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偉,申曉琳,張文西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庫爾勒醫院中醫科/神經二科,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膚感染性疾病,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是一種20面體的病毒粒子,其具有親神經、親皮膚特性,主要侵犯人體皮 膚及神經,臨床表現為皮膚黏膜皰疹與神經痛,并伴有發熱、乏力、淋巴結腫痛等全身癥狀[1]。而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HZ主要并發癥,神經痛常持續數月,嚴重影響患者睡眠狀況及心理情緒。目前,臨床對于PHN的治療多以抗病毒、神經阻滯、營養神經等為主,雖具有一定效果,但停藥后極易復發[2]。中醫針灸是臨床治療疼痛科疾病的常用手段,而毫火針刺是在針灸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特種針法,其具有止痛、止攣、止痙等多種功效,本研究用活血化瘀方外敷聯合毫火針刺療法治療PHN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6例,均為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19例,女24例;年齡42~68歲,平均(55.07±6.15)歲;病程3~5個月,平均(4.26±0.65)個月。觀察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40~70歲,平均(54.79±6.50)歲;病程3~6個月,平均(4.51±0.44)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兩組均符合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診斷標準[3],疼痛呈緊束樣、燒灼樣,并存在焦慮、抑郁等。中醫診斷參考《蛇串瘡中醫診療指南》[4],皰疹退后后遺疼痛癥狀,且疼痛呈串痛、刺痛,反復發作,并伴有夜寐不安、徹夜不寐、心煩易怒,舌黯紅苔白,脈沉弱。
納入標準:符合PHN診斷標準,且近期未接受其他相關藥物治療,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病程1年以上的陳舊性帶狀皰疹,排除帶狀皰疹未愈者及急性帶狀皰疹,對研究所用外敷及毫火針刺治療方法存在禁忌。
對照組用普瑞巴林膠囊(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60021)75mg,口服,1日2次。
觀察組用活血化瘀方外敷聯合毫火針刺治療。①毫火針刺治療:以帶狀皰疹周圍疼痛點為針刺部位,暴露疼痛部位,常規皮膚消毒,醫者左手拿點燃的酒精燈,右手持毫針(0.40mm×30mm),靠近施治部位,將針尖燒紅后對準穴位垂直點刺,快進快退,出針后用無菌棉球按壓針孔,每天1次。②活血化瘀方外敷:于毫火針刺的第2~5d開始進行活血化瘀方外敷。藥用延胡索12g、桃仁10g、紅花10g、蒲公英20g、黃芪20g、當歸10g、生地黃15g、生甘草10g,研末,加入適量白酒醋調成糊狀,敷于疼痛處,再用保鮮膜覆蓋固定,每天2次,上下午各1次。
兩組均以5天為一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前列腺素E2(PGE2)、β-內啡肽(β-EP)、腫瘤壞死因子(TNF-α)。
采用SAS評分評估負性情緒,量表包含20條問題,其中5條問題按4~1分反向評分,另外15條問題按1~4分正向計分,總分×1.25為最終得分,以50分為界限,50分以上得分越高提示焦慮越嚴重,50分以下得分越低提示焦慮越輕。
采用VAS評分評價神經疼痛程度,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越重。
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評價睡眠情況,以小于6分為失眠,以4~6分為懷疑失眠,以4分以下為沒有睡眠障礙。
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包括CD4+、CD8+,并計算CD4+與CD8+比值。
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TNF-α(ng/L) PGE2(U/L) β-EP(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3 25.93±3.04 19.62±2.37* 119.83±20.38 103.07±12.13* 13.79±1.52 19.11±2.04*觀察組 43 26.16±2.79 15.70±1.56* 121.06±17.95 62.38±6.80* 14.02±1.18 26.86±3.11*t 0.3655 9.0596 0.297 19.1876 0.7838 13.6637 P 0.7156 0.0000 0.7672 0.0000 0.4354 0.0000
兩組治療前后評分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評分指標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評分指標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SAS評分 VAS評分 AI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3 63.79±6.61 56.12±5.78* 6.03±0.53 3.60±0.41* 5.02±0.61 2.72±0.43*觀察組 43 64.05±6.45 42.51±4.16* 5.86±0.75 2.24±0.25* 4.87±0.80 1.16±0.21*t 0.1846 12.5322 1.2139 18.5714 0.9777 21.3767 P 0.8540 0.0000 0.2282 0.0000 0.3310 0.0000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CD4+(%) CD8+(%)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3 30.06±2.87 34.83±3.02* 29.79±3.05 27.93±2.75* 1.01±0.15 1.25±0.26*觀察組 43 29.85±3.04 37.79±3.86* 30.04±2.86 25.03±2.48* 0.99±0.18 1.51±0.38*t 0.3294 3.9604 0.3921 5.1353 0.5597 3.7029 P 0.7427 0.0002 0.6960 0.0000 0.5772 0.0004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發的急性皮膚病,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是一種直徑為150~200nm的以雙鏈DNA為核心的病毒,其感染人體后首先在局部淋巴結增殖,數天后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癥,然后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后跟神經節或顱神經感覺神經節內[5]。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病毒被激活,由于其具有親皮膚、親神經的特性,故病毒主要沿感覺神經軸索下行至神經所支配區域的皮膚內復制,產生大量皰疹,同時受累神經發生炎癥、壞死,而產生大量炎癥因子及細胞因子,導致神經痛,且神經痛癥狀常伴隨疾病的始末,即使在皰疹消退后,仍可單獨存在,是帶狀皰疹后期主要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睡眠狀態,甚至還可出現失眠、抑郁等癥狀[6]。當前,臨床治療PHN常用的方案包括抗病毒、營養神經、鎮痛等藥物治療,普瑞巴林是一種新型鈣離子通道調節劑,其能夠通過阻斷電壓依賴性鈣通道,從而影響神經遞質的釋放,進而達到減輕外周神經痛的作用,但西藥治療具有一定時效性,停藥后容易復發[7]。
帶狀皰疹屬中醫“纏腰火丹”“蛇串瘡”等范疇。由于七情內傷,肝氣郁結日久化火,火毒瘀結皮膚所致;或由外感濕、熱、火毒之邪,諸邪久郁不祛,蘊結肌膚所致。早期以火毒蘊結皮膚為主要病機,隨著疾病發展,濕熱、火毒之邪入血,阻礙氣血運行,致使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故后期以皮損區劇烈疼痛為主要癥狀。另外諸邪久郁不祛,勢必耗傷正氣,加之老年人素體多虛,故在臨床治療時,既要注重活血通絡、祛瘀止痛,又要注重對正氣培補,祛邪、扶正并用,方可標本兼治。
毫火針刺是將毫針燒紅,然后迅速刺入穴位,操作時“紅”“準”“快”,既有傳統的針刺通經活絡、活血止痛的效果,同時燒紅的毫針進入人體后又可發揮一定的溫熱效應,能夠推動氣血運行,氣血運行暢通則疼痛自止,功同“艾灸”[8]。中藥外敷治療優勢在于增加藥物吸收,促進局部皮損區愈合,緩解局部疼痛。活血化瘀方外敷方中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蒲公英清熱解毒、利濕消癰,黃芪、當歸益氣養血、扶護正氣,生地黃清解血分之熱、養陰生津,甘草調和諸藥。全方重在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行氣止痛,又兼益氣養血、培護正氣。
活血化瘀方外敷聯合毫火針刺療法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癥因子、減輕神經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