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000;2.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汪少明 王會霞
(1.黃岡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2.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這個時代充滿創意,虛擬形象層出不窮,先后有米其林輪胎人“必比登”、新聞主播安娜、虛擬主持人、奧運會和世界杯等大型活動的吉祥物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推出五個吉祥物,即福娃貝貝、京京、歡歡、迎迎、妮妮;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吉祥物海寶;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與哪吒、九月、敖烈、熊大熊二、齊天大圣等虛擬角色相聚在動畫片《我們的冬奧》中,演繹著與冬季運動有關的趣事。2022年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憶江南”是琮琮、蓮蓮、宸宸三個生動可愛的機器人組合而成。中國還創設了虛擬歌手洛天依、樂正綾、言和,撒貝寧的孿生主持“小小撒”、虛擬學生華智冰等。這些造型新奇、形象可愛的虛擬形象逐漸為大眾熟知。
近年來,中國編導緊跟創新的潮流,拓展想象,超越現實,積極創作了許多有虛擬形象的影視佳作,如《長江7號》《花千骨》《白蛇》《捉妖記》《妖貓傳》《大護法》《姜子牙》《大魚海棠》和《熊出沒》系列等,都收獲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場效益。
角色是敘事作品中演繹故事、參與沖突,具有性格特點的形象。文藝理論有“形象大于思想”之說。人物(角色)是影視作品成功的關鍵,是主題思想的承載,是編創者心靈、理想的外化和表意的符碼。影視的虛擬角色是借助編創者大膽想象、積極虛構、精心設計而成的奇特的藝術形象,它們的言行、情感、智慧在客觀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們多存在于奇幻、玄幻、魔幻或超現實風格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或網絡劇等視聽作品中,分為非生命體、動植物角色、神仙精靈、妖魔鬼怪、超級人類、機器人、外星生命體和組合角色等幾類。非生命體有牙刷家族、鋼筆莫菲奧、機器人傻妞等;神仙類有如來佛、神荼和郁壘門神,《大圣歸來》里由石頭組成的山神等;超人類神筆馬良;鬼怪類有白骨精、小倩等;植物類的角色有葫蘆娃兄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中的樹精迷谷、《西游記》中的杏仙與藤樹精;《果寶特攻》的主角橙留香本為香橙,圓形身體頭頂綠葉,卻雙眸黑亮,英俊瀟灑,氣宇軒昂,口誦詩歌,它們遠不是自然界里原生態的形象。
影視虛擬角色具有超越現實的神奇性、無中生有的創新性、生動具體的形象性、再造物象的技術性、鮮明獨特的民族性等特點,不少角色深得觀眾喜愛。
