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莉 尤 悅 王曉燕 劉宗梅
1.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河北承德 067000
在服務經濟發展后,體驗經濟已經成為經濟形態的主體,互聯網大爆發時代和全民休閑旅游時代的到來,人們在旅游過程中,更多的是追求文化與旅游的雙重深度體驗和互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和旅游兩者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尤其正值全球疫情防控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時期,全民健康和文化傳播也受到很大的挑戰。因此,審視文化+旅游的發展尤為重要。探索承德博物館與文化旅游互動共生發展,在體驗經濟視角下,構建文化教育+文創體驗+健康體育+互動娛樂四位一體的文化旅游體驗,通過將不同的旅游文化資源融入到全域定向中,讓參與者體驗到文化歷史的淵源與智慧,提升傳統文化自信力。同時服務地方經濟,輻射周邊城市,為實現京津冀經濟一體化貢獻力量。
體驗經濟是指企業從生活和情境出發,以消費者為中心塑造顧客的感官體驗和思維認同。體驗經濟中商品僅僅被充當道具,服務才是最重要的消費對象,讓消費者享有獨有的個性化的體驗。旅游業與體驗經濟密不可分,旅游產品最終帶給消費者的是一種經歷與體驗,在旅游過程中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追求個性化的、多元化的旅游體驗,從而達到情感上的滿足。
全域定向是指將地域旅游景區中具有突出特色的文化旅游元素充分融合,通過定向地圖的方式把該地域里的不同領域里人文吸引物、自然吸引物、社會吸引物等文化全要素串起來,引領參與者在定向的過程中浸潤式深度體驗、真實感受各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風土人情及當地民俗文化。
結合體驗經濟特點,立足于全域定向展現沉浸式旅游獨特魅力,構建承德博物館文化教育+文創體驗+健康體育+互動娛樂四位一體的全域定向與文化旅游互動共生發展模式,建立一個互動共生發展軸:集周邊文化瑰寶,活館藏文物之魂,貫通館內外文化。始終貫穿四個著力點:皇家文化場景+皇家服飾+皇家御品道具+皇家禮品的皇家文化洗禮和紀念留存,利用定向地圖與指針導航,按順序在各個連接點完成打卡,在每個連接點用陶泥印蓋章打卡并獲得承德博物館印章護照,試穿皇家服飾,體驗皇家御品,體驗皇家角色扮演,傳承皇家文化,打造創新型博物館游覽方式,樹立業內標桿,創造文創新趨勢,促進承德文化與旅游的發展。較傳統的沿途“觀光式旅游”,能使參與者對景點文化的認知更加深刻。以運動的形式完成旅游,增加了參與的競爭性與娛樂互動性,能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引導旅游由“吃住行”向“運健學”轉型。
博物館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基礎設施,指的是研究和發展的旅游資源,也是一種具有民族和城市特色的旅游景點,是一個區域文化的縮影,賦予了博物館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博物館是一種直接承載文化的載體,也是一種高品位的旅游景點。
承德博物館位于承德市獅子溝橋交通節點的東北角,處于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景區的中心。建成于2019年,采用下沉式庭院設計,建筑中心是一個馬蹄形的室外庭院,點綴了兩棵代表山莊特色的油松,以一種謙遜的態度將建筑融入環境之中,現代簡約的建筑與中式園林的巧妙融合,極具藝術氣息。
1 一個發生軸
