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過度勞動與婚姻穩定
——來自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經驗證據

2022-10-31 08:34:54宮倩楠朱志勝
人口與經濟 2022年5期
關鍵詞:影響

宮倩楠,朱志勝

(1.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29;2.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旅游科學學院,北京 100024)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強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過去幾十年來,在我國經濟結構、制度觀念和人口特征等方面的影響下家庭發生劇烈變動,不僅規模和結構越來越核心化,穩定性也經受嚴峻考驗。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公布數據顯示,盡管2020年中國的離婚登記數量和粗離婚率首次出現下降,但整體來看,2000年以來我國家庭內部面臨的離婚風險呈上升趨勢,離婚登記數量從2000年的121.29萬對增加至2020年的433.90萬對,粗離婚率從2000年的0.96‰攀升至2020年的3.10‰。婚姻既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離婚雖是夫妻雙方基于情感和自身效用的自由選擇,但因離異而導致的婚姻解體不僅涉及多個家庭,而且直接關系到家庭的穩定性及其長期發展能力建設,進而給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帶來深刻影響,具有很強的溢出效應。

近年來學者們圍繞家庭婚姻穩定展開了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大視角:一是家庭內部環境視角,主要關注教育、婚姻匹配、家庭成員流動遷移和家庭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二是社會環境視角,從區域文化、社會變遷、大眾傳媒普及、互聯網使用以及遷入遷出地的婚姻市場結構等方面展開研究。家庭內部環境是婚姻穩定存續的直接載體,其中夫妻雙方的勞動就業狀況關系到家庭內部分工以及生產消費活動,可能通過婚姻收益、婚姻互動等作用于婚姻行為,應當引起重點關注。但當前該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成員外出務工、遷移流動對婚姻穩定的可能影響,其他相關就業特征的分析還相對較少。近年來我國勞動者的超時勞動狀況愈加普遍,工作時間本身的變化已經引起了人們對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日益關注,其對家庭關系的潛在負面影響也有待進一步挖掘,本文通過聯合家庭成員的勞動供給行為,試圖從過度勞動視角對婚姻穩定性相關研究進行補充和豐富。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化,超時超強度工作成為部分勞動者的常態,諸如互聯網企業“996”工作制、醫療領域“過勞死”等問題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21》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的調查周平均工作時間是47.0小時,其中31.8%的就業人員每周平均勞動時間在48.0小時以上。對比同年經合組織(OECD)數據,OECD國家2019年周平均勞動時間為36.7小時,中國就業者的工作時間遠遠高于OECD國家的平均值,過度勞動現象較為普遍。許多學者關注了過度勞動在社會層面、組織層面以及勞動者個體層面的危害,較少關注家庭層面的可能沖擊。過度勞動對勞動者個體的影響也會部分體現在家庭中,當夫妻雙方的工作需求和家庭需求難以兼顧時會產生工作—家庭沖突,從而會對家庭內部的婚姻穩定帶來負面沖擊。因此本文將過度勞動的分析從個人轉向家庭,探討工作時間延長、對家庭生活時間的擠占是否可能會導致婚姻解散?家庭內部夫妻雙方的不同過勞狀況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有哪些?影響程度隨時間增加會如何變化?婚姻持續時間、內部家庭結構以及戶籍性質不同對其影響是否存在差異?工作時間擠壓下家務勞動貢獻的減少是否在其中發揮中介作用?

