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華
(山西省朔州市融媒體中心朔州日報社,山西 朔州 036000)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傳播特性,因此,只有充分認識新媒體對傳統紙媒帶來的影響,才能有效發揮傳統紙媒新聞的傳播優勢,增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時效性,積極正面引導輿論。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紙媒應積極實現與新媒體的緊密融合,革新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模式、思想理念,使他們能夠適應新時代新聞傳播的要求,提高紙媒新聞的采訪質量,進而提升紙媒的活力和創新性。
新媒體時代為傳統紙媒帶來了更加多元的新聞采編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傳統紙媒的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傳統紙媒的信息獲取渠道更加廣闊,新聞采訪人員收集、梳理、驗證信息也更加方便,能夠切實提升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第二,紙媒新聞的采編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傳統紙媒的新聞采訪工作是面對面開展的,而在新媒體時代,新聞采訪活動可以通過語音聊天、視頻聊天、直播等方式進行,這種立體化的采訪方式不僅深受大眾喜愛,還進一步提升了新聞報道的吸引力。
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就必須學習、借鑒新媒體技術和思維,并結合自身優勢,實現積極優化與創新。比如,傳統紙媒新聞的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與新媒體存在差異,如果只是單純借鑒新媒體新聞的采寫方法,不僅無法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還可能出現新聞采編內容混亂的情況,甚至無法保留傳統媒體的優勢。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紙媒應基于自身優勢制定多元化的發展目標,充分了解新媒體技術所帶來的變化,從革新新聞采編人員的思維方式入手,以全新的采訪模式為紙媒內容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不僅要留住紙媒原有的受眾,還要吸引更多的新受眾,構建并完善傳統紙媒新聞的良性循環發展體系。
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較大地改變了新聞采訪工作的環境,而部分紙媒新聞采編人員長期受傳統媒體傳播模式的影響,并未積極轉變思維、創新工作方式,長此以往,使得新聞采訪工作與時代脫軌,難以保障新聞內容的時效性,甚至出現了新聞報道內容與受眾口味不符的情況,導致紙媒受眾不斷減少。
一方面,新媒體具有開放性、交互性的特點,信息傳播也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受眾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客戶端等渠道及時獲取新聞信息;另一方面,受眾需求不斷變化,而新媒體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精準了解受眾需求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送,有效滿足了受眾的個性化需求。在此時代背景下,雖然傳統紙媒也積極嘗試探索與新媒體的融合,但是其所打造的新媒體平臺多將紙媒內容進行“搬運”,使得受眾難以找到感興趣的新聞信息,從而導致了受眾群體逐步流失。
新媒體傳播環境的核心特點是搭建了多元化的載體平臺,而當前傳統紙媒的載體平臺相對單一,因此,難以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一方面,在新媒體時代的新聞采編環節中,傳統紙媒的互動性不強,無法與新媒體傳播路徑相提并論,并且,紙媒的傳播方式較為單一、傳播范圍也相對狹窄,這是阻礙采訪工作創新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的融合不足,也進一步導致紙媒的核心競爭力不斷下降,影響到紙媒的可持續發展。
新媒體平臺融合了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媒介形式,能夠滿足受眾信息消費的核心要求,并且,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顯著的時效性,因此,在市場中具有穩固的發展地位。相比較來說,傳統紙媒功能單一、信息傳播速度較慢,難以有效滿足受眾的信息獲取需求,這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新聞設計、排版、采編等各個環節消耗的時間較長;第二,受眾自己訂閱和購買、實際的運輸距離和運輸時間等都會對新聞時效性產生一定的影響。雖然紙媒的內容專業性較強,新聞采編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普遍較高,但是在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受眾往往更容易被新媒體平臺吸引,這也是傳統紙媒開展新聞采訪工作的難題。
傳統紙媒與新媒體平臺的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傳統紙媒要實現長效發展目標,就要積極轉變思維,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創新新聞采訪方式,提升采訪水準,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兩點:首先,新聞采編人員要摒除傳統的采訪思路,積極采納先進的采編方式,并利用數字化的采編工具,在紙媒新聞中形成良性互動模式,從而實現紙媒的轉型發展目標。其次,要堅持“內容為王”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開展立體式報道,并積極創新報道呈現形式,實現傳統紙媒與新媒體平臺的有效兼容,從而滿足受眾的多層次閱讀需求。
首先,傳統紙媒應不斷拓展與新媒體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以建設新媒體平臺為核心,打造創新型的信息采編平臺,并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創新語言風格和采訪模式,注重細分受眾,為受眾提供個性化的新聞推薦,有效擴大新聞媒體的傳播范圍。其次,新聞采編人員應時刻關注社會環境的變化情況,提升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尤其是在新聞采編互動環節中,需要了解受眾的真實想法和特點,深入挖掘吸引受眾的信息,創新新聞采編工作的形式。比如,為了有效適應融媒體的發展目標,許多傳統媒體都建設了融媒體指揮中心,統一調配采編記者,并合理分發新聞線索;采編人員在編輯好稿件后,會及時發到手機APP、報紙、網站等多個平臺上,大大提升了新聞采編的時效性。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紙媒不僅要進一步創新、優化信息的編排方式,還要充分了解受眾的基本特點,努力提升受眾關注度。首先,新聞采編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新聞挖掘水平和新聞敏感度,能夠在多元化的信息資訊中,選擇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完成采編和播報工作。其次,新聞編輯人員要擁有良好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能夠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信息傳播。最后,新聞采編人員要充分挖掘事件信息、運用專業用語,使受眾能夠獲得準確的參考信息,并從選擇新聞標題、新聞排版、提升新聞質量等角度入手,提升新聞報道的實際價值。
采編人員是傳統紙媒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在市場化需求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必須要汲取新媒體平臺的核心優點。首先,在紙媒持續優化和改革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要注重新聞質量,立足于真實性、引導性,不斷提升自身新聞素養和業務水平。其次,要重視采編過程,促進后續工作的開展,并積極提升自身的新聞敏感度,進而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
1.新聞采編人員要合理利用網絡信息渠道,關注媒體的發展形勢。首先,在新聞策劃階段,要選擇關注度較高的話題,逐步形成紙媒品牌的公信力;其次,借助信息化技術,將聲音、文字、圖片等形式融入新聞報道,豐富報道形式,使受眾能較全面地了解新聞事件的發展過程;最后,在新聞內容的關鍵詞上添加超鏈接,方便受眾了解新聞事件的相關信息,拓寬受眾視野。
2.新聞采編人員應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挖掘有價值、能夠引人深入思考的信息,形成深度報道。此外,不僅要關注新聞事件的表面信息,還要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預判事件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而提升新聞報道的價值和質量。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紙媒想實現穩定、長效的發展目標,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就必須緊跟新媒體的發展步伐,實現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新聞采編人員在新聞采訪過程中,要確保新聞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充分了解受眾需求,并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思路,提升自身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