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
(甘肅省鎮原縣第一人民醫院,甘肅慶陽 744500)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發病率逐年上升,主要發病群體為中老年人,其疾病的產生多與人們的飲食、生活習慣有關,隨時代的發展,高血壓發病人群逐漸年輕態[1]。該疾病的臨床表現包括頭痛、頭暈等,患者需要及時有效地治療,以此提升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目前對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患者需要進行長期的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所以抗高血壓藥物對該病癥患者而言具有重要作用[2]。隨著心血管疾病治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該疾病的相關知識認知度也得到提高,了解到血管功能病變的產生是引發心腦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有關研究表明,有效控制血管病變的發展,可以有效延遲、控制心腦血管事件,因此需要對血管功能進行有效保護。對高血壓患者而言,治療重點為血壓的長期有效控制,但不同的降壓藥所產生的保護作用并不相同[3],為此,本文對2020.07至2021.07期間在本院治療的該疾病患者應用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進行治療,力求探尋最佳治療方案,詳細步驟和療效見以下內容。
研究對象類型:高血壓患者,選取例數:56例,選取時間:2020.07~2021.07,分組方式:隨機抽樣法。常規組中,男性和女性的例數依次是15例、13例,年齡從42歲到79歲,平均年齡(52.14±2.66)歲;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5.44±0.13)年;體重51.07-71.58kg,平均體重(65.48±3.22)kg。研究組內,男生14例,女生14例;年紀范圍:43-78歲,年紀中間值(51.05±2.44)歲;病程1-22年,平均病程(16.33±0.24)年;體重51.16-71.99kg,平均體重(65.32±3.14)kg。對比可見,雙方患者在基礎信息方面并無明顯差別,能夠彼此比較,即P值大于0.05。納入標準:1.具有高血壓臨床特征。2.簽訂該研究知情協議,自愿進行該項研究。3.本研究取得醫學倫理相關組織審核,并已通過。排除標準:1.存在溝通障礙者。2.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惡性腫瘤者。4.存在藥物依賴癥狀者。5.肝腎功能不全者。6.冠心病、糖尿病患者。7.妊娠期、哺乳期女性。8.近半個月內使用其他降壓類藥物患者。
常規組:為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緩釋片(生產廠家:華潤雙鶴利民藥業(濟南)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358,生產規格:20mgx50片/瓶)進行治療,每天一次,每次一片,口服,連續服用半年。
研究組:為患者使用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生產廠家: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690,生產規格:2.5mg*14s)進行治療,初始劑量為每天一次,每次一片,最大劑量為每天一次,每次兩片。
分析對比雙方患者在臨床指標、療效、不良反應方面的情況,臨床指標含有血壓控制水平、血壓恢復正常用時、頭暈消失用時、生活質量水平四項內容,其中血壓控制質量通過舒張壓、收縮壓控制水平進行評定,包括治療前后兩方面;生活質量通過生活質量評分進行評定,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優異。治療有效率包括顯效、緩解、無效三方面,顯效指的是患者舒張壓和舒張壓恢復正常水平,生活質量回歸標準水平,臨床癥狀消失;緩解指的是患者舒張壓和收縮壓均顯著好轉,舒張壓下降水平大于10mmHg,收縮壓下降水平大于30mmHg,收縮壓降低幅度超過30mmHg,生活質量有所提升;無效指的是患者舒張壓、收縮壓以及生活質量改變幅度<50%;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緩解率之和。不良反應包括心悸、頭痛、面部潮紅、踝部水腫四方面。
該項研究全部人員計算所得數據都通過SPSS19.0軟件實施檢驗,檢驗內容含有計量、計數兩項,計數資料通過卡方值檢驗,計量資料通過T值檢驗,計數資料通過百分比呈現,計量資料利用(均數±標準差)表述,最終結果以P<0.05作為統計學價值標準。
治療效果方面,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更高,兩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療效比較[n(%)]
臨床指標方面,研究組優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臨床指標的比較(± s)

表2 臨床指標的比較(± s)
組別 例數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生活質量(分)血壓降到正常范圍值時間(d)頭暈消失時間(d)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組28 152.14 3.29 9.34 1.36研究組28 151.36 3.22 140.45 2.01 96.85 6.69 85.75 4.42 64.36 3.17 81.22 3.36 7.61 1.06 7.02 0.17 t 0.8965 33.6833 0.0165 8.4389 0.3443 13.8773 9.0407 8.9569 P 0.3739 0.0000 0.9869 0.0000 0.7319 0.0000 0.0000 0.0000 120.08 2.49 96.88 6.87 77.14 3.10 64.11 2.17 94.25 3.66 5.00 1.10
