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肆,李文金,肖 智
(1.江西省永豐縣中醫院眼科,江西 永豐 331500;2.江西省吉水縣中醫院,江西 吉水 331600)
近年來,在多因素的聯合作用下,致使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成為臨床眼科常見疾病。臨床研究證實[1],該病的發生和發展,與沒有維持手部衛生而揉眼睛或佩戴/摘除隱形眼鏡、到不干凈的水質中游泳等因素密切相關。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主要臨床癥狀是眼睛充血、發紅、刺痛、異物感等,若不及時治療,隨疾病進一步發展可導致視力障礙。本研究用銀翹散加減聯合更昔洛韋鈉注射液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18年6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15~35歲,平均(25.24±3.55)歲。研究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15~36歲,平均(25.23±3.53)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眼科疾病診療指南(第3版)》[2]中對于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診斷標準(眼睛充血、發紅、刺痛、異物感等);②經過裂隙燈檢查、角膜共焦顯微鏡檢查等方式分析后確診;③臨床資料完整;④近期未接受抗病毒、激素等相關治療。
排除標準: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礙;②合并存在角膜基質、內皮、虹膜等眼部病變;③精神異常;④免疫系統功能障礙。
兩組均先行抗病毒滴眼液局部治療。清潔雙手,應用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沈陽圣元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4150)懸空滴于眼瞼內,每次滴入1~2滴,每日治療3~5次。另給予更昔洛韋注射液治療。靜脈滴注更昔洛韋注射液[華潤雙鶴利民藥業(濟南)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1456]治療。于誘導期靜脈滴注5mg/kg,每次用藥需間隔12h,每次治療維持1h以上。于維持期靜脈滴注5mg/kg,每日治療1次,每次治療維持1h之上。依據患者體重進行使用劑量確定,后注入適量氯化鈉注射液(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13310)進行溶解,再注入5%葡萄糖注射液(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7020771)、復方乳酸鈉注射液(日本米諾發源制藥株式會社生產,國藥準字J20130071,規格20mL×10支)100mL,促使滴注液濃度在10mg/mL之下。
研究組聯合銀翹散加減治療。銀翹散基礎方為銀花、銀翹、蔓荊子、木賊草各15g,薄荷、牛蒡子、防風、荊芥、白芷、當歸、赤芍、丹皮各10g,生地20g,蟬蛻、淡竹葉各6g。外感風熱加桔梗12g,前胡10g;肝膽火熾加梔子15g,黃芩、龍膽草各10g;陰虛夾風加沙參、麥冬各15g;兼見氣虛加黃芪30g,黨參15g。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溫服。
兩組均維持治療1個月。
臨床療效:依據《中醫病證診斷與療效標準》[3]。顯效為眼部角膜刺激征完全消失,角膜浸潤吸收或遺留少許云翳,且光切面厚度正常。有效為眼部角膜刺激征有所好轉,浸潤水腫減輕,且視力改善。無效為臨床癥狀未改善。
免疫指標:記錄CD3+、CD4+、CD8+指標。檢測方式: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6mL離心處理后,分離出血清,應用間接免疫熒光法進行測定。
炎性指標:記錄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檢測方式:抽取5mL的靜脈血液進行離心,取得上清液,并在-70℃的冰箱中放置和保存,予以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測定TNF-α,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測定IL-6、hs-CRP。
中醫證候積分:依據眼瞼皮膚處的紅斑、水皰、紅腫等情況進行0~3分計分,分數越高則癥狀越嚴重。
用SPSS21.0系統予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免疫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免疫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 CD3+CD4+CD8+研究組 40 64.13±4.54 34.58±8.10 22.01±5.09對照組 40 58.23±4.32 29.14±7.32 24.36±5.24 t 5.954 13.701 2.035 P 0.000 0.000 0.045
兩組炎性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炎性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炎性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 TNF-α(ng/L) IL-6(ng/L) hs-CRP(mg/L)研究組 40 27.46±2.63 48.27±4.71 3.96±1.40對照組 40 36.59±3.54 57.31±5.60 13.63±5.00 t 13.094 7.813 11.840 P 0.000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2.51±0.31 0.81±0.02對照組 40 2.52±0.32 1.36±0.51 t 0.142 6.815 P 0.888 0.000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較強的病癥傳染性,屬于十分常見的眼科疾病,不利于眼部健康。該種疾病伴隨明顯眼部刺激征,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發生睫狀充血、角膜潰瘍與視力下降等諸多不良后果[4]。目前,臨床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主要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形式。對于角膜相對完好的患者一般采用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治療為主,更昔洛韋的主要成分可以對體內的三價磷酸鹽以及DNA聚合酶合成進行有效抑制,從而確保DNA延長受到阻礙,避免病毒出現大量增殖,從而快速控制癥狀的發展。但是,長期應用容易復發,且不良反應較多[5-6]。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屬中醫“花翳白陷”、“混睛障”等范疇。風熱之邪,循肝經上犯于目,且肝開竅于目,故其發生與機體肝臟功能密切相關[7-9]。銀翹散加減主治溫病初起之風熱表證,清熱解毒與辛涼透表。研究數據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CD3+、CD4+均高于對照組,CD8+、TNF-α、IL-6、hs-CRP水平與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基于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銀翹散加減可獲得更為顯著的臨床療效。銀翹散加減方中以銀花、銀翹為君藥,可起到辛涼、透邪與解毒的作用;薄荷、牛蒡子疏散風熱,防風、荊芥與蟬衣可以祛風、除濕,白芷散風除濕,蔓荊子清利頭目退翳,當歸可補血,生地、赤芍與丹皮能夠清熱涼血。諸藥合用,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功效。同時,依據表征進行加減治療可使得治療更具有針對性,大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除此之外,IL-6與hs-CRP主要參與機體的炎癥反應過程中,而TNF-α是炎癥因子中的關鍵因子,會放大炎癥因子的正反饋作用。由此可見,與單一治療相比,銀翹散加減聯合注射用更昔洛韋鈉治療法能夠顯著降低機體炎癥因子水平。并且,聯合用藥可促使機體免疫細胞處于平衡狀態下,讓CD3+、CD4+、CD8+T細胞發揮出正常的免疫功能。
綜上所述,銀翹散加減聯合更昔洛韋鈉注射液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療效較好,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與改善炎性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