有些編創者才華橫溢,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創新力,積極塑造虛擬角色展示才能,再造現實,闡釋主題,表達理念,實現理想。經過他們的奇思妙想,臆想重構,虛擬角色有三頭六臂,可飛天遁地;或能快速運動,無限延伸身體;或傷后能自愈,死后能復生。超級人類富有正義感與同情心,每當他者面臨危機時便伸出援手,發揮非凡的技能,扶弱助殘,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拯救解圍。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創作是作者欲望的替代性滿足和升華。藝術是“一種滿足的代用品”,是與現實相對立的幻象。藝術是人類超越存在困境,以想象的方式滿足現實缺乏的一劑良藥,是一種“白日夢”,具有夢境的象征意義,是人對受到壓抑的本能和欲望的補償,也是苦難人生的補償。
在余明生、吳國棟導演的《魔幻手機》(2008)里人能在空中飛行,展現了人類速起速達、自由翱翔的夙愿?!妒ぁ?上海美術制片廠,1993)中人類每遭遇邪惡的妖怪威脅時,就有一個動物主動救急,消滅惡魔鬼怪直至獻出生命。為了紀念和感恩,該動物就成為生肖。勇士阿牛為打敗刀槍不入的長爪魔王,在家畜因受傷害無法馱載時,他發明的木馬飛馳如電,閃轉騰挪,盡管毫無動力之源。萬古蟾導演的《漁童》中,在鴉片戰爭后的殖民時期,洋教士蠻橫貪婪,清末官員崇洋媚外,百姓備受欺凌,好在隱身的漁童從魚盆里跳出來,不僅能讓灑出的水變成珍珠,救濟貧困的老人,還能用漁竿抽打教士和縣官,兩個壞蛋狼狽而逃,威風掃地,而且大鬧衙門,老人和圍觀百姓揚眉吐氣,觀眾也有獲勝感。在1959年的越劇電影《追魚》中,鯉魚成精化作牡丹小姐同情貧困的張珍,相會相戀,表達了人類對真摯愛情和赤誠扶助的渴求和贊許。根據神話、寓言、傳說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如《仙女下凡》《海螺公主》《神筆馬良》《狐仙報恩》(《聊齋》)等都寄予著編創者同情弱小、善得好報的樸素意愿。
編創者將人類的理想、欲望釋放外化,藝術性地投射到虛擬角色身上,補償現實的不足,解決生活危機,突破物理的制約,暫時緩解痛苦,擺脫困境,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借助影視特效或數字技術,虛擬角色的身體奇形怪狀,器官可增減、變形,表情夸張,妝容奇特,與人類或其他的生命體無障礙交流,實現真人無法完成的高難危險動作。虛擬角色有思想欲求、愛恨情仇、喜怒哀樂。這類作品不追求客觀寫實和真實再現人景事,而是超越現實,虛擬再造世界,最大限度地表現想象空間,給觀眾極大的“陌生化”感受。新奇的東西容易喚起興趣,滿足觀眾獵奇的欲望,激發創意與活力。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之余釋緩壓力,紓解情緒,消除疲乏,獲得積極的休息和消遣、放松的機會。
虛擬角色及其故事十分逗樂,好似精神奶嘴,讓人沉醉忘憂,治愈悲傷。雪娃沒有肌肉和骨骼,居然能飛奔和跳舞;幼蟲糖寶嬌滴滴呼花千骨為“娘親”,不時賣萌耍寶,撒嬌求抱,此后變身為靚麗的女孩;舒克能駕飛機,貝塔會開坦克,兩只小老鼠結為好友,一起冒險、成長,與共同的“敵手”抗爭。《寶葫蘆的秘密》(1963)中王葆騎著葫蘆好似御風使者,翱翔天際。黃家康導演的《白蛇》(1、2)中,寶青坊主有狐貍與美女跨物種的雙面,還有奇異的生命體,是人身與牛頭、馬面混搭,人面與魚身、蛇身組合;人長有雙翼,人妖自由變身。它們有助于創造絢爛影像,形成奇觀風格?;姨潜幌惭蜓蜃脚み^紅太狼的平底鍋,被食人魚追咬,遭閃電痛擊,打擊萬余次,卻傷而不死?!赌倪钢凳馈分心倪覆桓孰S太乙真人學武,中途戲弄師父,烈火灼之,太乙卻毫發無損。太乙與申公豹師徒四位被困山河社稷圖里,為搶筆而大打出手,上下飛騰,變身襲擊,離奇的動作令人忍俊不禁?!段覀兊亩瑠W》中龍太子敖烈能恢復龍身,在電梯擁擠時馱負九尾狐女九月直接飛進辦公室。他通過手機接受龍族發來的信息,初學冰壺,上身伸長二十多米“精準”送壺入心,施法變出劍魚阻擋別人的壺靠近,對手氣得兩次想毆它。