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包括三方面:第一,前期文獻基于微觀視角考察過度勞動的影響主要停留在對勞動者自身福利的討論,較少關注對勞動者所在家庭的負面沖擊。第二,過往關于工作時間、勞動參與和其他經濟狀況對家庭(包括離婚行為)的影響研究主要集中在丈夫或妻子一方,很少同時關注兩者,本研究依賴于合并丈夫和妻子就業信息的微觀數據,有效捕捉了性別視角下不同家庭勞動分工的影響差異。第三,夫妻勞動就業狀況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結果并未達成共識,尤其目前研究對象中關于中國樣本的分析較少,有待進一步探究。

二、文獻述評

學術界關于家庭內部勞動者就業狀況與婚姻穩定性關系的探討各有側重,尤其是在不同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國內外的關注點和研究進展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本研究進一步從國內和國外兩條路徑進行相關文獻梳理。

1.國內研究

近年來我國婚姻穩定性相關研究逐漸增加,這主要與不斷攀升的離婚率有關。當前研究可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宏觀層面主要從經濟發展視角對區域整體的婚姻穩定進行解釋,微觀層面重點關注了人口流動、家庭結構變動、婚姻狀況和社會文化變遷等因素對家庭內部婚姻穩定的可能影響。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戶籍制度的逐步放開,大規模人口流動尤其是農村勞動力外流帶來的婚姻沖擊引發關注。學者們普遍認為勞動力流動包括夫妻雙方或單方流動均顯著提高了離婚率,有學者具體從流動年齡、流動模式、 流動時間和空間等多個角度展開探討。還有學者著眼于社會文化變遷,從動態視角考察了流入地文化和流出地文化對流動人口婚姻穩定性的影響,指出離婚文化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具有繼承效應和浸染效應。家庭結構與婚姻特征方面學者們重點關注了子女數量、婚姻匹配程度和婚姻質量等對婚姻穩定性的可能影響。總體來看,學界圍繞我國婚姻穩定性下降問題的探討涉及流動狀況、婚姻匹配特征以及區域文化變遷等方面。其中流動帶來的長期分離、流入地文化環境浸染以及再婚搜尋成本下降等均會影響婚姻收益,從而增加夫妻雙方離婚的可能性。因此前期文獻基于家庭內部視角重點關注了家庭成員的流動特征對婚姻穩定性的可能影響,過度勞動也是家庭內部成員勞動就業行為的重要特征之一,當前學者們關注較少。夫妻雙方的長時間工作可能會減少夫妻間的交流與互動,打破家庭內部傳統分工模式,進而對婚姻穩定性產生影響,該方面研究有待進一步補充。

近年來超時加班逐漸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中的重要就業特征,過度勞動及其社會經濟影響引發學界探討。學者們對過度勞動的認識經歷了從單一的勞動時間長度到勞動強度以及導致后果的變化過程,其內涵與外延進一步擴展。與此同時,過度勞動的影響危害研究也在不斷豐富,涉及個體、組織和社會層面,過度勞動會帶來個體身心健康損害,包括某些特定慢性疾病患病風險的增加、“過勞死”以及對員工情緒、行為和社會關系的實質影響,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工傷事故,導致缺勤或隱形缺勤現象,不利于組織績效的改善,并對就業、消費產生擠出效應,對勞動權利造成擠壓,從而導致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并影響社會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然而當前國內有關過度勞動后果的評估中并未關注到家庭婚姻穩定的沖擊效應。在我國社會經濟文化制度背景下,家庭層面夫妻雙方的這種勞動就業狀況可能會基于獨立假說、社會性別結構理論等作用于婚姻穩定,因此過度勞動對家庭婚姻穩定性的可能影響有待挖掘。

2.國外研究

國外關于夫妻雙方勞動就業狀況與婚姻穩定性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紀70年代。貝克爾(Becker)將婚姻決策結果的不確定性納入效用最大化和婚姻市場的框架,指出婚姻的穩定性取決于婚姻收益,而收益獲得主要來自兩性結合的聯合產出效用。男性從事市場工作、女性從事家庭勞動的聯合專業化分工實現了基于性別的優勢互補,能夠有效提高家庭內部效率,降低離婚風險。因此,基于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理論形成了較具影響力的勞動分工假說,認為傳統的家庭分工有利于婚姻穩定。而婦女外出就業能夠使她們自身獲得經濟獨立,從而會導致結婚率下降并加劇婚姻不穩定,這被稱為獨立假說。

