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學校,江蘇蘇州 215300)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形成的重要時期。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趣味性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智慧課堂的構建是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其可以讓學生變成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構建智慧課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識。
智慧課堂結合了互聯網思維方式和信息技術,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其成為高校智慧的課堂,通過智慧的教與學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智慧課堂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不停地講解和板書,學生則是聆聽和記錄,板書的書寫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比較少,教師的關注也有限,不能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更無法滿足多元化教學的需求。構建智慧課堂對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可以幫助教師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其次,智慧課堂的學習方式是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習內容進行探討和交流,幫助學生學會傾聽與合作,從而更快地吸收知識。同時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讓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增加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再次,小學智慧課堂的構建可以很好地落實學生預習的效果,確保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情況,從而進行針對性教學;最后,智慧課堂中教師可以構建合適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學習的欲望,進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1]。
小學智慧課堂的構建首先要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對學生有所了解,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要做到統籌兼顧,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掉隊又能掌握學習新知識。可以重點對學生們的計算機使用情況進行總結,了解學生的上網時間、目的以及對于基礎軟件的了解程度,根據這些信息內容的總結,制訂合適的教學目標和強度,確保教學目標可以深入貫穿在信息技術智慧課堂的教學環節中。并且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為構建智慧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在構建智慧課堂時要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智慧和優點,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信息技術的樂趣,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信息技術課程中理論知識比較多,學習起來比較枯燥,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和環節,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趣味性,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畫方形和圓形”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前兩節課的掌握程度制訂合適的教學目標,主要讓學生掌握圖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汽車聲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讓學生觀察汽車模型的形狀都有哪些,引出今天的教學內容— 畫矩形,首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傳授學生工具的使用,待學生掌握后進行“汽車比賽”,看一看哪組學生的車設計得更有新意,在學生自主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指導,最后再進行小組點評。
又例如,在學習“青蛙過河”時,通過創設青蛙過河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感知,發現規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察學生發現青蛙的運動是根據荷葉的位置來進行的,從而引出今天學習的重點,通過坐標來實現運動的精確定位,而坐標對學生來講是個全新的知識,筆者在教學中借助于坐標圖讓學生感知角色在舞臺不同位置時坐標的變化,實現初步認識坐標的知識目標。學生一旦掌握了坐標概念這一難點后,接下來的課堂筆者就大膽地放手給學生借助書本,小組合作探究新知,學生的完成度非常高。可以說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非常敏銳,在今后的課上,還是要多留時間給學生,讓學生邊思考邊實踐。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構建智慧課堂,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設置任務做好引導工作,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信息技術實踐性比較強,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具有相應的操作能力,因此思考和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融入任務教學法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有明確的思考方向,從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任務教學法的應用要結合教學目標制訂,讓學生在自主實踐的基礎上努力完成教學任務[2]。例如,在學習“火柴人跳舞”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繪制角色和切換造型的方法,學習角色、背景顏色變化的方法。舞蹈閃爍,火柴人在臺上跳舞,其實就是火柴人在不斷地變換造型。智慧課堂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實踐思考,筆者把實踐園中的“繪制更多的造型,讓火柴人跳出更優美的舞姿”作為拓展任務拋給學生,讓學生在搭建火柴人跳舞腳本的過程中思考如何還能讓火柴人舞姿跳得更優美些。有的學生會在實踐操作中展開討論尋找答案,有的學生會在教材中尋找答案,這些無疑都是學生充滿智慧的體現。學生在自主操作中發現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印象,最終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初識“WPS”文字”時,本課是四年級學生認識學習WPS文字軟件的第一課,如何讓學生帶著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去了解、認識WPS文字也是本課的重要目標之一。針對四年級學生,圍繞“中國傳統節日”電子小報設計為主題,給學生明確了接下來我們的學習目標,就是要用所學到的技術來制作精美的電子小報,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了。同時,信息技術課堂也應成為學生德育教育的主陣地,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做好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老師更應努力。我們上課的時間點,恰逢中秋節,在新課伊始,筆者和學生分享、探討了中秋節歷史、民俗等,光一個中秋節就傳承久遠,節日寓意深刻,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在學習技術的同時感悟、傳承、發揚傳統文化。
