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云
(國家能源集團黃大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東營 257091)
雖然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了鐵路運輸速度和運輸效率的提高,但從整體層面看,鐵路運輸依然存在著運輸能力不高等問題。例如,通道能力受限、運力結構失衡等,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鐵路煤炭運輸的長遠發展。同時,最近幾年,煤炭行業面臨嚴峻的發展形勢,由于產能結構調整、市場需求放緩、進口煤炭沖擊等問題的存在,對于鐵路煤炭運輸提出了新的要求。
黃大鐵路位于魯北及冀東南地區,沿渤海灣畔,覆蓋黃河三角洲地區。北起朔黃鐵路黃驊南站,向南經河北海興縣,跨漳衛新河進入山東省,途經黃驊、滄州、濱州、東營、濰坊市壽光,抵益羊鐵路大家洼站,是朔黃鐵路煤炭運輸的又一條輸運通道。同時,又是兼顧其他貨物運輸的區域性干線鐵路,是國家環渤海灣鐵路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大鐵路是國家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預留復線條件),線路總長216.8km,其中,河北省境內新建線路全長44.2km(含新建重車下行疏解線長度 4.999km);山東省境內新建線路全長 172.6km。
黃大線建立起魯北地區與中西部能源基地間的直接交通聯系,改變該地區煤炭供應緊張的被動局面,帶動了黃河三角洲的經濟開發,強化了魯北及冀東南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提高了綜合運輸能力。為電力、化工、鹽業等提供更優越的運輸條件,從而增強魯北地區與省內外的經濟聯系,加快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區域綜合運輸能力,加快黃河三角洲的資源開發,發揮沿海經濟優勢,促進“海上山東”建設和環渤海經濟圈大交通網絡的形成。
我國資源結構呈現“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據了主導地位,在國內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比重超過60%。煤炭資源呈現“北多南少、東貧西富”的特點,煤炭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山西、陜西以及內蒙古西部,能源消費則集中在華東與華南地區,基于此,在鐵路煤炭運輸方面,形成了“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基本格局。
鐵路運輸是我國煤炭運輸的主要形式,其承擔了全國60%以上的煤炭運輸任務,具體包含了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第一種是鐵路直達,能夠很好地滿足內陸地區煤炭運輸需求,主要的運輸通道有黃大鐵路、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等;第二種則是鐵水聯運,將原產地產出的煤炭借助大秦鐵路、朔黃鐵路等運到沿海港口,經水運輸送到華東和華南地區,或者通過“海進江”的方式運輸到沿江地區。
目前,我國正逐漸形成一個以日瓦鐵路、蒙華鐵路、蘭渝鐵路為骨干,聯合全國已有的鐵路干線,輻射華東、華中、西南的東西共進、南北呼應的點對點鐵路直達運輸新格局。這一格局的形成,將促使中國煤炭市場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形成直接連接供需雙方、減少物流中間環節、減少煤炭市場交易環節、減少煤炭對環境的污染、使運輸管理更加完善的煤炭物流體系。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國生產原煤40.7億噸,鐵路運輸煤炭占全國煤炭產量的75%,其中,國家能源集團朔黃鐵路完成煤炭運量3.64億噸,國家能源集團新朔鐵路發運煤炭1.6億噸,環渤海港口發運煤炭7.52億噸,煤炭鐵路運輸發展潛力較大。
短期看,我國煤炭運輸鐵水聯運以及西煤東運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而受國家運輸政策的影響,鐵路煤炭運輸的運量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預計到2025年前后,我國煤炭消費量依然呈現增長態勢,特高壓電網對于煤炭消費需求的影響增大,伴隨著鐵路通道運輸能力的改善,鐵路煤炭直達運輸需求會不斷增長。
鐵路是煤炭運輸最為主要的形式,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鐵路貨運屬于國家壟斷,缺乏市場競爭意識,表現出一定的脫離市場經濟的趨勢。在不具備市場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鐵路管理單位管理層次多,機構存在職權重疊,各部門協作能力較差,內部工作人員存在創新動力和內驅力不足現象,缺乏積極適應市場的主動性,也無法科學地提高鐵路煤炭運輸的效率。