二戰后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勞動力市場波動,女性勞動參與率不斷提高,傳統的家庭勞動分工面臨挑戰,不少研究對獨立假說提供了支持。如有學者從收入的角度解釋了妻子就業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認為妻子的收入有助于擺脫不滿意的婚姻,且有獨立收入的妻子解決婚姻問題的動機會更弱。基于荷蘭離婚樣本的研究也發現就業女性的離婚風險比未就業女性提高了22%,但職業地位、勞動力市場經驗等其他工作維度對離婚風險的影響較小,對獨立假說的支持并不完全有效。不少學者進一步指出已婚女性從事市場工作與婚姻穩定性的關系隨時間和出生隊列不同而變化。美國1957—1964年出生隊列女性與1944—1954年出生隊列女性相比,其外出就業對婚姻穩定性的不利影響已經大幅下降,近期出生隊列女性就業對婚姻穩定性甚至具有積極效應,女性勞動力供給的增加實際上可以提高婚姻穩定性。另外,婚姻持續時間不同影響也存在差異,婚姻關系初始期丈夫工作時間減少會導致更高的離婚風險,這主要與產生的經濟壓力較大有關,但妻子加班影響并不大。

不同于女性就業狀況帶來的變化,不少學者認為丈夫長時間工作不會影響夫妻雙方婚姻關系,家庭內部男性養家糊口的標準比女性家庭主婦的標準更為持久。基于美國就業夫婦樣本的研究指出,工作時間對離婚概率的影響存在性別差異,對男性來說工作時間和離婚幾率之間似乎沒有一致的關系。丈夫養家糊口仍是婚姻契約的核心組成部分,沒有全職工作會顯著提高其離婚風險;而妻子作為家庭主婦的傳統期望在降低,妻子全職工作或從事家務勞動與離婚風險均關系不大。

還有學者探討了其他非標準工作時間導致婚姻破裂的可能性。晚班、輪班和周末工作等非標準工作安排都會對離婚產生積極影響,但這種影響因孩子數量、工作類型、配偶性別和婚姻持續時間不同而存在差異。有研究分析了不同國家妻子兼職狀況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認為導致離婚風險的并非妻子的就業本身,而是妻子就業的總體規范水平,這需要相應的制度與政策支持。還有研究發現丈夫就業不穩定會增加離婚風險,而妻子就業不穩定時離婚傾向較低,長期的工作不穩定對家庭離婚風險的影響會更大。

工作—家庭沖突理論是分析勞動就業狀況與家庭內部婚姻穩定的重要理論構成。工作—家庭沖突包括基于時間、緊張和行為的沖突三種主要形式。其中,基于時間的沖突下多個角色會爭奪一個人的時間,導致角色超載。因此,工作時間長短往往成為引發勞動者工作家庭兩者沖突的起點。有學者指出工作—家庭沖突與每周工作小時數呈正相關,也與加班的數量、頻率和輪班工作等非標準就業模式相關。其中女性面臨的工作—家庭沖突更容易受在外工作時間長短的影響。有研究進一步指出女性的工作—家庭沖突程度與丈夫每周工作小時數直接相關,而丈夫的工作—家庭沖突程度則不受妻子是否在外工作影響。