《捉妖記》(1、2)中有多個形奇貌異的妖怪,骰子妖、六肢妖格外引人注目;小妖胡巴更是呆萌調皮,油炸、刀剁、煮蒸都折磨不死,奈何不得,生命力極其頑強,嘴里快速噴出的東西還如同機關槍的子彈能傷害對手。動畫片《吃貨宇宙》《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中的各類食品經過變形、擬人化處理,具有情感、智能和志向,可分辨善惡,團結協作,能歌善舞。餃子和包子作為主角,粉碎大壞蛋的陰謀,聯合伙伴戰勝各自敵手,演繹了“小人物有大作為”的神奇故事。2010年潘文杰導演的電視劇《天師鐘馗之慧劍問情》中,女主角牡丹仙子和反派玫瑰仙子皆是植物修煉成仙。
在奇幻、神話類的影視片中,每當面臨困境、危險叢生,或生死存亡之際,常規方式難以解決問題,虛擬角色就發揮威力,利用手里的神器法物,擺脫危機、化險為夷、解決問題、拯救朋友,劇情隨之發生逆轉,行動才能按意愿進行,避免情節無法發展的窘境。
有的虛擬角色盡管不是主角,卻起著串聯劇情,或插科打諢的作用。根據神話小說《西游記》改編的影視片常有這樣的套路,妖魔鬼怪捉住唐僧后欲加傷害時,孫悟空及時趕來施救,而每當孫悟空斗不贏妖怪時,就會邀請各路大仙幫忙。
《馬蘭花》(1960)中,邪惡的黑心狼變成老貓,誘惑好逸惡勞的大蘭去騙小蘭的馬蘭花,將小蘭推入湖里,幸有小鳥目睹現場去通風報信。此后馬蘭花在神奇口訣的驅動下發揮威力,小蘭才從水下浮出重返人間。徐克導演的《青蛇》(1983)中許仙被猙獰的青蛇嚇死,依靠白素貞飛去昆侖山采回靈芝草喂服才起死回生。王樹忱主創的《哪吒鬧?!?1979)中,哪吒削肉剔骨自盡后,太乙真人將其魂魄與蓮花、荷葉合成新體,再賜火尖槍、風火輪,從此哪吒戰備升級,更加威武?!堕L江七號》中周星馳飾演的周鐵墜空而亡,太空狗七仔耗盡生命才將其救活?!栋咨摺分械碾p面寶青坊主為白素貞做過暗器珠釵,也知曉其他角色的前世今生、愛恨情仇,才能勸誘疏導?!蹲窖洝防铮窖鞄熁粜贡焕墪r極其無奈,剪紙小人從口袋里鉆出來,幫她解開繩索,協同抗敵。
數字技術合成的影視虛擬角色不會耍大牌、違約,也抗衰老,決不會索要高額出演費,具有較高的親和力。充滿想象和創意的虛擬角色生動有趣,深受觀眾喜歡,也有較高的辨識度、文化內涵,能讓投資方獲得不菲收入?!赌倪钢凳馈菲狈扛哌_49.7億元人民幣,《美人魚》33.9億,《瘋狂的外星人》22億,《尋龍訣》16.8億,《西游伏妖篇》16.56億,《姜子牙》16億等。假定性很強的穿越片《你好,李煥英》和《乘風破浪》也有良好的市場回報,票房分別是54.13億和10.49億,再次證實高質量的奇幻作品仍備受青睞。《澳門風云2》中的機器管家傻強會變形、噴火,斟茶按摩洗衣服侍奉人類,講得一口四川話。言行諧趣為影片增色,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該片票房達9.75億。在籌拍續集時,為滿足觀眾的需求,延續形象的魅力,主創特地給它加戲,讓它談戀愛、劃水,與強大的機器人作戰,最后與奀妹一起殉職。《澳門風云3》的市場回報很高,獲11.18億票房。《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等多部電視和劇場動畫片都讓片方賺得盆滿缽滿。
角色一旦成功就會產生品牌效益,具有市場影響力,制片方將形象授權給制造業,開發玩具、文具、服裝、影碟、游戲、Cosplay等衍生產品或開發樂園。米老鼠、龍貓的首批授權產品分別給面臨資金危機的迪士尼和吉普力帶來巨大收益,公司得以維持動畫片的再生產。中國的孫悟空、喜羊羊、七仔、胡巴、熊出沒等虛擬角色都享譽華夏,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收入。
