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張穎
近些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圖書館數字化、智能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受傳統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的制約,圖書館的資源沒有發揮價值最大化,經費減少、到館率低、資源無法滿足需求等因素,頻頻困擾著高職圖書館的發展,也影響到學院的發展。本文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對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創新方式提出研究參考。
(一)經費投入不足。雖然近些年國家對高職院校的建設越來越重視,學校圖書館的館藏、文獻資源、硬件設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高職院校對圖書館投入的資源購置經費遠遠不足,甚至每年都在縮減,且有限的資源采購經費只能用于購買重點專業的圖書,數字資源的采購也只能優先滿足使用率高的數據庫,對一些專業性強、使用率低的數據庫,只能無奈舍棄。缺少經費投入、館藏文獻資源不足,對于一個信息迭代速度如此之快的時代,滿足師生教學需求都是不夠的。另外,由于歷史原因,高職院校的圖書館規模較小,館藏空間不夠,部分館舍還要兼做教室、培訓使用,導致下架的舊書無處安放,新書也無法上架,延緩了采購數量和進程。
(二)管理和服務方式局限性較大。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方式還是傳統的金字塔形式,即層級管理模式:在館長、副館長領導下,下設幾個業務部門,每個部門設置主任科員、副科級和一般工作人員。這種管理模式的優點是層級清楚、各自部門分工明確,大家各司其職;缺點是和其他部門工作聯系不緊密,團隊合作較少。隨著圖書館的發展,各種臨時性、項目性、具有部門協作性的業務增多,這種管理模式就會出現弊端,工作人員覺得不屬于自己的工作內容就不愿意接受,造成互相推諉,延誤工作。圖書館的基本服務工作還是圍繞著實體圖書、報刊的借閱、咨詢等內容進行,到館率、借閱數量、館藏量仍然是圖書館統計的重要指標。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讀者的主動意識還不夠,局限在查書、找書、借書的服務內容,缺少有針對性的、多樣化服務。此外,對其他部門涉及的業務不熟悉,對讀者的閱讀推廣、信息素養教育也是少之又少。
(三)缺少專業人員。由于歷史原因,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當中,學習圖書館相關專業的人員特別少。不少圖書館工作人員是其他部門轉崗過來的,專業知識素養、科研能力不高,且普遍年齡偏大,對信息化時代新知識、新系統接受能力不強,缺少主動學習的意識,導致讀者對圖書館服務效果不滿意。
(一)管理方式理念創新。隨著信息傳遞方式由階層(等級)型變為水平(自由)型,與此緊密相關的圖書館管理組織結構也將從尖頂的“金字塔”形向扁平的矩形網絡轉變。臨時性的、以任務為導向的團隊組織將取代原有結構中固定的和正式的組織。結合高職院校專業特點和圖書館的業務活動,經常會遇到到一些突發、臨時性的工作任務,應用項目管理知識,科學、規范化也組建專門的項目小組,把現成的部門管理模式整合起來,調動各部門的人員力量,高效完成任務。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每年的讀書月系列活動、宣傳活動、資源項目采購等,都應用了項目管理的理念,統籌協調各部門的人員參與其中,發揮個人優勢,進而取得了更好地執行效果。
(二)資源場所管理創新。結合國家“雙高計劃”“三全育人”等政策,高職圖書館應制定出結合學校發展的管理模式,利用有限的經費和空間打造出適應學院特色發展的場所。經費縮減的客觀問題,不能成為阻礙圖書館發展的原因,更需要配置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文獻資源。通過對讀者進行問卷調查,系部教師的推薦,“你選書我買單”的活動,現場采書等形式,挑選最適宜的圖書文獻資源,為廣大師生創造無限的閱讀價值。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圖書館擔負著學院“文化育人”的重要職責,通過與系部的緊密聯系,結合學院專業特色,利用空間優勢,圖書館開辟了“思政教學空間”“專題書展”“學生作品展示”“創業空間”等場所,打破了傳統圖書館的界限,豐富了圖書館的內容和服務形式。
(三)館員隊伍管理創新。圖書館現代化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是構建人性化管理和服務模式的有效途徑。鑒于高職院校圖書館是師生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平臺,所以構建高職院校圖書館最重要的就是對“人”的管理。構建以“讀者為中心”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離不開專業性強、服務意識強的館員隊伍,但高職院校圖書館和本科院校比起來還嚴重缺少專業人才。在現狀不能改變、崗位不能增多的情況下,應采取“內培外引”的模式。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引進圖書館專業的優秀人才,培養學科帶頭人,積極申報專項課題,開展科研活動,打造高素質、專業性強的館員隊伍;隨著圖書館向信息化、智能化發展,需要館員掌握多種終端設備的操作,特別是計算機管理系統的使用,要定期開展業務培訓,交流學習會等,提升崗位技能,參加線上線下的培訓會議,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前沿理念,學習其他圖書館先進經驗和管理模式。每個館員通過學習和工作業務相結合,增強服務意識和水平,才能帶動整個圖書館更好向前發展。
在現代信息化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要實現穩步長久發展,就要轉變管理服務理念,摒棄以往被動的服務模式,凸顯主動化的服務優勢。
(一)組建學科館員隊伍。“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需要圖書館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模式,學科館員服務就是主動化、個性化服務的典型方式。學科館員服務主要是了解用戶的學科需求,通過檢索整合信息,為用戶提供專門的服務。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圖書館分別組建了各個專業的學科館員小組,制定了《學科館員管理制度》,有專門的館員負責系部的參考咨詢工作,定期與系部聯系,嵌入系部的教學科研中,及時解決或反饋師生的問題。主動化的服務,能提供精準的服務,也可以解決圖書館經費不足導致的購買資源問題,通過館員到系部調研,填寫調查問卷,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師生們的需求,有的放矢,避免資源浪費。
(二)開展信息素養教育。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推動主動服務的同時,還要發展教育職能。高職院校的信息素養教育還未得到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獲取信息能力不強。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學生部分時間要在家里通過網絡上課,沒有了教師的面對面輔導,學生從網上甄別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就需要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力。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圖書館應配置豐富的館藏資源和數字資源,可以滿足學生方便快捷獲取信息;另一方面,圖書館不僅提供閱覽場所,還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設置自習室,研討空間,并結合學生每年的考級、考證、專升本時期,提供專門的學習場所和參考資料。同時,圖書館有專業的圖書館員,對信息的檢索、加工、整合有豐富的經驗,有能力者可承擔信息素養課程的教學任務,并組織參加信息素養大賽,選拔培養優秀的學生,為信息素養教育積累經驗。
作為高職院校重要的教輔部門,圖書館的發展要結合學院的專業特色,采用先進的管理方式,彌補傳統管理模式的不足,提高館員的服務意識,滿足讀者的服務需求,充分發揮高職圖書館的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