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學雄 吳景棟 劉子民
建寧縣位于閩西北內陸山區、武夷山脈中段,地處中亞熱帶,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又有大陸性山地氣候特點。建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8℃,無霜期230~270 d,≥10℃活動積溫為5 008℃,年日照時數在1 720.7 h,3~9月日照時數占全年的66%,7~9月日照平均每天7.2 h,有利于喜光作物子蓮的光合作用。夏季晝夜溫差大,平均達12℃以上,極有利于子蓮養分積累。建寧縣獨特的氣候特點造就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建蓮”,建寧縣是“中國建蓮之鄉”,有1 000 a以上的種植歷史。建蓮年產量3 500 t以上,產值達22 800萬元,建寧為福建省最大產蓮基地縣[1]。建選31號是建寧縣蓮籽科學研究所近年來選育的建蓮新品種,田間表現生長勢強、花期早、花量大、采收期長、蓬大粒多、結實率高、粒大圓整、高產穩產、加工性好、適應性廣、抗病性強等優良特性。2020年,建寧縣濉溪鎮福民蓮子專業合作社在濉溪鎮圳頭村種植子蓮新品種建選31號13.53 hm2,干通心白蓮產量為102.86 kg/667 m2,較當地主栽品種建選17號增產11.1%,現將建選31號子蓮新品種在建寧縣栽培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建選31號為多品種多次雜交選育而成的高產、優質、抗病的大株型子蓮新品種。成熟立葉正面綠色、背面黃綠色,葉緣淺紅,葉姿凹形;花蕾狹卵形、淺綠色,瓣緣及蕾尖紅色;葉上花,花色爪紅,花態碗狀,花型少瓣;雄蕊數平均413枚;果實長度平均1.86 cm,寬度平均1.51 cm,果形指數1.23;結藕量大,藕較粗大;根系發達。平均每蓬心皮數32.2枚,結實率67.8%,通心后百粒干質量136 g左右。外觀和食用口感好,品質優。
在建寧物候條件下,全生育期240 d左右,3月31日種植,5月15日現蕾,6月26日至10月30日采摘,有效花期與采摘期110~130 d;長勢強,萌芽和始花早、花量大、花期長,一般3葉見花、1葉1花,部分2葉見花,蓬大粒多、結實率高、籽粒大而圓;加工特性好,通心白蓮加工率26.1%(干通心白蓮占殼蓮的百分比),抗腐敗病、葉斑病、抗倒能力較強,高產穩產。

選擇土質疏松肥沃,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度為20~40 cm,呈中性的黏質田塊。種植前1個月667 m2用生石灰100 kg消毒,并進行深翻耕,曬田7 d后灌水3~5 cm,種植前3 d耕翻耙平,做到泥爛、田平、草凈。
藕種最好是當天或前1 d從種藕田中取出,選擇頂芽完整且藕身具有2節以上的新鮮種藕,保持色澤光亮。株行距約為3 m×4 m,按藕量做到全田均勻分布。種藕用量為150支/667 m2,種植前1 d用90%氯溴異氰脲酸結晶粉末3 000倍液對種藕進行消毒處理,并用農膜覆蓋一晚。種植時田間水面保持約3 cm高,每穴3~4支,藕芽種植方向朝田中間。用手挖開泥面,把頂芽傾斜放入土中8 cm,用泥土將后把節墊高,使后藕節微翹露出土面1~2 cm。
①水分管理 管水原則為“淺水促苗生長,深水開花結果,淺水結藕越冬”。根據淺水保苗原則,3月種藕定植后至6月上旬蓮田保持水深10 cm,促進藕芽早發,使之在5月下旬能夠見花。6月中旬至8月下旬,活水灌溉,田間保持水位20 cm以上,有利蓮株正常發育,在7月中旬能夠封行。11月至翌年2月,保持淺水護藕越冬。
②科學施肥 提倡有機肥作基肥,合理追施化肥,增施鉀肥,增加千粒質量。
a.重施有機肥。種植前7 d,撒施生物有機肥60 kg/667 m2。
b.早施立葉肥。當蓮苗長出第2片立葉時(5月上旬),在第2片立葉抱卷方向前約10 cm處塞施蓮籽專用肥12 kg/667 m2。
c.巧施始花肥。5月下旬,每667 m2用尿素10 kg、復合肥20 kg,加適量鎂、鋅微量元素肥拌勻撒施。
d.重施花蓬肥。從6月中旬至7月下旬,每隔15 d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蓮籽專用肥15 kg,加入適量微量元素硼砂拌勻后撒施,連續3次。
e.補施后勁肥。8月上旬,每667 m2補施復合肥10 kg、鉀肥5 kg 1次。
①病害 子蓮病害主要有蓮腐敗病、葉斑病。采取綜合防治原則,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優先使用生物手段防治,以化學藥劑輔助防治,有效控制蓮田病害。
蓮腐敗病常發生于5月中下旬,已成為子蓮產區為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發生后難以防治,給生產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基于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采取在冬季灌水冬浸預防和移栽前后重施石灰等農業防治措施,并適時做好化學防治工作[2]。撒用生石灰100 kg/667 m2,對土壤進行消毒,同時每667 m2施硅肥15 kg、硫酸鋅10 kg等,提高土壤pH值。結合深翻耕,降低耕地表層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株,并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等藥劑防治,控制病害蔓延。
葉斑病主要為害子蓮葉片,病斑初為淡黃色,逐漸加深變為黃色、黃褐色至紫褐色,后全葉變褐枯死,遠看似火燒狀,病株蓮籽小且皺縮,嚴重影響蓮籽產量[3]。葉斑病主要發生在6~7月,從老葉開始發生,并向新葉傳染擴散,田間拔除病株后,用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
②蟲害 子蓮主要蟲害有蚜蟲、蓮紋夜蛾,蚜蟲主要發生在5~6月,可用20%呋蟲胺懸浮劑1 500倍液或70%噻蟲嗪可溶性顆粒1 000倍液噴霧防治。蓮紋夜蛾主要發生在5~8月,利用3齡前幼蟲的群集性,進行人工捕殺,或懸掛性誘劑,或用5%吡蟲啉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
①適時采收 采收期一般在7月初至10月底。當蓮籽與蓮蓬孔格稍分離,蓮蓬正面變成褐色,蓮籽剝離蓬后蓮殼為黃褐色時即可采收。為方便加工,傍晚采摘為佳。為避免采摘時人為踩斷蓮鞭,按固定路線進行采摘,發現有漏采的過熟蓮籽及時清理,以免鐵蓮掉入蓮田導致來年混雜。
②加工處理 相比建選17號,建選31號蓮膜比較厚,質硬,不宜手動去膜,使用蓮籽加工去膜一體機加工時,要加大水壓量,需把水壓從2.5 MPa提高至3.0 MPa,才能把蓮膜去除干凈。通心要選長10 cm、粗0.2 mm的細鐵絲,對準蓮籽底部中心凸出部位,將蓮心去除干凈,不能捅破蓮肉;洗凈放入冷庫成為速凍鮮蓮產品,或洗凈晾干后用90℃左右的干熱風烘焙4 h,冷卻后用潔凈的密封塑料袋裝好放在陰涼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