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400克的食用精鹽價格在3元左右,但近來在網絡上,各類“網紅”進口鹽打破了人們對鹽的認知,喜馬拉雅玫瑰鹽、波斯藍鹽、美國夏威夷黑鹽、法國灰鹽、鹽之花等鹽產品的價格十分昂貴。例如一瓶425 克的美國夏威夷黑鹽的售價為169 元,與普通袋裝食用鹽相比貴50 多倍。
上述“網紅鹽”的銷售者,大都宣稱產品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甚至能調節人體的酸堿平衡。以喜馬拉雅玫瑰鹽為例,商家宣稱該鹽在兩億五千萬年前形成,純天然無污染,含氯化鈉98%以上,包括鐵、鈣、鎂、鉀、鋅、硅、銅等80 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是名副其實的“鹽中之王”。
事實上,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所謂純度98%的食鹽,意味著剩下的2%是80 多種雜質。實事求是地說,這是一種雜質多的粗鹽。營養專家表示,喜馬拉雅玫瑰鹽比普通食鹽更天然或更純凈的說法很難得到證實。而且,正因為這種鹽是“純天然”的,因此可能含有砷、鈾等過量食用有害人體的元素。“網紅鹽”不過是利用消費者“物以稀為貴”的心理,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消費者需要擦亮眼睛、理性購買,對所謂的“網紅鹽”“營養鹽”不要期望過高。鹽是調味品,消費者購買前查看“營養成分表”中的鈉、碘就足夠了。對于提高生活品質而言,控制鹽的攝入量比選擇什么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