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賽,張鑫堯,楊鴿鴿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 201600)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 年底,我國60 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54 億,占總人口比重達到18.1%,老年人口數量快速增長,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項國家戰略。隨著全方位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不少老年人在使用智能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中存在視覺困擾、操作棘手等難題,容易對老年人產生極大誤導,使得其在交通出行、看病就醫、購物消費等日常生活場景中遇到諸多不便,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嚴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為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2020 年9 月,工信部印發《關于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著重消除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群體在信息消費、終端設備、服務與應用等方面的障礙。為進一步解決老年人的困難,國務院辦公廳于2020 年11 月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要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智能化產品。本文從視覺設計角度,為貫徹落實跨越老年人“數字鴻溝”提供理論依據,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科技發展成果和美好生活。
數字鴻溝指由不同性別、年齡、收入、階層的人在接近、使用新信息技術的機會與能力上的差異造成不平等進一步擴大的狀況,具體分為接入溝、使用溝、知識溝。不同數字鴻溝間關系層層遞進、相輔相成。作為連接接入溝與知識溝的中介,使用溝的重要性尤為凸顯。由于存在數字技能短板,老年人在搜索引擎、APP安裝、微信使用等方面的比例明顯低于年輕人,主要由老年人生理特征與心理特征的差異性導致,在使用中遇到諸多問題。由于年齡增長,記憶力逐漸退化,老年人經常記不住使用界面位置布局。因為智能手機等移動端設備的屏幕尺寸限制,老年人經常由于字體、圖形過小而操作失誤,即使設置到最大字體也無法解決這種情況。另外,各類APP 應用功能設置較多的圖形符號,所以老年人不能準確識別其含義。因此,本文從視覺改善設計角度深入研究,老年人對數字世界的感知也是從視覺、聽覺等感官系統獲得的,其中視覺是其獲得數字信息主要途徑。由此,利用視覺這一重要人體系統,把老年人有利的數字信息和概念視覺化,通過改善視覺設計提高老年人對數字信息使用效率,迎合老年人的認知習慣,方便老年人的應用和記憶。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然而老齡化趨勢與信息科技快速發展態勢一樣勢不可當,使得老年人成為了技術“囚徒”,因此應積極應對老齡化趨勢,發展數字經濟應堅持科技和老年人同行。因此,本文從視覺設計視角對跨越老年人“數字鴻溝”進行深入研究。
老年人“數字鴻溝”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是各類數字應用界面的視覺設計經常忽視老年人這一群體的特殊需求。設計適老化應重視的設計原則,更是敬老愛老精神的應用實踐。老年人的設計適老化需要制定相關標準參考,更重要的是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心理需求設計出更符合老年人的視覺界面。界面視覺設計要重視適老化設計,突出注意力、識別率、記憶度三個維度來改善其視覺設計,使數字信息容量在更大程度上體現視覺設計的包容性,深入考慮老年用戶的生理、心理變化。
人體的各部分技能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減退,對老人而言,視覺方面的生理技能衰退存在不可逆性。眼部罹患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白內障、青光眼、老花眼等疾病成為普遍存在的問題。另外,老年群體中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情況越發嚴重,然而眼類疾病本身病變并不是本身引起,而是由全身性疾病對眼部造成損傷,出現視力減退等視覺癥狀。對色彩的敏感度和分辨率降低,導致老年人對視覺信息的反應能力和理解水平變弱,特別是在接受到色彩眾多復雜、內容更多的數字信息時,其注意力水平顯著降低,使得記憶信息更加碎片化。比如,使用最廣泛的微信,其主要依賴視覺傳播文字和圖片信息的應用,視力水平降低的老年人在閱讀信息會遇到很大阻礙。一般老年人對互聯網應用界面的視覺感受與年輕人相比具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對細節的圖形差別無法明確辨別,可能出于對圖形與長期習慣性的認知,不容易接受新穎圖形。對老年人生理特征分析可知,適老化視覺設計應當少文字、多使用靜態圖像,字體、圖表應當適中,提高色彩對比度,嚴格控制亮度強弱。
