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娟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1)
乒乓球是一種桌面球類運動,以一張球桌中間隔網對半分臺,選手各站球臺一邊,雙方借助乒乓球拍輪流對接球的一種運動方式。通常來說,從項目上劃分,乒乓球競技賽事可分為男子單打、女子單打以及混合團體3 種形式。盡管該項目對體育設施器材的要求相對簡單,但其技巧性十分強。同時,長期開展乒乓球訓練,可有效鍛煉運動員的應激能力、協調能力等,對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
鑒于乒乓球的球速極快、球技招數多的特點,其更為強調運動員的技巧和特色、反應速度以及個人戰略戰術等。因此,要真正培養一名出色的綜合素質強的乒乓球運動員,不僅需要有優秀的乒乓球教練,而且需要運動員自身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不斷進行訓練,錘煉技巧。通常正規的乒乓球訓練對教練的要求極為嚴苛,只有基本功扎實、打球技藝高超、賽事經驗豐富的乒乓球教練,才有能力勝任該項工作,真正培養出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因此,基于乒乓球運動比賽競技的角度分析,教練員在開展技巧訓練的過程中,應從訓練需求、訓練方法、心理素質等方面對乒乓球運動員進行綜合培養。
通常,乒乓球運動員要掌握精湛的技巧,既要從自身上下大功夫,同時教練也要在培養上注重階段性訓練。具體來講,技巧訓練應歷經3個主要階段。首先,要讓運動員掌握乒乓球的球性特征,了解其理論知識,才能開展具體的訓練活動。其次,要讓運動員對打球方法進行初步掌握,并改進提高,繼而能夠通過不斷訓練打牢基礎。最后,要加強技能的鞏固訓練,只有當運動員具備一定的技術水平,經過反復練習之后,才能在球技的應用上如魚得水。通過一系列遞進式的訓練,在日積月累中實現技巧的改善和提高。
每個運動員都存在個體的差異性,他們在開展日常訓練的過程中,其個人的運動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較大的區別。因此,還需要教練結合每個運動員的特點,因材施教,安排相適應的訓練項目,借助不同的訓練方式和方法開展訓練活動,以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乒乓球直拍橫打技術是由我國運動員發明的,與傳統直拍快打的方法比較而言,直拍橫打技術在拉球、抽球、彈球、撥球以及挑球等方面表現更為豐富,在反手位對抗,攻擊能力強。直拍橫打技術的優勢就是能夠加強拍面的可控性以及靈活度,讓運動員更好地發揮出手臂前端的力量。直拍橫打技術簡單理解過來,就是直拍運動員應用球拍反面來回擊球,是直拍反面進攻的一種技術,相比于直拍反手正面進攻技術要更為合理,現已成為直拍運動員必須掌握的一項乒乓球技巧。
2.1.1 直拍橫打技術的動作要領
首先,在握拍方面,與傳統直拍握法不同,大拇指要往拍柄向里握深一點,適度用力壓住球拍,食指則要向球拍邊緣稍許上移,稍加放松讓球拍背面向前傾斜,球拍不要握太緊,以免影響調節拍形,其余3根手指放于球拍背后并略微伸展開來,這樣則更有助于運動員穩定拍形和發力進攻。其次,發力的方法上,以右手持拍為例,身體要先從左向右進行發力,在腰部轉動輔助發力時,伸展開小臂及手腕,讓力量能夠從下由上傳到球拍,球拍要朝著身體右前上方進行發力。一般情況下,在剛剛練習直拍橫打技術時,常見的問題就是發力不受控制,無法借用腰部力量來控制手臂,打出來的球就極其不穩定,手臂晃動起來控制不好球拍的方位,結果往往打不著球。
