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良
(山西晉中理工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近年來,數據技術、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廣泛出現,尤其是在5G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到來后,此類現代化高新技術在教育領域中掀起革命性狂潮,高等教育領域開始向翻轉課堂、智慧校園的方向發展,此也使高校課程教育中傳統教育理念元素越來越少。在此背景下,高校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開始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逐步進入教育信息化時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高校體育教學也步入信息化改革中,不僅有助于傳統高校體育教學突破難以攻克的技術瓶頸,同時也能革新高校體育教學的方式與技術。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引入教育信息化手段具備重要意義,還可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目前,多數高校在教學過程中以課外體育實踐為主,大學生鮮有機會學習體育理論知識,大學生對體育專業理論知識了解明顯不足。加之大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重視大學生體育能力的增強、身體素質水平的提升,并未將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作為重點,也并未清晰地認知到培養大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僅重視體育運動的展開,以達到幫助大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的教學目標,并未將與體育項目相關的運動優勢與劣勢及文化背景等向大學生介紹,使大學生盲目參與體育運動,在運動時目的性不足。大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所掌握的內容僅為動作要領、基本技能等,大學生的體育精神、體育意識并未得以培養,長此以往,將會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長久性產生影響。此外,由于大學生在體育運動時并未了解體育歷史文化、體育理論,使大學生逐步喪失體育學習興趣,阻礙了體育教學在高校中的發展。
分析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發現,動作糾錯、學生模仿、動作示范、動作講解等傳統教學流程仍為主要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大學生體育學習需求,難以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如何實現高校體育創新改革為一項亟須解決的問題。受傳統體育教學環境的影響,信息技術、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難以在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得以廣泛應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仍占據體育課堂教學的主流地位,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大學生的注意力雖可被體育教師的示范動作所吸引,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但實際上,此種一對多的教學模式無法充分滿足每位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大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被忽視。長此以往,將會逐漸磨滅大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且在此種一對多教學模式下,大學生的錯誤體育動作無法被及時糾正,大學生體育學習效率難以得到提升,使大學生無法感知體育學科學習樂趣。此外,高校部分體育項目具備較高難度,對大學生學習活動的展開提出較高要求,傳統的體育教學示范無法幫助大學生對此動作形成全面理解,導致大學生無法充分掌握體育動作、學習效率難以提升。
體育課堂教學只是高校開展體育教學的內容之一,其還包括督促大學生完成體育課后作業、對大學生展開體能健康測試等管理服務項目。現階段體育教學不僅需具備監督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職能,還應重視大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為大學生提供系統、全面的體育健康服務,將大學生培養成身體強健且具備體育精神的人才。然而,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管理與服務比較滯后,并主要表現為以下2點。(1)體育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較低,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工作效率;(2)體育服務內容不夠豐富,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仍以單一的課堂教學為主,不具備為大學生實施多媒體體育教學的意識,體育教學模式的單一導致高校體育教學問題頻發,并未將體育信息化教學優勢充分發揮。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應用將會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還可為大學生提供信息化的學習管理服務與體格檢查服務,有助于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不斷提升。
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所涉及的安全教學、體育測試、運動知識及大學生評價等需求均可利用教育信息技術完美解決,體育教師通過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可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與優秀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活動需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此探索體育教學內容與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一方面,體育教師應學會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大學生創建現代化教學情境,通過信息科技的方式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實現體育教學資源管理網絡化,并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借此還可為大學生提供新的體育學習路徑、體育學習方式。例如,體育教師為大學生展開體育動作示范時,除可現場為大學生親自示范外,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體育動作視頻,借此方式讓大學生觀看并模仿,大學生通過視頻的觀看可掌握體育項目的關鍵動作,提高大學生動作標準程度。此外,體育教師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可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展開體育理論知識教學活動,可借助信息網絡中的體育教學教案、播放專業體育運動視頻以及為大學生引入體育游戲等方式,擴展體育教學內容,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網絡資源的共享,以此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人文素養和體育信息素養。另一方面,體育教師應運用豐富的體育教學資源讓高校體育教學方案充滿個性化,不斷優化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師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應結合不同大學生的身體素養與運動興趣等,為大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和個性化的學習幫助,推動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向多元化、開放化方向發展。
高校體育教學方式除可影響體育效果外,同時也會對大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產生影響,因此,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為體育教師教學及大學生學習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體育教師在高校體育教學模式下,需嘗試將信息技術、體育教學有機融合,以此實現體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及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學需要在各個方面均出現信息科技的身影,努力將多媒體體育教學模式變成現實,讓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水平達到國際化的標準。從信息化體育教學管理角度出發,高校可以融合大數據與信息技術,為大學生構建校園智慧運動場,使大學生在運動訓練時可獲得信息科技的幫助,同時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大學生體育活動的信息進行采集,將采集到的大學生運動信息儲存在教學信息化管理系統中,以此不僅可有助于體育教師在課后對大學生體育運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糾錯,還可讓大學生了解自己的運動數據,并針對運動數據情況及時調整運動狀態和運動強度。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從調查學習需求、評價教學成績、達成運動目標等多方面著手,對體育教學的管理形式展開改革創新。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運動監測軟件監測大學生體育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要求大學生通過監測軟件上傳自己的運動視頻和運動數據等,為體育教師考核大學生體育課后作業完成情況提供信息化的監督方式。
高校體育教學需要在大數據技術和教育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對高校體育信息化教育機制進行完善,并利用大數據輔助高校體育教學,以此實現對大學生體育教學與訓練的信息化管理。一方面,高校需要運用大數據技術展開體育教學,利用雷達圖表形式展示大學生的體育成績和體質情況,直觀呈現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情況,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從復雜變得簡單,體育教學的工作量得到減少,教學管理的效率相應得到提升。同時體育教師還可以根據分析報告,結合不同大學生的體質與身體狀況展開針對性教學,還可利用信息系統和App的方式,對大學生的運動健康與身體素質變化進行持續跟蹤,利用跟蹤后的數據為大學生制定相關的練習計劃,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另一方面,高校可以為體育教學創建信息化安全防范系統,為每一位大學生建立健康檔案,記錄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數據,為體育分層教學提供數據依據。同時,體育教師還需要針對大學生健康數據分析對具有特殊身體情況的大學生進行運動干預,為此類大學生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
教學信息化背景可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場景,此背景不僅可共享多種體育教育資源,大學生還可體驗多元化的教學情境,體育教學在此種教學模式和場景中變得更加簡單有效。因此,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需合理運用教育信息技術,創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學模式,走好探索創新之路,推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在日漸完善的體育教育信息化教育機制下向更高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