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 張丹媚
新冠疫情的特殊防疫時期,物業管理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其隱藏的深層次問題也逐漸暴露,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等矛盾突顯,物業服務企業面臨巨大的考驗和挑戰。 物業服務企業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以實施“紅色引擎工程”為統領,以促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按照“黨建引領、體制創新,公益為主、市場運作,政策支持、保障到位,多方聯動、多元共治”的原則,實施“紅色物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在疫情防控階段,“紅色物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暴露出在“紅色物業”建設中存在許多問題。本文通過“紅色物業”的建設發展問題,公共藝術在“紅色物業”疫情防控下的作用,實施形式及運用,探索適合當前我國“紅色物業”的公共藝術設計的發展思路,以期為未來公共藝術介入“紅色物業”,提高社區居民對“紅色物業”的意識提升的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紅色物業”產生于武漢市,通過開展“紅色物業”,將社區物業管理工作和黨建工作相結合,開創了基層黨建引領社區基層治理改革創新的新局面。疫情暴發以來,很多“紅色物業”公司在街道和社區委員會的統籌安排下,進一步發揮“紅色物業”優勢,以更堅定的信心,更完善的體制,更有力的舉措,夯實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加快發展“紅色物業”已經迫在眉睫。全國各地“紅色物業”雖然存在,但是其規模還不夠大,數量還不夠多,并沒能充分利用“紅色物業”的優勢去全面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效能。
目前,除了重點建設的試點社區外,大多數的社區在“紅色物業”的實施上還只停留在宣傳發動的起步階段,轄區居民大多對“紅色物業”的認知不清晰,對身邊“紅色物業”的服務變化感受不明顯,對黨建的政治引領的認識不到位,因此我國物業服務企業的基層黨組織建設還需要不斷加強。 在我國黨組織構建上,物業服務企業一般是以自身單獨進行組建或是基于社區及街道、相應的協會一起聯合組建等模式,實現黨組織構建。 針對一些物業服務企業暫無法實現黨組織構建的情況,社區或街道辦應引導其進行群團組織建設,派遣黨建工作指導員。
社區黨建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與社會關系的一種實現,是通過黨組織將黨建的頂 層設計融入社區的社會關系, 依靠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對社區群眾產生影響。將黨的發展理念和宗旨思想通過黨員個體融入基層社會訴求的滿足和認同中。在“紅色物業”中,黨員的作用發揮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主要原因體現在“紅色物業”中物業服務企業黨員以及社區居民黨員的作用發揮不充分。 物業服務企業黨員在“紅色物業”實施中沒有擺正自己的態度,只想當管理者,不當物業工作人員的帶頭人和居民群眾的貼心人。黨組織在居民小區的覆蓋面窄,黨員發揮作用不明顯;社區黨員居民依托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學習理論不夠深入,開展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
物業服務企業對基層治理的目標認同感不強,主要體現在一些物業服務企業管理者對黨組織的作用認識不足,造成物業服務企業黨建只建立而沒有發揮實際作用,不能適應當前物業黨建的各項管理標準,黨組織管理沒有落到具體的工作實質。物業服務企業應該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思想,努力將自己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大局中,努力把自己的服務項目建設成為和諧有序以及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