2.1.2 比賽及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比賽實戰中,運動員要注意該技術在反面平擋和反面快撥上的技巧問題。首先,反面平擋的準備姿勢和快推相似,引拍時要將前手臂稍微內旋,手腕要微微彎曲,將身體重心更多地放于腳上,注意拍頭不可故意下垂,以轉動腰部來帶動手臂自然地向前迎擊球,在來球上升的過程中身體向前并略微向上擊中球的中上部位,要以前手臂為主,手腕時刻保持相對固定,以方便借力還擊。其次,在操作反面快撥時,拍面要稍許向前傾斜,引拍要略低一些,抓住來球上升期進行回擊,用球拍接觸球體的中上部位,同樣通過腰部力量帶動手臂前側及手腕處,向前略微向上發力并捎帶摩擦球。需要注意一點,由于直拍橫打技術大部分情況下使用的是手腕的力量,因此在訓練時,尤其要小心保護手腕,必要的情況下佩戴護腕加以保護,同時訓練的時間不宜太長,如感覺到關節處酸疼就要及時休息,避免因訓練過度,造成腕關節損傷。
橫拍的優勢在于正反拍兩面上手的質量都很高,尤其是在反手的發力上比正手還順暢一些,與直拍比較而言,其劣勢就在于正反手在轉換速度上會比較慢一些,臺內的短球處理難度會較大。
2.2.1 橫拍正手快帶技術的動作要領
在擊球前要采取近臺站位的方法,兩膝微微彎曲,身體含胸收腹,上手臂靠近身體內側,手臂要自然彎曲內旋,讓球拍能夠向前傾斜,減少向后引拍程度,基本上就是原位接球。手臂及手腕在向左前方迎擊球時,腰部與胯部要向左進行轉動,在來球上升過程中,要讓拍面向前傾斜,球拍要高出來球,擊打球體中上部位,借用腰胯部的轉動力量,通過身體重心與手臂向前的力量,以借力帶動發力,在球拍擊打球的過程中略微形成摩擦,手腕同時保持相對穩定,不要晃動。
2.2.2 比賽及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橫拍正手快帶技術的特點是出手要快、弧線要低,要借力發力,落點的變化也多。通常用于應對弧圈球,以此降低對方回球的質量,在雙方相持或自身被動的情況下找到機會占據主動。在完成這個技術動作時,除以上所述的要領外,應注意以下4點。第一,站位切忌遠離球臺,向后引拍時的動作幅度不可過大,以免丟失最佳的擊球機會并破壞回擊時的動作節奏,導致擊球點滯后而形成技術失誤。第二,手腕處必須要穩定,不可隨意晃動,避免造成拍形不穩定,繼而無法控制球的旋轉。第三,擊球時的力量要均衡,不可忽然用力,避免影響到擊球的穩定性。第四,正手快帶技術僅能作為一種過渡性動作,不適合頻繁使用,其目的是爭取到有利的進攻機會,否則極易使自身在比賽對抗中處于被動局面。
橫拍反手擰拉技術在比賽實戰中的應用意義重大,可有效增加反手位進攻的機會,甚至可進行中臺區域的上手攻擊,提高反手位暴沖的殺傷力,同時能為正手側身暴沖創造極佳的攻擊性,張繼科、馬龍是我國在此技術上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張繼科在第一板發球與接球上都會大膽利用擰拉技術且板板致命,在接發球時直接擰拉再側身正手暴沖得分,甚至在應對削球時都會利用該項技術。其實,橫拍反手擰拉技術的重要性在于其真正達到了橫拍兩面全臺全方位的暴沖暴打,體現出速度、力量以及旋轉的完美結合,展示出力量與球速的威力,實現了技巧的相互統一。
2.3.1 橫拍反手擰拉技術的動作要領
首先,要依照來球調整步伐和節奏,重心放在右腳上并上前,左腳稍微撤后一小步,在擊球前要讓身體大致與球臺端線保持平行。其次,在引拍時要注意把握好時機,保證來球與前臂保持一定距離,收緊腹部,身體前傾以降低重心,這樣就會讓手臂在擊球的過程中保持穩定。最后,手腕要盡可能地內收,并且保證球拍和球臺基本上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時的球拍頭部應指向自身腹部位置。
在擊球時,擰拉通常用于接對手的下旋球,此時需要在來球上升期或最高點時進行擊球,可提高回擊的威脅性。擊球時務必要選擇好擊球位置,擊球點則一般是在胸部的正前方,如果位置左右偏移都會因借不上力而導致回球下網。此外,在揮拍時要以小臂和肘為軸心,向右前方伸展,并把手腕打開向前進行發力,手腕打開時要具有爆發力,這樣才能增強球與球拍的摩擦力。
2.3.2 比賽及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橫拍反手擰拉技術在應用的過程有兩點要多加注意。第一,運動員在調整步伐時,要結合對手發球的落點做到適當調整,如果發球偏反手位置,引拍前左右腳則需與球臺邊緣大體平行;如果發球偏正手位置,則右腳應向前靠于左腳。第二,引拍時要注意肘部盡可能往前抬,位置要略微地比肩低且高于腕,同時手腕內收要充分到位,手掌和前臂的角度應大致為90°,在揮拍時必須要控制好大臂,發力部位以小臂為主,以此提高回球時的穩定性。