內含虛擬角色的外國電影在中國也很受歡迎,優秀的包括《復仇者聯盟》在內的漫威電影系列、《變形金剛》系列、《海王》《毒液》《阿凡達》《侏羅紀公園》《魔獸》《蜘蛛俠》《美國隊長》《哥斯拉大戰金剛》等,不勝枚舉。影視的虛擬角色及其衍生產品猶如火車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多輪開發增加收益。
中國傳媒大學張國濤教授概括中國影視的問題是“大而不強,多而不精,庸多新少,內強外弱”,套用在虛擬角色的現狀上也是合適的。影視虛擬角色有存在的價值,創作中也有問題和不足之處,體現在原創匱乏,庸常者多;精品少,平淡者多,國際影響力低;外形不夠生動傳神,性格扁平,魅力不足,技術趨弱;影視公司弱小,高端人才欠缺;盈利模式單一,產業鏈條窄短。僅以中美動物類影視角色為例進行對比,美國影視中的動物生活領域廣泛,老少咸宜,有遭遇隕石襲擾的白堊紀恐龍、冰河期的猛犸象;冰天雪地的南極洲企鵝,燥熱沙漠里的變色龍蘭戈;海底的小丑魚和鯊魚,空中為盟軍傳信的飛鴿;草原里的獅子家族,地下洞穴的昆蟲,還有高大兇猛,對美女示愛的金剛;阻止鐵路修建,桀驁不馴、聰明果敢的西部馬王。還有人面與動物身體相連的混合生命體?!动偪駝游锍恰酚行愿聃r活、善惡莫辨的多種動物,卻在影射弱肉強食的復雜世界和充滿歧視和偏見的人類,這樣“涉及敏感問題能夠以更輕松的方式表達,能夠有效避免引起滿足仇恨與社會動蕩”。拉斯·霍爾斯道姆導演的《一條狗的使命》(2017)以貝利狗的主觀視角展現四世輪回的故事。它身兼多職,能干熱忱,重情重義,替主解憂。而中國影視中的此類角色多為人類周邊的家畜或交往頻繁的陸地動物演化而來,種類和數量明顯較少。常見的有馬、牛、雞、狗、豬、貓、兔、羊、鼠、虎、狼、狐貍等,還有作為民族圖騰的組合動物——龍。
當下“想象力消費”快速崛起。北京大學陳旭光教授指出:所謂的“想象力消費”,指受眾(包括讀者、觀眾、用戶、玩家)對于充滿想象力的藝術作品的藝術欣賞和文化消費。“網生代”青少年觀眾與超越現實、充滿想象力的互聯網新媒體時代同體共生。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旋律電影、現實主義風格一直是影視藝術的主流,但絕非唯一的形式。在快速發展的數字時代,奇幻與現實題材的影視作品是并行不悖的,新奇有趣的虛擬形象和二次元世界成為青年觀眾的熱寵,吸引無數影迷。擁有虛擬形象的超現實風格的影視也大行其道,盡管多以亞文化方式呈現,但豐富了影視作品的類型,也能滿足受眾多元的精神需求,在弘揚民族文化、寄托情感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編創者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差異化發展策略,加強研發虛擬角色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忘本來,弘揚民族精粹
虛擬角色的創設,無論是原創,還是源于IP,都要秉承中國學派,在內容和形式上展現民族性。結合傳統的藝術手法展現中國的核心價值觀、精神、情感,宣揚仁義禮智信、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和合文化、命運共同體理念。
編創者要善于從古代的敘事文本、現代的暢銷讀本、網絡小說中萃取精華,對外國作品進行本土化改造,借鑒神話、傳說、寓言、小說、漫畫、戲曲中可愛的奇幻角色,挖掘內容為現代所用。中國不乏志怪小說、神奇故事,如《山海經》《列仙傳》《搜神記》《冤魂志》《太平廣記》《鏡花緣》《平妖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西游記》等,要做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去展現虛擬角色荒誕、恐怖、迷信的一面,而是凸顯積極正義的形象和現代文明的觀念,塑造樂于奉獻、犧牲自我的女媧式的英雄。