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卓
(沈陽工業大學體育部 遼寧沈陽 110870)
2017年,教育部實行了新工科計劃,在打造世界工程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為我國產業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背景下,眾多高校從辦學理念、專業結構、教學目標等方面入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滿足國家對未來工程師人才培養的需求。圍繞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實踐要求,需要有針對性地建立與之適應的體育教育模式。排球作為體育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未來工程師的團隊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緊密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和未來從事的職業,通過體育教學、課外體育鍛煉、課余體育競賽、體育育人的課程建設,強健學生體魄,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職業體能,為將來工作和生活中能擁有良好的體魄打下堅實的基礎。
排球和工科人才培養有著相似的特點,排球運動中的判斷、分析、應變的能力及團隊合作、頑強拼搏的集體主義精神,與新工科人才培養中的交叉學科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從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高校排球培養目標不明確,體系構建不合理,課程教學方法單一,課余體育競賽開展不全面,體育育人的效果不明顯,無法滿足工科類大學生日益成長的多層次需要。因此,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從高校排球教學現狀出發,進行高校排球課程的改革。
新工科要求培養具有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人格健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排球教學具有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將價值觀引導植根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的屬性。但在實際教學中,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存在單一化、淺層化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把知識和技能看成目的,片面強調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網等基本技戰術的掌握,忽略了新工科學生欣賞排球能力的提升和團結協作精神的培育。在排球比賽中,注重學生競賽成績與運動隊的成績,沒有注意到比賽傳播思想,改善心理狀態,提升抗挫折能力的功能。在組織線上教學中,只是播放一些國內外大型比賽,分析排球技術特點、對抗戰術,忽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思想的培育與引導。
新工科特點是強調學科交叉,其豐富性與排球教學形式單一性不相符,工科的電氣、材料、信息等專業,每個專業都有各自的職業特點。未能考慮將現有排球課程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及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特點緊密結合,更沒有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調整教案和教學方法,為培養學生的職業體能創造條件。例如,對將來從事機電類等職業需要團隊合作的學生來說,在課程教學中要加大團隊技術配合的比重。對于信息技術類學生,以靈活多變為主要特點的職業,應在課程教學中加大關于排球技巧的比重。
在課程內容的設計方面,以排球技術課程和運動員所擔當的角色為例,來整合課程的思政元素。在進行發球的訓練與教授時,教師應明確需要練就的是發球者“招之則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勇氣和信心。發球是比賽的“起跑線”,隊員要能頂住壓力,做好比賽的起跑環節,要學會克服心理難關,打造強大的心理防線。在進行墊球的訓練時,對于枯燥且單調的基礎墊球動作,學員要經過千錘百煉來鍛煉吃苦耐勞、用心專一、扎實勤懇的實干精神。作為球隊的自由防守隊員,要為團隊默默付出,為團隊的每一次得分默默奉獻。作為球隊的幕后工作者,要將團隊利益擺在高于個人利益的位置。在進行傳球練習時,要培養傳球人的全局觀念。二傳作為場上所有進攻的組織者和球隊的大腦,必須能觀大局,以充分調動各個位置上的進攻人員。在學習扣球技術和擔任攻手時,要培養學生勇于拼搏、勇于爭取的奮斗精神,要有必勝的信念,要能認同自我、信賴隊友、信賴團隊,努力做到在比分遙遙領先時,乘勝追擊,因敵決勝。在比分落后時,勇挑大梁,絕地反攻。在進行攔網訓練時,要培養攔網隊員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勇氣與決心,要勇于直面挑戰。當被攔時,則要引導學員正確應對比賽失利,以培養學生的抗打擊能力和挫折能力。