在乒乓球比賽中,使用橫排反手快撕弧圈球技巧的運動員較多。作為橫拍兩面對攻型的競賽選手,使用此技術不僅能夠兩面進攻,而且還能善于防守。當然,反手穩定防守的優勢完全不亞于一次進攻,只要有精湛的防守技術,就可讓對手感到心生畏懼,繼而能夠從心理戰術上占據絕對優勢。比如,我國女乒選手張怡寧就是反手穩定防守的典型代表。在日常乒乓球打球技巧訓練的過程中,運動員學習此類技巧具備極大的優勢。橫排反手快撕弧圈球技巧主要是當發球或回球給對方時,對方采用拉弧圈球的方法,把球擊打到反手位置,此時運動員可利用這一技巧,達到攻守兼備的效果。
2.4.1 橫拍反手快撕弧圈球技巧的動作要領
首先,要看準來球拋線站位,尋找靠近球臺的合適點位。其次,引拍時運動員身體要向前頂,出手肩膀及肘關節要微微提起,球拍后引力度減小,引拍位置要稍高一些,球拍保持前傾狀態;擊球時,上旋來球在上升之前,球拍要向前上方揮動,將胸腹前方作為擊球點,在擊球的瞬間要握緊球拍向前快速揮動,通過大拇指和食指扣緊拍肩,以此控制好來球的旋轉性,使球拍能夠快速進行摩擦擊球。最后,還原時要合理控制好揮動球拍的距離,以便迅速還原應對下一次擊球。
2.4.2 比賽實戰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比賽中,應用橫拍反手快撕弧圈球技巧時,首先,運動員要盡量減小動作幅度,增強球與球拍的摩擦。因為只有較小動作與球產生瞬間的摩擦接觸,才能提高回球的穩定性和上旋性,使回球具備更強的進攻性。需要注意的是,與反手彈擊技術不同,不可盲目進行發力。其次,注意手腕要稍微內收,穩定好拍形,這是由于內收后觸球可增強球拍與球的摩擦性,不至于被來球的旋轉速度控制住而造成無法正確的發力。最后,持拍手在備位時,要稍微高,這樣才能在反手防守擊球時不易造成變形,讓回球動作干凈、穩定、利落。
模擬比賽指的是通過模仿比賽場地、環境而開展的專項訓練活動,以此讓運動員置身于真實的比賽場景中,更好地訓練專業技能及心理素質。為力求比賽的真實性、緊迫感,教練可邀請大學生、體育愛好者充當觀賽群眾,加油助威,營造比賽的氛圍感。同時,還可邀請本地區專業的乒乓球裁判員,在嚴格遵循比賽制度和規則下開展競賽活動,并進行現場的視頻錄制,以便運動員賽后可進行回放觀看,進一步了解和分析自身的打球優劣勢,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借助頻繁的模擬訓練,運動員能夠快速適應比賽環境,做到臨場輕松應對,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發揮出真實的運動水平。
心理定向也可看作是思維模式的一種,就是要給自己設定目標。運動員具備正確的心理定向尤為重要,能夠使運動員在比賽時對競爭對手、比賽時間、比賽局面、比賽結果在內心形成初步認知,繼而做出判斷,調控應戰行為,通過自身精湛的球技在比賽中取勝,而非以反面消極的心理,期盼對手發揮失常,讓自己有僥幸取勝的機會。運動員只有將自身的專業技能練就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內心才會真正踏實,面對比賽時也就胸有成竹。因此,乒乓球技巧與心理素質的訓練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在實際訓練中教練應將二者合一,這樣才能收獲更好的訓練效果。
對于乒乓球運動員而言,比賽競技不單是技巧上的較量,同時也是對心理素質的考驗。作為一名合格的運動員,要在掌握乒乓球基本功的基礎上,練就一技之長,這樣才能在比賽實戰中以高超的球技,結合強大的心理素質,出其不意,占據優勢,同時還要善于調整比賽狀態,合理應對突發狀況,以自身優勢和特點,打出風格和水平,確保戰略戰術的有效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