不良反應方面,研究組出現頭痛1例,面部潮紅1例,沒有出現心悸和踝部水腫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14%;常規組出現頭痛3例,面部潮紅3例,心悸1例,踝部水腫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14%,組間差異顯著(χ2=5.5434),P<0.0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逐漸增多,血壓升高現象不斷產生,尤以老年人最為突出。高血壓病癥會改變人體的代謝能力,需要依靠降壓藥物改善病癥,隨著高血壓發病率的不斷增高,發病群體也逐漸年輕化,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該疾病沒有根治方法,需要利用藥物控制血壓水平,因此尋求一種有效控制血壓水平的藥物非常必要[4]。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臨床降壓藥物種類繁多,療效、安全性差異明顯,因此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用藥方案。在現有臨床所用藥物當中,硝苯地平類藥物使用率較高,但該類藥物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臨床需求,且存在諸多不良癥狀問題,急需尋求一種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療藥物[5]。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種有效的降壓藥物,近年來使用率逐漸上升,已獲取患者較高的滿意度,本文為高血壓患者使用該兩種藥物進行治療后,取得不同的治療效果。
從致病機理分析,高血壓疾病的產生比較復雜,不良生活習慣皆可造成高血壓產生,臨床常規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同時還需配合飲食和運動護理,方可改善血壓[6]。臨床使用的治療高血壓疾病的藥物所產生的藥效會因為患者耐受度產生不同效果,用藥后不良反應會對療效造成影響,因此選擇有效的藥物療法至關重要。藥物療法的原理是對血管擴張、收縮性能進行改善,通過內部作用機制,有效對血壓進行控制。本文所用的兩種藥物中,硝苯地平緩釋片對高血壓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大部分患者用藥后會產生不良反應,該藥物主要成分為硝苯地平,通過阻礙心肌和血管平滑肌鈣離子的膜轉運而達到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目的,這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見于肝臟系統、循環系統、消化道方面,且常存在過敏情況,用藥效果并不理想[7]。
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種高血壓常用鈣離子阻滯劑,含有等量的左旋和右旋,屬于外消旋氨氯地平,能夠有效阻止其體內鈣離子進入細胞,且該藥物是一種二氫吡啶類拮抗劑,可以有效阻滯機體內血小板積聚,從而對患者內皮細胞產生保護作用,藥物的抗氧化功能能夠改善皮內細胞功能,進而產生顯著治療效果,能夠達到緩解血管壓力、降壓的效果[8]。另外,獨特的藥物動力學特征能夠促使藥效發揮較長時間,具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可延長半衰期,降壓效果顯著,且不會對患者產生較多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9]。藥理學研究顯示,左旋體具備的鈣拮抗活性超出右旋體1000倍,左旋氨氯地平利用對一氧化氮的釋放,有效調節激肽代謝,從而改善血管功能,產生降低心肌細胞耗氧量的作用[10]。左旋氨氯地平作用時間長,血藥濃度起伏不大,所以能夠維持血壓平穩,同時該藥物屬于我國獨立開發,費用低廉,能夠減少患者經濟負擔,患者接受度較高[11]。綜合而言,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對血管具有一定的選擇性,能夠選擇性作用在冠狀動脈、腦動脈方面,從而達到緩解痙攣動脈的目的,和硝苯地平緩釋片類常規降壓藥物相比,可以確保患者血壓長期保持在理想范圍內。另外,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以有效舒張血管平滑肌,長久維持血藥濃度,對心肌肥厚具有逆轉作用,可避免心血管不良事件產生,安全性較高[12]。
劉加明、張永華[13]在其研究當中指出,高血壓患者使用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后,治療有效率為95.12%,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治療效果;本文研究中,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96.43%,高于常規組,與劉加明、張永華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高血壓患者的效果更為理想。譚柏翠[14]在其研究中表明,高血壓患者應用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后,患者收縮壓(129.01±3.36)mmHg和舒張壓(77.01±3.04)mmHg均恢復至正常水平,且血壓改善水平優于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效果;本文研究中,研究組血壓控制質量均優于常規組,收縮壓治療后水平為(120.08±2.49)mmHg,舒張壓治療后水平為(77.14±3.10)mmHg,與譚柏翠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將患者血壓長期控制在理想范圍之內。王信凡[15]等人在其研究中指出,高血壓患者使用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后,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00%,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療效果;本文研究中,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14%,低于對照組的32.14%,與王信凡等人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具有較佳的治療安全性。
總而言之,高血壓患者使用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進行治療可以優化血壓指標,療效理想,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值得臨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