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華 屈文婷 邵倞琦 謝意濃
醫學檢驗專業是醫學大類專業的一個分支專業,檢驗專業學生通過在校學習人文知識、醫學基礎知識、檢驗專業課程和臨床實習,掌握人體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實驗室檢查,具體掌握血常規、尿常規、糞便常規及其他體液檢查,為臨床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提供實驗室的依據。醫學檢驗教育不僅是教授學生檢驗專業知識與技能,更是思想品德、職業素養、醫學人文精神教育的融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形成了新的生態哲學理論,歷經尊重自然規律、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到生態文明思想。什么是“生態哲學”?生態哲學就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生態文明,是按照生態文明的價值與邏輯所構思起來的新時代的哲學。本文旨在探討生態哲學融入到醫學檢驗教育中,培養具有生態哲學觀的醫學檢驗人才。
醫學檢驗教育有獨特的理論與實踐體系,具有生態哲學全面整體觀、辯證觀、微生態觀等。醫學檢驗診斷疾病必須遵循生態哲學全面整體觀、辯證觀,從發病的內因、外因找病因,如患者有血尿,首先分析造成血尿的原因,是否是腎臟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膀胱腫瘤還是結石、泌尿生殖系統炎癥疾病,然后通過實驗室對患者尿、血液等進行相應的檢驗,最終辯證診斷是什么疾病。又如,患者貧血貌,外周血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參考值下限,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生成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破壞增多,如溶血性貧血;丟棄過多,如慢性失血,鉤蟲病等;不同病因,在實驗室檢查貧血的方案和治療方案就不同。全面整體觀、微生態觀醫學檢驗,人與自然界生物,以及與自身人體內的生物都是和諧共生關系,一旦這個整體平衡被打破,人將會得各種疾病,如外源性病原體感染、菌群失調、免疫失衡(超敏反應、免疫缺陷病)等,如濫用抗生素可以導致體內正常菌群轉變為條件致病菌引起菌群失調癥(腸炎、陰道炎、口腔炎等),通過細菌分離培養與鑒定檢出致病菌所引起的人體感染。在醫學檢驗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樹立生態哲學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中運用全面整體觀、辯證觀、微生態觀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培養具有愛國家、愛社會、愛生命、促生態、促和諧、促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具有工匠精神的醫學檢驗人才。
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到醫學檢驗教育中,必須提高教師生態哲學文明思想,只有意識到生態哲學文明思想對于檢驗教育的意義,對教育工作中自身發展的重要性,教師才會主動提高,學校盡可能為教師創造提升的環境與條件。提升教師生態哲學文明思想的意義,首先,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教育的責任與意義,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職責,更好地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矛盾與問題。其次,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思維與創新,反思、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第三,有助于提升教師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是教師自身素質的需要,教師的人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檢驗專業教師一般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道德修養,但生態文化、生態意識、生態教學能力等生態素養方面還需通過多途徑提高。一是邀請生態哲學方面的專家來學校給教師進行學術講座、培訓提高教師生態教育水平,并給參加培訓老師頒發培訓證、繼續教育學分等。二是選派檢驗教師走出去系統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并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進行實踐學習。三是學校開展生態文明知識的研討、交流、演講、辯論賽、教研教改等活動。總之,檢驗教師通過多途徑提高自身生態哲學文明思想,在平時教學中能主動有意識地將生態知識滲透到檢驗專業課的教學中,培養檢驗學生具有生態道德觀、生態世界觀、生態文明價值觀。
培養什么樣的檢驗人,怎樣培養檢驗人,培養具有生態素養的檢驗人必須修訂檢驗課程培養體系,將生態文明相關課程納入到課程教育體系中,將生態文明素養作為考核畢業的基本要求,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開發課程的標準之一。生態文明教育課不僅有理論課,還要有實踐課。現有的檢驗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必修)、專業核心課程(必修)、專業綜合實踐課程(必修)、專業拓展課程(選修)。其中,生態文明教育列為專業拓展課程,16學時,學分1分,在第一學期開課,每周2課時,8周學完,為考查課程。培養較高生態素養的檢驗人,現有模式的課程體系已不能完全適應,學校應召開檢驗專家(包括醫院檢驗科專家)、檢驗教師、生態哲學專家等一起研究檢驗課程培養體系,而不是簡單地在原有課程體系里增加生態文明教育課,研究內容應包括生態文明教育課程教材、教材內容、教學大綱、教法、課時、學期開課時間、必修課還是選修課、考核方式等。
生態課堂是源于德國提出的,是教師、學生、教學環境等相互影響、作用的動態平衡關系,以學生、教師共同發展為目標。目前,檢驗教學課堂還不是生態課堂,仍然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體系,以考試為主要評價教學效果,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習動機不強,學習方法單一,參與課堂意識不夠,與教師缺乏交流,要建立檢驗教學生態課堂,一是建立生態課堂的交互關系,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平衡與互動關系。二是完善師生和諧共生關系,師生的發展是相互促進,共同成長,尤其對青年檢驗教師。三是實現課堂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的平衡關系,檢驗生態課堂是充分預設與動態生成的辯證統一。四是建立課堂的動態互評關系,教師動態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后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及發展能力等;學生動態評價教師的生態檢驗教學能力,以評促教、以評促學。構建交互、和諧、民主的檢驗生態課堂是一個艱巨、長期的任務,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如設計艾滋病毒課堂教學,課前:布置學生通過網絡了解艾滋病傳播途徑、艾滋病的危害,激發學習動機與興趣;課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病例引入艾滋病教學;視頻呈現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癥狀;拋錨式拋出問題:“目前為什么艾滋病還沒有疫苗進行預防?”啟發學生討論問題,積極發言,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課后:請學生到學習通教學平臺繼續完成艾滋病相關知識的作業,討論、交流、質疑等。實現線上—線下課堂—線上混合式教學,師生的交流互動不受時間、空間約束。
