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偉 普家勇 張 揚
(1.駐馬店市農業市場信息工作站 河南駐馬店 463000;2.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430077)
加州鱸魚原名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密西西比河水系,分類學上隸屬于鱸形目、太陽魚科、黑鱸屬。體長而側扁,稍呈紡錘形,橫切面為橢圓形。吻長,口上位,口裂大而寬,不喜跳躍,耐低氧,是一種肉質鮮美、抗病力強、生長迅速、易起捕、適溫較廣的典型肉食性淡水魚類。1983年引入我國養殖,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目前是我國的“第五大家魚”。
2022年3-5月,薄山水庫水產良種場為了解決當地加州鱸魚種急缺的狀況,引進105萬尾加州鱸魚苗進行試驗,結果成活18.9萬尾,成活率達到18%,獲得了預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現將試驗情況總結如下,以供同行參考。
1.1 水庫概況。薄山水庫位于河南省確山縣境內,屬淮河流域汝河支流臻頭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積580平方千米,總庫容5.1億立方米。水庫于1952年開工興建,1954年建成蓄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殖、旅游、供水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庫。
水庫水產良種場面積85畝,多年來為水庫及周邊養殖戶供應了大量的鰱鳙魚、草魚、鯽魚、鳊魚等魚種。
1.2 養殖溫棚。于2021年8月建成,墻壁用巖棉板材料。東西方向,位于水庫水產良種場內緊鄰灌渠的拐彎處里側,面積376m,巖棉板材料。分別在溫棚兩頭用鍋爐和氧氣作能源建設保溫設施。
1.3 養殖圓桶。藍色,進口PE材料生產加工,直徑3m,實際用水6m左右。設置兩排,共16個。按4個一組,中心設置豎井排水管道。各組排水管道匯入一個總排水管道。尾水進入水庫發電排水河道。每個養殖桶上方設置一個40W的燈泡,以便引誘魚苗前來在燈光下搶食。
1.4 養殖水源。井水,深度40m,溫度17-18℃。薄山水庫水質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是確山縣和駐馬店市居民的飲用水源地,完全符合水產養殖用水標準。
1.5 養殖準備。在放養前,在養殖圓桶中加曝氣的井水0.5-0.7m,水溫21℃左右。同時按放養魚苗數量生產一定量的豐年蟲。
1.6 魚種放養
1.6.1 品種來源。選用優鱸3號,廣東省佛山市白金水產種苗有限公司生產。
1.6.2 放養情況。放養規格水花,時間2022年3月9日,數量105萬尾,密度每桶5-6萬尾。
1.6.3 注意事項。魚苗到后,把袋子放入養殖圓桶中30分鐘左右,待袋中水溫和養殖桶中水溫基本接近時把袋子浸入水中緩緩放苗。
1.7 喂養管理
1.7.1 第一階段。魚苗放養后翌日即用豐年蟲喂養,每天喂養10次,早晨從6:00開始,2個小時一次,時間共7天左右。
1.7.2 第二階段。此階段是轉食,必須認真細致耐心,不能有絲毫的急躁情緒。要將豐年蟲和仔稚魚育苗用配合飼料(三通生物工程(濰坊)有限公司生產)逐步按比例變化喂養,直至苗種完全可以搶食配合飼料為止。此階段7天左右。此時魚苗已達到2-3cm左右。
1.7.3 第三階段。完全投喂配合飼料,直到每斤達到幾十到幾百尾可以根據當地對魚種的需求規格為止。每天投喂4次,早晨從6點開始,4-5個小時一次。
1.7.4 喂養技術
1.7.4.1 投喂次數。每天投喂次數一定要根據少量多次、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原則進行。
1.7.4.2 投喂數量。加州鱸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所以在轉食以及正常投喂配合飼料時不能憑興趣喂。要根據水溫、水質、魚種的反應等情況喂養,一般在換水后和一天中的中午吃食最好。一旦發現魚種有拖便甚至“熟身”、吃食不好、活動力下降時要及時減少或停止投喂。
1.7.4.3 喂養管理。投喂時要關掉增氧設備,打開養殖桶上方的燈泡,以便魚種在光源處更好的搶食。喂食結束后,關閉燈泡,并立即打開充氣增氧設施。由于喂養細致認真,及時觀察調整喂養量,所以全程養殖基本上沒有發生“熟身病”或其它病。
1.8 日常管理
1.8.1 及時分篩。加州鱸殘食現象非常明顯,所以一定要及時分篩,將規格一致的魚種合并到一個桶。整個養殖過程共分篩7次。在分篩前要準備好網箱、網具、人員分工,最好同時也準備好各種規格的魚篩和電子秤、盆、小抄網等工具進行抽樣,以及時了解魚種生長情況,不斷優化喂養管理技術,保證及時達到市場所需規格。在每次分篩前后要停食1-2次,以免造成苗種應激或吃食不好。
