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旋濤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湛河分院中西醫結合內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種較為復雜的臨床綜合征,治療難度大,并發癥多,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1-2]。當前冠心病CHF發生率逐年遞增,增長速度較快,西醫治療以控制原發病、降壓降糖、去除誘發因素等為主,能夠獲得一定效果[3-4]。CHF根據其表現可納入“心悸”、“喘證”、“水腫”等范疇,屬本虛標實之癥,心氣、心陽虛為本虛,血瘀、痰濕為標實,治療當以活血利水、益氣溫陽為主[5]。本研究用真武湯合血府逐瘀湯輔治冠心病CHF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78例,均為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CHF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9例。對照組男24例、女15例,平均年齡(69.35±7.63)歲,平均病程(3.29±0.84)d,平均體重(64.28±3.79)kg。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齡(69.89±7.45)歲,平均病程(3.06±0.71)d,平均體重(64.74±3.96)kg。兩組性別、年齡、病程、體重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冠心病CHF西醫診斷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6]相關標準。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疲倦、呼吸困難、端坐喘息等。心功能分級標準為對日常活動不會造成明顯影響,正常活動下不會出現疲倦、乏力、氣促、心悸等表現為Ⅰ級;靜息時無明顯癥狀表現,進行日常活動時可出現輕微的疲倦、乏力、心悸、氣促等表現為Ⅱ級;靜息時癥狀不明顯,稍有活動變化出現明顯的疲倦、乏力、心悸、氣促等表現為Ⅲ級;靜息時便出現疲倦、乏力、心悸、氣促等表現,活動時上述正常明顯加重,對生活造成較大困擾為Ⅳ級。②冠心病CHF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相關標準。證屬陽虛水泛兼血瘀證,主癥為心悸,畏寒肢冷,氣促,肢體浮腫,痰呈泡沫樣;次癥為面色晦暗,尿少腹脹,口唇青紫,伴胸水;舌淡紅苔白滑,脈細促。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心功能分級為Ⅱ-Ⅲ級;②對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③患者意識清楚,能夠配合臨床研究;④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病變;②存在造血系統疾病或嚴重感染;③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④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
兩組均西醫綜合療法,包括合理飲食、治療基礎疾病、科學運動、限制水鹽攝入、注意休息等。另外口服螺內酯片(哈藥集團制藥六廠,國藥準字H23020207)20mg;比索洛爾(北京金城泰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043)2.5mg;厄貝沙坦(浙江諾得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018)150mg,日1次。
觀察組加用血府逐瘀湯聯合真武湯治療。藥用赤芍、白術各15g,桃仁12g,生姜、紅花、牛膝、芍藥、茯苓、生地黃、當歸、制附子各9g,桔梗、枳殼、甘草各6g,柴胡3g。水煎,去渣取汁400mL,分早晚2次服用。
兩組均治療4周,治療期間需嚴格按照醫囑用藥,治療期間不可自行減量、換藥、停藥。
兩組治療效果,另外分別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比較血液流變學、心功能及炎癥因子,另外觀察藥物安全性。①血液流變學:使用北京賽科希德 SA-9000型全自動血液流變儀檢測纖維蛋白原(FIB)、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②使用心臟超聲檢測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③炎癥因子:使用酶聯免疫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④觀察用藥安全性,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等。
參照《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乏力、疲倦、呼吸困難、端坐喘息等癥狀消失,證候積分減少超過70%,心功能分級恢復至Ⅰ級或提升2級以上為顯效。乏力、疲倦、呼吸困難、端坐喘息等癥狀均得到改善,證候積分減少超過30%但不足70%,心功能分級提升Ⅰ級為有效。乏力、疲倦、呼吸困難、端坐喘息等癥狀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低于30%或出現明顯升高,心功能分級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
用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全血低切黏度(mPa·s) 全血高切黏度(mPa·s) FIB(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9 17.96±3.09 13.87±1.74* 6.25±1.07 5.76±0.61* 3.37±0.49 2.84±0.35*觀察組 39 17.85±3.07 10.93±1.18* 6.31±1.12 5.04±0.53* 3.35±0.47 2.22±0.27*t 0.158 8.733 0.242 5.564 0.184 8.759 P 0.875 0.000 0.810 0.000 0.855 0.000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LVEF(%) LVESD(mm) LVEDD(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9 44.64±4.96 48.22±5.37* 44.78±3.49 39.46±2.47* 57.75±3.93 54.37±2.84*觀察組 39 44.38±4.81 54.96±6.54* 44.91±3.76 33.98±2.05* 57.58±3.84 51.68±2.16*t 0.235 4.974 0.158 10.662 0.193 4.708 P 0.815 0.000 0.875 0.000 0.847 0.000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指標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指標比較 (±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CRP(mg/L) IL-6(pg/mL) TNF-α(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9 13.45±1.24 10.67±1.01* 73.69±7.42 61.39±5.38* 26.04±6.12 18.96±3.75*觀察組 39 13.66±1.47 6.31±0.86* 73.34±7.81 45.79±4.56* 25.78±6.87 14.16±2.52*t 0.682 20.526 0.203 13.814 0.177 6.345 P 0.497 0.000 0.840 0.000 0.860 0.000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均未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順利完成治療。
CHF是冠心病最嚴重并發癥,分為急性、慢性兩種,均會導致心肌功能異常,致使供血無法滿足機體需求,致死率均較高,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8]。冠心病CHF發生時受損的心肌組織會釋放大量炎癥因子,如CRP、IL-6、TNF-α等,不僅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還會對斑塊穩定性造成影響,誘發CHF[9]。目前西醫治療冠心病CHF以藥物為主,通過治療基礎疾病、合理飲食,調節水電解質平衡等綜合干預,能夠改善臨床癥狀,但易反復發作,整體效果有限。
CHF被中醫納入“怔忪”、“喘證”、“心悸”等范疇。病位在心,受飲食勞倦、外邪入侵、七情內傷影響,心之氣陽虧虛,以致痰濁水化不飲、血脈瘀阻[10]。中醫認為治療CHF應心腎同治、標本兼顧,以秉持益氣溫陽利水為基本原則。真武湯源自《傷寒論》、血府逐瘀湯源自《醫林改錯》,真武湯主治陽虛水泛,血府逐瘀湯主治胸中血瘀證,兩方聯用可發揮溫陽利水、活血祛瘀之效[11]。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LVEF高于對照組,血液流變學指標、炎癥因子指標、LVESD、LVEDD指標低于對照組,兩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表明中西醫聯合治療冠心病CHF效果較好,利于降低血液流變學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較高。真武湯合血府逐瘀湯方中赤芍散瘀止痛,枳殼、當歸滋養陰血、活血化瘀,白術健脾燥濕,桃仁活血祛瘀,牛膝逐瘀行血、疏通血脈,生地黃涼血祛瘀,桔梗去痰、宣肺,生姜辛溫散水,芍藥去水氣,紅花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柴胡和解表里、升陽舉陷,茯苓利水滲濕,制附子補火助陽、回陽救逆,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用可使陽氣得復,瘀血盡祛,水飲得消,達到標本兼治效果[12]。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真武湯合血府逐瘀湯能夠改善心功能,抵制心肌病理改變,促進血管形態及活性因子水平恢復,加速心肌血管再生,改善心肌微循環,減輕缺血缺氧癥狀,利于預后[13]。
綜上所述,真武湯合血府逐瘀湯治療冠心病CHF效果較好,可減輕炎癥反應,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及心功能,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