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企業環境犯罪治理合規建設研究
——以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實踐為視角

2022-11-08 21:25:51朱偉悅
犯罪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檢察機關環境生態

朱偉悅

一、制度運行現狀及問題概述

(一)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制度運行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進展迅速,特別是經過2018年的機構改革,適合中國國情的環境保護執法道路和執法方式越發清晰。《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迸c此同時,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經歷了從試點到正式確立的歷程,在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發揮愈加明顯的作用,與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并列為“四大檢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制度,包含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的刑事訴訟、生態環境保護民事檢察公益訴訟、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公益訴訟,在實踐中針對不同犯罪主體往往形成“組合拳”。

其一,自然人環境犯罪案件。自然人環境犯罪案件的責任承擔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在刑事訴訟判決書中表述“作為酌情從輕處罰的情節”;二是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書中表述為“被告人履行公益訴訟起訴人提出的訴訟請求,可予從輕處罰”;三是單獨作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責任內容,不作為量刑依據;四是在民事公益訴訟中,對不具有經濟賠償能力的被告人判處“以勞代償”,化解“執行難”,彰顯檢察溫度。其中,第二種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最為常見。

其二,企業環境犯罪案件。相較于自然人環境犯罪案件的責任樣態“起步早”“多元化”而言,最高人民檢察院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之前,企業環境污染犯罪的責任樣態只有單處罰金。雖然形式單一,但刑事訴訟對于企業經營的影響卻不容小覷,“刑事犯罪輕則使企業苦心經營多年的品牌與名譽嚴重受損,重則因天價罰金而使企業萬劫不復直至破產消亡”。2021年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以單位犯罪起訴950件,同比下降29.6%,涉及單位1882個,起訴的208件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案件中,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有161件??梢?,在全國以單位犯罪起訴案件數下降的形勢下,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案件占比仍然很大,其中又以環境資源保護罪案件占絕大多數。對此類案件如果僅對涉案企業提起刑事訴訟,判處罰金,并不能實現修復受損自然環境的目的。

2020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啟動,并形成以下幾種模式:一是江蘇張家港市人民檢察院的“情節輕微相對不起訴模式”和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探索的“企業附條件不起訴模式”;二是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檢察院的“繁簡分流的合規監管模式”;三是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檢察院對于大型企業的“雙聽證模式”和針對小微企業的“相對不起訴+檢察建議+公益訴訟模式”。其中, “企業附條件不起訴模式”在符合國際慣例,發揮合規激勵作用方面,更具有優勢。雖然案件犯罪主體不同、具體環境修復責任的承擔方式不同、啟動及運行程序也不同,但是履行環境修復責任均對量刑產生了積極影響,即可以從輕處罰。更有甚者,可以獲得“情節輕微相對不起訴”或者“附條件不起訴”的法律后果,這對于自然人履行生態修復責任或者企業進行合規建設來說,無疑是有激勵作用的。然而,不同犯罪主體案件之間、同類犯罪主體不同案件之間,環境修復責任及處理后果的表現形式不同,凸顯了司法實踐中適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而適用標準的不統一,源于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和辦案規范指引,致使司法人員的自由裁量權行使缺乏統一標準。在H省C市、F省A市的調研中,有檢察官、法官提出,在恢復性司法理念主導下,應警惕將環境修復責任履行狀況作為酌定量刑情節,可能會導致的檢察權過度延伸、法官裁量權濫用現象。“實踐中有的檢察機關將企業刑事合規作為單位犯罪中的自然人刑事責任減免的依據,這并不符合企業刑事合規制度的初衷,也缺乏法理上的依據。以企業刑事合規不起訴為契機,動輒打開對自然人酌定不起訴的關口,嚴重忽略了企業刑事合規并非出罪事由而是企業自治手段的屬性?!碑斪匀蝗松嫦迎h境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成為“標配”,修復生態環境的具體措施亦被廣泛運用于企業刑事合規建設司法實踐,是否合乎法理,可以從法教義學角度進行分析。

(二)環境犯罪治理責任承擔方式的法教義學分析

根據《民法典》第1234、1235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環境公益訴訟解釋》)第18條的規定,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訴訟請求一般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修復生態環境、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01、103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刑訴法解釋》)第182條第3項,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僅能請求“賠償(損失)”。那么,對于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訴訟請求范圍,到底應適用哪一規范?

