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衛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近年來隨著散打競技標準、實戰對抗要求的不斷提升,如何在散打比賽的實戰對抗過程中,引導與指導運動員開展攻守訓練,成為散打教練、專業教師、訓練人員關注的重中之重。根據散打運動具有的激烈對抗性、多變性特征,由經驗豐富的教練教師團隊,向運動員傳授防守技巧、反擊進攻時機、拳法及腿法使用技巧,逐步帶領散打運動員掌握防守反擊的戰術、技擊方法,并為其提供散打實戰演練、比賽對抗的機會,提升散打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攻守對抗能力。
散打比賽開展過程中運動員的防守反擊,是從整體控制的身體協調性出發,通常雙方對抗使用接觸性防守反擊、非接觸性防守反擊技術,做到身體幅度變化較小、質量較高的防守,以及確定在合適時間點做出進攻反擊,以達到在對抗時的防守反擊準確性、高效性。
首先接觸性防守反擊是最常見的散打技戰模式,當對方朝自身發動攻擊時,采取以格擋、拍擊等為主的接觸性防守方式,在某一小范圍面積內迎接對方的攻擊。這一情況下散打運動員的手掌、手臂、腰部、腿部、腳踝等關節,會做出防守位置的快速變換,其動作變換與走向主要根據對方攻勢、攻速的轉變,而做出身體動作幅度、動作方向的調整,以便于自身的快速防守、順勢反擊。如散打比賽實戰過程中,運動員左手(右手)格擋以后,迅速將左手(右手)轉左拳(右拳)反擊進攻,包括防下打上、防上打下、擊左護右、擊右護左等戰術,下肢腿部、腳步依據防守的攻勢迅速移動。
而散打非接觸性防守反擊的技戰術,則要求運動員在恰當時間點,躲閃對方發出的上部、下部攻擊,對運動員本身的反應能力、防守轉移變換能力要求更高。其一,選取時機恰當是指運動員防守的時間要不早不晚,防守閃躲過早會適時變換招數,導致防守動作的失效,防守過晚則很大可能會被對方擊中;其二,運動員防守中的身體位移、姿勢的移動與變換要準確,身體躲閃幅度、移動的距離要盡可能小,這樣可以為后續的反擊進攻提供時間、空間,往往也是依據對方出拳或出腿的攻勢,做出左躲右閃、前避后撤等的防守動作,因而非接觸性防守反擊動作,整體連貫性、嚴密性更高,動作的實現也更加困難。
散打比賽中進行接觸性或非接觸性防守、順勢反擊,可以快速有效地抵擋對方進攻,瓦解對方直拳、擺拳、勾拳、正蹬腿、側彈腿、側踹腿等的兇猛攻勢,并在短時間內給予還擊,打亂對方進攻、防守的變換陣腳。如武漢體育學院舉辦的武術散打爭霸賽暨通級賽,由武漢體院、體育科技學院等院校的150名運動員參賽,賽場上紅黑雙方在攻防過程中,紅方除了使用撤步、后閃、跳閃、下躲閃、提膝等防守動作以外,還適時把握時機運用側踹腿、側彈腿等腿法,對整體實力較弱的黑方發動猛烈攻擊,打亂其在場上的身法、步法,導致黑方擁有的技戰術優勢難以發揮,進而取得最終的比賽勝利。
通常等級較低的散打比賽實戰過程中,部分運動員一味的只講究進攻、不顧防守,或者只單純講求防守、不顧進攻,這樣雖然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發動有效攻擊、做好充分防守,但防守反擊技戰術之間的失調,不僅會導致散打比賽中運動員的顧此失彼,而且會給對方留下明顯的攻擊漏洞、防守空當。
因而圍繞著拍擋、拍壓、抄抱、掩肘、阻擋等的接觸性防守,以及退讓、躲閃、撤步等的非接觸性防守戰術,引導進攻型運動員改變原有的進攻姿勢,盡可能在更小半徑、小范圍內發動攻勢,調整攻擊方向、位置、速度和力量,攻擊動作完成后快速回撤防守,保持合理的出擊頻率、防守節奏。對于只防守不進攻的情況,通過指導防守運動員適當暴露自身的弱點,并在全面防守后采取系統化的進攻套路,對對方進行反擊,能夠有效彌補散打實戰中攻防失調的不足問題。