根據承德博物館這一獨特的建筑設計和館藏文化,因此,博物館全域定向與文化旅游互動共生發展模式圍繞一個發生基軸來進行。一個發生基軸是指:集周邊文化瑰寶,活館藏文物之魂,貫通館內外文化。一提到博物館,就能想到館藏之豐富,那么周邊文化也是博物館寶貴文化的展示,承德博物館位于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景區的中心,山莊文化和廟宇文化是博物館最重要的周邊文化。因此,周邊景物與館藏文物相互呼應,貫通整個博物館內外之文化。
2 四個著力點
四個著力點:皇家文化場景、皇家服飾、皇家御品道具、皇家禮品的皇家文化洗禮和紀念留存。鑒于承德博物館豐富的文化資源,根據全域定向運動規律,在每個景點景物上這是一個具有文化符號的檢查點,根據歷史脈絡將其串聯起來,并且在各個檢查點設置互動游戲或挑戰節目,過關后會在準備好的具有承德文化特色的“參觀護照”上用博物館文化特色特制的陶泥印蓋章打卡,因此在整場全域定向運動中,參與者身處皇家文化場景,經過檢查點時會體會皇家御品道具或服飾、參與互動游戲,體悟皇家禮品的皇家文化洗禮,還有具有文化特色的紀念冊和參觀護照留存,因此,打造了文化教育、健康體育、文創體驗、互動娛樂四位一體的文化旅游體驗。
全域定向中地圖是很重要的工具,按照參與者的需求可以設計多種類型,依托區域文化特色來進行設計。因此,承德博物館全域定向的地圖應包含館內外所有的文化特征物組成的特色體驗點,供參與者觀賞和體驗,以達到文化教育的熏陶。全域定向參與者需要在自然環境下奔跑,需要結合地理、數學和物理知識主觀去規劃路線,按圖行進,在行進過程中可能會需要跳、爬、鉆等動作來穿越過諸如土墻、溝壑等障礙物,必須依次找到文化檢查點,并且完成體驗任務方可通關,獲得陶泥印蓋章打卡,到達終點,完成參觀護照的蓋章收集。因此,它是一項需要具備一定的戶外生存技能又需要邊賽跑邊思考邊體驗的智力和體能并重的運動。
全域定向是以定向運動為基礎,其形式有個人定向、團隊定向、接力定向、親子定向等。個人賽中參與者需要獨自完成所有文化體驗任務點的挑戰,身體需要面對體能耗盡、尋找檢查點、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等;在團隊賽中,需要跟隊友默契合作完成各種地域文化體驗任務點的挑戰,合理分配團隊任務檢查點,與隊友緊密配合完成比賽。因此在過程中對參與者意志品質提升有很大的提升,對地域文化有深度的體驗,挑戰自己,超越自己,追求個人及團隊勝利的精神愉悅感。
全域定向運動檢查點設計遵循博物館的文化空間連接點,即:馬蹄聲碎,建筑之美;蒼松翠柏,避暑山莊;鹿鳴講堂,臧域風光;和合承德,望磬錘峰。承德博物館地理位置恰到好處,東觀磬錘峰、南望避暑山莊、西看“小布達拉”、北覽普寧寺,成為承德的一道靚麗風景。結合文化空間連接點和館藏的三部曲(“合內外之心 成鞏固之業”、“承先祖‘德澤’,舉‘家法’毋忘”、“譜團結之曲,奏盛世華章”),共同設計全域定向檢查點的位置,在每個檢查點的位置設計拓展挑戰項目、皇家角色扮演等內容,體驗皇家文化。
印章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具有深刻的時代特征,在博物館使用傳統印章的形式進行蓋印打卡,體現出民族文化的特性。承德博物館主題陶泥印章采用陶土材料手制而成,陶土質樸自然的歲月感與博物館的時代風格一致。在印章的外形設計中提取了承德博物館的花格窗、莊園馬蹄等特色元素,使用隸書字體進行設計,展示了承德博物館全域定向比賽的文化特性,又突出了時代氣息,讓實用性、藝術感與歷史觀相輔相成。
承德博物館印章護照設計,借鑒了護照的用法,將承德博物館虛構為一個世界,每一個打卡點相當于一個國家的海關,每到一個打卡點,拿出印章護照蓋印,即可完成一次到此“國家”一游的打卡。印章護照前5頁是關于承德博物館及各個展館的簡介;6至12頁是在打卡點進行蓋印的頁面,每一頁留白的地方使用承德博物館主題陶泥印章為游客進行蓋印,讓印章與頁面元素互相映襯,對其進行畫龍點睛,從而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印章護照后部頁面添加相冊空間,在博物館互動文創體驗中留下的歡樂瞬間,通過照片定格在相冊中,直接形成了本次游玩記錄的手帳,定向打卡的趣味過程配合印章護照的記錄留念,承德博物館全域定向比賽項目一定會給游客留下無與倫比的游覽體驗。