從一般法與特殊法的關系來看,由于附帶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既是一種特別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也是一種特別的附帶民事訴訟,所以在沒有特別規定時,《民法典》《刑事訴訟法》《環境公益訴訟解釋》與《刑訴法解釋》對其而言就沒有一般與特殊之分,具有同等效力,這條解釋之路不通。回到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根本目的,一般認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同時具有三種目的:一是追究被告人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責任;二是促進刑民裁判的協調統一;三是提高訴訟效率、節約訴訟資源。在上述目的中,何者應為根本目的?有學者通過實踐檢視,發現在試點期間有 96%的檢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皆為已追究過刑事責任的案件,由此探知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產生的內在原因是現實的剛性需求。因此,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產生實際上是源于檢察機關為更便捷地追究侵犯社會公共利益的刑事被告人,抑或說是基于現實而“迫不得已”搭上刑事訴訟便車,也即保護社會公共利益才是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根本目的,其他目的都是因為“附帶形式”而旁生,不能因程序的附帶性而削弱對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

訴訟請求是實現訴訟目的的通道。為更好地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在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中就應當允許檢察機關提出最充分的訴訟請求。相較《刑事訴訟法》第101、103條和《刑訴法解釋》第182條第3項,無疑《民法典》第1234、1235條和《環境公益訴訟解釋》第18條是對訴訟請求的更全面規定。實際上,有學者通過實證分析發現,實務中刑事附帶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追究的民事責任已經主要以民事法律、司法解釋為準,遠超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此外,由于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中對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均不享有充分的處分權,如果在單獨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時可以適用上述民事法律、司法解釋,而在附帶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時卻只能適用上述刑事法律、司法解釋的,那么,為充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就不得準許檢察機關提起附帶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若如此,則限縮了附帶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價值,不僅在邏輯上難以自洽,且有違制度設計初衷。

另外,“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作為限制性措施主要作用于“危險尚存”之際,在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被廣泛使用。在附帶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由于被告通常會被判處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危險已不會再擴大,故限制性措施的可適用性降低。但是,這并非意味著檢察機關不能提出上述請求。由于環境損害的不可逆性,因此,限制性措施成為最積極、最有效的環境保護方式。因此,在附帶環境民事公益中,當訴訟被告還可能繼續實施危害生態環境行為時,檢察機關應當提出相應預防性訴訟請求。

綜上所述,對于刑事附帶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訴訟請求范圍,應當適用《民法典》第1234、1235條和《環境公益訴訟解釋》第18條,即檢察機關可以提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修復生態環境、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訴訟請求。當然,基于以上分析,檢察機關亦可依據《環境公益訴訟解釋》第19條至第22條來對訴訟請求具體化。也因此,作為訴前程序的“檢察建議”以及企業、檢察機關和監管機構三方達成協議的“合規計劃”等對修復生態環境的具體化建議或要求,就更無可厚非了。