此外,每個社會的性別結構決定了女性和男性期望遵循的社會角色,因此在考察婚姻穩定性時,還需要將婚姻及其對配偶的相關期望嵌入更廣泛并不斷演變的性別結構中。社會學視角下,不少研究認為獨立假說忽視了婚姻的非經濟利益,指出離婚的決定往往是由社會性別結構驅動的,當婦女的工作與傳統的社會規范和期望相反時,可能會導致配偶之間關系的競爭和緊張,從而可能降低婚姻滿意度。有學者也認為婚姻穩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伴侶關系符合社會規范期望的程度。當夫妻雙方的家庭分工不符合或偏離了傳統的性別角色規范秩序時,可能會引發伴侶關系的緊張與沖突。只有在性別平等主義更為普遍的社會中,夫妻雙方家庭分工相似婚姻才能夠穩定。有研究進一步強調了夫妻雙方性別角色態度的重要性,認為性別角色態度比妻子的就業特征更能影響婚姻的感知質量,妻子相對于丈夫的更高收入或更高職業地位的潛在負面影響能夠被配偶的態度包括提供支持和角色認同所緩和。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內部夫妻勞動就業狀況與婚姻穩定性的關系既受到獨立假說、工作—家庭沖突和社會性別結構等理論影響,也會隨出生隊列、婚姻存續時間以及非標準工作形式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因此,在自身制度文化背景作用下,不同國家、地區、歷史時期和群體的實證研究結論很難達成一致。當前該方面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國外,有學者指出韓國降低丈夫的每周工作時間標準有助于減少離婚風險,但在深受傳統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亞洲地區,針對家庭內部夫妻勞動分工與婚姻穩定性的關系探討仍然較少,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有待進一步補充。

三、模型與變量

1.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數據來自歷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該數據樣本覆蓋我國25個省(市、自治區),涵蓋人口規模超過全國95%以上,研究主題涉及經濟活動、教育成果、家庭關系與家庭動態、人口遷移和健康等諸多方面,是目前國內覆蓋地區最廣、觀測變量最全最詳細的微觀調查數據,樣本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此外,相較于其他調查數據,該套數據收集了基于個體、家庭、社區三個層次的數據,調查對象包含樣本家戶中的全部家庭成員,家庭層面信息較為豐富,涉及工作狀況和婚姻狀況等方面的具體問題較多,能夠較好地滿足本文的實證研究。此外,CFPS為長期追蹤調查數據,2010年起正式實施基線調查,每兩年追蹤一次,追蹤樣本數量較多,可以有效避免反向因果問題,充分識別過度勞動對家庭婚姻穩定帶來的中長期可能沖擊。

2.模型設定

本文旨在考察過度勞動對家庭內部婚姻穩定性的影響,在構建模型時需要考慮可能出現的反向因果問題。離婚過程本身可能會造成短期(法律費用)和長期(贍養)成本增加,給夫妻雙方帶來負面經濟后果。因此在對婚姻不穩定的預期下,夫妻雙方可能會選擇增加自身勞動力供給,以應對潛在的離婚風險,兩者之間可能存在反向因果關系。出于內生性的考慮,本文以2010年數據為基期樣本,將2010年在婚夫妻雙方的過度勞動狀況分別與2012、2014、2016和2018年的婚姻狀況(是否離婚)進行匹配,由于因變量取值為1的概率相對較小,因此選用可以有效克服該問題的logit模型來估計基期夫妻雙方過度勞動對后期家庭婚姻穩定的影響,具體回歸方程設定如下:

=+++

(1)

其中,為核心被解釋變量,衡量不同年份夫妻雙方的婚姻穩定狀況;代表個體;代表年份;為核心解釋變量,代表基期2010年個體所在家庭內部的夫妻過勞狀況,夫妻雙方或一方過勞賦值為1,雙方均未過勞賦值為0,為二值虛擬變量,影響系數用表示;為可能影響家庭婚姻穩定性的一系列控制變量,主要從個體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婚姻匹配狀況選取;γ代表職業固定效應;是隨機誤差項。

3.變量設置與描述統計

本文主要探討家庭內部夫妻雙方過度勞動對婚姻穩定性的可能影響,其中核心解釋變量過度勞動如何界定尤為重要。目前學者們關于過度勞動的界定并不一致,依照文獻主要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根據工作時間來劃分,但學者們認為達到過度勞動時間標準的具體數值并不一致;第二類是采用調查問卷中的量表進行劃分,量表可以綜合考慮工作時間、工作強度以及疲勞蓄積狀態,對過度勞動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擴展,但是該種界定將主客觀要素交織,難以準確衡量和比較不同個體的過勞程度,在實證研究中數據也不易獲得。因此本文采用第一類方法從狹義上對過度勞動進行界定,側重勞動行為的時間維度,以周勞動時間是否超過50小時作為衡量過度勞動的指標,這也是已有文獻中的慣用標準。

