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成
(中央美術學院,北京 100105)
楊振寧曾說,21世紀是一個設計的時代,產品設計是大勢所趨。在現在的消費社會中,消費不僅僅為使用價值服務了,更多的是滿足人們一種心理的需要,因此,對產品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的外形、價格到性價比、是否便捷、能否顯示自己的身價、帶來滿足感等,這就要求產品的生產商和設計師立足現在的大環境,從社會整體審美的提升角度來審視和改進自己的作品。一件作品在設計時必然需要花費設計師的大量工夫,從造型到顏色,能否形態優美、能否應用于機器大生產時代,是一個需要統攝思維的大課題,因此,在市場的流水線和人們越來越挑剔的眼光中,模塊化產品藝術設計方法應運而生。
在一項產品的設計中,技術、藝術和設計三者應該是密不可分的,一件產品不能僅僅講究時效性、可用性,而對外形不加修飾。尤其是在人們看重外在、大眾審美提高時,一件產品的外形設計往往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意味著消費者能否在萬千琳瑯滿目的商品中為這一件停留。如果一件產品僅僅擁有外形卻沒有實質性功能的話,那產品整體必然要減分。當前很多產品的設計理念往往是傳統的“機械設計”,將外形和內在這兩者區分開來,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因此,從傳統的方法中推陳出新,就需要一種新的設計方式。
模塊化產品藝術設計方式,是在現在的信息化社會中,兼具藝術、設計和創新技術的設計方式,這三者應該是互相影響和促進的,產品的功能決定產品的外形,不同類型的產品,對功能也有不同的側重,也會對外形提出不同的要求,但他們都是為使用服務。在對產品的整體形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同時充分考慮產品的不同功能和規格,將其結構模塊化、標準化,并將拆分的結構進行重裝組合來產生外形優美的產品以滿足不同的藝術和使用需求,這就是模塊化產品藝術設計模式。
“產品模塊化”這一概念來源于兒童積木,由于積木可以由類似大小的基礎物體構造出各種各樣不同的高大物體,產品也同樣適用這一理論。從產品結構上認識和設計產品,這就是模塊化產品藝術設計方法的理論支持。運用關聯性、獨立性、組合性和互換性等理論依據,將模塊進行藝術設計和藝術整合,使最終的產品形態優美、可用性強,制作方便,這就是最便捷的道路。
其優點在市場中可以鮮明地體現。模塊化設計可以結合產品的功能和結構,從而能夠快速便捷地開發,產品拆分便捷也就意味著升級換代容易,回收和維修容易,能夠進行資源重組,相對延長使用壽命。這種設計方式目前已經大量引用于娛樂市場中,根據顧客需要選擇零部件,就能夠便捷地制作商品,不僅節約時間和資金成本,還能更好地滿足顧客要求。
根據產品拼裝的不同方式,我們可以科學地將產品模塊分為以下三類:功能模塊、形體模塊和外觀模塊。
功能模塊是一件產品的核心,相當于內部的機器,簡單地將功能模塊組裝起來,一件產品就已初具形態。因此產品的功能模塊更重要的是保證其質量,對今后產品的使用提供方便。
形體模塊是主要決定產品外觀的模塊,相當于功能模塊的外層,他的形體,也就是形狀如何,決定了這個產品的觀感如何,是否可以抓住人們的眼球,是否能夠適應市場銷售。形體模塊能夠參與構建基本的功能環境和人文環境,因此形體模塊是模塊化設計中最需要反復研究的部分。
外觀模塊指的是,產品的具體顏色、肌理、細節等,這一部分能夠巧妙地將產品的風格和款式傳達給顧客。這一模塊是產品的外在語義模板,其整體表現出來的包括顏色、文字、標志、產品表盤、電源指示燈等各種人眼能夠直接看到的形態,都能夠成為這個產品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對外觀裝飾模塊不滿意,導致對產品的整體也不滿意的客戶也大有所在。
首先說一下產品的形體模塊,這一模塊對人們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如數碼相機、手機、電腦、平板電腦,這些電子產品大多是長方形的,而鏡子、水杯、筆筒這些都是圓形的,這一形態的設計來源于生活中的各種幾何圖形,便于精確計算,端莊協調,有規律,簡潔。而幾何圖形也是人們對產品模塊設計的最單純構想。除了幾何形態之外,還有一種有機抽象形態,如鵝卵石的形狀、極光的形狀,泡泡和肥皂的形狀等,這些形狀通常帶有曲面和弧度,顯得飽滿、有生機和活力,富有生命力。對這兩種形態的設計能夠快速構建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部分產品,如手機分別有長方形的屏幕和外殼、圓形的攝像頭等。
