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華社辦公廳檔案處 李文娟
我國檔案館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實體檔案館、數字化檔案館、數字檔案館(室)、智慧(能)檔案館等模式和階段,信息技術一直是檔案館發展變革的重要推動力,從手工查閱到目錄查閱再到電子檔案在線利用,檔案館也由于技術的加持,得以實現智能監控、測溫等,無須親臨庫房。而元宇宙時代的來臨,給檔案工作帶了更多的期待,隨著大數據、AI、云計算和區塊鏈等技術在檔案領域實踐探索以及國家新基建的不斷推進,未來檔案館的發展一定會在公共服務中有更重要的表現和地位。元宇宙概念的提出為檔案館創新管理、服務模式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探討元宇宙對數字檔案館服務產生的積極影響,對在元宇宙視域下數字檔案館建設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能為數字檔案館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截至2022年4月20日,在CKNI數據庫以“元宇宙”為主題詞檢索,顯示相關中文文獻有1588條,其中2022年754條,2021年686條;以“元宇宙+檔案”為主題沒有檢索到相關文獻。瀏覽這些文獻的標題可以發現,元宇宙的涵蓋面非常廣,涉及金融、文化產業及游戲領域等。從學術研究層面來看,目前檔案學界研究元宇宙或元宇宙在數字檔案館中運用的研究文章較少甚至還沒有出現,說明從事研究和實踐工作的工作者對數字檔案館和元宇宙在新的形態、新的環境、新的模式下如何開展融合應用還處于較為早期的階段。從歷次技術發展對檔案館工作的影響和推動來看,元宇宙在建設新時代數字檔案館的道路上有廣闊的空間。從實踐層面來看,在文旅服務、游戲開發等領域,元宇宙的一些早期成果正在慢慢落地,但還有待探索和優化,對于如何構建基于元宇宙環境的數字檔案館服務模式,檔案學界目前暫沒有相關公開的實踐成果。
元宇宙是利用VR、AR、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和5G等多種信息技術,構建映射并且獨立于現實世界的一個虛擬空間,這對于包括檔案館在內的許多行業的發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元宇宙的相關技術為現有數字資源管理、多形態的交互利用等提供了技術支撐。元宇宙的底層技術,如數字孿生等可視化技術為數字資源的聚類標引、深度挖掘提供了保障;以區塊鏈為核心的相關技術為數字資源的所有權歸屬確定提供了依據。
(一)檔案資源收集層面。為確保數字檔案館的高質量發展應積極探索利用元宇宙的發展帶來的機遇,構建起與現實空間對應的虛擬空間中,新的服務模式和形態。探索數字檔案館在元宇宙環境下的可能發展方向,包括檔案館虛擬環境、智慧服務等方面,以及相應的虛擬服務、數字館員等服務模式。運用元宇宙的底層技術,如數字孿生技術實現映射的虛擬空間和現實物理空間銜接,通過元數據標準體系,建立對應的信息獲取、采集、存儲和利用機制等,實現數字檔案資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未來元宇宙數字檔案館是元宇宙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元宇宙中各個機構形成的材料也需要進行完整的收集,這與目前實體檔案館對于實體檔案的收集,以及數字檔案館對于數字形態資源的收集在方式方法和技術支撐等方面有著根本的不同。
(二)檔案資源保管層面。與其他資源形式不同,檔案資源(數字檔案資源)的來源具有確定和可控性,為利用元宇宙的數字孿生等技術開展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映射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檔案資源所涉及的所有模型、行為、元數據等都可以實現溯源。數字孿生技術可以實現對原有系統高度仿真,為數字資源存儲提供單獨的空間,強化其功能體系。NFR(非同質化權益)是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并構成一個獨特的真實性證書,NFT(非同質化代幣)是按照某種協議發行的代幣,具有可流通、可分發、可交易等特點。NFT和NFR這兩種技術為元宇宙中虛擬資產的產權保護等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樣也可以作為數據資產的檔案資源。基于元宇宙的數字檔案資源管理還涉及數據的采集、聚類、標引、重構等操作,還需要不斷探索虛實融合的新型保管模式。
