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莎莎


高中新教材頒布和實施后,如何探究學科育人途徑,在英語課堂實現“立德樹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目標,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研究熱點。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景化”。“大概念(大觀念)”的提出,是將素養落實到具體教學中的錨點。
大觀念是內容、過程和價值的融合,“觀念統領”的單元教學是發展學生素養的重要途徑。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倡導由聚焦語言知識點轉變為關注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內容,課程內容由碎片化學習轉變成整合關聯的系統化、結構化學習。需要整體把握課程、開展單元教學,把孤立零散的課時碎片聯結成系統組織的課程單元。單元整體教學作為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基本單位,為核心素養的培育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使教師在教書育人上做出“戰略安排”成為可能。這是英語核心素養落地的自然需求,也是課堂教學的應然追求。
本文以近期區域研討的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三Unit 6 “The Admirable”單元為例,具體闡明如何以大觀念為統領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一、闡明單元教學的指導思想和設計理念
根據課程標準,本單元的主題是“人與社會”中的“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物”和“人與自我”中的“優秀品行,正確的認識態度”,學生基于意義探究獲取中外優秀人物的知識,從中學習高尚品格,形成價值認知。期待經過這個單元的學習后,學生能夠對于這個主題有更深入、多角度的理解,并遷移到自身的成長,思考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因此確立如下指導思想:圍繞“The Admirable”這一主題展開,使學生在知識建構和活動探究中,形成對此內涵的深層認知、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二、研讀單元內容,探究關聯,提煉單元大、小觀念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共涉及9個語篇,前7個是教材主體部分,后兩個是拓展語篇。基于單元主題,首先對單元內9個語篇子主題進行提取與分析,分析各部分內容所傳遞的意義,形成小觀念。接著梳理各個語篇小觀念之間、語篇小觀念與單元大觀念之間的聯系,尋找邏輯線,將語篇進行整合、重組。接下來,分析各小觀念的聯系,建構“偉人優秀品質”——“普通人也值得敬佩”——“令人敬佩有不同的內涵,反思自身發展”的顯性關聯。具體流程見圖1。
三、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和單元學習活動
“杰出人物的品行值得敬佩、普通人也值得敬佩”,圍繞這一主題,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目標可以確定如下:
(1)學習了解令人敬佩的人的事跡,分析其精神,感悟其優秀品質;
(2)分析“值得敬佩”的原因,探究“值得敬佩”的內涵和意義;
(3)對照敬佩的內涵,反思自我成長,思考未來努力的方向。
教師基于課時及單元目標,設計單元整體學習活動。
課時1:聽并討論,激活學生原有認知,學生初步認識何為“值得敬佩”,及令人敬佩的行為和品質。
課時2-3:獲取梳理并簡述屠呦呦基本信息,形成結構圖,初步感知杰出人物的事跡和優秀品質。
課時4-5:聽取并簡述馬丁·路德·金的抗爭歷程,形成時間串聯,進一步感知杰出人物的事跡和優秀品質。
課時6:梳理并概括演講稿體裁特點及演講技巧,完成“A Chinese History Maker”的演講。
課時7-8:獲取并復述Christopher Reeve生平的重要經歷,運用“共情”分析其優秀品質,探究普通人“值得敬佩”的內涵和意義。
課時9:梳理和分析關于人物的概要寫作的內容,概括其寫作結構,完成Lesson 3的概要寫作。
課時10-11:閱讀Reading Club 1-2,探究并思考“值得敬佩”與成敗、身份高低及成就大小的關系。
課時12:以“值得敬佩的人”為題制作Poster,并進行口頭介紹,評價他人作品。
這樣,單元學習活動之間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有橫向聯系,按照邏輯線一層一層的深入對“令人敬佩”這一認知主題意義進行探究,體現認知不斷深化的過程,單元學習活動體現關聯性,建構性、層次性的特征,并最終指向單元目標1的達成。
四、確定課時目標,設計教學評一體化活動
以Lesson 1“A Medical Pioneer”為例,這一語篇的小觀念,是讓學生初步感知理解杰出人物的事跡,分析其優秀品質,探究令人敬佩的內涵。知識結構如圖2所示,引導學生在零散信息和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形成基于主題的新知識結構。
在本課結束時,學生能夠:
(1)獲取與梳理屠呦呦的基本信息、科學研究過程及其對科研和榮譽的態度,形成知識結構圖;梳理科學研究過程中所用的動詞短語(詞組),體會其功能和作用;
(2)運用所學語言(定語從句),基于結構圖,嘗試介紹屠呦呦;
(3)識別、總結人物特寫類新聞報道的語篇框架和語篇特征;
(4)梳理分析屠呦呦的科學研究過程及其對榮譽的態度,評價其科學精神和品質。
五、基于單元目標和學習活動,合理設計評價活動和評價指標
基于本單元所學語言知識,以小組為單位,為自己敬佩的人制作一份海報,并進行簡要的介紹。根據宣傳海報的制作標準,評價他人制作的海報。
Step1:Who are introduced in this unit? What did they do? What qualities do they have?
Step 2:Do you think the astronauts of the Challenger which exploded soon after it was launched admirable? Why?
Step 3:What do you think makes a person admirable?
Step 4:Are there people around you who are admirable? What did they do? What qualities do they have?
Step 5:Present the task.
Step 6:Students work in the group and create a poster for the person they admire to help him/ her win the audition.
Step 7:Presentation and make comments.
六、結語
實施基于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新教材容量和難度增大,在課時不變的前提下,教師需要站在整體的高度規劃教與學,以大觀念統領實現“少即是多”的課程設想,盡可能地以較少的時間達成最佳的效果,實現重點突出、邏輯嚴謹、合理安排。
實施基于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可以幫助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本背后的主題意義,探究單元邏輯,發展師生的邏輯思維,師生知道本單元“要去哪里”“怎么去”“如何知道自己到達了”。
實施基于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對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教師需要提升學習理論的認識,轉變單篇教學設計思維方式,走向大觀念的單元設計。單個教師很難獨自撐起一個單元,需要整個備課組團隊來共同打造。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