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婷婷
(貴州大學 經濟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0)
三農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國的重要問題和熱點問題,要提高農民收入,就要注重農產品的問題,農產品的物流問題是農產品走出農村最重要的一方面,一直備受農民與社會的關注。《農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要求加快農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絡建設,改善商業、郵政服務、快遞和運輸等企業在農村地區的設施網絡布局?!笆奈濉币巹澲刑岢觥皥猿洲r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到“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的具體路徑。農產品物流指通過倉儲、運輸、配送等方式,實現農產品從農村向城市以及其他地區的運輸,這能夠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建設發揮重要作用。農產品物流發展不僅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也是我國農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重要的一步,我國政府在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方面進行一系列發展規劃在不斷完善,可以預見,我國農產品物流配送總額將繼續增長。這次調研主要針對農產品的物流問題,以安順市塘約村為例,為農村農產品物流發展問題探尋出合適可靠的發展道路。
塘約村是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管轄的一個行政村,是聞名的鄉村示范村,下轄11個村民小組,共921戶3 542人,該村曾是貴州省省級二類貧困村,村民面臨的各種貧困情況突出,在“窮則思變”的思路下,塘約村村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開辟了一條以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為特色的鄉村社會重建之路。塘約村是農產品生產大村,農產品的規?;a是塘約村“富”起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量的農產品外銷就涉及到農產品的物流問題。本文從種植-采摘-加工-包裝-運輸配送環節分析塘約村農產品物流全過程。
(1)種植。塘約村由合作社和村民合作的種植基地達到3 000 余畝地,在普通的種植基礎上擁有10 000m的玻璃大棚種植地為種植特殊經濟作物提供條件。蔬菜種植大棚的覆蓋達到20 000m。塘約村分季節種植蓮花白、香芋南瓜、韭黃、大蔥、毛節瓜、西葫蘆等蔬菜2 000多畝,種植果林1 000余畝,共計3 000余畝。
(2)采摘。采摘的過程全程由村民參與,節省了外部勞工費,也提高了村民的積極性,基本上采取人工的方式,人均采摘量約500kg/天,效率偏低。人工費為100元/天。采摘的蔬果將被統一運往農產品電子商務分揀中心和產品交易市場。
(3)加工。加工的技術方面由合作社與政府協商,根據政府的技術幫扶政策,進行統一的農產品加工增值,比如該村的蓮藕,一部分直接存鮮出口,另一部分通過技術壓縮研磨,制成藕粉向外輸出。除政府提供的人才幫扶外,加工環節聘請了當地青年進行學習操作,在提供就業的同時傳輸技術,讓成本更小化,同時也緩解了現代農村的空心化問題。
(4)包裝。由當地村民完成簡易包裝,大都采用散賣包裝,沒有形成統一品牌,嚴謹性較為欠缺。由于成本限制,包裝后的農產品保鮮時間短。
(5)運輸配送。采取冷藏車運輸,主要配送至湖南、海南、廣西、廣東等地區。長途運輸成本略高,配送時間長短不易把控。農產品的銷售忽略了當地市場,影響了農產品在當地的售賣。
塘約村采取的是傳統農產品物流模式,主要為契約型物流。這種物流模式是公司與農戶或合作社之間通過合同進行合作。這是目前在農村地區較為常見的農產品物流模式。塘約村采用的是四種契約型物流模式中的“公司+合作社”形式,合作社承接農產品的對外銷售,這種模式中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相對穩定,也使農產品質量管理得到加強,在此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有待提升的地方。在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本文運用SWOT分析塘約村的物流狀況,對農村農產品物流發展提出建議。
全面分析塘約村內部的優勢和劣勢,外部的挑戰與威脅,以此為例了解農村地區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短板,并結合優勢,給出適合農村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建議。
2.1.1 地理位置優勢。安順塘約村隸屬于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距樂平鎮3.5km,塘約村距滬昆高速匝道口6km,距平壩區城區約18km,距安順市區25km,距離貴陽市中心城區30km,屬于貴安新區。其地質條件較好,擁有寬闊的農田,地形地勢最大高差約200m,地勢較為平坦?!栋岔樖谐鞘锌傮w規劃修編》(2014-2030)中城鎮職能結構規劃樂平組團為新興的西南地區現代物流基地之一。
2.1.2 農產品產業發展優勢。塘約村堅持創新成立村級合作社,將農戶零星種植轉換成適度集約化、規?;C械化種植。通過聘請專家研究塘約村的氣候與土壤,因地制宜種植適合本地區的農產品,產出的農產品質優價好,還建立了草莓園、香菇棚、蔬菜基地、灰鵝基地等大規模生產農產品的基地,農產品種植產量遠高于其他同等級的村子。
2.1.3 物流基礎設施優勢。塘約村合作社打破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其合作社下設勞務輸出、建筑、運輸等公司,并建立了農產品電商分揀中心和800m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在貴州其他農村地區基本沒有這樣規模的物流基礎設施,塘約村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為其他農村地區起到了示范作用。
2.2.1 農產品的易損特性。塘約村往外運輸的農產品多為新鮮蔬菜,蔬果類農產品易壞且損耗高,這種特性導致其物流成本高。塘約村地處內陸,但農產品大多數運往沿海地區,運輸方式以貨車運輸為主,運輸方式簡陋,運輸時間長,運輸成本高。除此之外,蔬菜農產品不易儲存,運輸過程中對環境、溫控等條件的要求高。
