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 程春玲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高校圖書館作為為全校師生教學和科研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重要場所,圖書館黨支部堅持發揮小支部,大作用,依托大思政的高校圖書館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以黨建為引領,把踐行立德樹人、服務育人的使命貫徹到圖書館工作的始終,切實發揮黨組織對圖書館中心工作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一)強化思想引領,增強責任擔當和服務意識。為提高黨員干部思想素養和政治理論水平,支部注重抓好黨員干部日常教育工作,認真指導黨員開展理論學習,帶動黨員自覺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此外,結合圖書館工作實際,支部還要求黨員干部加強業務學習,鼓勵支持黨員干部多參與業界的培訓教學學習等活動,通過學習增強服務意識,提供服務質量,改善工作作風。
一是黨支部通過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政治理論學習等教育活動,進行黨性宗旨教育,不斷增強職工責任擔當和服務意識。
二是積極探索黨建陣地,充分利用學習強國、甘肅黨建APP,為黨員和圖書館職工推送學習資料,安排學習內容,開展學習討論,切實增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用邀請專家進校和送館員外出的方法加大培訓學習力度,提升館員業務水平。
四是積極動員組織館員參加黨建與業務競賽活動,通過競賽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五是組織黨員赴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臘子口戰役紀念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回顧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回顧黨的光輝歷程,接受愛國主義和紅色革命傳統教育。通過思想引領,進一步增強全館職工優化服務的意識與行動自覺,提升圖書館館員智慧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二)堅持文化育人,營造濃厚的文化育人氛圍。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弘揚時代精神、傳承經典文化、打造黨建工作新陣地,擴展服務育人新空間,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開創黨建工作與圖書館建設并駕共進、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一是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拉近經典圖書與圖書館的現實距離,挖掘圖書館特色館藏的經典意義,圖書館整理并推出館藏《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書目,共87部290多種版本,其中哲學宗教19部86種版本,歷史地理15部40種版本,詩歌散文19部62種版本,小說戲劇18部55種版本,軍事政治9部33種版本,科學技術7部14種版本,并在圖書館微信平臺上定期分享給師生讀者。
二是紀念霍松林顯先生100周年誕辰學術研討會暨“近墨聞香”——名家解讀館藏書畫系列主題活動在我校圖書館霍松林藝術館和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此次活動,豐富了師生和讀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我館的館藏文獻資源,進一步提升了圖書館傳承文化與創新服務的能力,提高了校園文化活動品味。
三是組織全體職工參觀紅色文化教育體驗館。職工們懷著對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一邊聆聽講解,一邊仔細觀看了展廳內的文字介紹、圖片、影像和珍貴實物,先后參觀了“擔負救國重任”“探索中國道路”“踏上富國征程”“擘畫強國藍圖”“鑄就千秋偉業”等展區。通過參觀,教職工們“踏足”多個紅色教育基地,重溫革命先輩們堅定理想、對黨忠誠,百折不撓、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身臨其境體驗了革命先輩們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革命精神,感受了革命先輩們冒著槍林彈雨奮勇前進的英雄氣概,傾聽歷史回響、回顧奮斗歷程、堅定理想信念。
(三)加強學習百年黨史,汲取砥礪前行奮進力量。百年新起點,學史正當時。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披荊斬棘,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為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營造喜慶熱烈氛圍,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圖書館結合自身實際,充分挖掘紅色資源,開展了線上線下紅色書籍推介系列活動。
一是設立紅色圖書專區,助力黨史學習教育。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懷著對黨的深厚情感,助力廣大師生學好黨史,精心選購黨史百年紅色書籍,充分挖掘館藏紅色文獻資源,在圖書館社會科學第一借閱處特設立“紅色書刊”專區,共收集整理“紅色書刊”200余種、1000余冊,按“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中國共產黨通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分類排架,內容涵蓋豐富,視野廣闊,包括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時期黨的領導集體成員關于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論述的重要理論篇章。將一本本紅色書籍有序地放置在專柜上,重點陳列,營造濃郁的黨史學習教育閱讀氛圍,從文獻資源的視角全方位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風采,為廣大師生學習黨史提供了豐富資料和堅強的理論保障。