關于婚姻穩定性的測量,不同研究類型使用的測量方式不同。宏觀層面研究中基本采用粗離婚率來反映婚姻穩定,粗離婚率指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年度)某地區離婚數與該年的年中人口之比,通常以千分率表示。微觀層面研究中有兩種不同的婚姻穩定性衡量方法,一類是通過夫妻一方或雙方對婚姻質量的看法來衡量;另一類是將夫妻是否離婚作為婚姻穩定與否的標志。本文采用微觀層面的第二種測度方法,將夫妻是否離婚作為婚姻穩定性的衡量標準,為二分類虛擬變量。

為了更好地考察樣本的離婚情況,本研究分別以期(2010、2012、2014和2016年)在婚/同居樣本為基礎,通過追蹤這些樣本未來+期是否離婚,計算得出第+期處于離婚狀態人口占期所有在婚/同居人口的比重。由于該比值為存量指標,因此與宏觀層面的粗離婚率或一般離婚率等時期指標無法直接可比,但從趨勢上均可以印證我國離婚率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的現實狀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粗離婚率為2.00‰,此后逐年上升,2018年升至3.20‰,增幅達到60%。表1基于CFPS數據的統計結果顯示,橫向在間隔年份相同的情況下,隨著時間推移家庭內部的離婚風險處于不斷上升趨勢,2010—2012年的離婚人口占比為4.921‰,2016—2018年上升至7.438‰,增幅也超過了半數。縱向來看,隨著間隔年份的增加,基期在婚/同居樣本中的離婚人口占比也呈明顯上升態勢,到2018年達到13.354‰。以上數據與部分媒體報道中提到的“2018年中國離婚率高達38%”嚴重不符,但未來在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婚姻家庭觀念變遷以及勞動就業狀況影響下,我國離婚率上升的整體趨勢可能會繼續保持。

表1 歷年CFPS數據在婚/同居樣本中離婚樣本占比 個,‰

結合我國現有文獻對各類影響婚姻穩定因素的討論,本研究主要從夫妻個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婚姻匹配狀況三個方面選取控制變量。其中性別、年齡和戶口等個人層面的指標反映了勞動者自身的稟賦差異以及利益最大化的議價能力;家庭子女數量、是否與父母同住等反映了勞動者的家庭結構和家庭規模對婚姻穩定的影響;而夫妻年齡差距、夫妻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等反映了不同維度的婚姻匹配狀況,這些均在家庭婚姻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選取變量,變量定義與描述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四、經驗分析

1.基準估計結果

為了有效避免反向因果問題,基準估計中將間隔年份設置為2年,將2010年基期數據中的夫妻雙方過度勞動狀況與后期2012年的家庭內部婚姻狀況相匹配,從而識別過度勞動可能導致的家庭內部婚姻穩定沖擊。表3報告了夫妻雙方過度勞動狀況影響婚姻穩定性的估計結果,其中第(1)、(3)列只納入核心解釋變量,第(2)、(4)列則加入了其他可能的控制變量。從結果來看,無論是否加入控制變量其影響程度變化不大,夫妻至少一方過勞雖然會增加婚姻破裂的可能性,但影響并不顯著。為了進一步考察不同勞動分工下的影響,本文將夫妻雙方至少一方過勞具體劃分為丈夫一方過勞、妻子一方過勞和夫妻雙方均過勞三種類型。結果顯示,丈夫一方過勞和夫妻雙方均過勞對婚姻解體的影響并不顯著。丈夫一方過度勞動與婚姻穩定性的關系在統計水平上不顯著這一結果在過去較多文獻中得到了印證,這主要是由于丈夫長時間勞動一方面仍然符合傳統性別角色規范的期望,男性養家糊口的標準并未發生變化;另一方面可能會帶來顯著的收入效應,為家庭提供經濟支持,增加婚姻收益,從而降低了婚姻破裂的可能。