檢驗專業核心課程包括臨床檢驗基礎、生物化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血液學檢驗、免疫學檢驗及寄生蟲檢驗等,理論與實驗課時教學比例近似1:1,實驗課的內容與臨床檢驗關系非常密切,是進入臨床實習前必須打下的基礎,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檢驗技能,實驗方法的選擇與評價、操作方法規范、實驗結果的準確及分析等都必須遵循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馬克思哲學方法論。如血液學檢驗骨髓細胞形態學,原始粒細胞、原始淋巴細胞、原始紅細胞及原始單核細胞從細胞大小、形態、結構及染色等辨認有一定的難度,它們的區別盡在細微處,學生通過理論掌握各個原始細胞之間的細微區別,然后在顯微鏡下反復看骨髓片觀察、比較不同的原始細胞,還可通過多媒體展示原始細胞圖片、視頻,提高辨認能力,最終達到準確識別,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做到理實一體化教學。實驗方法的選擇也很重要,同一個檢驗項目,可以選擇不同的實驗方法,其實驗原理、靈敏度高、特異性也不同,每個實驗都有其局限性。如臨床檢驗基礎中尿蛋白檢驗方法有干化學試帶法、加熱乙酸法、磺基水楊酸法等。干化學試帶法簡便快速,受pH影響,對球蛋白不敏感;加熱乙酸法特異性強、操作復雜;磺基水楊酸法靈敏度高、但干擾因素多,存在假陽性結果,故干化學試帶法廣泛用于健康普查、腎病篩查;加熱乙酸法用于尿蛋白確診實驗。學生將來從事檢驗工作時根據疾病診斷需要正確選擇檢驗方法、嚴格規范操作、正確分析檢驗結果,培養他們求真務實、實事求是,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檢驗工匠精神。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生態哲學思想與創新創業融合度不高,沒有專門的創新創業機構,缺乏系統的創新創業課程與實踐、思政老師缺乏專業背景、專業老師缺乏創新創業意識,缺乏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等。生態哲學思想對創新創業的方向有較大的指引,在校學習期間通過團學、黨課活動、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基金、創新創業導師、創新創業平臺等多途徑培養檢驗學生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創新創業激情與活力,在創新創業全過程中始終貫穿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創新創業不僅是掙錢,更是實現人生理想目標,作為醫學生,為健康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設立了創新創業科,歸招生就業處管理,指導教師由專業教師、思政教師、團學教師組成,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分到不同的指導老師進行指導,開展各級各類的創新創業項目,學校給予經費支持,如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兜兜快檢”項目獲湖南省醫學技能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生態哲學思想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這不僅是檢驗專業教師、思政教師的責任,是全校所有教師共同的責任,而不是一個部門的責任,學校應形成創新創業激勵機制,良好的氛圍,與行業緊密合作,深度融合,打造生態哲學思想融入創新創業的路徑。
職業技能大賽已成為職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省市舉辦職業技能大賽的初衷是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將技能大賽融合到常規教學中,以賽促教、以賽促建,以賽促評,讓大多數師生都參與到大賽中來。目前,醫學檢驗專業技能大賽以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還沒有,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已舉辦過幾次檢驗專業教師、檢驗學生技能大賽都取得不錯的效果,比賽內容涵蓋臨床檢驗、微生物檢驗、寄生蟲檢驗、生化檢驗、免疫檢驗及血液學檢驗等檢驗技能,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于2021年4月成功承辦檢驗專業教師技能大賽。技能大賽的影響是積極的,正面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積極的方面是提升學校知名度、促進教學改革、提供了各校之間的專業交流平臺及提高師生專業技能等;存在問題是,一些學校參賽目的性片面化,以獲獎等級、數量為最終目標;參賽面窄,學校為了出成績,沒有讓大多數學生參加技能大賽訓練,而是賽前直接選拔學生訓練比賽;技能大賽內容與平時教學實踐內容不完全吻合。營造檢驗職業技能大賽生態氛圍,一是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技能大賽相關文件,確立“以賽促教、以賽促建,以賽促評”的職業技能大賽觀;二是教育部門、學校、指導老師及參賽學生要辯證對待技能大賽,不要以獲獎作為競賽的唯一目的;三是將職業技能大賽項目有機融入到日常教學中,讓學生平時就參與到技能學習中,而不是賽前臨時抱佛腳;四是學校營造職業技能大賽校園氛圍,新生一進校就知道有檢驗專業職業技能大賽,讓學生真正領會職業技能大賽的主旨,促進他們“職業”可持續發展。
生態哲學視野下發展醫學檢驗教育要堅持馬克思的生態哲學思想,,并結合各高校實際,開展具有特色的醫學檢驗生態教育,讓教師成為生態哲學傳播者,讓學生樹立生態哲學思想,并內化于今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自覺貫徹生態文明行為,提高自身的生態素養、職業操守,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成為新時代具有生態哲學素養的醫學檢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