我國有著豐富的煤炭儲備,但是煤炭資源的分布存在嚴重的地域不均問題,鐵路運輸系統在建設過程中,無法將煤炭運輸形式綜合考慮在內,煤礦本身的散狀分布以及地區需求差異導致很多時候都需要進行遠距離運輸,分布與運輸系統缺乏有效的協調,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煤炭產業的發展。同時,在鐵路煤炭運輸中,應該關注季節和氣候的影響,尤其是北方冬季大面積降雪會覆蓋軌道,容易引發火車事故,影響煤炭運輸安全。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確保鐵路煤炭運輸順利進行的關鍵,但是,從我國鐵路煤炭運輸的發展情況分析,基礎設施不完善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問題。煤炭運輸本身屬于重載運輸,在缺乏完善配套設施的情況下,煤炭裝卸的效率會受到很大影響,導致其在車站內停留時間過長,影響列車的正常周轉,同時也會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大。
最近幾年,我國鐵路運輸的設施設備不斷更新,運輸速度不斷加快,但是在鐵路煤炭運輸中,依然存在著車速相對較慢、列車載量較少的問題,已經無法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也對煤炭市場的發展造成了很大制約。另外,部分從業人員存在著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人員與效率問題會直接影響鐵路煤炭運輸的效率。
當前,我國鐵路煤炭運輸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物流運輸體系,可以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在統一的平臺中集成煤炭生產、運輸和銷售等相關信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在煤炭倉儲和運輸中,雖然已經引入了信息化建設,但是存在著信息資料利用不到位的情況,存在著比較嚴重的信息資源浪費問題,沒有能夠形成高效率的現代化生產模式。
鐵路煤炭運輸想要真正提高運輸效率,保證運輸效果,需要借助更加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更加可靠的管理隊伍和更加科學的車輛調度,而這些工作的實施離不開專業的技術人才。從事鐵路煤炭運輸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運輸管理專業知識,樹立良好的管理意識,以此推動鐵路煤炭運輸過程中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但是在實踐中,多數鐵路運輸人員缺乏對煤炭物流規劃以及財務管理等相關知識的了解,專業能力不足。由于缺少專業的物流人才,導致鐵路煤炭運輸效益不高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
新的發展環境下,想要推動鐵路煤炭運輸的穩定健康發展,需要對運輸模式進行創新,大力發展重載運輸和快捷運輸,重載運輸側重于運輸的數量,單車載重量和編組數量較大,快捷運輸則側重運輸的效率,體現在運輸速度和貨物裝卸速度方面。通過發展重載運輸和快捷運輸的方式,保證煤炭運輸的質量和效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增加直達運輸的比例,盡量減少解編環節,加快列車周轉,促進運輸效率的提高。鐵路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全線調度指揮,確保快運產品能夠依照運行圖運輸,提升列車的正點率。應該對運輸組織進行優化,提高列車運行速度,保證列車數量和線條條件都可以很好地滿足列車的開行要求。
多式聯運簡單來講,就是安排一個專門的經營人員負責承運工作,以集裝箱運輸作為媒介,采用多種不同的運輸方式,做到連貫運輸,全程負責,其是對不同方式的綜合組織,全程運輸都是由多式聯運經營人組織完成,不管涉及幾種運輸方式,劃分為幾個運輸區地段,經營人都可以對貨運全程負責。可以開展公路-鐵路聯運以及鐵路-水路聯運,組織各種運輸方式實現對于運輸傳輸鏈的連貫運輸,盡可能地壓縮貨物裝卸等待時間以及儲存時間,實現對于大宗貨物的集中運輸,提升煤炭等大宗貨物在鐵路運輸市場的份額。對于煤炭企業以及鐵路部門而言,如何合理地利用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通過多式聯運的方式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高效率、低成本運輸,是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新的發展環境下,鐵路煤炭運輸的一個核心任務,是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構建起統一、綜合、完善的鐵路煤炭運輸運行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于物流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在煤炭運輸過程中,鐵