2.2.2 農村物流配送技術落后。農村物流技術落后不僅導致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損耗嚴重,還導致農村
物流管理低效、重復建設現象嚴重、數據傳遞報送速度慢且不夠準確,嚴重影響農村物流整條供應鏈各方面的有效運作。農產品倉儲、加工等環節的技術落后,也導致農村物流成本高。貴州地區現代物流的專業化水平相對東部地區較為落后,要提高農村物流配送技術,才能解決農村地區農產品在存儲、運輸、配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2.3 農村物流政策供給不到位。農村地區的物流政策供給不足,部分地方還處于空白狀態,導致農村物流發展無章可循,也導致農產品需求方對農村農產品物流配送等問題缺乏信任,農產品物流活動達成難度高,農村缺少物流政策的支持,農產品物流也就難以發展完善且難以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
2.3.1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的頒布加快了農村發展的步伐,也加快了鄉村特色優勢資源的構建。在相關政策的幫扶下打造安全的農業產業鏈可以解決留住年輕勞動力問題,也可以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在推進農產品物流發展的過程中,塘約村應充分利用這一戰略節約物流成本,提高利用效率。
2.3.2 物流信息技術的提升。大數據時代下,物流信息的價值不斷被挖掘。在種植方面,對作物生長的優劣進行統計數據分析,從而選擇更加科學的種植方式。采摘方面,根據采摘后不同的保存方式進行采摘統一管理,也是信息的利用方式之一。加工和包裝方面,利用物流信息進行分析,采取更加利于銷售的包裝和加工方式。
2.3.3 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興起。社會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第三方物流公司興起,對原本的運輸市場產生了很大的沖擊。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配送技術高于農村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承包運輸、倉儲、包裝和加工更有益于農產品的流通,有助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時節約資源,也提高了利用效率。
2.4.1 市場競爭壓力大。許多農村地區都在進行規模種植,農產品生產過多,供過于求,導致市場農產品低價。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會導致農產品生產的效益越來越低。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迫切需要更好的運輸方式,更低的物流成本。
2.4.2 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農村的環境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無規劃的開采礦物資源對環境的破壞、過度使用化肥造成土質破壞和污染,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給農產品的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隱性的食品安全風險常常會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呈現,這會導致農產品銷量降低,阻礙農村農產品流通,從而對農村物流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
以塘約村為例,該村的農產品主要遠銷沿海地區,由沿海地區企業上門采購運輸。運費雖由買方承擔,但因距離遠,收購農產品價格就會相對降低,運費相當于由農民間接承擔。塘約村向外輸送的大多為新鮮果蔬,農產品本身的特性導致其保質期短,運送到沿海地區會導致農產品的損耗大。構建適合的“鄉+縣+市”的物流網絡,能提高農村物流的效率,塘約村距離平壩區、安順市以及貴陽市均不超過30km,可探尋一條以塘約村為中心呈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展的銷售路徑,擴展順序為:塘約村—樂平鎮—平壩區—安順市—貴陽市—周圍省市—沿海地區,這樣節省了大量的物流運輸成本,同時保證了銷路。
農產品想要更好的走出農村,就要制定和頒布實施相應的法律法規,這是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和市場不斷完善的前提條件,可以起到對農產品從生產到配送的監督管制。針對農產品物流安全的檢測和要求,能夠約束農產品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合法經營、公平競爭,保障人們食品安全的需求。
在發展現代農業背景下,我國對農產品物流運輸進行資金和基礎設施扶持,為農產品物流提供相應的條件,促進農村物流在農產品配送方面的持續發展。對于農產品物流來說,除了需要完善冷鏈物流等物流配送技術外,其基礎設施和物流配送路徑也需要相應的完善。目前,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建立一個覆蓋范圍更大的網絡平臺,路徑的便利性以及天氣等自然因素都可規范在內,促進農村物流資源的整合和優化,構建農產品供應鏈,提升農村物流整體競爭力。同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農村物流的配送技術。
調研發現,塘約村的農產品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塘約村可以邀請專家進行指導,研究出最適合該村生產的農產品,打造特色產品,使農產品品牌化,提升核心競爭力。
打造綠色農產品需注重食品安全問題,可以運用網絡直播農產品的生產和制作,打消消費者的顧慮,讓消費者買得放心。賦予農產品“健康”“安全”“源自大山”等標簽,嚴格按照食品安全管控標準生產農產品,做值得信賴的農產品,緩解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F代物流的發展提出了“綠色物流”這一概念,農村地區在打造綠色農產品的同時,應該發展綠色農產品物流,節能降成本,保障安全,讓農產品更好地走出去,促進農村物流的發展。
農產品的物流配送制約了農產品的發展,解決這一問題有助于農產品走出農村。農村地區應該抓住機遇,促進農產品物流的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本文針對塘約村農產品物流提出發展建議以期為其他農村地區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