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釗雄 方莉 林均玉
(廣東省東莞常安醫院 東莞 523583)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有100~200萬尿毒癥患者需通過透析或腎移植治療來維持生命[1],而超過90%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透析患者伴有腎性貧血。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uEPO)是用于治療腎性貧血的常用藥物[2]。長期的實踐發現,接受常規血液透析(簡稱血透)治療患者除原發疾病導致的機體炎癥外,所用透析液中的細菌、內毒素污染可加重患者機體的微炎癥狀態。而有研究表明機體微炎癥狀態可導致患者發生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抵抗現象[3],可能加重血透患者的貧血,導致臨床使用rHuEPO劑量增多,并增加心血管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4]。我院引進了日本JMS超純中央透析液供給系統(JMSCDDS),該系統集合了多級過濾、多級監控、一體化消毒手段,且生產的透析液細菌標準、內毒素標準均較國家標準提升了至少250倍。血透患者接受JMS超純透析治療或能有助于減輕其機體的炎癥狀態,繼而改善EPO抵抗現象,減少rHuEPO用量和并發癥。本研究探討JMS超純透析改善血透患者微炎癥狀態的效果和對改善腎性貧血所需rHuEPO劑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前瞻性選擇東莞常安醫院血液凈化中心2020年7~12月收治的血透患者83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簡單隨機化原則分為對照組(40例)和試驗組(43例)。其中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5~70歲,平均(53.40±5.11)歲;透析齡3~10年,平均(5.70±1.21)年;原發病,糖尿病腎病10例,高血壓腎病20例,慢性腎病8例,其他2例。試驗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44~70歲,平均(53.13±5.46)歲;透析齡3~8年,平均(5.81±1.15)年;原發病,糖尿病腎病13例,高血壓腎病17例,慢性腎病10例,其他3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參與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規律透析3個月以上者;(2)入組前1個月未接受高通量透析、血液濾過、血液灌流等其他血液凈化方案治療者;(3)病情穩定。排除標準:(1)合并血液系統疾病者;(2)其他原因導致的機體處于感染狀態者;(3)合并惡性腫瘤者;(4)心肺功能障礙者。
1.3 治療方法 基礎治療:兩組均接受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CHO細胞)(國藥準字S20030089)治療,劑量維持120 IU/kg,并補充鐵劑、葉酸、維生素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接受常規透析治療。采用德國貝朗Dialog血透機、德國費森尤斯4008B透析器進行透析治療,選擇碳酸氫鹽透析液、一次性聚砜膜透析器,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溫度36.5℃,透析血流量200~300 ml/min,透析面積1.8~2.0 m2。透析通路為前臂動靜脈內瘺,需采用低分子肝素鈉抗凝。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 h。試驗組:接受JMS超純透析治療。患者采用一次性聚砜膜透析器和超純透析液,透析液的細菌<0.1 CFU/ml,內毒素檢測不到(檢測低限為0.03 EU/ml)。透析膜面積1.8~2.0 m2,碳酸氫鹽透析,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 h,血流量20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兩組連續治療12周。
1.4 觀察指標(1)rHuEPO用量:于入組時、治療12周后,統計患者每周的rHuEPO用量,以維持血紅蛋白(Hb)110~120 g/L、紅細胞比容33%~35%為靶目標。(2)EPO抵抗指數(ERI)[5]:于入組時、治療12周后計算ERI,ERI=每周EPO劑量(IU)/[體質量(kg)×Hb(g/L)]。(3)微炎癥狀態:于入組時、治療12周后取兩組患者血清標本,采用免疫分析儀測定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Atray360特種蛋白分析儀測定C反應蛋白(CRP)水平。(4)生活質量:于入組時、治療12周后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6]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了生理功能(R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等8個領域,每個領域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5)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兩組心血管并發癥、腦血管意外及嚴重感染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描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描述,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ERI與rHuEP O用量對比 治療后,試驗組ERI、rHuEPO用量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ERI與rHuEPO用量對比(±s)

表1 兩組ERI與rHuEPO用量對比(±s)
注:與同組入組時比較,*P<0.05。
rHuEPO用量(IU)入組時 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n ERI[IU/kg·(g/L)]入組時 治療后40 43 t P 1.64±0.32 1.62±0.36 0.268 0.789 1.60±0.41 1.10±0.23*6.784 0.000 17 865.43±2 106.50 17 623.98±2 380.45 0.490 0.625 17 640.61±2 310.68 12 016.42±1 906.35*12.046 0.000
2.2 兩組微炎癥狀態對比 治療后,試驗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微炎癥狀態對比(±s)

表2 兩組微炎癥狀態對比(±s)
注:與同組入組時比較,*P<0.05。
CRP(mg/L)入組時 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n IL-6(ng/L)入組時 治療后TNF-α(ng/L)入組時 治療后40 43 t P 80.59±9.25 83.36±10.69 1.265 0.210 76.56±10.98 60.44±7.34*7.804 0.000 75.62±12.30 77.30±11.67 0.637 0.526 78.24±10.65 69.11±9.30*4.147 0.000 14.64±3.16 15.57±3.11-1.350 0.181 13.62±3.84 9.53±2.17*5.915 0.000
2.3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治療后,除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維度外,試驗組健康調查簡表其余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分,±s)

