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會
創新創業文化在整個社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認識并掌握創新創業文化,企業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國家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培育創新創業文化路徑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讓本院校的學生養成學習創新的好習慣,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學生在掌握了創新創業文化后,會更主動地發揮自身的價值,成為社會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職業院校的人才質量才能得到相應的保障。
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文化指的是院校通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鼓勵,使其用創新的方式來進行創新創業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其中包含了院校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推崇的思想、環境氛圍和價值追求等多方面的內容,它主要的目的是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業行為等進行培養,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學生在掌握了這些能力后,會更意愿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的經濟發展。職業院校中創新創業文化的培養可以分為內在和外在兩個不同的方面,內在因素中含有創新創業的思維和心理等內容,而外在因素則含有的是創新創業在制度上和物質上的支持。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職業院校就需要從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做好保障。
首先,職業院校與普通的學校不同,它本身所蘊含的職業文化與創新創業文化有著一定的相通點,比如勇于探索創新和不放棄的精神在兩種文化中都有體現,這就給職業院校培育創新創業文化提供了優勢。其次,職業文化和創新創業文化有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培育創新創業文化有利于職業文化的發展,而培養學生的職業文化又會推動創新創業文化的發展,因此,把職業文化與創新創業文化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養成創新思維,從而取得自身更大的進步。除此之外,要想更好地進行創新創業文化的培育,離不開更為先進的企業文化的支持,企業想取得更好的發展也必須擁有創新精神,職業院校可以在培育創新創業文化時充分利用優秀的企業文化,把它融入到創新創業文化的培育中,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能力的高質量人才。總的來說,職業院校培育創新創業文化有著自身的獨特優勢,有效保障培育的效果。
在職業院校培育創新創業文化的路徑中,首先是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只有充分發揮出了自己的主體意識,才能更加主動地進行創新創業文化的學習,激發自身的創新意識,這樣一來,職業院校中教師的教學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如果職業院校中的學生只會隨波逐流,意識不到自己的主體地位,那么就無法進行創業創新文化的學習,也就不會取得更好的發展了。在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上,職業院校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加強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學好文化知識并養成良好的素養是學生產生創新意識的基礎,職業院校中的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好所學的專業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思考的習慣,從而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意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使自身的創新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二是職業院校需要讓學生懂得時間的珍貴,從而主動珍惜時間,做出更好的決定。在日常的教學中,職業院校的教師要向學生滲透時間觀念的含義,讓學生可以對時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設立好相應的學習目標和計劃,養成積極進取和懂得珍惜的良好品德。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從被動者轉變為主動者,可以更加努力地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并提升自身的主體意識,為創新創業的行為做好精神與能力上的儲備,為學習好創新創業文化知識提供便利。三是職業院校要讓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做好確認,明白自身的職業方向,從而朝著這個方向付出努力。職業院校中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教育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和興趣來確定職業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確定職業方向還要考慮好社會需求,學生只有從多個方面來確定職業方向,才能避免日后出現問題。在學生確定職業規劃和方向的過程中,會認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并產生一定的創新意識,對學生掌握好創新創業文化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總體來說,職業院校培育創新創業文化時,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方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都得到了提高。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調整課程體系,使其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是職業院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基礎,合適的課程體系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創新思維的養成。首先,職業院校在通識課程方面需要開設一些例如創新創業教育課和就業指導課等必修課,使學生可以從更為專業的角度來學習創新創業知識,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創業者的含義與要求,讓學生可以在學習好理論知識的同時對自身的條件進行判斷,從而更好地為自己的未來工作做好規劃,并產生創新的意識。其次,還存在著一些隱性的課程,無論是其他的專業課還是選修課,只要其中的內容涉及到創新創業方面的內容,職業院校的教師都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這方面的知識,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多思考,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以此來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提高,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創新思維存在于學生的頭腦中。除此之外,職業院校還可以請一些社會上的成功創業人士來學校進行講座,并鼓勵學生都參與進來,讓學生可以通過這種專題教育正確的認識創新創業文化,從而產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并從講座中學習到如何更好地培養自身創新思維的想法,這樣可以在掌握了創業經驗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從多個范圍內使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在職業院校中,當然還包括專業課程,教師需要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滲透進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讓學生可以認識到創新創業文化與所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自身的能力。