表2 變量定義與描述性統計結果

妻子一方過勞則會顯著提高離婚風險,降低家庭內部的婚姻穩定,加入控制變量后系數在5%統計水平上顯著為正。采用前面提到的經濟獨立假說來解釋,妻子一方過度勞動會降低家庭內部分工的專業化程度,導致婚姻收益下降,且這種勞動分工在職業女性看來并不公平,獨立意識的覺醒和經濟收入的增加使其更傾向于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從而導致更高程度的婚姻不滿及隨后的婚姻破裂。從工作—家庭沖突視角來看,基于時間的沖突是工作—家庭沖突的主要表現形式。在我國,相較于男性,女性過度勞動往往意味著在廣泛參與工作角色的同時還需要在家庭活動中花費大量時間來扮演家庭角色,時間壓力下導致角色過載,因此可能承受更為嚴重的工作—家庭沖突,工作家庭雙重壓力作用下帶來離婚風險上升。此外,前面文獻中提到社會性別結構在家庭勞動分工與婚姻穩定性的關系中同樣發揮重要作用。當夫妻雙方對有償和無償工作的分工不符合傳統性別角色規范期望時,可能也會帶來離婚風險的上升。尤其在我國性別平等主義仍未能占據主導地位,妻子過勞而丈夫不過勞的勞動分工模式并不符合社會所認可的傳統性別角色規范,從而可能導致婚姻不穩定。盡管對已婚婦女就業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妻子一方參與勞動不太可能帶來導致離婚的婚姻緊張,但其過度勞動對婚姻穩定性的負面影響仍顯著存在。

表3 過度勞動影響婚姻穩定性的基準結果(2010—2012年)

2.穩健性檢驗

表4 過度勞動影響婚姻穩定性的穩健性檢驗1:調整過度勞動標準

為了驗證結果的穩健性,將自變量夫妻雙方是否過度勞動的衡量標準進行調整,調整標準一是將每周工作時間放松至不超過44小時,二是將每周工作時間收緊至不超過60小時,具體結果見表4,無論如何調整過度勞動狀況的衡量標準,妻子一方過度勞動對家庭內部離婚風險的估計系數依然顯著,結果較為穩健。

進一步將2010年夫妻雙方的過度勞動狀況分別與2014、2016和2018年的家庭婚姻狀況進行匹配,這不僅能夠解決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問題,也能夠進一步考察過度勞動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是否具有長期效應。結果如表5所示,首先,當=4和6時,妻子一方過度勞動對家庭婚姻穩定性的負面影響始終存在,結果仍較為顯著,但影響程度在下降。具體來看,當=4時,妻子一方過度勞動會導致離婚概率增加3.236倍,當=6時,妻子一方過度勞動的影響下降至2.531倍。但當=8時,過度勞動對家庭婚姻穩定性的負面影響不再顯著。可以看出,6年內妻子一方過度勞動對家庭婚姻穩定始終具有明顯的負面作用,此后影響不再顯著,過度勞動對婚姻穩定的破壞具有一定的持續性。

表5 過度勞動影響婚姻穩定性的穩健性檢驗2:中長期影響

3.異質性分析

夫妻的婚齡長短不同,其婚姻穩定性存在差異。因此本研究基于婚齡長度考察夫妻雙方過度勞動的家庭影響。匯報結果如表6所示,婚齡長度在10年以下的家庭妻子一方過度勞動對婚姻穩定性具有較為顯著的負面作用,導致離婚風險增加3.735倍,而丈夫一方過勞和夫妻雙方均過勞的影響并不顯著。當婚齡長度超過10年后,妻子一方過勞對婚姻穩定性的沖擊不再顯著。貝克爾指出大多數離婚發生在婚姻早期,隨著婚姻持續時間的增加,離婚的可能性趨于下降。在結婚早期尤其是孩子出生時,婦女往往傾向于采用更女性化的性別角色身份,但同時也會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需要兼顧同樣強烈的工作需求,對工作和家庭雙重負擔的不滿可能會導致婚姻破裂。

