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菏澤市急救指揮中心 劉心華
區塊鏈技術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的應用,是對傳統檔案管理方式的優化和補充。該技術與急救中心檔案管理的特征和要求高度契合,能夠大幅提高檔案信息的準確性、安全性。然而,當前區塊鏈技術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的實際應用中,卻面臨著非法訪問、信息泄露及篡改等風險,亟須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這類問題。
(一)概念。從狹義的視角來說,區塊鏈技術指的是一種鏈式數據結構,鏈式各單元數據都具有一個數據區塊,且數據區塊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排序,以密碼的方式來進行數據的保存;從廣義的視角來說,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形式,其本質是借助區塊鏈數據結構來驗證、存儲相關數據信息,利用分布式節點的共同點對數據信息進行有效識別、及時更新,其中所采取的密碼方式,能夠確保數據信息的有效性、安全性。
(二)特點。1.不可篡改性。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在共同識別機制的作用下,分布式節點可優先完成區塊數據封裝節點,且賦予區塊一定的使用權限,確保具體使用數據信息的安全、可靠性,防止被篡改。2.去中心化。在整個區塊鏈架構中,各個分布式節點處于對等關系,各節點可自行完成數據信息的存儲、處理、傳輸及驗證等工作,對中心處理節點的依賴性比較弱,且基于共同識別機制下,能夠對整個系統的運營操作進行有效維護,任何數據信息的修改、存儲及記錄都需要得到區塊鏈網絡節點的認可。3.可追溯性。區塊鏈作為以時間為順序進行鏈接的一種鏈狀數據結構,哈希指針、時間戳的應用,便于對整個區塊鏈數據信息進行安全追溯。4.安全性。區塊鏈技術所具備的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這兩個特點,能夠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并且基于分布式網絡基本結構下,各個節點在使用過程中能夠確保區塊鏈內部信息的完整性。
(三)區塊鏈關鍵技術。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將多學科內容整合形成的技術,其本質是一種集多項信息技術、特殊數據結構的共享數據庫,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應用的關鍵技術包括:1.分布式賬本。傳統急救中心檔案管理具有中心化特點,即對管理中心依賴性比較強。在當前信息化時代,大量電子檔案的產生、整理及歸檔等,都需要管理部門統一組織實施。而分布式賬本具有去中心化這一特點,多個節點可以同時對檔案信息進行錄入,若某節點要對已錄入的檔案信息進行修改,需經過全部節點成員的同意,并對修改痕跡進行記錄。就急救中心電子檔案而言,分布式賬本不僅可以緩解以往檔案管理部門數據處理壓力,而且通過有痕跡的檔案修改記錄,便于各節點直觀地了解檔案情況,確保各類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2.非對稱加密。傳統急救中心電子檔案管理中主要使用對稱加密,即使用單鑰密碼系統加密法,若密鑰丟失,則無法起到加密的作用。同時,隨著檔案量的不斷增加,網絡環境的日益復雜,對檔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區塊鏈的非對稱加密技術滿足新時期急救中心檔案管理新需求,可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性。3.共識機制。急救中心檔案管理對檔案內容、流程、標準等要求比較高,在傳統管理條件下,由于各部門檔案管理標準、制度等建設存在差異,部分電子檔案無法兼容,無法實現檔案資料的統一管理。而共識機制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是以共識算法來擴寬檔案應用場景,可實現各檔案部門的相互信任,便于檔案資料統一管理,起到提高檔案管理水平的作用。4.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在急救中心電子檔案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涉及時間戳計時、數字簽名。前者可以對檔案從收集至各環節的操作進行全面記錄,便于檔案管理人員直觀地了解各階段檔案的變化情況;后者主要利用哈希函數保證檔案信息不被篡改,確保檔案資料的真實性。
