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法人》全媒體記者 李韻石
作為社會辦醫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民營醫院持續、快速發展。據2021年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1030935個,其中36570家醫院中,有24766家民營醫院。然而,在如此蓬勃發展的形勢下,民營醫院違規問題卻不斷發生。
近日,北京、山東、福建等地多家民營醫院因虛假宣傳,未按規定填寫、保管病歷資料,未按規定補記搶救病歷等行為,被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罰。民營醫院合規問題再次引發關注。
近日,《法人》記者根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處罰信息了解到,2021年12月,東方國醫堂北京中醫診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宣傳的“匯聚國內名醫”與實際不符,被處罰款20萬元。
對此,記者采訪了萬商天勤(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永紅。她告訴記者,該醫療機構對醫生的職稱及醫生的數量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即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關于民營醫院慣用的虛假宣傳形式,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王平向記者介紹,“相同標識的識別混亂,容易引起市場混淆或消費者誤認;發布的醫療廣告內容與衛生行政部門審批的廣告內容不符、廣告語不真實等;無資質經營、超范圍經營;混淆藥品和普通食品的區別,誤導不明真相的消費者或患者;宣傳廣告中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并且沒有提供相應服務等。”
采訪中記者發現,除了虛假宣傳,個別民營醫院還存在操作流程不規范、收費標準不合規等問題。7月14日,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人民政府網站發布行政處罰公告,泉州昊宇婦產醫院有限公司(醫療機構名稱:泉州昊宇婦產醫院)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未按照規定填寫病歷資料,被處以警告、罰款。8月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通報了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厚德醫院違規騙保的案例。該醫院利用免費接送、減免伙食費、減免醫療費用等手段,誘導無需住院治療的參保人到院住院,并通過虛構康復理療、氧氣吸入等醫療服務項目,騙取醫保基金支出,涉及金額87.58萬元;超標準收費、超醫保限制用藥、串換藥品項目、重復收費等違規行為,涉及金額150.93萬元。
2020年7月6日,國家衛健委在關于“加強民營醫院監管建議”的答復中提到:“目前我國民營醫療機構發展良莠不齊,法律意識淡薄。”同時,總結民營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部分民營醫院存在辦醫理念偏差、辦醫定位不準、不注重醫院內涵建設、人才隊伍建設薄弱等問題,導致醫院的競爭力弱、發展困難。二是部分民營醫療機構法律意識淡薄,存在違規違法行為。包括超范圍執業、違規使用醫療技術、違法發布醫療廣告、雇“醫托”欺騙患者誘導消費,甚至有組織地騙保、要挾消費等。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導致群眾對民營醫院產生信任危機,影響了民營醫院的整體形象。三是醫療質量隱患。部分民營醫院為控制成本,減少職能部門和管理人員配置,導致醫院內部制度建設和日常管理不足,存在醫療質量安全隱患。
對于上述問題,9月9日,記者采訪了北京聯合診所院長陳金輝。他說,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缺乏財政投入支持,加上市場競爭力不足,患者就醫數量相對較低,正常情況下應通過提高醫療水平、引進人才、完善設施設備、改善就醫環境和服務等增強競爭力。但是,這需要大幅度增加投入,并且短期內難以見效。民營醫院逐利性強于公立醫院,部分民營醫院為增加收入,往往采取一些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出現欺騙患者、騙取套取醫保基金、采用虛假宣傳的方式哄騙患者就醫等現象,并通過虛增項目、違規加價、違規收費等手段增加收入。
陳金輝告訴記者,經過整治,民營醫院違規問題在減少,但并沒有徹底改善。
這些年,國家在逐步加大對民營醫療機構的合規管理力度。國家衛健委曾表示,針對民營醫院發展“劣幣驅逐良幣”“良莠不齊”問題,目前初步形成高壓打擊態勢。
一系列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也表明,我國民營醫療已進入嚴監管時代。
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在全行業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對發布非法虛假醫療廣告、超范圍執業、非法行醫、醫療欺詐、強迫診療、制售假藥等醫療亂象進行打擊。
2020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開展為期3年的“民營醫院管理年”活動,加強依法執業、完善規章制度、規范診療行為、加強質量管理、落實院務公開。今年,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度全國民營醫院專項巡查行動的通知》。巡查重點包括機構設置、規范執業、運行管理、疫情防控等4個當前民營醫院管理重點領域的15個重點環節。
對于民營醫療機構合規發展,9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宗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醫療機構,民營醫院的社會責任相比于其他類型的公司更加突出,因此合規發展是保證自身健康成長,滿足不同人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并為全社會提供更多醫療服務供給重要力量的前提與保障。從民營醫療機構自身合規管理層面,王宗玉提出三個建議:首先,按照法律法規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要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其次,嚴格依法執業,規范醫療行為,按照診療指南、操作規范等合理開展診療,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最后,加強日常質控工作和醫療安全風險防范,探索構建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