同時,引導廣大師生“學黨史”“知黨情”“感黨恩”“鑄黨魂”“強黨性”“跟黨走”“凝黨心”,激發廣大師生愛黨愛國的熱情,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二是解讀紅色經典,獻禮建黨百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歷史時刻,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在館藏資源中精選百年黨史中的經典圖書,邀請校內知名專家,舉辦“近墨聞香”——名家解讀館藏圖書系列主題活動,進行紅色書籍現場推介,以重溫百年奮斗的恢宏史詩,展現建黨百年的輝煌成就。廣大師生讀者走進圖書館品讀紅色書籍,在讀黨史中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統掌握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學習傳承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成功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寶貴經驗。
三是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為傳承革命先輩理想信念,提高師生的黨性修養;為激發師生的閱讀興趣,營造積極向上、清新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書香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特舉辦“百年崢嶸,與黨同行”世界讀書日有獎征文征集活動,記錄建黨百年的發展歷史與成就,追憶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抒發師生愛黨愛國愛校的情懷。
四是依托紅色資源,增強知史愛黨情懷。紅色資源是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留下的歷史遺存和精神印記,是黨史學習教育最生動的教材。為引導廣大讀者學好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為師生提供更好的黨史學習教育數字資源服務,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積極與相關數據庫資源服務商聯系,在校內開通了《中國黨建知識資源總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文庫》《中國黨建期刊文獻總庫》3個黨建專題數據庫的免費使用。還在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上全新上線了博看黨建云閱讀平臺,平臺包括黨刊300余種,黨書3000余種,聽書5萬余小時,黨報60余種。
同時,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創新黨史知識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增強師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情懷。我校圖書館聯合數據庫供應商共同舉辦“黨建百年,崢嶸歲月”21天黨建專題活動,活動內容包括精選視頻學習,紅色經典圖書閱讀,使師生從學習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從百年歷程中傳承紅色基因,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為營造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圖書館聯合博看網舉辦“百年榮光 薪火相傳”黨史知識競賽,以賽促學,激發學習熱情,檢驗學習成果,加深師生讀者對黨史的認識,激發愛黨愛國熱情,更加堅定“四個自信”,振奮精神,擔當實干。
鑒往事,知來者。廣大師生讀者充分利用圖書館豐富的紅色資源,認真研讀領悟黨史,弘揚革命優良傳統,循著一個個紅色印記,回眸初心,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跨越百年的圖書文獻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與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砥礪前行。
(四)注重職工培訓,提升圖書館員的智慧服務能力。英國圖書館學家約翰遜說:“除了智慧的圖書館員,沒人能創造出智慧圖書館。”為了提升圖書館員的智慧服務能力,樹立智慧服務意識,加快推進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步伐,圖書館組織了相關的講座來提升館員的綜合素質。
一是組織了題為“智慧圖書館建設的幾點思考”的講座,從什么是智慧圖書館、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核心、如何建設智慧圖書館以及智慧圖書館的實現路徑等幾個方面,深入闡述了智慧圖書館的概念、內涵及特征,以及智慧圖書館如何將圖書館資源、空間、讀者、館員、管理和服務進行互聯互通和深度融合,提供開放共享的智慧化服務新模式。同時,結合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成功案例,生動形象地講解了各個智慧應用如何給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提供創新服務,如何給師生讀者提供優質有效的智慧服務。
二是邀請省圖書館專家來我校進行題為“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的主題講座,講座中全面回顧圖書館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進程,深入分析了新時代高校圖書館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從加強資源建設、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應用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推廣等方面提出了加快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對策建議。
三是為了加快推進我校智慧圖書館建設步伐,選派圖書館優秀黨員和業務骨干,赴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蘭州城市學院、蘭州文理學院等高校圖書館,就圖書館資源建設、圖書館創新管理及服務模式以及智慧圖書館建設等內容進行考察。我校圖書館將在借鑒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服務圖書館的智慧服務水平。