對這兩種形態,也可以進行變形,如將長方形的四個角磨成圓角,再根據美學的設計原則,增加一些外觀的裝飾物,這樣就能對各種圖形進行組合,使我們的產品變成復雜多樣、獨特美觀的產品,也能滿足和契合多樣化的藝術形態和設計風格,可以滿足市場需要。
如充電寶,以前大多以方形為主,現在則出現了各種形態,還在形體模塊之外又加上了外觀裝飾模塊,就能滿足大多數的顧客需求。
外觀模塊是建立于產品形體模塊之外的部分,具有人文精神和詩意內涵,它們往往能主導一個產品的風格和方向。外觀模塊包括色彩、文字、標志燈平面的板塊,還有產品面板和標牌等裝飾區域,還有指示模塊如指示燈、電源按鈕等。這些內容的設計往往能夠對產品的外觀進行引導,它們的設計也往往能顯示出一個產品更吸引什么樣的群體。簡潔的內容可能會吸引不注重小細節、注重實用性和便捷性的群體,而顏色鮮艷、設計有趣的則可能為女性或兒童及富有好奇心的活躍群體青睞。現在的手機外殼就使用了很多的外觀模塊的內容,對不同的機型有著不同的銷售對象。
如前所述,有這么多產品模塊,往往能夠將其整合從而獲得一種新的形態和形象,讓每一種產品都是獨立存在的。模塊整合的方法不同,所產生的意義和效果也會不同,經筆者研究發現,對各個模塊的設計整合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四種。
這種方式是指將幾何圖形進行組裝、拼接,從而構成不同的形態,如圓形和方形組合,六角形和三角形組合,這些方法能夠借助立體模型中的不同模型在設計前期快速地產生大量形態排列組合的設計。
新興技術類似于人工智能的引入使設計變得更加簡單,也更加科學,在計算機中建立一個模型圖,將各種模塊圖形導入其中,讓計算機自動計算最適合的組合樣式,或者最合理的組合方式,抑或是隨機組合,然后在計算機整合的基礎上進行人為添加,這種方式同樣也能體現人工智能和計算機的長處,有利于之后進行智能模擬設計法。
這一方法仍然是人工操作,按照不同的形狀的形式,如點線面的不同結構等來設計各種產品的模塊形態,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能夠運用人文精神,用人本能思維的創造性和審美標準來審視自己的作品,由于前面兩種方法設計的都是簡單粗糙的組合體,因此前兩種方法生成的設計仍然需要由人工進行形式要素法的配置,這樣經過深入設計之后的形體組合才能真正契合規模化生產方式。
這一方法相對形式要素法來說更具有感性色彩,甚至借用了其他領域中的一些手法,如夸張、擬人、變形等方式,以此傳達出一些人類的感情,如幽默、笨拙、冷靜、甜美,高雅等。運用這種方式,我們能夠對產品賦予人所需要的形態與觀感,也能夠更符合各種審美標準。如為兒童設計一款產品,就需要運用各種夸張的表現方式,來構成形態歡快,傳達出樂觀和輕松氛圍的模型。
這些模塊整合法應用與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地方,如茶壺的設計,就需要從里到外各種部件的組裝。從內部看,需要支架、蓄水池、過濾網等,從外部看又是由一個有機圓形的球體和長流線形的壺嘴組成的,不用說各式各樣的把手,茶壺的顏色、商標、上面鐫刻的文字等也需要進行設計,從而傳達出或狂放,或文雅的氣質。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們也能駕馭越來越多的形狀為設計所用了,這不僅是設計學科的進步,也是社會及大眾審美水平提升。
產品形態可以說是功能、材料、機構、構造等要素一同構成的“特有勢態”給人造成的整體視覺形式,這種視覺形式對人們認識和想象某一產品有著重要參考依據。產品的外形可以說是吸引人眼球的第一要素,因此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外形還可以給人們提供很多信息,當看到一個產品上有車輪,人們會認為它是一種能運動的產品,如果車輪有四個,另外車輪上方還有車燈、擋風玻璃、座椅、雨刷等物品,人們就能很容易地判定,這是一輛小轎車。而這輛車的外形到底是不是好看,是不是美觀,是人們喜愛這輛車與否的重要要素。外形不僅能反映出產品的基本構造,還能體現產品的外形勢態和其中的文化內涵。因此,產品的外形總是與它的功能、材料、機構、構造等各個要素分不開的。