又例如,在本單元最后一課“制作主題電子小報”時,本課是學生學完“WPS文字”知識之后,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制作一個電子小報作品。筆者通過復習WPS文字的基本知識,然后課件展示幾件精美的小報作品引出課題,在明確任務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對于能完成一份圖文并茂的電子小報都躍躍欲試。由于四年級學生年齡小,在上一課時,我就向同學透露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讓大家想想應該編一份怎樣的小報,要用到哪些內容。討論后,要求同學根據主題構想對瀏覽下來的相關資料,運用WPS文字處置軟件編排成介紹新年的小報。學生學會技能不難,但要變為同學的綜合能力要走的路還很長,不是花一節、兩節課就能辦到的。要多動腦,為學生做一些鋪墊,協助他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可以有效喚醒學生大腦皮層中沉睡的信息,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從而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陶行知老先生曾說過:“文字只是生活的符號,要與生活連在一起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就是最好的教具,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挖掘身邊的事實熱點和事件,將其融入課堂中,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外,將生活與課程內容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感,從而為構建信息技術智慧課堂增添一定的趣味性。例如,本學期在學習“初識Scratch”時,本節課是Scratch單元的起始課,學生在學習本課以前已經有了WPS軟件的操作基礎,但這批五年級學生是筆者新接手的,對學生的學情不是很清楚,但筆者還是堅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他們通過光盤和書本進行自主學習。然后,筆者再提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回答本課的幾個關鍵知識點,令筆者欣慰的是學生能把Scratch的6個區域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并沒有照著書本讀出來,例如:學生在介紹舞臺區時就用“演員表演用的舞臺”、介紹角色時用“演員”來定義,而把自己定義成導演等,這樣聯系生活的概括是我最希望看到的,這也是信息技術的本質,既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Scratch確實易于孩子們使用,又能寓教于樂,讓孩子們獲得創作的樂趣。一堂課下來,學生能認識Scratch的界面,掌握了簡單搭建腳本的方法,能理解基本的編程過程。在教學中,還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現場處理,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學習目標。
小學生之間個人的信息素養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可以采取分組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溝通和合作。信息技術需要學生進行實踐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但是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小組合作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不足,利用團隊的智慧解決問題,從而學會相互配合和幫助,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這是現在社會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例如,在學習“保護珍稀動物”時,主要是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制作關于珍稀動物的多媒體視頻,培養學生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意識。在課堂中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確定制作主題,然后進行分工,分別收集圖片、視頻、音頻等,再進行信息辨別,挑選比較合適的完成多媒體視頻制作。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又例如,“賽車游戲”一課的主要學習任務是用偵測模擬“傳感器”,通過條件語句對“傳感器”的返回值進行判斷,使賽車從起點自動駕駛到終點。考慮到是一場比賽,教學重難點在于偵測與判斷模塊腳本搭建,為了節省課堂時間,筆者統一給學生提供賽道與賽車的半成品。課堂中,筆者主要給學生創設一個無人駕駛的情境,然后讓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讓他們想一想用現有的Scratch知識能否搭建一個汽車無人駕駛的場景程序。學生借助書本,分組合作完成任務,遇到問題不斷修改程序,大部分學生完成得非常好,少部分學生完成有點困難,但在那些組內小高手的幫助下也能順利完成腳本的搭建。(特別是平時對其他科目不太感興趣,可能是個別老師眼中所謂的差生,紀律不好,學習習慣不好。但在組內同學的鼓勵和幫助下,他漸漸喜歡上了信息技術課,尤其是Scratch,每堂課都完成得非常好,學生有了這種成功的體驗后,他的課堂紀律從一開始的自由散漫到現在的認認真真,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最好詮釋吧!)
項目化編程是培養兒童計算思維的關鍵工具。計算思維成為各個國家青少年發展的核心素養,2021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數學評估將計算思維納入測評范圍。周以真認為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科學的基礎概念時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等系列思想活動,使個人能夠像計算機科學家一樣思考,來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是多種思維技能的綜合應用,包括抽象和模式概括、系統性信息處理、結構化問題分解、遞歸及并行思維。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會涉及邏輯思維、數學思維、創造思維、算法思維。相關研究發現兒童階段的教育干預措施成本更低、教育效果更持久。對于小學生而言,豐富的計算環境和計算思維培養工具要具有低門檻和高上限兩個特性,既需要滿足初學者入門,又要有較好擴展性,便于學習者進一步提高[3]。
Scratch用來培養孩子的編程興趣,是一個適合小學生初步建立簡單的計算思維的編程方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培養計算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已經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能力。
例如,在教授“畫正多邊形”一課時,授課的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數學知識中的幾何體系也就是三角形、正方形、圓、梯形這幾種,沒想到今天的課可以通過畫筆畫出絢麗多彩的各種正多邊形,深刻體會到計算機作圖的優勢,體驗程序計算思維。課堂中,一步步引導學生發現正多邊形角與邊的關系規律,幫助他們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隱性的,但卻將根植于心,帶著這種能力生活著,我想這才是我這節課所要達到的目的。計算思維是一個看不見,抓不著的東西,但卻能根植在我們的大腦中。
綜上所述,智慧課堂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智慧課堂教學目標的制訂,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使智慧課堂成為素質教育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