(一)急救中心檔案信息維護更加便捷。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涉及不同部門檔案信息移交、檢索及檔案文件格式轉換等工作,而不同部門因在檔案管理相關規范、技術等方面存在差異,經常導致在檔案信息的使用、調閱及維護等方面無法兼容。而區塊鏈技術在創建聯盟鏈的過程中,明確規定了檔案信息管理規范、接入標準等,使鏈上的檔案信息在格式方面一致,加之在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機制、共識機制的作用下,鏈上各節點會按照統一的規則去處理檔案數據信息,所以,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應用區塊鏈技術,不僅確保了鏈上各個節點在檔案數據形式方面的統一性,而且能夠提高檔案信息處理效率,實現檔案管理成本的節約,有利于急救中心檔案管理工作朝著高效、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二)確保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區塊鏈為分布式共享數據庫,且具有不可篡改、安全性的特點。保證檔案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正是急救中心檔案管理的目標所在。因此,區塊鏈技術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的應用,能夠全面滿足檔案管理的實際需求。比如,將檔案存儲于鏈上各個節點,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中的非對稱加密技術、時間戳技術等,確保檔案信息不被篡改,并且整個檔案信息記錄、存儲及處理等可追溯,一旦出現檔案信息丟失、遺漏等問題,便于快速查找原因,提高檔案管理效率。
(三)提高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信息涉及的部門、人員比較多,且部分檔案信息涉及科研機密、個人隱私。因此,安全性要求比較高。區塊鏈技術以公鑰、私鑰的方式來設置檔案信息訪問權限,利用哈希函數、非對稱加密算法等對檔案信息進行加密傳輸、存儲,提高了急救中心檔案信息安全性。同時,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以分布式方式對檔案信息進行存儲,若鏈上某節點檔案信息出現問題,其他節點可以快速恢復檔案數據,防止檔案信息被篡改。
(四)便于檔案信息使用和數據共享平臺的搭建。急救中心檔案信息管理涉及多個部門,且檔案資源存在同時被多部門使用、訪問的情況。比如急救全程檔案,涉及病人基本信息、病因、救治用藥措施及派車錄音資料等,在收集檔案信息資料的基礎上,還需按照地域、發病原因、病種等對檔案信息進行分類、整理、編目及存檔,意味著檔案管理信息量比較大,尤其是檔案信息的錄入、存儲及修改等,迫切需要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支持,以確保檔案信息的真實性。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能夠為檔案數據共享平臺的搭設創造有利條件,急救中心的各部門作為區塊鏈上的各個節點,能夠獲取、訪問鏈上的檔案信息,不僅可以實現檔案資源的共享,還能夠確保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
(一)帶來新的安全問題。基于傳統的中心化檔案管理,急救中心檔案管理多處于內部局域網中,因此面臨的檔案信息安全問題比較單一,一旦出現信息安全問題,事后處理的難度比較小。而區塊鏈技術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進行應用,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安全技術等方面,有著一定的要求。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網絡環境會不斷變化,區塊鏈部署、應用的難度也在不斷加大,因而其面臨的檔案信息泄露、丟失等多方面的安全問題也會趨于嚴重。
(二)或將導致檔案失真。在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下,急救中心的相關紙質檔案,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在紙質檔案上修改將會在紙質上直接留下痕跡。而電子檔案不同,如果其在存儲、調用過程中監管不嚴,則信息被改動的可能性比較大,尤其在電子檔案模式下,運用區塊鏈技術管理的檔案,如果管理不當,操作不慎,比如在系統中設定了修改內容后而不顯示相關修改痕跡等,將使得急救中心電子檔案的內容更易出現失真現象,阻礙急救中心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使檔案管理難度增大。運用區塊鏈技術管理的檔案,尤其在電子檔案的收集過程中,由于載體、信息類型、記錄格式越來越趨于多樣化,更容易出現檔案信息收集錯誤或不完整的情況。在檔案利用過程中,受網絡環境因素、檔案信息需求群體不同的影響,也將使急救中心檔案面臨更多網絡不安全因素、人為檢索誤操作等因素的影響,使安全風險進一步增加。另外,在檔案保管期間,受傳統“單軌制”管理模式的影響,會使基于區塊鏈技術管理的電子檔案的可讀性、真實性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和影響,從而弱化電子檔案的社會公信力。