對產品的設計,確定它的外在形態,就能確定產品以怎樣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設計師的工作就是讓這一外形優美,符合產品的設計理念、能聯合其他部件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并體現出某一特定產品的功能。也就是,把材料、機構、構造、人機關系的合理性、經濟性和安全維修等各項要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且從藝術造型的角度,從視覺、心理、形態的創新幾個方面展開聯想,最終創造一款適合人們心理需求的產品。
在現實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產品,這些產品都具有各自的形態特征,這些都取自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圓形、三角形、橢圓形、立方體等,這些抽象的概念被應用于產品中,變成一種認人為的形態。人們創造這些形態一般是為了幫助產品迎合市場需求,有些是市場上流行的形態,有些是獨樹一幟的形態,如車的外形,有普通的小轎車,有敞篷車,有底盤高的,有底盤低的等。這些外形需要設計者不斷研究市場需要,迎合時尚發展來契合需要,或者自己創造時尚,或者從人的精神滿足的角度出發設計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個人情趣愛好。
要想讓產品贏得受眾,就要做好產品藝術設計的人性化處理,協調好產品、環境和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尤其給“人”以充分的關注,賦予產品以人的特性和情感,這不代表讓產品本身具有“人”的屬性,而是讓客戶的心理感受到“人”的情懷,這樣才能走進用戶心中。現在各個產品的設計大都要堅持“以人為本”,才能更好地迎合市場,如機床設計,在越來越人情化、友善化的基礎上,契合了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這就是機械加工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機床產品不能僅僅改變人機—環境系統的協調統一,還要滿足使用者心理上的精神需求。要設身處地地為每一個使用者著想,設身處地地思考每一個設計問題。
產品包括大大小小的各類物品,涉及我們生活中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是人們必不可少的東西,除了供給人們日常使用之外,產品也能給社會提供必要的發展渠道,給予人們經濟上和文化上的新的啟示。
產品造型的設計,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要把注意力放在物品本身的特性上,并且關注人的特質,讓使用價值和價值相契合,讓心理感受和客觀存在相契合,在產品純粹物質性的特征和款式造型兩者上,后者往往是影響消費者態度,和判斷是否是優秀設計的先決條件。要特別注意產品的人性化設置,尤其是表面的符號、標識、文字、產品輪廓、色彩、材質肌理、整體性等形式美學的組成部分。對產品形態設計的評價標準有以下一些特點。
(1)思考產品造型與環境的和諧關系,一個好的產品的造型和功能要能跟環境互補,在一個環境里與其他產品相互配合,而不能獨自脫離開來。
(2)產品的整體造型能否完整清晰地體現這個產品的功能。
(3)產品的造型是否適合操作,是不是有煩瑣復雜的操作步驟和條件,是否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
(4)產品的造型是不是原創的,沒有抄襲和過度借鑒。
(5)產品的造型能不能表達明確的造型原則,是不是有明確的外形特征,不管是體積、尺寸、顏色、材料還是視覺指標,能否傳達給人有用的信息。
(6)產品能不能激起心靈上的共鳴,能不能引起消費者和使用者的興趣。
(7)產品的材料是不是可再生材料,會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是否可降解,便于回收。
以上這些可以用來評價一個產品設計的優劣,對模塊化產品的藝術設計,要力爭做到以上的這些環節,便利使用者和制造者。
在優秀的21世紀中,各種新形式設計產品層出不窮,設計人才也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本文所討論的模塊化產品藝術設計方法具有一定發展前景,隨著這一方法的越來越成熟,能夠運用到設計工作中,幫助設計師設計更多優秀產品,能夠更符合人的使用和消費習慣,并使產品的設計效率和質量有著顯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