1.8.2 水質管理
1.8.2.1 換水。前期每天換水1次,后期2天1次,換水率達到90%左右。換水時注意溫差不能超過2℃。在每組豎井中調到安全水溫后再放入養殖桶中。養殖水溫控制在20-25℃左右。加水時管口要套上過濾棉。
1.8.2.2 排污。及時排污。一般每天最少排污1次,在后期魚種吃食量打、殘餌多、糞便多時水很容易渾濁,更要利用排水系統或人工進行及時排污,全力保證養殖水的質量。
1.8.2.3 調水。在養殖第二階段之后,根據水的質量及時進行調水。調水用江蘇日升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混合型(液態)飼料添加劑嗜酸乳桿菌+釀酒酵母”或河南鄢陵易豐博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易豐底改(水質改良劑)”。養殖過程中基本將溶氧控制在4.5mg/L以上。
1.8.2.4 管理。水質日常管理是整個養殖的核心,不能有一絲松懈。養殖過程中不斷對養殖桶中的氨氮、亞硝酸鹽、pH值、溶氧等指標進行測定,以及時掌握水質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改善水質。由于一直保證養殖的水質良好,所以整個養殖過程基本沒有發生什么魚病。但4號養殖桶4月20日上午因為忘開增氧盤1.5小時左右,造成一定的損失。
1.8.3 日常記錄。全程做好各項記錄。溫棚養殖加州鱸是高投入、高技術、高密度、高效益,同時也是高風險的行業。所以認真詳細做好各項記錄,不斷總結意義重大。
5月中旬出售。養殖結果:10朝以下占8%左右,10-11朝占85%左右,11朝以上占7%左右,共18.9萬尾,成活率達到18%。產值26.5萬元,除去各項開支,純利潤12.5萬元。大大緩解了(尤其在疫情期間)駐馬店加州鱸養殖戶對大規格苗種的需求。
3.1 要保證足夠開口餌料。魚苗放養后,主要以捕浮游生物為食。這時水中水蛛的多寡對魚苗的成活至關重要。所以保證魚苗放養后有適口足夠的“水蛛”對提高成活率意義重大。
3.2 轉食時不能操之過急。加州鱸是典型肉食性魚類,在轉食時不要急于求成。馴養改料時要充分考慮魚苗大小及應激反應、天氣、水質等因素,要計劃10-15天的轉食期,以確保食性順利轉化。
3.3 投喂要盡量少量多次。雖然轉食成功后加州鱸對配合飼料吃食兇猛,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要盡可能的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則進行投喂。這雖然加大了工作量,但根據我們的實踐,結果卻相差非常大,對防治“熟身病”很有效果。
3.4 要及時進行分篩。加州鱸是肉食性魚類,一旦生長不齊,就會出現嚴重的相互殘殺,特別是高密度養殖。所以要及時分篩。我們一般6-8天分篩一次。有很多資料介紹可以7-10天,甚至15-20天才進行分篩,我們認為實際要根據魚苗生長情況來定,具體要看養殖模式、管理水平,甚至加州鱸的養殖品種來進行。
3.5 要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溫棚控溫養殖是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稍不留意,在保證水質方面忘開增氧設施或電力供應不上就會造成巨大損失。所以資金充足的話就安裝智能測水設備甚至數字漁業設施,全方位提升漁業管理水平。同時養殖人員最好找文化水平高、責任心強、生活習慣好的人,因為加州鱸苗種培育本身都有技術瓶頸,生產中往往因某人的某個環節做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育苗失敗。合適的人養殖可以高效率的工作,對保證成活率、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有積極的意義。
3.6 溫控養殖加州鱸苗種可以大力推廣。加州鱸以“好吃、好養、好捕”的“三好”優勢迅速占領市場,是目前國內水產養殖業新興起的淡水名特優品種,是網紅魚,最具成長性,號稱“第五大家魚”。全國加州鱸年產量超60萬噸。養殖效益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池塘畝產從不到1000kg增長到1500kg,畝利潤從5000元增長為8000元以上。由于我們的控溫條件還不能如愿,技術水平還不高,飼養管理經驗還不夠,整體管理水平還不成熟,所以苗種培育的成活率還不高。但由于加州鱸的生物學特性,苗種培育一直是技術瓶頸,從很多資料上看,誰也不能保證苗種培育連續性的成功,所以溫控養殖加州鱸苗種可以有效解決華北地區苗種短缺的狀況,促進加州鱸產業的發展,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