(一)借助分布式特性對檔案信息進行智能交互管理。分布式管理模式作為區塊鏈的技術特征之一,應用于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能夠實現檔案信息的智能交互管理。在以往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雖然應用到信息化平臺,能夠實現檔案信息的存儲,但其網絡具有中心化的特點,一旦受到外部攻擊,就會導致整個平臺癱瘓。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即利用分布式管理模式,形成具有“可信交易”的交互平臺,無須中心節點的分配,就可以實現檔案信息的分布式存儲,即使網絡系統受到外部攻擊,其攻擊范圍也只局限于某個節點,不會導致整個檔案數據庫信息的損壞或丟失,更不會造成整個系統的崩潰。同時,急救中心檔案管理采取分布式管理模式,其與檔案資源分類化管理要求也一致,可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查閱便捷、可信度高等優點,使系統中各個節點參與檔案信息的記錄、存儲及驗證,確保急救中心檔案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二)利用“時間戳”特性進行檔案信息的有效追溯。為了提高急救中心檔案管理水平,還應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中“時間戳”的功能,即賦予系統中所生成的信息以時間特性,用串聯的方式形成數據鏈,基于唯一“時間戳”下,便于對各區塊檔案信息進行查驗、溯源,也意味著檔案信息不可偽造、篡改,更好地適應急救中心檔案管理要求。同時,急救中心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還可以借助區塊鏈技術進行檔案信息系統的搭建,賦予所生成的信息區塊“時間戳”,不僅可以保障各區塊檔案信息的原創性,而且便于檔案管理者對檔案信息的來源、歸屬進行判斷,防止急救中心檔案信息被惡意篡改。
(三)借助“免信任”特性進行檔案管理系統智能認證。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免信任”這一特性,結合實際管理需要,以智能化的方式對所有用戶身份進行認證,可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可信交易平臺”的優勢,即在急救中心各部門內“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共同構建免信任環境,在該環境下,可實現檔案數據的更新、共享。比如在對某種突發疾病檔案進行管理時,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免信任”這一特性,可以了解患有同類疾病的患者治療、恢復等情況,為同一類疾病的研究提供信息查詢的窗口,實現某類疾病治療方法和手段的不斷完善。同時,基于“免信任”環境,各部門在查詢、訪問急救中心檔案信息時,需遵循“協商一致”原則,即通過統一身份認證才能訪問數據、查詢信息。
(四)借助“非對稱加密”特性進行檔案信息安全傳輸。檔案信息傳輸作為檔案管理的內容之一,必須重視檔案資料傳輸過程中信息的安全性,防止出現信息泄露問題。因此,可借助區塊鏈技術中的“非對稱加密”特性,為檔案信息的傳輸提供安全的環境。在急救中心檔案信息傳輸過程中,會根據檔案信息的安全等級將其劃分為專用、共享和私密3種等級,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非對稱加密”特性,對不同類型的檔案進行差異化管理,從而確保不同檔案信息的安全性。由于非對稱加密特性的本質是信息加密、解密的密碼不同,所以,對于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人員而言,可以使用私鑰、公鑰分別進行信息簽名及簽名驗證,使檔案信息更加安全。在檔案信息傳輸、交換期間,還可以采取相應的算法對用戶進行匿名化管理,在不公開身份的情況下,使信息交換雙方實現相互信任。
綜上所述,把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急救中心檔案管理中,不但能夠保證急救中心檔案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還可以促進各急救中心檔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動檔案管理工作向著高效、安全的方向邁進。同時,由于區塊鏈技術在急救中心檔案管理領域應用還不夠成熟,在技術及應用層面還面臨著一定的困境,因此,還需各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區塊鏈技術與檔案管理探究的力度,進一步突破技術層面的阻力,實現區塊鏈技術與急救中心檔案管理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