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寶剛,郭麗娟
(1. 山西省臨汾市第三中學校,山西 臨汾 041000;2.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雙減”政策強調的是以學生為本,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此,社會各界都提高了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體育課作為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在促進中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雙減”政策背景下,中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應該立足于“雙減”政策的要求,科學調整教育工作,提升體育教育質量。
當前,針對中學生的培養,要求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因此,中學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也要求樹立“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全人教育”“快樂體育”等先進教育理念,但就當前中學體育教育現狀來看,這些先進教育理念沒有得到落實,依然有很多體育教師過分重視中學生體育考試成績,而很少關注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內心感受。這種陳舊的教育理念導致中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主動性不強,進而導致他們的體質健康水平下降。同時,這種陳舊的教育理念也阻礙了中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與“素質教育”“全人教育”等教育理念的要求背道而馳。
雖然說體育教育是貫穿于學生的整個教育階段的,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體育教育的重視不足。就中學體育教育模式來看,通常是選擇簡單、粗放型的教育模式,鮮有中學體育教師會深入研究中學體育教育內容與教學模式,而只是選擇傳統的教學形式展開教學,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缺乏趣味性、教學環境沉悶,自然影響了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影響了中學體育教育質量。
目前,我國依然有很多中學尤其是鄉鎮中學由于體育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存在體育運動場地設施與運動器材不完善的問題,這不僅影響學校的正常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而且影響中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中學體育教育的發展。當前,中考與高考都與體育掛鉤,引起了中學校領導與體育教師、中學生及其家長對體育教育的重視。同時,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以及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中學校領導與體育教師、中學生及其家長對體育教育價值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這顯著提高了體育課在中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
“雙減”政策的實施,要求關閉文化類校外培訓機構,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許多中學生從繁重的“補習”中“逃脫”,從而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參加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
與時俱進一直都是時代發展的強音,中學體育教育理念與方法也應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進行更新,使“雙減”政策下的各項教育任務得到有效落實。針對中學體育教育,中學體育教師應以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根本,盡可能地組織開展更具吸引力與娛樂性的體育教學活動。當前,許多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仍存在缺乏趣味性、活動氛圍不夠自由等問題,從而抑制了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以及體育參與主動性的激發。在此背景下,中學生只是被動地參加體育活動,影響了體育鍛煉效果。為此,中學體育教師應及時更新體育教育理念與方法,以更具人本性的教育理念和更具趣味性的教育方法來激發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建議中學體育教師深入研究中學體育教材與教育目標,以“以人為本”“健康第一”“教會、勤練、常賽”等教育理念為指導,不但要教會中學生運動技能,還要重視對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而有效提升中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同時,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建議中學體育教師考慮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選用分層次教學法;考慮課堂氛圍的營造,選用情境教學法;考慮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選用合作學習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等。總之,中學體育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與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中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中學體育教育質量的提升。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中學生的興趣愛好越來越廣泛,中學生的個性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為了順應中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與多元化的個性,中學體育教師在安排體育課程內容時一定要注意內容的多元化。“雙減”政策實施之后,中學生體育學習與鍛煉的時間增多了,因此,中學體育教師在為他們安排課堂體育活動內容之外,還應為他們安排一些多元化課外體育活動。建議體育教師為中學生安排一些體育社團活動,使他們的課外體育活動需求得到滿足。安排課外體育活動內容時,體育教師要適當為中學生安排一些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和戶外休閑體育活動,如蒙古族摔跤、輪滑、定向運動等。
課外體育活動與競賽是中學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延伸,對推動中學體育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雙減”政策為中學課外體育活動與競賽的開展提供了時間與空間,中學校領導與體育教師應把握這一機遇,從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的層面出發,積極組織形式各樣的課外體育活動與競賽。例如,中學校領導可定期組織體育周、體育節等主題性體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營造一個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同時,中學校領導應重視學校體育運動會的開展,鼓勵全體中學生積極參與,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加體育競賽活動,進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這對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組織課外體育活動時,中學校領導與體育教師要立足于“服務每一個學生”的教育宗旨,充分考慮體質較弱以及殘疾學生的體育活動需求,開展一些益智類、運動強度較弱的體育項目,以此提高體質較弱以及殘疾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中學校領導與體育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與競賽時,可有意識地將體育運動理論知識、技戰術教學與競賽、游戲、表演等形式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形式各樣的活動來激發中學生的參與興趣,使中學生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參加活動。“雙減”政策實施延長了中學生體育課后服務時間,中學領導與體育教師就可通過增加體育服務項目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課余體育活動,如指導學生組建各種體育社團。中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社團加入。體育社團活動不但能夠提高中學體育課堂教育,而且有助于中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利于他們盡早樹立“終身體育”意識,進而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中學校領導要根據本校師生對體育場地設施與運動器材的實際需求,加大體育教育經費的投入,不斷完善體育場地設施與運動器材,為師生開展體育教學與訓練、課外體育休閑娛樂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雙減”政策的實施,旨在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它要求中學領導與體育教師在關注中學生體育考試成績的同時,保證中學生能夠在校內學足體育、學好體育。在中學體育教育具體工作中,中學校領導與體育教師應立足于當前中學生對體育學習的多元化需求,更新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豐富教學內容,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教育活動,使中學生在增強體質健康的同時,熟練掌握一 兩項體育運動技能、樹立“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