不同院校散打專業隊的參賽運動員,在具體的散打對敵比賽中靈活運用防守反擊戰術,可引導紅黑雙方選手在合適的時間點,采取恰當的防守、反擊技戰術,保證我方面對猛烈攻擊時的快速防守、順勢反擊。如國內的普通性散打比賽、競技性散打比賽,通常采取三回合、五回合等的賽制賽程,由專職教師、教練員加強比賽指導,對運動員開展一系列防守套路、反擊技戰動作的訓練,可在雙方身體技能、技戰水平不相上下的情況下,保證運動員占據有利的防守位置、進攻形勢,獲得散打比賽良好的防守反擊戰斗效果。
迂回戰術是通過身法、步法等的快速移動,躲避對方某一方向上出拳、出腿攻擊的戰術,屬于非接觸性防守戰術的一種,主要用于敵方出拳重、速度快、力量較大的實戰技擊狀況。在面對對方出重拳、正面進攻兇猛的情況下,我方運動員要采取迂回防守的戰術,向對方出重拳的方向移動位置,身法、腳步等的變換要及時合理,如運動員需注意自身移動的角度、距離、步法靈活性,通過從側面的不斷迂回移動防守,可在一定時間內拖住對手、消耗對方體力,并尋找出手的機會進行反擊。但從整個散打實戰比賽的技擊流程來看,運動員通過迂回性防守戰術,只能躲避一段時間內的對方攻擊,真正想要在迂回防守戰術實施的同時制約對方,則必須注意步法移動的方向、角度、距離,找準時機開展出拳、出腿等的反擊,因此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素質、技術動作,是保證迂回防守戰術成功的關鍵。
接觸性防守戰術主要應對一些簡單的攻擊情況,如對方缺乏專業比賽經驗,且性情急躁、進攻動作單一,這時運動員可憑借著自身肌肉強度高、抗擊打能力強的優勢,在對方發動猛烈進攻情況下,及時作出接觸性防守,但防守動作完成后也要挑選合適時機予以進攻反擊。
因而在散打比賽開展過程中,接觸性防守戰術更傾向于防守反擊,而不是主動發起進攻刺激對方,更強調敵我雙方技戰的循序漸進、步步為營。我方運動員采取合理的接觸性動作,包括左右拍擋、格擋、掛擋、抄抱等的動作,攔截對方的出拳或出腿后,可順勢移動下肢位置、變換上肢的身體姿勢,適時出直拳、擺拳、勾拳等拳法,以及施展正蹬腿、側彈腿、側踹腿等腿法,達到防守與反擊接連進行的技戰目標。
佯攻反擊戰術也被稱為假動作攻擊戰術,即在散打比賽中運用假動作,掩蓋真實的進攻反擊路線,使對方作出我方運動員攻擊方向、位置、速度和力量的錯誤判斷。佯攻戰術作為散打比賽最常見的戰術之一,其使用條件為面對出拳或出腿反應快、防守能力強的對手,通過聲東擊西的假動作分散對方注意力,并趁機攻擊其防守空當或弱點部位。
當下散打比賽中佯攻反擊的技戰戰術,主要包括直拳虛晃、擺拳虛晃、側踹腿虛晃、低鞭腿虛晃等的動作,進行指上打下、指左打右的佯攻攻擊,與此同時我方運動員快速使出真實動作,對對方身體空當造成傷害。如出直拳虛晃對手后、快速出低鞭腿攻擊,出側踹腿虛晃對手后、快速出直拳或擺拳攻擊,而在此攻擊動作完成后,運動員還可以結合抱腿摔、抱腰摔、接腿摔等的摔法動作,進一步對對手開展組合攻擊,提高戰術使用的成功率。
先得分戰術是針對散打比賽中對方立足未穩的情況,我方運動員主動開展拳法、腿法等的套路進攻,使用直拳、擺拳、勾拳等拳法,擊打對方頭部、膝蓋以上部位;或者使用正蹬腿、側彈腿、側踹腿等腿法,腳踢對方頭部、腰間、腿部等部位,進一步擴大實戰比分。
在先得分反擊戰術實施過程中,散打運動員要先采取接觸性、非接觸性防守戰術,抵擋地方的迅猛攻擊,再適時通過反擊先得分戰術,擊打對方有效得分部位或者擊中對方身體軀干、腿部使其倒地,以取得實戰比賽的勝利。
強攻或直攻戰術通常是面對對方能力弱于自身的情況,我方運動員可以在抵御對方攻擊以后,采取強攻、直攻等的進攻反擊戰術,直接出拳、出腿攻擊對方空當或要害部位,來取得得分或獲勝。
