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美 沈陽大學
休閑體育是社會體育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在閑暇時間以增進身心健康,豐富和創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為目的的身體鍛煉活動。休閑體育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越來越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今天,雖然逐漸提高了中小學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但是學校體育課程太過于形式化,青少年運動形式單一,對休閑體運動的了解不充分。立足于教學改革,學校體育課程增加部分休閑體育運動項目,其目的在于增加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吸引青少年走出教室,走進操場進行體育鍛煉。希望可以通過開展學校休閑體育運動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使學生在享受休閑體育運動帶來快樂的同時,提高運動技能技巧,增強體質健康水平。
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物質文化的今天,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高質量生活,更重要的是希望我們能夠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豐富的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希望我們能夠擁有強健的體魄?,F如今,我國的經濟發展非常的迅猛,使得居民的生活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大家的業余生活豐富多彩了起來,同時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不注重飲食健康,不吃早餐、過量飲酒、暴飲暴食等行為成了當代年輕人的常見行為,再加上熬夜并且缺乏體育鍛煉導致大多數年輕人的健康水平下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為了鼓勵我國居民從“觀賞體育運動”轉變到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為了促進全民健康水平更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和健康需求;為了解決全民健身區域發展不平衡、公共服務供給不充分等問題,2021年8月3日,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
該《計劃》在21世紀的今天具有強大的引導性和落實性,實施該《計劃》對于“全民健身”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队媱潯樊斨猩婕傲艘恍┩恋氐氖褂脝栴},我國土地面積廣闊,但是在之前體育場館建設的過程中,如何讓土地合理的使用,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難題。為了我國大眾休閑體育運動有更多展現在群眾面前的機會,我們更要重視場地條件,而場館建設是發展大眾體育運動的一個基本條件,更是一個抓手。如今,《計劃》從城市空閑土地、城市公益性建設用地、租賃方式供地、復合用地模式這四種不同性質的土地,給出了不同的指導意見和建議。而《計劃》發表其根本意義在于發展群眾體育,激發公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讓公民從體育運動的“觀賞者”轉變為體育運動的“參與者”,最終培養我們終身體育意識,達到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目的。
提高全國人民身體健康水平,使廣大人民體質逐步增強,讓我們健康愉快的生活是“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根本目的。而現階段,對于兒童、青少年、青年、老年這幾個人群,最應該重點關注的就是青少年體育運動的參與度和有效性。當前,我國要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就要重視中小學學生體育鍛煉情況,通過促進中小學休閑體育運動的開展來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因為建設“體育強國”、促進“全民健身”戰略的實施,主力軍就在于青少年。青少年不僅是我們中國的未來,他們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希望。對于學校體育,我國南北學校、沿海與內陸學校、農村與城鎮學校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差異體現在:體育教師教學水平、校內的場地器材設施、學校體育氛圍等等?!叭窠∩怼睉鹇栽谝欢ǔ潭壬峡梢钥s小這些差異。實施“全民健身”戰略可以促進中小學開展休閑體育運動,使得青少年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其根本目的在于希望青少年可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同時,中小學開展休閑體育運動反過來也促進了“全民健身”這一戰略的實施。
學校是開展青少年休閑體育運動的主要場所。在新課標背景下,學校提倡素質教育,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隨著我們國家對居民身體健康的重視,學校也逐步重視體育與健康課程。但是,現如今我們國家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內容單一,不能滿足學生的運動興趣和運動需求,同時考慮到安全問題,許多具有安全隱患、激烈的體育運動,都不允許開展,枯燥乏味的傳統體育課程一直占據著主要地位。關于休閑體育運動,學校教學也很少涉及,尤其是在體育課程不受重視的情況下,青少年只能接觸到一些傳統的、常見的休閑體育運動(跳繩、羽毛球等),而一些消耗時間較長(釣魚等)和具有表演性、藝術性(健身、瑜伽等)的休閑體育運動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中小學學生對于休閑體育運動的了解并不多,其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也并不高,學校休閑體育運動的氛圍并不濃烈。除了青少年接觸休閑體育運動的機會不多外,學校運動器材也不完善。大部分學校只能滿足學生進行一些傳統體育運動,比如踢毽子等。學校沒有正規跑道,更沒有網球場地,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學校根據客觀條件安排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對于一些場地要求較高的休閑體育運動,如網球、旱冰等,這些新興的休閑體育運動在中小學幾乎不會出現,這對于學校實施休閑體育運動也是一種挑戰。