目前,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排球課程體系構建已經難以滿足工科類大學生日益成長的多層次需要。工科專業大學生在學好本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更愿意接受和尋找本專業延伸技能的學習機會,將自身的能力擴大,以提升未來的不可替代性。因此,課程體系的重構是改革的重點,要滿足學生對排球學習的多樣化需求。32 學時選項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改革應以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為出發點,結合學校和新工科建設實際,從排球的選項課、選修課、特長課出發,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體育教學與興趣社團和競技運動隊結合,從全方位解決學生多樣化的需求。
排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關注排球的技術和技巧,對新工科人才培養的需求、培養目標了解不清晰,導致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不適當。學校管理者在進行排球課程設置、排球體系構建、排球運動管理和場地經費投入時,未能關注到體育運動在實踐過程中向工程轉化的能力,將新工科的體育特點等同于高等學校大眾化的體育特點,開展教學和管理工作,導致排球教學效果未能達到預期水平。
由于體育運動特點、運動天賦、以往體育學習經歷不同,學生對排球有著不同的需求,要建立能滿足大多數學生需要的排球體系。建立排球俱樂部、排球選項課、排球特長課、排球運動隊等逐層提高的排球體系,適應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在俱樂部階段,學生可以學習排球基礎知識與技巧,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排球的興趣;在排球選項課上,學生可以系統學習排球技巧、團隊配合等;在排球特長課上,學生以實踐為主,通過校內大賽和實戰演練專項提升學生排球技能。從全校范圍內選拔優秀的學生進入排球運動隊,接受體能、技巧、實戰等多方面訓練。
排球體系改革要從培養新工科學生的職業素養需求入手,架起體育教學與學生能力提升之間的橋梁。從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考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建立適用新工科的課程方案。一是將教學目標從強身健體轉變為養成鍛煉習慣。二是教學內容從傳授排球技巧轉變為提升職業特殊身體素質。三是改變教案結構,現有教案結構是較為固定呆板的傳統教育模式,可以在教學環節安排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排球游戲,以提升職業能力;進行團隊訓練或競賽,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四是改革考試方式,通過掌握學生的體能、技術、綜合應變能力來量化成績,對學生成績不搞一刀切。通過以上4個環節的改變,讓學生積極參與排球運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合到排球教學的各環節和全過程,實現知識與技能、理論與實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貫穿整合。結合排球課程的特點,將排球“無私奉獻、團結協作、頑強拼搏、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為國爭光”精神融入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上,在講授排球規則時,讓學生了解職業規范的作用。在進行排球比賽中可以將排球的公平競爭意識融入實際教學中。在傳球或者接球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意識到新工科學生需要學科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在學生觀看比賽時,通過了解女排的付出,引出排球精益求精的態度以及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同時,要根據課程思政價值目標,修訂配套教學大綱,編寫創新教案課件等,將課程思政貫穿于授課、研討、實踐的方方面面。
排球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單靠課內的實踐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排球的技術練習、團隊配合、實戰應用等實踐內容與新工科學生要求的技術應用,多學科交叉融合,實踐經驗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排球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抗挫折能力也是未來工程師所需要的基本職業素養。因此,需要采用多渠道為工科高校排球實踐搭建載體??梢酝ㄟ^排球比賽、排球社會實踐活動、校際交流等方式多渠道地提高學生排球實戰經驗。在教學中也可以采用微型比”教學法進行模擬比賽,鼓勵學生參與競賽中,鍛煉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掌握學習技巧。
教師加強工程素質教育系統知識。教師以高工程素質培養的體育教學觀念,提高工程素質體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技能,培養排球教師成為既懂排球教學規律,又懂新工科人才培養的雙師型教師,使教師掌握的技能知識結構與工科行業領域技術同步升級,從源頭保證培養的優秀人才的社會適應度。建立教學規范標準,制定統一教學大綱,針對不同專業和職業特點建立不同教案,確定思政元素融入點與融入方式。加強校內場館的環境建設,校園環境的氛圍營造,建立校外的實踐教育基地,開發適用新工科特點的排球教材、在線課程和優秀課件。
新工科已經成為高等學校改革的必經之路,高校排球教學要順應新工科發展趨勢,適應現代教育改革的思想,培養實踐型工程人才。排球教學要綜合學生所學專業及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改變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