2021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承德博物館圍繞民族團結實地調研,參觀了《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展覽,展覽以“民族團結”為主題,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時序,以事件為主線,展現清政府治國方針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歷史功績。因此按照全域定向的設計思路,緊扣民族團結和傳承歷史文化這一主題來進行地圖的繪制、檢查點的設計、文創產品的設計及相關一系列活動的策劃,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
此次比賽圍繞“民族團結、傳承歷史文化”這一主題來進行,囊括承德的歷史文化符號,最后落腳點在于和合承德,民族團結。全域定向地圖按照承德博物館內外地理環境和坐標數據繪制完畢。在文化檢查點上設置了九個點,寓意九九歸一的哲學思想,所有參與者在承德博物館正大門集合,領取參賽所有物品,之后必須按照地圖給予的順序打卡到訪每個檢查點,到訪哪個位置就會得到相應的陶泥印章蓋章。地圖正面是賽事所有信息及檢查點位置,背面是承德文化創意風格設計,印有九個代表獨特文化創意標志的淺色陶泥印章的博物館護照。
起點與終點都設在承德博物館正大門附近。設置檢查點依次是:第1檢查點,編號31,文化符號寓意馬蹄聲碎,賞建筑之美;第2檢查點,編號32,文化符號寓意北覽普寧寺,悟臧域風光;第3檢查點,編號36,文化符號寓意鹿鳴講堂, 品文化大事;第4檢查點,編號33,文化符號寓意東觀磬錘峰,險要之觀;第5檢查點,編號38,文化符號寓意南望避暑山莊,古典園林;第6檢查點,編號39,文化符號寓意西看小布達拉,寺廟建筑;第7檢查點,編號37,文化符號寓意蒼松翠柏,地理形貌;第8檢查點,編號35,是清宮密藏—漢藏合璧的佛教藝術珍品展;第9檢查點,編號34,是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在每一個檢查點設置了有一定挑戰難度的闖關游戲和皇家御品道具或服飾的體驗。結束后會得到組委會贈送的專屬承德文化創意小禮品,因此,在全程中考驗參與者在完成比賽取得勝利的前提下,親身感悟承德博物館文化的魅力,體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所運動,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此次活動受到了參與者的高度認可,從承德博物館品牌效應、皇家歷史文化、參與者身體體驗感與精神三個維度對此次博物館全域定向運動的成效進行評價和總結。有不同年齡段的參與者,他們的體驗感很好,好的口碑在媒體上宣傳傳播,加上承德媒體平臺的推廣,對承德博物館品牌有很大的宣傳作用。參與者通過 9個文化檢查點的到訪對博物館文化有了直接的接觸和了解,通過浸潤式深度體驗,感受頗深。這次比賽直線距離是1.1km,實際要比這個距離大得多,有些地方可能需要穿越樹林、越過溪水、踏過草坪,參與者不僅領略了博物館外的戶外環境,還增強了奔跑能力,提升定向運動技術,增加了全域山地定向運動經驗,身體素質和體質得到了全面發展,培養了頑強拼搏、不畏艱難、堅忍不拔和勇于創新的優良品質。在全域定向運動過程中還領略了本土民風民俗和建筑歷史文化,感受不一樣的國度,體悟到了不一樣“文化旅游”。
在體驗經濟背景下,立足提升文化自信和旅游經濟,探尋全域定向與文化旅游互動共生的邏輯及其發展,把旅游景點自然環境的獨特特征和全域定向的獨特優勢相結合,各景點用定向運動打卡的行為進行,將全域定向的檢查點設置與旅游單體景觀相結合,即轉變為一種“尋寶”游戲,是一種運動版的“發現之旅”,是一種浸潤式的體驗式的觀光。突出旅游景點中文化的體驗,通過文化外在器物的深度體驗參與、文化創意產品的獲得、互動娛樂環節的體驗等行為,加深參與者對文化的理解和獲得。通過體育與文化、旅游、生態的融合,促進傳統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