公共藝術是一種文化表達方式,是在一個空間和環境中傳播某種文化價值觀,同時能夠和公眾互動的具有功能性的作品。公共藝術的形式有很強的社會傳播性,同時也能對空間和環境進行美化,因此在“紅色物業”疫情防控下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社區環境來說,公共藝術充滿了人文情趣和藝術美的詩意表達,倡導人居生活環境的公共藝術理念并付諸實踐,對提高社區環境質量具有重要作用。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花馬社區的藝術形象墻上的社區宣傳語:“健康之花、龍馬精神”藝術設計剛好用對比色和花瓣形突出“花”“馬”二字,既有文化內涵,又有藝術設計感。重慶市沙坪壩石井坡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進門就是一塊黃的曲線版面,上面除了寫著“重慶市沙坪壩石井坡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外,還有十個醒目的大字“心中有黨旗、服務零距離”,往里走,墻上有黨旗和入黨誓詞,整個布置以暖色調為主,功能運用合理。基于公共藝術的環境美化及文化傳承及作為需要社區成員共同參與創作的藝術形式,有利于居民在建立對社區的責任和認同進而達到提升社區能力的目的。
積極抓好物業服務企業和社區,提高“紅色物業”疫情防控的宣傳和實踐,讓社區居民充分了解物業服務企業在疫情防控下的各項工作,從而配合和協助物業服務企業和社區的抗疫防控。“紅色物業”疫情防控根據社區內各個小區的特點,以小區物業為單位,對物業企業的小區駐點實現黨建功能改造,建設距離人民群眾最近的小微黨建工作室,將疫情防控工作從“最后100米”推進到“群眾家門口”,以點帶面,集小成群,建一批“成本低、推廣快、效果好”的小微紅色陣地,以實績求實效。貼合生活實際的“紅色物業”疫情防控文化,將疫情防控知識融入簡明易懂的信息動態之中,把“紅色物業”服務的功能植入互聯網平臺,實現黨對物業服務的引領作用和指導、監督功能,以實施“紅色物業”為主線,打造高質量的互聯網黨建品牌。
公共藝術通過圖像的宣傳,可以加強公眾對于“紅色物業”實施的宣傳教育,真正提高“紅色物業”的認知率。政府應該轉變管理觀念,加強監管,提高對“紅色物業”的管理約束力,使“紅色物業”理念深入人心,使社區居民像城市管理者一樣,認識到目前物業服務企業對社區生活的影響及“紅色物業”開展的必要性。另外,隨著社區居民對“紅色物業”的了解和支持,逐步加入社區環境的改造中來,從而激發全民參與其中,從實質上實現疫情的可控性。 落實宣傳告知,“紅色物業”宣傳是“紅色物業”工作的保障,社區居民能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公共藝術作為一種體現現代社會生活的文化現象介入社區“紅色物業”實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紅色物業”疫情防控中利用公共藝術的形式在議事廳、學習活動室、黨員先鋒崗、黨建陣地、微信群、宣傳欄、文化墻體、圖書角、網絡課堂等,在居民的家門口展示“紅色物業”黨建工作內容和黨員革命風采,積極倡導政治教育,疫情防控等進行紅色宣傳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紅色物業”議事廳是遵循“六有三亮”的原則,以住宅小區為單位形成的紅色物業工作機制,作為“紅色物業”黨建的主陣地。其中“六有三亮”的原則中“六有”是指有黨旗誓詞、有統一標識、有固定場所、有活動設施、有學習資料、有工作制度;“三亮”是指亮形象、亮出勤與亮承諾。“紅色物業”議事廳為公共藝術在“紅色物業”的建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黨員先鋒崗是物業服務企業的黨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中,黨員同志以身作則,為業主和社區居民服務的模范崗位。“黨員先鋒崗”的評比主要通過對各個崗位黨員的表現,以思想作風好、服務態度好、工作成績好、遵紀守法好的“四好”黨員,授予“黨員先鋒崗”。物業服務企業黨員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素質,自覺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有助于增進黨群關系、提高物業企業服務水平。物業服務企業堅持一個黨員樹一面旗幟,大力推進黨員“亮牌”服務,黨員佩戴黨徽,設立黨員服務示范崗、先鋒崗。
運用公共藝術的特點,統一居民區及物業企業的黨建陣地“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標準,落實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做實物業行業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做強黨建的陣地。中海物業海納萬商按照“一變二建三造”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紅色物業”建設工作。如全面加強辦公區域蛻變,增設黨員“亮身份、亮承諾”公示墻等。按照“六有”的標準,積極落實黨建工作室 建設,門口懸掛“黨員之家”標牌等。
