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莉峰
(晉中學院,山西晉中 030619)
學前教育學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聯系密切的課程,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促進學生學習能夠發揮出積極的意義,但在目前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高等學校所開展的課程教學都存在問題,迫切需要借助教學改革的推行來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人們對學前教育產生了新的認識,在目前教學改革不斷推行的背景下,高等學校學前教育學教師如果繼續按照傳統的以理論教學為主的課程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將很難適應當前的教學需要,所以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具有非常強的必要性。
目前,學前教育學課程教學之所以很難發揮出有效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科的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正確的認識,盡管時代在不斷發生變化,但高等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堅持長期以來以理論教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無法得到激發,再加上教師對課程教學目標缺乏全面認識,導致課程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很難實現[1]。
幼兒具有獨特的心理認知特點,學前教育學作為學前教育類專業一門必修的公共課課程,涉及了學前教育各個方面的內容。借助教學改革活動的全面開展,能夠使學生不斷加深對學科知識點的認識,并借助教學實踐活動認真分析幼兒的心理特征,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參與教學改革,不斷加深對幼兒心理特點的認知,這對于學生畢業之后更好地投入工作能夠發揮出積極的促進作用,也能有效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
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聯系密切的學科,學前教育學課程教學改革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更好促進課程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因為借助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學生能夠不斷加深對課程教學的認識,為學生深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創造有利條件。由于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學生開展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充分認識目前幼兒教育的現狀,因此課堂教學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實現學科的人才培養目標。
教師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與教師的教育理念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目前教師所開展的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教育理念過時的問題。盡管目前非常注重知識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但是高校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依然習慣于沿用應試教育的理念,對學生開展課堂教學,這對學生學習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是目前教學活動存在的最大不足,需要教師認真反思并加以改進[2]。
課程教學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也是目前教學活動存在的最大不足,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對學科人才培養目標缺乏研究和認識。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注意力集中在對學生開展知識教學上,忽視了學科的德育教育內容,這導致課堂教學存在很大的誤區,制約了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高校教師的教學活動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但是目前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未注意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部分教師即使應用此類教學設施,也大多停留在PPT課件的層面,這導致課程教學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反思并加以改進,借助不斷加大對信息技術教育手段的研究和應用,來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使教學模式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為學生更好地開展課程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學前教育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學生未來工作的基礎,所以學校在課程建設與教學方式改革活動開展之前,都要認真結合學生未來學習和就業工作的需要,以最大限度服務學生就業為根本宗旨來做好課程建設。在課程建設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融入創新發展的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為目標來實施教學活動,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來做好教學理念的設計。結合新形勢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所發生的變化,致力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教學理念設計過程中要將創新性、實踐性、復合性充分融入其中,才能使教學活動取得理想效果。學前教育學是一門綜合性課程,這門課程涵蓋了多個學科的內容,所以對高等學校的課程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積極將學科所涉及的健康、語言、藝術、科學等內容充分融入到學科教育理念之中,豐富學科教育內涵。同時在對學生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做好對學生思維活動的引導,充分激發出學生在學習上的天賦,使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先進的教育理念來不斷提升自己,使教學活動取得理想效果,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同時在課程設計中還要特別注意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充分利用生活化教育理念來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式教學活動,能夠取得理想效果,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3]。
教師專業培訓是學前教育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方式改革的重要環節,為使此項教學活動能夠取得理想效果,需要結合課程建設的需要,對高校教師專業培訓內容進行設計,只有教師積極參與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對學前教育學課程的認識,才能有效推動課程建設與教學方式改革,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為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創造有利條件,推動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現有教材與幼兒園教學實際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在教學活動中需要認真結合目前教學活動開展的需要,對教材進行不斷修訂與完善,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活動,教師對此要有清醒認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未來工作中需要熟練掌握各種技能,所以要積極結合目前已經出版的教材將最新的衛生保健、教學研究、文學鑒賞,藝術等知識充分融入到課程建設活動中,借助不斷加大對教材的修訂與完善力度,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在教材編寫過程中,要結合項目教學法的應用來做好項目主題的設計,改變目前的教材設置體系,以此來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為不斷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創造有利條件。
學前教育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單純依靠高等學校所開展的課程教學,很難發揮出理想效果,為了改變目前的現狀,需要認真對高校與幼兒園的合作模式進行設計。要結合高等學校學前教育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加大與幼兒園的溝通互動力度,為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有效開展創造有利條件。要充分利用雙方所開展的合作為幼兒園一線教師以及高校學生不斷加強互動交流創造有利條件,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技能,為學生畢業之后更加適應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創造有利條件,不斷加深雙方的合作力度。
作為學前教育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學前教育學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和認識學前教育的學科內涵,全面分析和探討學前教育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要引導學生在尊重兒童身心發育規律的基礎上,研究如何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對兒童開展學前教育,為兒童接受小學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教學改革活動中要特別注意認真做好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圍繞學科的知識教學目標、情感教學目標和德育教學目標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要特別注重充分激發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培養具備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合格學前教師為目標來展開課程教學。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不斷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研究,結合幼兒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幼兒的心理特點來展開對學科知識點的深入學習,使課程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為了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等學校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前要認真做好教學設計,根據學科的人才培養目標,將知識教育、能力教育、實踐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斷加大對教材內容的研究,根據教材中的知識點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前教育工作實際,按照學前教育理論、學前教育內容、幼兒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等不同模塊做好教學設計,在每一個模塊都要將學前教育教師的職業素養融入到模塊教學活動中,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教師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好對教材中知識點的學習。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教學過程中大多采取以教師講為主的課堂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以教師為主來組織教學活動。由于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各種教學活動都是緊緊圍繞教師而開展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作用并沒有得到發揮,因此教學活動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為了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活動有效性的不斷提升,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可以積極使用討論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辯論法等多種形式來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側重于引導學生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與教學素材展開討論分析,并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相關知識點有新的認識,以此來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為了不斷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科的人才培養目標來認真做好教學設計,緊緊圍繞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標來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不斷豐富教學評價的形式,將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況、平時的作業以及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的考核結果與期末考試相結合,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價,以此來提高課程評價的科學性,使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開對教材中知識點的學習,為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創造有利條件。
學前教育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聯系密切的學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圍繞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來開展課堂教學,為使此項教學活動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功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大實踐教學力度,緊緊圍繞學生未來的工作來開展課堂教學,著重培養學生適應未來工作的能力,要不斷加大案例教學力度,積極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夠深入到學前教育一線。在親身參與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體驗教材中知識點在學前教育實踐中的應用,只有借助這種方式,學生才能不斷加深對學前教育實踐的認識,并積極展開課程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技術能力[4]。
學前教育專業承擔著為幼兒園培養優秀教師的職責,所以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大與幼兒教育機構的合作辦學力度,借助雙方深入展開合作,能夠及時發現教學活動所存在的不足,并結合幼兒園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的需要對課程所使用的教材以及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改進。這對于不斷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能夠發揮出積極的影響。雙方在合作辦學過程中,要積極為學生參與教學實踐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要積極邀請幼兒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深入到高校課堂,對學前教育學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使學生能夠更加適應未來的幼兒園工作。
學前教育學作為學前教育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課程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模式有著很高的要求。為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要不斷加大教學反思力度,認真做好對學生的引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加大實踐教學力度。積極與幼兒園展開深度合作,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以此來實現學前教育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方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