其中強攻反擊戰術是在對方耐力、近戰能力較差,而我方散打進攻耐力、速度、力量等更強的情況下,采取密集度較高、強度較大的拳腳攻擊,在瞬時間內擊打對方的薄弱或要害部位得分。在散打比賽中使用強攻反擊戰術,對對方直接攻擊的同時,還要很好地把握反擊的時間、身體距離、動作節奏,才能保證強攻反擊的效果。而直攻反擊戰術適用于對方身體移動速度、進攻反應速度,弱于我方進攻與防守動作速度的情況,這時可以在沒有假動作掩護下,由我方運動員主動發動進攻,在離對方最短的距離出拳或出腿,拳法以直拳、擺拳、沖拳為主,腿法以箭沖步、正蹬腿為主,可提高防守后反擊的實用性、實效性。
本文選取西安高校武術散打比賽賽事作為研究案例,西北武術院、陜西省武術院、陜西科技大學、西安思源學院等院校的參賽學生,作為散打比賽防守戰術、反擊戰術實施的研究對象,對2019年西安大學生武術散打聯賽的開展狀況,以及對各學院參賽運動員的散打進攻動作、攻守技戰術,作出全方位的調研分析,涉及到不同防守反擊戰術使用、比賽得分情況的統計分析。
(1)統計記錄法。針對散打比賽3個回合內,紅黑雙方使用的防守動作、進攻動作、防守反擊時機,統計分析在比賽過程中,不同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防守反擊節奏、防守或防守動作的連貫性等指標要素,以及記錄雙方運動員比賽結束后的得分情況,保證該散打比賽調研分析的客觀真實性;
(2)訪談法。在本屆武術散打聯賽的比賽結束后,通過以散打運動員作為訪談對象,向其面對面地提出一系列重要問題,包括有關運動員心理狀態、散打技戰術、防守反擊時機的選擇、實戰實用性動作等的問題,了解不同運動員在散打比賽過程中的真實狀態,以及分析散打比賽結果與運動員真實狀態的關系。
(1)散打比賽中運動員防守反擊戰術的使用狀況。圍繞著紅黑雙方共10名運動員,在5場散打比賽中的防守反擊戰術使用狀況,進行一系列指標要素的統計分析,包括迂回防守、接觸性防守、非接觸性防守、佯攻反擊、先得分反擊、強攻或直攻反擊等的戰術,得到的調研結果如表1所示:在動作實現方面有著更大的難度、得分率也更低。

表1 散打基礎理論知識、實戰訓練動作教學的調研結果
最后,通過在散打比賽賽后,對紅黑雙方共10名運動員作訪談調研,得出以下的訪談結果:不同運動員本身的身體機能、防守反擊戰術、反擊動作等指標要素,對其散打比賽的得分結果具有重要影響。此外運動員心理素質、意志力、文化素養,以及其開展動作反擊的時機、攻擊方向、位置、速度和力量等指標,也會影響到散打比賽的最終得分結果。
防守反擊技術是當下散打比賽競技過程中,雙方運動員想要得分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也是反映散打運動員心理素質、競技水平的重要指標。散打比賽過程中防守反擊技戰術的實施,通常秉持著防守面積要大、動作幅度要小、防守后要快速還原的理念,開展多種防守反擊戰術、防守反擊動作的實踐。因而,通過由專業教師、教練人員引導運動員,開展技術動作、實戰對抗的不斷訓練,融合使用多種防守反擊技戰術,才能夠有效提升運動員自身的心理素質、實戰經驗和競技水平。
(2)散打比賽中運動員動作的使用狀況,以及得到的最終比賽結果。通過采取統計記錄法、訪談法等方式,對紅黑雙方共10名運動員進行調研分析,包括散打運動員心理素質、意志力、文化素養,以及散打比賽中直拳、擺拳、勾拳、正蹬腿、側彈腿、側踹腿、跨步、換步、抱腿摔、抱腰摔、接腿摔等動作的調研指標,得到如表2所示的調研結果:

表2 散打比賽中運動員反擊動作、得分率的調研結果
(3)調研結果分析。從以上表1、表2的調研結果得出:紅黑雙方運動員在散打比賽實戰過程中,使用迂回防守、非接觸性防守、先得分反擊等的頻率更高,且以上防守反擊戰術的成功率也更高。而在散打比賽中運動員反擊動作、得分率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直拳、擺拳、勾拳、正蹬腿、側彈腿、側踹腿等基礎反擊動作的使用,具有較高的得分率,相比而言抱腿摔、抱腰摔、接腿摔等高難度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