“紅色物業”物業工作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培訓講座、新聞媒體等多種途徑進行開展及宣傳造勢。 運用“互聯網+”技術,針對街道、社區、業主三方的紅色聯動App項目,慧生活App等,快速提升“紅色物業”服務線下到線上的轉化率,提高業主滿意度。平湖市推廣“紅色物業”過程中建立了“平湖智慧紅巢”微信公眾號,為小區業主參與到小區治理提供有效的渠道,從而大大地激發小區業主參與自治的積極性。另外,還突出黨建引領,把“紅色物業”建成宣傳黨建工作的前沿陣地,開展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紅色主題”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培育居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公共藝術文化凝聚力繪出“紅色同心圓”。 通過電子屏幕、宣傳墻、小區公示欄等全面公開物業服務內容及標準、收費標準、報修和投訴監督電話、服務人員的姓名和照片等方面推行“四公開一監督”制度,凝聚道德力量,把“紅色物業”建成弘揚優良家風的前沿陣地。大力推行“特色文化進樓宇”活動,在深入征求居民意見后,為居民家門口懸掛“家風家訓牌”,調動了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營造了濃厚的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社會風氣。
公共藝術對于“紅色物業”疫情防控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在多樣的實施形式和運用方式中具有顯著的宣傳效果,但還有急需改進的地方。對于“紅色物業”與高校藝術專業,與社區居民之間,我們還可以從提高物業與高校、社區的聯動性,特別的慶祝活動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紅色物業”疫情防控下的公共藝術傳播等方面來進行應用創新思考。
社區公共藝術的創作其意義在于創建更和諧更美觀的人居生存環境和空間。2020年由著名美術批評家,四川美術學院教授王林策劃的重慶生態藝術季組合展開幕。該藝術展是一個互動性、綜合性的公共藝術活動。該藝術活動在疫情防控期間,在給人們新的思考的同時,旨在保護生態環境。四川美術學院曾途副教授等人策劃的黃角坪的春天——郵電支路社區生態花園營造項目,倡導“參與”“互動”的理念,增強公眾參與和改善生存環境的行動能力,通過社區,物業營造的平臺,推動可持續環境設計。該活動的費用多數是以高校教師的項目經費作為活動資助,但如果希望多數社區或所有社區,都能在環境上重新構造,是遠遠不夠的。街道,社區,物業都應有這種意識,甚至主動和高校,藝術家進行合作,滿足公共藝術進社區的需求,從而達成一定的共識。社區領導主要對作品的創作導向進行把關,社區,物業可提供一定的經費對公共藝術的創作進行支持,高校把這類項目引到公共藝術的課程建設中。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金融街物業組織“百年華誕,筑夢金融街”主題攝影活動,展現出公司在黨領導下的成長歷程,記錄下 金融街物業人的精神風貌,本次主題攝影作品展分為三個部分,包括企業風貌,員工風采,社會責任。特別是社會責任部分的攝影作品尤為感人,物業的同志們組成火線先鋒隊,在疫情期間給社區居民送菜,為社區消毒等。通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相關慶祝活動,可以有效地推動“紅色物業”疫情防控下的公共藝術傳播性。
社區公共藝術最重要的原則是宣傳和美化社區環境,倡導居民參與意識。公共藝術介入社區“紅色物業”實踐需秉持“以人為本”理念,根據社區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追求公共藝術與社區“紅色物業”的整體融合性和舒適度,滿足不同居民的不同需求,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度,進而提高居民對“紅色物業”的認知,提高其環保意識。對于可以通過社區居民自我創作的有關“紅色物業”題材的繪畫展,來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度,進而提高居民對“紅色物業”的認知,提高其環保意識。
公共藝術在“紅色物業“疫情防控中對于物業服務企業品牌形象的提升,社區治理的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公共藝術不僅在“紅色物業”疫情防控下的紅色議事廳、黨員先鋒崗、黨建陣地等方面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且有利于提高物業服務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物業服務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對于未來“紅色物業”進一步完善,指導物業企業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升自身的服務效能,促進小區的防疫工作質量和成效也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