(一)基于沉浸式技術開展相關的服務。元宇宙環境下構建與真實檔案館的相關場景,營造具有真實感的空間,通過VR、AR、AI、云計算、大數據等相關的硬件設備,用戶與虛擬世界(元宇宙)進行溝通和連接。在元宇宙環境下,為用戶提供感官真實、服務快速及內容持久的溝通體驗。與此同時,用戶還可保持對真實世界的感知,同時獲得虛實融合的服務,成熟形態的元宇宙檔案館甚至比現實世界更完美、更逼真。博物館在元宇宙的構建方面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并且已經有了一些嘗試性的展覽,一些博物館紛紛上線了“元宇宙游覽”模式,通過用虛擬數字人擔任講解員,在沉浸式展廳中為游客開展講解服務等。
(二)虛擬數字身份提升用戶體驗。在元宇宙檔案館中,用戶可以擁有多個數字身份,如數字真身、數字假身、數字替身等,可在不用的場景使用,提升了互動體驗的同時,也增加了檔案館的親和力和向心力,還提升了用戶的工作效率。此外,未來數字檔案館可以利用VR技術引入一些線上游戲活動,寓教(用)于樂,充分發揮檔案館作為基礎文化設施的功能和作用。
(三)實現虛實融合的在線智慧展陳服務。元宇宙檔案館將現實檔案館物理空間、展陳空間和參觀空間有效地聯通起來,通過VR、MR、AR等技術,用戶可以利用虛擬身份參觀元宇宙檔案館舉行的展覽等服務,元宇宙檔案館通過有效連接和匯聚各類數字資源,縮短了資源查詢、利用的物理空間。利用全息投影、虛擬互動等技術實現互動式展覽,更加直觀、低成本、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成為當前博物館、展覽館中最受歡迎的展現方式。如聚象科技打造的《清明上河圖》沉浸式特展,融合了元宇宙概念,交互式非遺體驗、國潮文創、文學藝術等內容,讓觀眾體驗到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帶來沉浸式的視覺盛宴。
(四)融入立體式的用戶社交網絡體系。元宇宙實現了社交網絡的代際跨越。與現實中的社交及互聯網社交不同,元宇宙中的社交在沉浸式體驗的同時,是一個完全虛擬仿真的客觀世界,除了數字真身外,還有數字假身、數字分身等,多層次、立體化的交流成為元宇宙社交的日常。現在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涌入元宇宙社交的賽道,如百度開發的“熙攘”,字節跳動的“派對島”,360開發的“N世界”等,并且已經有了首批用戶積極參與其中。未來,元宇宙檔案館中可以實現比現實檔案館場所更加豐富的虛擬場景,在虛擬世界中,檔案館以文化休閑類的空間形式出現,為用戶提供平臺的同時,以文化特有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用戶,增強對檔案及檔案工作的認識和了解。
(五)數字資源與實體之間管理模式的重構。“館藏”或“藏品”的實體是檔案館建設與發展的基礎要素,如檔案之于檔案館、圖書之于圖書館、文物之于博物館等,都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在元宇宙環境下,檔案資源或藏品以數字形態進行呈現,其真實性對于檔案的利用是基礎和核心,區塊鏈技術對于確保檔案資源的原始唯一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元宇宙中數字檔案館的館藏內容信息逐漸擺脫了載體的約束,以不同的形態進行呈現。一方面,促進了數據資源和信息傳播;另一方面,揭下了館藏珍品神秘的面紗,以更親民的形象接觸大眾。NFT及相關元宇宙的底層技術使得檔案館有望以類似實體資源的模式保存和管理數字資源,以新的模式重構館藏與載體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在元宇宙環境下,檔案資源的NFT應堅持公益的屬性,檔案資源作為國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機構需要從公益出發,在運用元宇宙技術開展檔案資源的利用、保護與傳播的過程中,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一)技術問題。1992年,科幻小說《雪崩》首次提出元宇宙的概念,但目前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實踐領域對元宇宙的運用和探索都處于起步階段。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元宇宙涉及項目相當多,主要包括區塊鏈技術、交互技術、通信技術、云和邊緣計算、高性能計算和量子計算、物聯網和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其中與構建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相關的人機交互技術主要有虛擬現實(VR)、增強顯示(AR)、混合顯示(MR)技術,這些技術目前還在發展之中。同時,對于構建元宇宙數字檔案館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如確保元宇宙城市(元宇宙數字檔案館)超量用戶的同時在線而不會發生宕機等問題還需要深入研究。
