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健起,丁聰,生園園,李政揚,袁景華
(河南省開封市蔬菜科學研究所,475000)
多年來,筆者先后從10多個省市收集100多個優良地方品種和50余份自交材料,通過品種觀察,擇優雜交重組,單株多代自交定向選育,配制組合進行組合力測定,創新了一批資源。
汴早九號母本早85是1985年由開封地方品種吳砦-06、開封二包頭等優良地方品種經雜交、回交定向選擇選育而成的自交不親和系,該系特點:配合力強,耐熱,外葉綠色,無刺毛,葉柄白色,葉球黃白,疊抱,長圓形,葉球高19 cm,球直徑13 cm,生育期50~55 d。

汴早九號
父本345×東二是材料345與東京二號雜交重組自交分離后經單株系統選育而成的自交不親和系,該系特點:外葉皺、綠,葉柄青白,疊抱,球頂平圓,葉球高19 cm,球直徑20 cm,生育期68 d。
2012年春,以自交不親和系早85及345×東二互為父母本配制雜交組合,在當年秋季進行的田間對比試驗中,正反交表現一致,早熟性、產量、品質和抗病性綜合表現突出,并在隨后的試驗示范中取名汴早九號。2012-2013年在開封市蔬菜科學研究所試驗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4-2015年分別在河南開封、山東青島、河北藁城進行區域試驗,2016-2017年進行生產試驗。2018年獲得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證書,登記編號:GPD大白菜(2018)410957,適合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區推廣種植,目前已累計推廣超過6 600 hm2。
①品種比較試驗 2012-2013年在開封市蔬菜科學研究所試驗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采用秋季露地龜背壟單行直播種植,8月3日播種,每個小區面積9 m2,株行距50 cm×60 cm,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以早熟、疊抱型大白菜小雜60為對照,試驗地周圍設保護行。2 a品種比較試驗表明,汴早九號綜合性狀表現優異,矮樁疊抱,軟葉率高。2012年汴早九號凈菜產量為3 990.3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3.5%,2013年凈菜產量4 759.6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0.4%。2 a平均產量4 374.9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1.8%(表1)。

表1 汴早九號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②區域試驗 2014-2015年,分別在河南開封、山東青島、河北藁城進行區域試驗。3個試驗點均采用秋季露地高壟單行直播種植,8月1日播種,每小區面積45 m2,株行距50 cm×60 cm,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以小雜60為對照。2 a試驗結果表明,汴早九號平均生長期61.3 d,比對照短5 d;汴早九號結球緊實度為97.4,對照小雜60的緊實度為80.2;汴早九號平均產量4 503.9 kg/667 m2,比對照小雜60增產19.8%(表2)。

表2 汴早九號區域試驗結果
③生產試驗 2016-2017年,分別在河南開封、山東青島、河北藁城進行生產試驗。秋季露地直播,高壟單行種植,8月5日播種,株行距50 cm×60 cm,小區面積667 m2,以小雜60為對照。
試驗結果表明,汴早九號植株半直立,株型緊湊,株高35 cm,開展度54 cm,外葉綠色,心葉淺黃,球形指數1.3,軟葉率高,綜合性狀優良。2 a生產試驗結果表明,汴早九號生長期60.0 d,比對照短6.5 d;汴早九號結球緊實度98.5,對照小雜60緊實度87.6,表明汴早九號結球比較緊實;汴早九號2 a平均產量4 700.6 kg/667 m2,對照小雜60平均產量4 244.4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0.7%(表3)。

表3 汴早九號生產試驗結果
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被稱為大白菜的三大病害。2016年10月,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對大白菜主要田間病害(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進行室內苗期人工接種鑒定,結果表明,汴早九號病毒病的病情指數為3.80,達到高抗水平,而對照小雜60則表現為抗病水平;汴早九號和對照小雜60對霜霉病、黑腐病的抗性均達到抗病水平(表4)。

表4 汴早九號抗病性鑒定結果
汴早九號為早熟大白菜一代雜交品種,開封市適播期為8月1~5日,成熟期60~65 d,株高35 cm,開展度54 cm,植株半直立,生長勢強,株型緊湊,外葉綠,心葉淺黃,葉球疊抱,倒卵圓形,結球緊實度98.1,單球質量2.0 kg左右,葉球高22.4 cm,球直徑17.5 cm,球形指數1.3,凈菜率68%,軟葉率65%。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軟腐病。適合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區秋季露地及大棚栽培,每667 m2種植2 200株左右,產量4 000~4 500 kg。
要選擇地勢開闊,無樹木、建筑物等遮蔭,地面平整、前茬一致、土壤及肥力均勻、排灌方便的地塊。汴早九號適宜早秋栽培,行距60 cm,株距50 cm,種植密度2 200株/667 m2。整地時清除田間雜物,旋耕土地,耙平耙細,起高壟栽培。播前667 m2施優質農家肥2 000 kg,隨整地均施入田間,壟下條施復合肥50 kg。播種后澆1次透水。拉“十”字、2~3葉、5~6葉各間苗1次,團棵前定苗。及時淺中耕1次,注意不要傷到大白菜根系。出苗正逢高溫,三水定苗,五水定棵,中后期地面見干見濕。團棵期和結球初期結合澆水,667 m2增施高氮復合肥15~20 kg,管理以促為主,一促到底。苗期注意防治鉆心蟲(又稱菜螟)、小菜蛾、蚜蟲、斜紋夜蛾等。葉球緊實后,應及時采收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