在中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中,學生發揮主體作用,而教師發揮的則是主導作用。發展中小學休閑體育運動的主要責任在于體育教師。體育教師是學生身體健康的發展者和維護者,是學生潛能的開發者,更是優秀運動員的發現者。在學校體育教師中,有一部分是專業體育生畢業的,他們是經過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專業競技能力很強。但是現在,專業的體育技能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學生的課堂要求,學生對休閑體育的興趣越來越大,而專業的體育教師對于學校休閑體育的開展也并不太熟悉,他們可能會用專業的眼光看待休閑體育中的一些問題,而忽視了休閑體育是在閑暇時間以增進身心健康,豐富和創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為目的的身體鍛煉活動。并且,在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中,特別是小學體育教師招聘中,大多數學校只要求有相應學科的教師資格證,對于應聘者沒有專業限制。這些不是專業的體育教師對于休閑體育運動也并不了解,在開展學校休閑體育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教學錯誤。綜上,現如今體育教師乃至整體教師行業師資匱乏,有的學校更是出現了語文教師教授體育課程的現象,所以體育教師整體教學水平較低,這阻礙了休閑體育運動在中小學的開展與實施。
社會也會對學校開展休閑體育運動產生一定影響。城市體育場館是居民進行休閑體育運動的基礎,也是青少年在校外進行休閑體育運動的主要場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體育場館,尤其是經濟落后的小城市和偏遠地區的體育場館是少之又少。社區體育也影響著學生的體育運動。學生離校后,最方便的運動場所就在社區,而社區體育文化發展到今日,對場地器材有著極大的依賴性,許多社區出現設施設備老化破損、運動場地不符合標準等情況,這些情況都不利于青少年課后進行休閑體育運動。校外體育培訓也是青少年接觸休閑體育運動的一種方式。近幾年校外體育培訓逐漸興起,如輪滑、體能培訓、野外活動等等,這些都是青少年參加休閑體運動的項目和重要途徑。但是,校外體育培訓大多都以盈利為目的,其次才是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并且這種培訓機構的教師大多都是兼職老師,專業性低,可能會出現教學錯誤等現象,這也影響了學生進行休閑體育運動的能力水平。
學校休閑體育運動氛圍作用于學生及教師,影響著全體師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國際許多國家(如巴西、美國等)的學校休閑體育鍛煉氛圍非常濃烈,休閑體育運動的流行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的體育運動行為。首先,學??梢蚤_展多元化教學模式,拓展體育教學內容,以學生運動需要為基礎,在終身體育運動的觀念引導下,幫助學生掌握一種契合個人興趣的休閑體育運動,并且給學生進行休閑體育運動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走進操場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帶動學校整體休閑體育運動氛圍。其次,學校和體育教師要合理安排體育場地及器材,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器材,在體育經費允許的情況下,完善學校運動場地配套設施。同時,學校也可以開展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休閑體育運動項目,比如羽毛球,輪滑等等,使學生對休閑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增強學校休閑體育運動氛圍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小學休閑體育運動的發展。
休閑體育作為學校體育課程內容之一,需要學校不斷完善教學體系,改進教學。體育課程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創新,跟隨社會的潮流,將學校休閑體育運動與社會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體育教師要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要注意因材施教,在新課改背景下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善于發現學生的優缺點,多夸獎鼓勵,從而通過休閑體育增強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中小學體育課程中也要求體育教師開發靈活多樣的休閑體育運動,讓學生了解到休閑體育的意義,使學生產生運動興趣,調動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青少年從休閑體育運動的“觀賞者”逐步轉變為“參與者”,從而促進學校休閑體育的發展。教師作為學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知識和道德品質,體育教師團隊也要營造一個努力學習的環境,通過集體備課、集體討論等活動,不斷增強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在休閑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師要認真鉆研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式,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要求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善于發現學生運動興趣的“眼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受歡迎的休閑體育運動項目進行教學,比如編排比較簡單的舞蹈、組織學生進行登山等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從而促進學校休閑體育的進步與發展。
體育場是硬件設施,是我們進行體育鍛煉的基礎,但是城市體育場館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建設往往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從城市建設來看,我們城市的土地利用并不充分,一些城市空余的場地,包括多處的角落空地是可以經過開發之后用于體育運動。其次,一些工廠廢棄后就一直處于荒廢狀態,而這些恰恰是我們潛在的資源,完全可以把荒廢的工廠改造成為室內場館,供社區居民進行體育運動、休閑娛樂。而《全民健身計劃》的出臺,促進了場館的建設,給青少年校外休閑體育運動創造了條件。同時,《計劃》的出臺也讓社區休閑體育運動得到重視,除了補充健身器材這些硬件設施外,還要保障“軟件”設施,定期維修檢查設施的安全問題,以保障青少年在社區可以進行休閑體育運動;社區也可以定期舉辦休閑體育運動競賽,豐富學生課余生活,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以提高青少年休閑體育水平。對于校外體育培訓,政府可以嚴格要求培訓機構,教師“持證上崗”,傳授青少年正確的休閑體育運動方法,提高青少年對運動的興趣,陶冶情操,培養學生休閑體育運動習慣,從而促進學校休閑體育運動的開展。
學校休閑體育運動具有健身、娛樂、休閑等多種功能,它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青少年在校期間比較重要的體育活動內容之一。發展中小學休閑體育運動,不僅需要國家政策支持,更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和學生自身不斷努力,營造學校休閑體育運動良好氛圍,吸引青少年走進操場,走進休閑體育運動,真正熱愛運動,最終達到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提高青少年身體健康水平的目的。在“全民健身”戰略背景下,發展中小學休閑體育運動,不僅有利于培養青少年體育運動能力,提高運動水平,促使青少年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更是給《全民健身計劃》打下堅實基礎,從而不斷提高我國國民體質健康水平,促進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