(二)法律問題。加強元宇宙相關法律的制定工作是規范元宇宙發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元宇宙是現實世界的完全映射,因此參照現實的法律體系來制定規范元宇宙中相關行為是可行思路,但是完全照搬一是不可能,二是不現實,從目前良莠不齊的元宇宙發展情況來看,法律法規的建設是漫漫長路。此外,在網絡平臺上,全球化體現得更加充分和直接,政府部門應參考法律專家、行業專業人士等的意見制定完善相應的行業標準。解決虛擬空間中對跨平臺、跨地區、跨國家等業務的法律適用等問題。
(三)隱私問題。元宇宙檔案館給用戶帶來的具有沉浸感的交互體驗,是基于對用戶大量個人隱私信息進行采集,包括用戶的身份屬性、社會關系、運動路徑、生物特征、情感狀態等實現,隱私保護已經是虛擬場景發展中的一個實際需求。若用戶隱私信息和數據被泄露和盜用,會嚴重影響用戶在現實世界中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對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處理,既保證元宇宙中相關功能的正常運行,也能最大程度保障用戶隱私安全,這個度需要認真思考和把握。
(四)倫理問題。元宇宙作為虛擬空間,目前缺乏道德和倫理方面的監管,隨著元宇宙的發展,VR對真人的肖像權等法律問題也開始受到關注。部分參與者可能會放松對自我的要求,暴露出人性的丑陋面。隨著元宇宙中虛擬人(數字人)的大量運用,在影響現實正常社交的同時,可能會有對虛擬人(數字人)產生感情的倫理風險。此外,元宇宙技術中的腦機接口技術,將來可能會讓人和虛擬人(數字人)之間實現思維的互聯互通,對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某些行為或決定,如何進行判定處理和解決,都是需要思考的。
(一)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元宇宙數字檔案館標準體系。全國統一的標準體系的建立,對于規范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與傳統檔案館發展情況類似,標準先行是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發展的前提。作為檔案工作最高主管的國家檔案局應主動作為,堅持標準先行,深入開展調研和分析,研究建設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的標準體系。根據目前元宇宙的發展情況,包括騰訊、百度等在內的頭部互聯網平臺都推出了相應的元宇宙應用,并且已經有一些機構入住其中。未來建設元宇宙數字檔案館,是依托于其他平臺進行建設,還是建設一個檔案部門專有專用的元宇宙平臺,這些都需要檔案行政部門進行提前考慮。
(二)制定完善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發展的法律法規。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的發展涉及數據資源的安全、歸屬,平臺的運行規范,用戶隱私數據以及交易風險等問題,需要進行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從國家層面來看,會針對元宇宙中的個人隱私數據、數字版權歸屬、數據安全等進行相應的規范,作為檔案部門,由于行業特殊性,還應該根據國家現行法律法規,進一步結合業務需要,進行規范,各個實體檔案部門成立的元宇宙數字檔案館都需要遵從。
(三)培養和儲備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發展的人才資源。人才資源,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在發展元宇宙數字檔案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目前國家檔案局發布的統計年報及在現實中的調研情況來看,檔案部門擁有的技術人才較為短缺。檔案系統多為第三方公司開發建設或者本單位的技術部分代為運營。元宇宙檔案館更注重用戶的利用和交流,這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的運維工作。第三方公司或本單位技術部門一方面不熟悉數字檔案館的業務,另一方面也不可能投入全部精力。因此,檔案部門應該積極培養和儲備一定的技術人才來應對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的到來。
總之,未來元宇宙環境下,檔案館需要借助虛擬的技術不斷實現管理和服務的升級。虛實結合、虛實共生可能是未來元宇宙數字檔案館的主流模式。同時,檔案館對實體資源應更加注重安全保管,若只是將重心放在數字資源的利用上,忽略了實體資源的管理,則不能完整地履行檔案館作為國家紅色資源寶庫的職責和使命。檔案工作者不僅要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也需要時刻關注相關技術的發展,積極融入元宇宙全新社會體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