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平,鄧 君
(重慶市大足區第二人民醫院,重慶 大足 402368)
月經失調主要以月經先、后期或先后不定期、閉經等為特點[1-2]。而黃體功能不足性月經失調是由于黃體發育不良,促使孕酮分泌減少,誘發卵巢功能輕微異常所致,若未對其施以及時的治療,此類患者較為容易出現孕早期流產、不孕的情況,危害較為嚴重[3]。本研究用滋腎調沖湯聯合針刺治療黃體功能不足性月經失調的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92例,均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診治的黃體功能不足性月經失調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6例。對照組年齡20~37歲,平均(28.64±1.35)歲;病程1~6個月,平均(3.89±0.24)個月;體質量指數(BMI)19~27kg/m2,平均(24.28±0.19)kg/m2。觀察組年齡21~38歲,平均(28.69±1.42)歲;病程2~7個月,平均(3.95±0.27)個月;體質量指數(BMI)20~28kg/m2,平均(24.30±0.21)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符合《婦產科學》[4]相關診斷標準。BBT呈雙相,高溫相呈雙峰狀、多峰狀,且少于12天;溫差小于0.3℃,溫度曲線呈階梯型緩慢上升,移行期大于3天;黃體期卵巢B超顯像見黃體表現而不孕;黃體中期孕酮值小于10ng/mL;以上4項具備2項結合臨床可確診。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腎虛肝郁證相關標準。癥見月經先期,經色鮮紅,月經量少,腰膝酸痛,精神抑郁,頭目暈眩,性欲減退,煩躁易怒,耳鳴,舌紅苔黃,脈細。
納入標準:符合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標準,年齡20~40歲,依從性良好,有關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存有神經疾病,合并全身性感染,凝血系統紊亂,對所用藥物過敏,存有免疫病癥疾病,有酒精、藥物依賴史,針刺過敏。
對照組用常規西醫治療。即于月經第5d口服戊酸雌二醇(DELPHARM Lille S.A.S,國藥準字J20171038)1mg,日1次,服用21d;于月經第17d口服黃體酮膠囊(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902)20mg,日2次,服用10d。
觀察組用滋腎調沖湯聯合針刺治療。滋腎調沖湯藥用柴胡、紫河車各10g,山茱萸、白芍、香附子、當歸各10~15g,菟絲子、女貞子、山藥、淫羊藿、熟地黃各10~20g,墨旱蓮30g。水煎取汁300mL,日1劑,于早晚分2次口服,月經期停服,1個月為一療程,服用1個療程。針刺取大椎穴、地機穴、關元穴、腎俞穴為主穴,中脘穴、次髎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為次穴,每天取2~3個穴位交替選用;對上述穴位進行針刺,得氣后留針30min,日1次,每周連續用針5d,休息2d。
兩組均1個月為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
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治療后將月經量少、口干便結、腰膝酸軟、月經色暗質稠按嚴重程度計為0~3分,分數高,則癥狀越嚴重。
性激素水平:采集治療前、治療后5mL靜脈血,離心獲取血清后,以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測定其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
不良反應:記錄惡心、嘔吐發生情況。
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治愈:癥狀全部消失,月經周期、經量正常,6個月不復發。顯效:癥狀大部分消失,經量正常或有明顯增加。有效:癥狀有所改善,經量增多。無效:癥狀、月經周期無變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月經量少 口干便結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6 2.53±0.27 1.62±0.21 1.98±0.25 1.27±0.11觀察組 46 2.46±0.24 1.08±0.14 1.94±0.21 0.82±0.08 t 1.314 14.511 0.831 22.439 P 0.192 0.000 0.408 0.000

續表2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s)
組別 例 LH(mIU/mL) E2(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6 10.25±1.64 12.68±2.09 48.63±4.39 58.47±6.27觀察組 46 10.32±1.59 15.37±2.53 48.54±4.45 66.38±7.46 t 0.208 5.560 0.098 5.505 P 0.836 0.000 0.922 0.000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對照組出現1例惡心,1例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35%;觀察組無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11,P=0.475)。
黃體功能不足性月經失調以月經頻發、月經周期縮短等為主要特征,甚至會造成不孕[6]。既往西醫多采用戊酸雌二醇聯合黃體酮膠囊進行本病的治療,對黃體功能不足導致的多種激素缺乏情況進行有效補充,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黃體功能不足性月經失調屬中醫“崩漏”范疇,腎為氣血之根、沖任之本;而肝與胞宮有關,若肝失疏泄,則血海蓄積,疏泄無常,從而誘發月經失調。腎虛肝郁是此病的主要病機,故治療需注重養血補腎、滋養腎陰。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LH、E2高于對照組,月經量少、口干便結、腰膝酸軟、月經色暗質稠積分低于對照組,且無嚴重不良反應。提示滋腎調沖湯聯合針刺能夠減輕黃體功能不足性月經失調臨床癥狀,改善機體性激素水平。滋腎調沖湯內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退熱,紫河車補腎益精、益氣養血、滋培根本,墨旱蓮、女貞子滋腎補肝,熟地黃補腎益精、滋陰補血,香附子、山藥補氣養血、解郁理氣,白芍、當歸柔肝補血,菟絲子補益肝腎,淫羊藿補腎壯陽。諸藥配伍,養血柔肝、疏肝理氣、陰陽并補,從而有效緩解各項臨床癥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菟絲子有效成分黃酮具有性激素樣作用,可有效調節性腺軸,改善黃體功能,調節性激素水平,糾正月經失調,促進卵泡發育[7]。針刺通過對機體的有關穴位進行刺激達到扶正祛邪目的,針刺腎俞、大椎穴可振奮陽氣,針刺關元穴、中脘穴調節沖任脈氣、儒養胞宮,針刺足三里可補中益氣,針刺次髎穴可調節盆腔功能。諸穴合用,共奏補腎益氣、養血通經之效,從而進一步改善各項中醫證候[8]。滋腎調沖湯聯合針刺從不同層面出發,可互相補充、協同增效果,最大程度的促進患者恢復。此外,滋腎調沖湯為純中藥制劑,藥物配伍注重平衡,故無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滋腎調沖湯聯合針刺治療黃體功能不足性月經失調療效確切,可緩解臨床癥狀,調節性激素水平,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