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提到: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我們不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為公的情懷,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國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創作也要以此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形式上也要借鑒民族藝術技巧,展現中國藝術的意蘊。虛擬角色的外形、服裝、妝飾、動作、語言及其所處的環境都要體現民族的神韻,體現文化的博大與自信。《捉妖記》里協助天師霍小嵐解圍的剪紙小兵和京劇武生裝扮的紙人,新鮮有趣。《大魚海棠》里角色的姓名、龍鳳、神祖、陰陽八卦、土樓建筑、楹聯匾額等都是中華圖騰和文化符號。《白蛇》中包含大量水墨山水畫、油紙傘和衣袂飄飄等民族元素。
可喜的是中國正在實施“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有利于開掘故事源。力避崇洋媚外,講好中國故事,創新虛幻題材,也是影視編創者的必修課。
2.吸收外來,豐富創作內容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外影視作品涌入中國內地,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觀眾得以同步或補看了大量的外國影視作品,感受到奇幻片的魅力,喜愛、消費著經典的虛擬角色及其衍生產品,逐漸認同二次元文化。觀眾青睞的角色有美國的米老鼠、超人、小黃人、史萊克、蝙蝠俠、變形金剛、哈利波特,漫威出品的蜘蛛俠、鋼鐵俠、美國隊長等;日本的阿童木、奧特曼、哆啦A夢、圣斗士、海賊王、鳴人、路飛、龍貓等;英國的火車頭托馬斯、小豬佩奇、酷狗寶貝、小羊肖恩;法國的嘰哩咕、第五元素麗露、超體露西;韓國的喪尸、倒霉熊、流氓兔;意大利的匹諾曹、捷克的鼴鼠等。無視受眾的觀影喜好將失去市場;尊重事實,向優者致敬學習,研究成功密碼和創作規律,兼收并蓄,加強虛擬角色的研發,提倡影視多元化,中國影視才能行穩致遠。
影視界要積極吸收外來,學習西方的制片管理經驗和制作技術手段,全面提高效益。注重前期策劃和劇本質量,引入評估診斷機制,聘請劇本醫生參與,精心打磨劇本,規避風險。知名編劇、教授陳曉春認為:“小情節則是以人物為中心,以人帶事,主要以人物作為情節的驅動力?!币运茉焯摂M角色為突破口,增強中國影視故事的吸引力。借鑒先進編劇技法和敘事技巧,確定對立的正反兩派,善于制造矛盾沖突,設置懸念、鋪陳情節,適度輕松娛樂,講好故事。減少創作的盲目、重復、潦草,避免《魔比斯環》《阿修羅》《人魚帝國》等爛尾式的慘敗。
我們要展開想象,拓展題材,向庸常生活圈之外的領域進軍。美國影視、動畫善于挖掘非生命體角色,可謂特色鮮明,舉世無雙。有機器人角色的電影達200多部,日常生活用品、汽車、玩具、雪人等都被設計成人模人樣,情智雙全。而變形金剛、漫威里的虛擬角色都凝結著創意和想象,引起萬億觀眾迷戀。
我們要加強中外合作,不斷“請進來走出去”,聯合打造類似于《寶葫蘆的秘密》《長城》般的奇幻之作。要雜糅多種題材,將喜劇、愛情、科幻、武打、驚竦等元素融合在一起。
3.面向未來,拓展研發新角色
影視虛擬角色的塑造要面向未來,拓展嶄新的領域。創作者要有前瞻意識和宏大視野,融合高新科技,積極想象,展現太空宇宙、海底世界、神幻世界、未來時空、魔怪王國、亡靈世界、游戲世界、賽博空間、虛擬空間、元宇宙,機器人故事或人工智能的趣事,甚至夢境、潛意識、思維空間、主觀世界等。
