時,積極探索直播帶貨等現代新營銷模式。
政府重視,將蔬菜工廠化育苗納入農業重點工作。在用地報批、設施購置、人才儲備、品種更新、技術創新、農業保險等方面出臺鼓勵政策。重點培育蔬菜工廠化育苗龍頭企業,打造企業品牌,由點到面輻射帶動區域發展。集中培育蔬菜規模家庭農場,幫助他們進行蔬菜工廠化育苗生產,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還可以服務周邊零散農戶,有助于蔬菜工廠化育苗推廣。通過政府推動,政策引導,宣傳推動,全方位促進南通市蔬菜工廠化育苗產業高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