職業院校把專業課程和創新創業知識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可以讓學生對日后的發展做出更好的規劃。技能訓練對于職業院校中的學生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想法而不付諸實踐是不可行的,因此,職業院校可以適當舉辦一些職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大賽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認識創新創業文化的含義,同時,在實踐中,學生還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做出調整。這種把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結合起來的活動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在職業院校培養創新創業文化的途徑中,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它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創新意識,并在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從而取得更好的發展。首先,職業院校可以開展與創業有關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教育活動來讓學生加強對于創新創業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逐步樹立正確的“三觀”,職業院校的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創新創業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在培養自身創新創業能力的同時遵守好相關的法律制度,在社會條件的制約下合理地進行創新創業工作,避免出現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學內容來確定職業發展目標。其次,職業院校可以適當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比如創新競賽和科技競賽等,以此來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不放棄的精神,讓學生在利用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在競賽中,學生會進行多次的思考,這就為學生創新思維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競賽讓學生把實踐與理論聯系起來,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專業知識,還有效促進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除了以上的兩點以外,職業院校還可以舉辦一些文體方面的競賽活動,比如歌唱比賽和趣味運動會等,這些競賽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更好地與他人相處,讓學生明白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培養堅強勇敢的性格,并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素質,從而取得更好的發展。最后,職業院校還需要帶領學生去社會上進行公益活動,比如探望養老院的老人或下鄉勞作等,以這種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感,讓學生可以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更加認真且努力;參與公益活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道德,學生在公益活動中養成了良好的素養,并產生了一定的愛護心理,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會更加適應。這種實踐活動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總的來講,在職業院校中開展校園內的文化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它充分發揮了實踐的作用,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并幫助學生在道德上也獲得了提升。
職業院校完善相關的制度體系,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制度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關鍵,職業院校只有更好地將制度進行強化與完善,學生才能在制度的約束下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從而取得更好的發展。首先,職業院校需要設立創新創業的初始制度,讓學生從不斷的思考中產生創意;之后,職業院校要設立創新創業的申報項目,并鼓勵學生把產生的創意整理好后再進行申報,幫助學生掌握好相應的步驟;職業院校還可以在校內做出一些調整,讓學生創辦一些小微企業,把理論用于實踐;除此之外,當學生的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雛形,可以自主經營以后,職業院校還需要關注企業多方面的發展,與企業之間建立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經營企業,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其次,職業院校要設立創新創業的扶持制度,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只有職業院校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學生的創新創業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進而取得可持續性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職業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扶持的過程中要遵守公平原則,不能根據學生的差異來有選擇地進行扶持,這樣會影響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阻礙學生的進一步成長。當學生有了院校的扶持,就可以更好地實現創新創業工作,培養自身的創新創業行為。最后,職業院校還需要設立創新創業的鼓勵制度,職業院校可以通過一定的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來讓學生更加主動參與到創新創業的活動中,對于那些在創新創業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職業院校需要及時對其進行獎勵,不能放任不管,防止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在獎勵制度方面,可以采取給學生加學分或分發獎狀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以上的內容表明,職業院校完善相關的制度體系,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行為,讓學生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到創新創業的活動中,長此以往,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都可以獲得提高,職業院校培育創新創業文化的效果就得到了保障。開展創新創業工作,職業院校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扶持,給予學生更多的激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真正使學生成長為社會所需的高質量人才。
根據以上的一系列研究,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文化的含義,職業院校培育創新創業文化的優勢以及發展路徑。通過以學生為主體;調整課程體系;開展校園內的文化活動和完善相關的制度等方式,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等都會得到很大的進步。總的來說,職業院校通過培育創新創業文化不僅使本院校的校內文化得到了提升,也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擁有了創新創業的能力后,會成為社會上所需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