表3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分,±s)
注:與同組入組時比較,*P<0.05。
總體健康入組時 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n 生理功能入組時 治療后生理職能入組時 治療后軀體疼痛入組時 治療后40 43 t P 68.40±7.23 67.69±8.40 0.414 0.680 70.64±8.21 76.22±5.40*3.630 0.001 53.60±8.44 54.69±8.77 0.577 0.566 56.60±7.44 78.35±6.20*14.411 0.000 59.60±10.24 60.33±10.11 0.327 0.745 62.65±11.37 70.63±10.48*3.317 0.001 56.22±9.31 58.40±10.26 1.015 0.313 58.40±7.34 65.38±7.80*4.200 0.000活力入組時 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n 社會功能入組時 治療后情感職能入組時 治療后心理健康入組時 治療后40 43 t P 69.40±7.35 70.22±6.40 0.540 0.591 72.30±8.46 73.44±7.90 0.633 0.528 70.56±10.34 71.22±12.05 0.268 0.789 73.11±8.31 72.40±6.59 0.429 0.669 60.34±8.24 62.39±9.44 1.056 0.294 63.40±8.70 68.40±9.37*2.521 0.014 63.45±8.64 65.22±7.41 0.998 0.321 66.50±9.61 72.31±8.40*2.923 0.005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試驗組、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9.30%、15.00%,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例(%)]
血透患者常伴有腎性貧血,而EPO缺乏是造成貧血的最常見原因,因此臨床常在補充鐵劑、葉酸等基礎上應用rHuEPO改善貧血。但調查顯示有5%~10%的患者對EPO的反應性降低或產生抵抗的情況[7],這主要與機體的炎癥狀態、氧化應激等因素有關。而造成機體炎癥狀態、氧化應激的原因除疾病本身外,還與所用的透析液有關。相關調查顯示接受血透的患者每周要與約360 L水接觸,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細菌、內毒素污染,繼而誘發機體的免疫反應,導致其處于炎癥狀態[8]。JMSCDDS系統能顯著降低透析液中的細菌和內毒素,患者采用該系統進行JMS透析治療或能有效減輕機體的微炎癥狀態,進而改善EPO抵抗。
EPO抵抗即在鐵儲備充足的情況下,每周皮下應用EPO達300 IU/kg或靜脈用藥達450 IU/kg,仍不能使Hb值維持或達到目標水平[9]。血液透析患者除腎功能衰竭本身可導致的免疫應答外,微生物、內毒素、各種化學物質、補體、免疫復合物等刺激下,體內會產生以細胞因子驅動的全身性、輕微性慢性炎癥狀態,表現在單核巨噬細胞激活,IL-6、TNF-α等促炎因子釋放增加的慢性炎癥過程,稱為血透患者的微炎癥狀態[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ERI、rHuEPO用量均低于對照組,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JMS超純透析能顯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機體炎癥水平,并改善ERI,降低治療腎性貧血所需的rHuEPO用量。微炎癥狀態下的各種致炎細胞因子可抑制內源性EPO的生成,并干擾拮抗EPO抗細胞凋亡的能力;IL-6、TNF-α、干擾素等細胞因子改變了紅系造血干細胞對EPO的敏感性,發生EPO抵抗[11]。常規透析治療中采用的透析液要求細菌<50 CFU,內毒素<1.0 CFU,而JMSCDDS系統獲得的透析液符合美國國家標準ANS/ANMIRD52:2004中關于有關超純透析液的標準,即細菌標準<0.1 CFU,內毒素檢測不到(檢測限為0.03 EU/ml)。JMS的超純透析液無誘發機體產生細胞因子的能力,因此能減少細胞因子的釋放、T細胞的活化,減輕機體的炎癥狀態,從而改善由于慢性炎癥狀態、氧化應激導致的ERI,促進EPO的分泌,并增加紅系細胞對EPO的敏感性;同時JMS能減少透析液中氯胺、氯、鋁等重金屬及微量元素的攝入,有利于血紅蛋白的合成,預防貧血的發生,因此能減少rHuEPO用量。
此外,本研究發現接受JMS超純透析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JMS超純透析治療不僅能有效減輕內毒素、細菌等引起的微炎癥狀態,還能提高患者體內毒素及代謝產物的清除率,提高透析治療的效果,降低患者機體各種急慢性炎癥的發生風險,改善生理功能,從而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存質量。rHuEPO有引起患者血壓升高的風險,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系統并發癥。本研究發現JMS超純透析雖能一定程度上減少rHuEPO的用量,但在減少心血管并發癥、腦血管意外等并發癥的效果不明顯,這是因為上述并發癥不僅與rHuEPO的用量有關,還與患者機體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管功能、是否發生過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因素有關。另外,造成兩組并發癥無明顯差異的原因也可能與觀察的時間較短有關。
綜上所述,接受JMS超純透析治療患者的機體微炎癥狀態較常規透析治療患者輕,JMS超純透析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EPO抵抗現象,降低治療腎性貧血所用的rHuEPO劑量,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