老年人的情感更為敏感、脆弱,性格上會更多表現出孤獨感、失去感、焦慮感、缺乏安全感,在數字使用溝中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干擾。跨越老年人數字使用溝既要滿足基本功能、美觀的需求,也要照顧老年人情感的變化過程,體現包容性和創新性。情感是一種心理作用類活動。正向情感有助于老年人產生探索興趣,降低使用溝的可能性。然而,如果老年人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負面情感,阻礙老人電腦神經元的傳送。適老化視覺設計著重考慮老年人心理特性和情緒特質。根據老年人注意力特征,創新引導老年人注意力的方法,分析視覺界面設計符號和各元素之間的關系,緩解老年人短時和機械的記憶能力,延長記憶視覺,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和利用質量,盡可能滿足老年人心理情感需求。
結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情感規律改進和完善視覺設計,可以有效縮小數字鴻溝。因此,在適老化視覺改善中需要堅持以下設計原則。首先,結合老年人記憶力退化的規律,在視覺改善中應更多展示其常用的操作,增加使用頻率,增強界面布局的直接性,以應對老年人記憶力問題。另外,基于老年人思維邏輯性差的問題,應當將同類功能的操作分組管理。最后,在視覺元素設計級別上,構建基礎的、更具實用性的視覺設計架構,減少小圖形符號展示比例,提升老年人互聯網應用中的用戶體驗,減少其在數字使用溝中的思考環節。
界面布局是視覺設計的基礎和依托,需要考慮老年人的特質。目前,大部分互聯網應用依托于智能手機作為載體,受手機尺寸和屏幕大小限制,老年人在進行瀏覽使用時存在局限性。界面布局是多種符號信息組成的系統性組合,與圖標和功能模塊的布局相關。老年人用戶界面設計應當包括角色設計、圖標設計、背景設計、整體界面,其中圖案、文字段落的布局、字體和色彩為界面組成的重要元素,直接關乎整體界面的表現效果。老年人的身心特質對界面布局改善有重要影響。因此,適老化界面布局改善應首先考慮信息類別劃分。其次,適合老年人的視覺界面應是排列順序規范、易于搜索的設計方式。主界面的功能分區更適合采用模塊式排列,每一功能內容對應其模塊,有助于老年人判斷不同層級分區和對應分組內容的一致性,減少老年人數字使用溝障礙以及疊加重復式組合造成的視覺阻礙。
文字是適老化視覺最直接的傳達信息的途徑,文字的適老化視覺改善設計包括字體大小、種類、顏色。由于互聯網應用的常規性閱讀限制,本文對字體顏色不做深入探討。字體大小需要與字體種類相協調,突出互聯網應用在使用中的功能性和美觀性。以老年人在電腦瀏覽器閱讀和書本閱讀習慣,字體大小應設置為10—12 號字體。有學者指出,楷體、仿宋體在閱讀組合中的識別度遠低于普通宋體、黑體。三組字體大小及三種字型進行針對老年人視覺認知度的研究,發現細明體的視覺認知度最高,其次為中圓體,較差為標楷體。所以,為了縮小老年人數字鴻溝,應當更多應用辨認度更高的黑體、宋體、中圓體??茖W合理地運用文字組合、篇章字體排列可以使信息更易于傳達給老年人,進一步改善老年人視覺傳達效果。
目前,互聯網應用的視覺設計對老年人色彩感性意象缺少重視。基于感性工學原理,老年人偏向喜好明亮、文雅、融洽、簡樸、歡喜等感性意象的設計配色。因為老年人的視力感知范圍比年輕人要窄得多,識別顏色的能力也下降了。對類似顏色的差別和區別的辨識能力也很差,特別是對于紅色、綠色、藍色與其鄰近區域之間的顏色辨別能力較弱,對藍色和綠色圖標的功能定義常常令人困惑。因此,盡可能地避免色相、明度差別小和彩純度低的顏色,不使用紅、綠、藍三種顏色相近的色彩系列,選擇顏色差度大,提高分辨率的色彩組合。顏色匹配以具有高飽和度、高明度的色彩為主,強調文字內容和圖形辨別,幫助老年人容易識別和記憶,減少誤操作的可能性,設計出符合老年用戶真實感性需求與偏好的產品色彩的視覺界面。
相較于文字,老年人對圖形更易于記憶,但是記憶圖形需要更高強度的思維邏輯能力。然而,老年人不擅長對二維圖形的理解和概況,因此,習慣性操作不能加強其對圖形的聯想記憶。老年人對二維圖形中的概括性并沒有很高的認知度,頻繁操作也不能增強他們對圖形的理解和聯想記憶。所以,具有形象特征的三維圖形圖像,更加適合用于表現和加強設計布局的互動性。在信息識別方面,視覺圖形改善設計中可以模仿設計對象的物理形狀,應用色彩中使用色相差別大、高飽和度的色彩組合,提高信息傳達的準確性。
同數字經濟一樣,更深層次的老齡化趨勢不可阻擋。積極應對老齡化和建設數字中國已成為國家戰略,這要求科技發展與老齡社會同向發展。為縮小老年人數字鴻溝提供視覺改善設計的可行性方案,利用布局設計原理與設計元素相統一的原則,分析了老年人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與視覺設計的關系,從界面布局、文字優化、色彩強化、圖形突出等方面提出了適老化視覺改善原則和優化路徑,強調使用功能導向、以表明信息指示的基本要求,以提高老年人視覺界面操作的流暢度和準確度。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對策建議。第一,加強跨越老年“數字鴻溝”的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讓企業及相關機構更加重視適老化視覺設計的重要性,普及適老化視覺設計原則并建立相關指標標準。第二,高校和培訓機構將適老化視覺設計、移動應用程序適老化設計專題等課程納入相關專業課程,將適老化視覺設計理念和技術設定為互聯網從業人員的基礎素養和職業操守。第三,開展老年人專屬數字應用設計,彌合老年人的特質需求,并設計老年人專用說明書,更方便其操作。第四,倡導積極轉變生活觀念,克服“數字鴻溝”焦慮情緒。加強老年教育,拓展多元化數字應用學習途徑,鼓勵老年人使用數字應用,提升老人互聯網技能和信息素養,更快地融入數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