表6 過度勞動影響婚姻穩定性的異質性分析

家庭居住安排往往也會影響家庭內部的工作—家庭平衡。表6結果顯示,至少與父母一方同住的情況下夫妻雙方過度勞動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并不顯著;而不與父母同住的家庭無論是丈夫一方過勞還是妻子一方過勞都會對婚姻穩定性產生顯著負面影響,提高家庭離婚風險。有研究指出對工作時間的分析需要從個人轉向家庭,家庭時間被擠壓、工作—家庭沖突嚴重主要源于家庭支持的減少,而非個人工作時間的增加。與父母同住能夠為處于過度勞動狀況的夫妻雙方提供家務、子代撫育等方面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工作—家庭平衡面臨的沖擊,從而提高婚姻穩定性。

在我國城鄉二元分立的制度文化背景下,離婚狀況也存在較大的城鄉差異。表6結果顯示,城鎮戶籍家庭夫妻的過度勞動對家庭婚姻穩定性的影響并不顯著,而在農村樣本中,妻子一方過度勞動會顯著促進離婚風險的增加。可以看出,相較于城鎮,農村家庭可能由于經濟壓力、外出流動等原因導致過度勞動帶來的離婚風險更大。而且農村地區的傳統性別角色規范更為穩固,在性別不平等的文化背景下妻子一方過度勞動嚴重偏離了農村地區的角色規范,導致婚姻破裂的可能性上升。

五、過度勞動與婚姻穩定性:機制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發現,夫妻雙方的過度勞動狀況會對婚姻穩定性產生影響,尤其是妻子一方過度勞動會顯著增加離婚風險,導致家庭破裂。那么夫妻雙方的過度勞動狀況如何作用于婚姻穩定性?本研究結合現有文獻對可能的路徑機制進行探討。

婚姻滿意度作為衡量婚姻質量的主觀狀態感受,會對后期是否離婚產生影響,是婚姻穩定的重要預測指標。不過單一的婚姻滿意度作為夫妻雙方的整體主觀感受概括較為籠統。基于前面文獻部分提到的勞動分工假說和社會性別結構理論,可以看出夫妻雙方的家庭內部分工是影響婚姻穩定性的關鍵要素,妻子一方在社會性別角色約束下往往承擔更多的家庭內部勞動,傳統分工模式導致超時勞動的女性勞動者更有可能面臨工作—家庭沖突,從而對婚姻穩定性產生負面沖擊。因此,本研究基于婚姻滿意度中的家務貢獻滿意度對家庭分工效應進行中介機制檢驗。家務貢獻滿意度按照“您對對方在家務勞動上為家庭做出的貢獻有多滿意”打分,分值范圍為1—5,為分類變量,結果如表7所示。

妻子一方過勞會顯著降低家庭內部的家務貢獻滿意度,而丈夫一方過勞和夫妻雙方均過勞影響并不顯著。提高家務貢獻滿意度能夠顯著降低家庭的離婚風險。將兩者均納入模型后,第(3)列結果顯示,家務貢獻滿意度對婚姻穩定性的正向作用依然顯著,但妻子一方過勞會導致離婚風險增加2.664倍,顯著降低家庭內部的婚姻穩定,因此家務貢獻滿意度在兩者關系中發揮了顯著的部分中介效應。隨著性別平等主義價值觀的傳播,更為平等的家務分工可能被認為更公平,從而帶來更大的婚姻滿意度,降低離婚風險。妻子一方過度勞動往往使女性面臨不平等的家庭分工,降低家務貢獻滿意度,增加婚姻破裂的可能。