(五)堅守初心擔使命,扎實推進“為黨旗添光彩,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踐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把學黨史與圖書館實際工作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認真解決問題、推動工作有效開展,扎實推進“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以師生為中心”的理念,當好師生的“服務員”。
一是文化幫扶,助推鄉村振興。為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按照學校黨委組織部要求基層單位黨組織與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互幫互助活動,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一行10人赴秦安縣王窯鎮下灣村,與下灣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暨圖書捐贈活動。支部以結對共建活動為紐帶,促進工作聯動,深化互相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促互進、共同提高。圖書館黨支部及時了解到下灣村教育資源不強,文化站圖書資料缺乏等問題,通過征詢村民的知識需求和閱讀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館藏文獻資源優勢,精心挑選了滿足村民閱讀需求的圖書300余冊,捐贈給下灣村黨支部,圖書內容涵蓋黨建黨史、果蔬種植、病蟲防害等方面。此次圖書捐贈活動是推行“文化扶貧”理念的廣泛傳播,也是發揮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優勢的具體體現,拓展了下灣村村民的文化視野,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為文化幫扶貢獻高校圖書館力量。同時,我校圖書館邀請下灣村黨員和村民來館進行參觀交流,傳播優秀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二是深入讀者,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圖書館堅持為師生服務的宗旨,立足崗位,深入了解讀者需求,為師生辦實事、解難題,著力找準師生讀者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及時掌握讀者所想所急所盼,積極行為,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實現圖書館服務育人主陣地的功能和作用。首先,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一樓自習區域改建為校紅色體驗館,因此圖書館自習閱覽急劇減少,占座現象更為嚴重,學生激烈反映圖書館自習閱覽座位一座難求。為解決該問題,圖書館充分利用暑假時間實施了圖書館門禁和座位預約管理系統升級改造項目。項目升級后,圖書館的座位預約管理系統與門禁系統實時聯動,座位預約成功的讀者,通過圖書館門禁閘機進入圖書館,完成座位簽到,超過簽到時間而未簽到的座位將被釋放供其他讀者使用。項目的實施,緩解了以往搶座、占座的問題,為讀者營造了一個干凈、整潔、安靜、有序的學習閱覽環境。同時,通過新門禁系統采用智能人臉識別技術來限定入館人員身份,實現了非授權人員無法進入圖書館,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圖書館的安全保障。其次,全方位開放電子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是高校圖書館為教學科研提供信息服務的重要場所,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現有文獻檢索終端180臺,環境優美舒適。為進一步發揮電子閱覽室的作用,給師生讀者提供優質、便捷的電子資源檢索服務,電子閱覽室采用虛擬收費制度,每學期為全校師生提供40小時的上機時間,用于查詢、閱讀文獻資源,該舉措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也為電子資源的推廣與利用進行了全方位的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最后,為驗收圖書的老師提供免費復印服務。為方便我校教師來圖書館驗收科使用研經費采購的圖書,圖書館專門在驗收室安裝了打印復印一體機,供前來驗收圖書的老師免費打印復印相關單據。
三是開展數字資源檢索與利用系列講座,為師生教學科研服務。為了使我校師生充分了解和有效利用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天水師范學院圖書館邀請數據庫供應商面向全校師生舉辦了8場數字資源檢索與利用系列講座。講座中,培訓講師根據不同數據庫的資源類型、資源結構和平臺功能,結合我校專業特色以及師生在教學、科研和學習的實際需求,重點講解了各個數據庫的資源特點、功能特點和檢索技巧,就各類數字資源日常學習與科研等方面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演示和詳細的講解。此次講座從師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通過數據庫培訓師專業的講解和現場答疑,收到較好的培訓效果,使師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數據庫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同時,通過圖書館網站、微信平臺等新媒體平臺廣泛介紹圖書館的資源,讓學生熟悉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為我校師生科研和學習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
高校圖書館應立足自身的職能和優勢,不斷探索黨建工作的新途徑。堅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積極履行職能,注重工作實效,充分發揮圖書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帶領全體黨員干部和職工抓好圖書館建設工作,實現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積極推進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步伐,最終實現圖書館的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務的目標,為推動實現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