國外的虛擬角色不僅是鬼怪的復活或動植物的人化,而是突破日常生活范疇,甚至進入肉眼見不到的思維空間和體內的生理反應。彼特·道格特導演的《頭腦特工隊》(2015)深入人類的情緒、夢境、記憶等奇幻空間,形象呈現腦內生理活動。樂樂、憂憂、怕怕、厭厭、怒怒五個掌控情緒變化的小精靈性格鮮明迥異,各有獨特的造型和個性化的色彩。美國的《超級玩家》《失控玩家》有大量數字化的虛擬角色,充滿了假定性和奇幻性,角色可在現實空間與游戲世界自由出入,也因利益產生紛爭決斗。
鈴木健導演的日本動畫片《工作細胞》生動展現了人體內兆億個細胞的種類、職能,將遭遇病菌、傷害、疾病時體內細胞應激和抗擊的過程進行擬人化、情景化表現。它普及科學知識,增強了觀眾對人體機能的認知。作品通俗易懂,寓教于樂,曾獲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動畫劇本獎。
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影視也開始創作智能機器人、外星生物和宇宙太空的故事,盡管品質有待提高。黃軍導演的《熱血雷鋒俠之激情營救》(2016)頗具創新意識和時代氣息,不僅有懲惡揚善、愛情寬厚、化敵為友等傳統主題,還有神奇的鳥霸送快遞、單車比賽、擁抱機、地溝油俠等時尚、娛樂元素。薩拉雷導演的《超神學院之雄兵連》(2017)中雄兵連隊員葛小倫、烈陽星主神蕾娜、斗戰勝佛孫悟空等結成盟友,與莫甘娜等惡魔勢力之間的紛爭打斗,特效精彩炫目,展現神奇的銀河之力、天使飛行技能、反空虛能力、弒神之力、驅動恒星能量,營造星際大戰與虛空世界的奇幻環境。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我國有不少包含虛擬角色的海洋或航海影視作品,如多集的《海爾兄弟》《潛艇總動員》《深海歷險記》《魔幻仙蹤》《奇妙的動物之海底探險隊》等,但佳作不多,反響不大,需要提質擴容。
魯迅先生認為: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祛魅年代,編創者要善于取材,深入透析人性、心靈和情感,把握人生本質,深刻理解世俗,觀照現實,積極虛構,塑造令觀眾認可、給人感悟和警示作用的虛擬角色。
4.做強公司,抵御經營風險
影視公司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管理,積極融資,多元合作、聯合制片,加強研發,精耕內容,多出精品,做強主業、做優產業、做大企業,抵御風險。
影視產業風險大,成本高,生產周期長,回收資金慢。影視公司要有制片熱情,理性定位,科學施策。中國影視的工業體制尚處初期階段,市場發育仍不健全,產業鏈不完整,作為角色塑造、內容生產主體的企業,求生存是首要法則。做大做強須有順暢的融資渠道和充足的資金保證;要擁有先進的影視技術,制作品質良好的佳作;要堅守原創和文化品格,打造品牌,永葆影視創作的匠心與耐心。影視公司最好設在經濟發達、媒介豐富、文化創意濃郁的都市環境中,要構建跨形態、跨媒介、跨行業大融合發展的模式,與市場營銷、宣發播映等企業、組織建立良好的關系。
影視公司創作虛擬角色時,須加強策劃、研發,關注超現實題材,積極原創和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相結合。與音樂、演藝、服裝、游戲、設計等娛樂創意人才聯動,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增加創意、亮點,確保劇本的可拍性、成功率、創新度。針對幼兒和成年觀眾的不同差異,細化情節內容,避免低智化、同質化、粗糙化、空洞化。加強產業拓展和產權保護,做出特色。
