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蘭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學 351100)
高中數學是一門集抽象性與邏輯性為一體的學科,知識內容具有枯燥無趣的特征,怎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一大難題.教師可采用近些年來比較流行的情境教學法,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創設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放置到形象、直觀的情境中,為數學課堂注入更多趣味元素,為學生帶來新穎的學習體驗,改善他們的學習效果,助力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正所謂“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所有學科知識同生活都或多或少有所關聯,數學自然也不例外,同樣與生活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在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應注重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助力數學教學.教師首先需把握好所授內容同現實生活之間的結合點,圍繞教學目標與要求,巧妙引入一些生活化資源,在數學課堂上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社會見識,使其在熟悉的生活化素材下主動學習,讓他們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比如,在進行《等差數列》教學時,教師先給出以下生活實例:一堆擺放的鋼管,第一層是1根,往下每一層都比上一層多1根,形成數列1,2,3,4,5……;某禮堂內設置25排座位,從第一排開始各排座位數組成數列10,12,14,16,18……;某水庫正在放水灌溉農田,原始水位是18米,每天下降0.5米,組成數列18,17.5,17,16.5,16……;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討論這三組數列有什么變化規律?他們分析、計算以后發現第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都等于1,第二個數列是差是2,第三個數列的差是-0.5.之后,教師引領學生仔細觀察這三個數列的共同特點,即為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都等于同一個常數,使其順利得出等差數列的定義,并為學習者介紹公差的概念,即上述數列中后一項與前一項之間的差值叫做公差,通常用d表示.而后要求學習者使用an,a1,d分別表示數列某一項的值.結合數列的序號n,使用數學語言歸納出求上述數列某一項值的求解公式.學習者經過思考以及不斷地嘗試,得出了an=a1+n(n-1)d.
如此借助生活資源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既能使學習者認識到數列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又能很好的激發其學習興趣,為后續數列知識地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知識過于抽象,不僅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容易遇到障礙或困惑,自己講授時也面臨著類似問題.高中數學教師應注重直觀教學情境的創設,助力數學教學順利實施.創設情境時可運用一些同教學內容有關的實物道具,既能直接把生活中的實物帶到課堂上,也可用圖畫形式來展示,或運用模型及其它教具,由此創設直觀化的教學情境,帶領學生在觀察、操作中學習數學知識,增強他們的感性認知.
教學中借助實物創設直觀教學情境,鼓勵學習者親自動手操作,不僅能提升學習者體驗,增加課堂學習樂趣,而且可幫助學習者在頭腦中建立清晰地模型,更加牢固地記憶空間幾何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廣泛運用至各行各業.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早就是一種常態,具有把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化、靜態內容變得動態化、微觀信息變得宏觀化等功能.這為課堂教學的實施提供諸多便利與新的可能.針對高中數學教學而言,可借助信息技術優勢,在圖片、視頻、動畫等資源下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讓他們輕松、高效的學習與掌握新知識.
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生動教學情境,可很好地吸引學習者注意力,化抽象為直觀,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數學中的抽象概念,使其更加準確地理解,牢固地掌握所學.
課堂互動具有能夠激發學習者主動思考,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幫助學習者更加深入理解所學的優點,因此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精心設計互動問題,借助互動教學情境的創設展開教學.例如:已知定義在[-1,1]上的奇函數f(x)滿足f(-1)=-1.且對于[-1,1]上的兩個數a,b,a+b≠0時滿足(a+b)[f(a)+f(b)]>0成立,若f(x) 課堂上部分學習者不知道如何運用,轉化給出的已知條件,不會作答.針對這一情況與學習者進行如下互動,啟發學習者尋找解題思路,把握解題的相關細節. 師:奇函數存在怎樣的等式關系? 生:f(x)=-f(-x). 師:很好.從已知條件“(a+b)[f(a)+f(b)]>0”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和判斷函數單調性的方法類似. 師:該如何運用奇函數,對公式“(a+b)[f(a)+f(b)]>0”進行變形,以得出函數f(x)的單調性? 師:那么函數f(x)在[-1,1]上的最大值是? 生:f(1). 師:怎樣求f(1)? 生:f(1)=-f(-1)=1 師:怎樣求解恒成立問題? 生:要想滿足題意只需m2+2tm+1>f(x)max 當學習者正確回答問題時及時表揚學生.最終學習者從互動中獲得啟發,順利地解答出了該題,即,m2+2tm+1>1,整理得到m2+2tm>0,令g(x)=m2+2tm,其在t∈[-1,1]恒成立.可得g(-1)>0,g(1)>0,解得m<-2或m>2,即,m的取值范圍為(-∞,-2)∪(2,+∞).實踐中創設互動問題情境激活高中數學課堂的同時,指引學習者盡快地找到解題思路,使其掌握了上述習題解題思路,增強其解題自信,鍛煉了其解題能力. 高中實現教學中立足教學內容創設探究教學情境,引導學習者開展探究活動,不僅能鍛煉學習者的探究能力,而且可使學習者更加清晰、全面地認識所學,進一步拓展其視野.創設探究教學情境時一方面,注重立足學習所學創設探究問題,降低學生探究陌生感,避免挫傷其探究的積極性.同時,探究過程中為確保學習者向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得出正確探究結論,應注重給予學習者探究過程中地引導,使其少走彎路.另一方面,學習者完成探究活動時應及時給出相關問題,引導其運用探究結論進行解答,使其能夠學以致用. 圖1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助力數學教學是一個有效途徑,教師應提高認識,做好教學經驗總結,明確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情境,結合對教學內容地認真分析,把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積極做好充分授課準備,靈活創設相關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者學習熱情,深化其對所學知識地正確理解,為其靈活應用以及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5 立足教學內容,創設探究教學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