六、結論與啟示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家庭內部夫妻雙方過度勞動狀況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夫妻至少一方過度勞動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并不顯著,細分勞動分工模式后發現,家庭中妻子一方過勞會顯著增加離婚風險;過度勞動對家庭內部婚姻穩定的負面作用具有持續性,即使間隔年份達到6年,影響效果依然顯著,但影響程度在逐漸降低。婚齡長短、是否與家人同住以及戶籍帶來的城鄉文化制度差異使得夫妻雙方過度勞動狀況對婚姻穩定性的影響存在差異,妻子一方過度勞動導致離婚風險增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婚齡較短和農村戶籍家庭,不與父母至少一方同住的家庭中無論是丈夫過勞還是妻子過勞都會對婚姻穩定性帶來負面影響。路徑機制分析發現家庭分工效應的中介作用顯著,尤其是妻子一方過度勞動會通過降低家務勞動滿意度而顯著提升家庭內部離婚風險,女性面臨的工作—家庭平衡問題更為嚴重。

表7 過度勞動影響婚姻穩定性的機制分析:家庭分工效應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得到如下啟示和政策含義。

勞動者個體參與社會經濟生產對性別關系的塑造要明顯快于家庭內部傳統觀念浸染、生活方式承載和日常行為強化的兩性關系。兩者的差異和不協調導致勞動者即使在社會層面能夠廣泛參與就業,不斷提高自身勞動力供給水平,但在家庭內部所遵循的傳統性別角色仍較難打破,尤其是在過度勞動的作用下,家庭內部面臨的離婚風險進一步增加,但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外部政策支持。為了促進家庭內部婚姻穩定,應當出臺國家干預性的、支持雙職工家庭模式的家庭政策,尤其應當提供適合于過度勞動家庭的公共服務。制度層面可以設立專門的家庭政策管理機構或由主要的部門來負責家庭政策事務,從而制定針對性政策措施支持不同類型如過度勞動家庭發展。具體政策層面,一方面允許雙職工家庭夫妻雙方根據家庭生活需求,對勞動方式、工作模式和休假安排等進行彈性調整,增加針對不同類型職工勞動雇傭方式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加大對托育、老人健康照料等公共家庭服務的扶持,增加公共服務數量的同時改善質量,有效補充市場經濟發展對于家庭發展尤其是過度勞動家庭發展支持的公共服務的缺位。

勞動就業行為與家庭生產發展兩者關系密切,其中內嵌的性別角色觀念不容忽視。本研究關注了勞動力市場中過度勞動這一重要的就業行為特征,發現妻子一方過度勞動對家庭婚姻穩定的負面沖擊較為顯著,兩性差異所彰顯的性別意識需要重點關注。尤其是當前我國進一步調整放開生育政策,既要提高人口的總和生育率,推動人口再生產發展,又要提高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加速經濟生產發展。兩者兼顧要求女性不僅要參與經濟活動,在勞動力市場中面臨過度勞動的風險,同時要承擔生育和養育的家庭責任。在當前缺乏依托于照顧體系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制度、傳統社會性別結構尚未轉變的現實情況下,女性很難平衡自身就業行為與家庭內部婚姻穩定。因此,需要將性別意識進一步嵌入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并從多維視角建構自下而上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政策路徑,提出經濟發展與家庭生活兼顧原則,推動家庭和個人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發展。此外,未來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要更加注意其對社會價值觀念和行為的引導,將性別平等觀念、工作—家庭平衡理念納入涉及經濟生產、社會保障和福利等各方面的公共政策之中。

猜你喜歡
影響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影響大師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如何影響他人
APRIL siRNA對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響
對你有重要影響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性| 国产91色|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天天色综合4|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91福利免费|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社|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人成网18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91偷拍一区| 欧美激情第一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www欧美在线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高清码无在线看|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91系列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999精品视频在线|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在线欧美a|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99热亚洲精品6码|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久久成人18免费| 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日韩123欧美字幕| 国产在线第二页| 毛片久久久| 青草视频久久|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三区二区|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久草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色综合国产| 亚洲天堂网视频| 国产va在线|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久久五月天综合|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