中國影視公司數量漸多,不僅有中國電影集團、央視動漫集團、上海電影集團等傳統的國有企業,還有華誼、博納、光線、萬達、樂視、追光、騰訊影業、阿里巴巴影業等后起之秀。欣慰的是華強方特在崛起,它不僅創作了多部原創性作品,如影視動畫《熊出沒》《海螺灣》《女媧補天》等特種電影,還榮獲過法國昂西動畫電影節水晶獎、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國際動漫節“金猴獎”和“金海豚”??上驳氖撬_發主題演藝、影視后期制作、文化衍生品,建設數十個主題公園,傾盡全力打造“創、研、產、銷”一體化的文化科技產業鏈,優勢互補,力爭成為中國的迪士尼。
5.培育人才,增強科技手段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無論是建設影視強國還是創設虛擬角色皆以人才為基礎,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需要領軍人物。社會、學校、企業要注重青年的培育,激發創作個體的想象力、創新力。虛擬角色從無到有,從少到精,從外形設計到個性塑造都需要童心童趣、耐心和匠心。
虛擬角色沒有真實演員的出演,具有傀儡性、可編輯性,其形象的塑造、故事的編創、靈活的動作、細膩的表情都依賴人為創造。逼真的毛發、場景的渲染、特效的運用、細節的精微、光線的布置、色彩的處理、造型的考究、三維空間營造、畫面的精美與高清,快與慢、動與靜、張與弛、長與短之間的節奏變化與掌控都需要專業人才。建模、仿真、渲染、表情和動作捕捉等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運用和更新也需要高精人才。有了高新技術的保證,才能真正達到“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自由表達的至高境界,實現創作理想。虛擬角色的完善和市場開發需要策劃、經營方面的精英。
6.整體謀劃,延長產業鏈條
中國已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信息文明過渡發展,伴隨著歐美影視大片和游戲電玩產品長大的一代人已成為主流觀眾,庸常的生活內容、平實而傳統的制作手法大多難以吸引他們。而創作優秀的影視虛擬角色不僅是編劇、導演的職責,還需要用系統論觀照,整體布局設計。我們完善影視工業機制,用創新理論引領,發揮想象為起點,創新文化引導,高新技術加持,也需要嚴謹的劇情和跌宕的情節。
黑格爾高度評價想象對于藝術創作的作用:想象是最杰出的藝術本領。想象是創造性的,可以為我們的思想插上一雙展翅高飛的翅膀。屬于這種創造活動的,首先要具備掌握現實及其形象的資稟和敏感。這種資稟和敏感通過常在注意的聽覺和視覺,把現實世界的豐富多彩的圖形印入心靈里。
確實,想象所創造出來的藝術空間,不論是模仿還是虛幻的,都必須依托客觀物質世界。沒有奇幻小說、漫畫、網絡文學等敘事文本的繁榮創作,沒有創新文化的哺育,沒有奇幻場景的誘發,想象真的僅是憑空臆造,缺乏依據。沒有美術、服裝、設計藝術等造型行業的輔助,角色形象也難有飛躍,虛擬角色難有井噴式爆發。以前我們在強調想象的同時往往忽視現實對想象的促進作用;突破瓶頸,提高國家的創意文化勢在必行。
影視公司不僅要塑造好優質的虛擬角色,講好中國故事,還要開發衍生產品,保護知識產權。為好的虛擬角色形象建立素材庫,促進開發游戲、VR等產品,增加觀眾的沉浸式體驗。不斷延長產業鏈,拓展資金回收的渠道,有利于影視的再生產,能促進影視產業持續穩健的發展。
以想象為前提,以技術為保證,以塑造成功的虛擬角色為突破,帶動情節、故事的編創,繼而推動中國影視多元化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文化產業的持續穩健發展和影視強國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