路部門可以通過運輸管理信息系統與調度信息管理系統的相互配合,實現對于列車運行情況及煤炭運輸情況的全程跟蹤,利用GIS技術、GPS技術等獲取煤炭運輸的狀態信息,為煤炭運輸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提升管理工作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應該明確,在實施鐵路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鐵路部門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好逐級推進,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得信息技術在鐵路煤炭運輸中的積極作用能夠被充分發揮出來。
鐵路部門應該做好有效的調度指揮,并以此為基礎,做好相關資源的整合工作,提高鐵路煤炭運輸的效率。在未來鐵路煤炭運輸發展中,應該強調“重(載)來重(載)去”以及“大宗貨物直達”的運輸方式,按照優布局、調結構、散改集、強配置的思路,做好鐵路資源的整合及優化配置,為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良好保障,推動鐵路運輸效率的提高。另外,鐵路煤炭運輸系統的實施需要加強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確保其能夠擁有過硬的技術實力,很好地適應鐵路煤炭運輸未來發展的需求和趨勢,提升鐵路煤炭運輸的效率,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占據一定優勢,提高煤炭運輸的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鐵路煤炭運輸的發展要求,需要對鐵路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同時,建立起有效的設施設備維修養護制度,將整備停留、技術檢查等納入制度體系中,這樣一方面能夠保證設備的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設備出現問題時進行處理,提高維修效率,縮短故障延時。另外,應該做好故障搶修機制的持續改進和優化,配合相應的應急預案,實現故障的快速檢修,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對于鐵路煤炭運輸效率的影響。
在鐵路煤炭運輸中,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直接影響著各項工作的實施效果,例如,煤炭裝卸數據監控、煤炭資源實時監測等都要求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信息化素養,在專業能力不達標的情況下,無法將信息系統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也無法為系統提供有效的維護服務,影響鐵路煤炭運輸的整體效率。對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于鐵路煤炭運輸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性知識和綜合素質,定期做好培訓與考核,對其賬務的運輸管理知識進行不斷更新,通過這樣的方式,為鐵路煤炭運輸事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可以定期組織系統內部技術比武,提供專業技術能手練兵平臺,發掘優秀技術人才,也可以開展職業技能鑒定,鼓勵年輕工作人員積極學習,實現自我提升,更好地適應新時期鐵路煤炭運輸的新要求。
推動公路煤炭運輸朝著鐵路運輸的方向轉移是一個大趨勢,這就需要進一步提高鐵路煤炭運輸服務水平,對鐵路運輸能力進行改善,對鐵路運輸組織進行優化,對鐵路煤炭直達運輸的覆蓋范圍進行拓展,切實提升鐵路煤炭運輸的便捷性,降低煤炭運輸成本。另外,伴隨著煤炭運輸需求的集中化,我國煤炭主產地的通道運輸能力會逐漸偏緊,鐵路運力也會呈現出整體偏緊、局部寬松的格局。基于此,應該進一步加快煤炭運輸通道建設,對列車調配以及運輸組織進行優化,提升整體運輸能力。事實上,伴隨著瓦日、唐呼等主要運煤通道萬噸級列車的開行,以及國家能源鐵路里程的不斷增長,在未來,鐵路煤炭運輸能力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以此為背景,煤炭場地的外運通道會變得越發多元化,鐵路通道之間的煤炭運輸競爭也會變得更加激烈,鐵路直達以及鐵水聯運之間的競爭會長期存在。
鐵路運輸和煤炭行業之間存在密切關聯,鐵路運輸是煤炭運輸最為主要的方式,其運輸能力和運輸效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煤炭產業的發展。現階段,我國鐵路煤炭運輸中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有關部門重視起來,在今后的鐵路煤炭運輸中,做好相應的調整優化,在重點發展重載運輸的同時,完善基礎設施,促進運輸效率的提高,推動鐵路煤炭運輸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