(三)企業合規建設面臨的問題

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出現以下問題:第一,大部分小微企業對參與合規建設的積極性不高。這一方面反映出檢察機關通過企業合規試點推動企業內部治理、預防企業犯罪的巨大空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業合規推動的阻力和合規監督考察的局限性。有的案件中,公司規模很?。偣膊?個人),經營狀況一般,根本談不上制度建設,更不具備合規建設的條件;而具有合規條件的企業,又因為刑期等方面適用條件的限制,不能納入合規監督考察范圍。第二,企業合規適用案件范圍還有待進一步明確。第一批試點對適用案件一般限制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輕罪。有的試點院規定應當以犯罪嫌疑企業適用相對不起訴機制為前提;有的試點院則規定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企業犯罪案件;還有的試點院對預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合規建設有效的,采取兩種刑事激勵措施:一是加強單位犯罪“二元化”處理,在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的同時,對企業可以適用相對不訴;二是給予相對一般認罪認罰更大的從寬幅度,《關于建立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的指導意見(試行)》第4條、第5條從正反兩面規定了適用的條件。但是,除了這些明確的限制性條件外,是否可以采取同認罪認罰的制度適用條件同等的標準,即原則上不受刑期和案件類型的限制還是存疑的。此外,在試點院積極探索“企業附條件不起訴模式”的“超前”司法實踐中,也亟須在法律上、制度上明晰限定適用的案件范圍。第三,刑事合規與行政監管工作的銜接問題。一方面,涉案企業不起訴后,意味著刑事訴訟的終結,但這并不等于企業合規建設的終結,對企業合規建設的持續性如何管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后續制約機制,企業合規與相關社會信用體系、現代企業制度、行政監管措施的有序銜接亟待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從保護已開展合規建設的企業權益角度出發,檢察機關亟須加強與有關行政機關的溝通,爭取一定的行政激勵措施。

二、確立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區域協同發展觀

(一)區域協同的重要性

“‘上游污染,下游遭殃’是目前我國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生動寫照,也是區際生態利益失衡的集中表現。我國的區際生態差異往往與社會發展差異相對應,即生態資源環境富集區往往是經濟貧困區,生態環境脆弱(敏感)區也往往是經濟貧困區,具有生態脆弱和經濟落后相互重疊和交織的特征?!苯陙恚ㄟ^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等方面的努力,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了在2030年甚至更早讓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接近峰值,我國正在加快步伐。但是,地區之間的不平衡是每個國家都難以避免的。中華大地山川秀美,地域樣態的多樣化,需要統籌考慮各省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水環境現狀差異,來“因地制宜”地制定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策略。因此,區域協同治理是基礎,實現協同發展是穩定的關鍵。

(二)“區域”的內涵界定

區域的內涵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自然地理空間概念上的“地域與地域之間相互聯系”,如長江經濟帶各省檢察機關的跨區域聯合協同作戰;二是一個自然地理空間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相互聯系;三是一個自然地理空間區域內一個部門內不同職能處室之間的相互關系,如檢察機關內部承擔公益訴訟職能的民事行政檢察部門與承擔生態環境犯罪追訴職能的刑事檢察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筆者認為,上述三層“區域”可以分別稱為“宏觀區域”“中觀區域”“微觀區域”。區域協同是一個綜合的、概括的概念,要化解為各個環節,才能實現整個機制的有效運作?!拔⒂^視角”的區域協同,是實現“中觀視角”和“宏觀視角”區域協同的基礎。

(三)微觀、中觀、宏觀區域協同發展的可行性

生態環境破壞易、恢復難,但嚴重環境損害事件卻屢禁不止。對此,國家確立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該制度的意義除了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懲罰之外,更在于引導社會各界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1.“微觀區域”:檢察機關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

根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及各地具體規定,“涉嫌構成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的案件”都是重要的案件線索來源?!吧嫦訕嫵善茐沫h境資源保護犯罪的案件”由案件管理部門收案后,大多數基層檢察機關內部分案到檢察一部,即刑事檢察部。但由于辦案壓力等因素影響,刑事檢察部辦案檢察官主動發現線索并移交本院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部門的比例并不高。

為解決此問題,本文認為,應建立部門間線索移送留痕機制,即所有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案件的線索,公訴、偵查監督(現多數地區稱為刑檢一部)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必須審查,不管是否需要移送公益訴訟檢察部都必須留痕備案,防止推諉扯皮,以此倒逼部門間線索移送不暢通問題的整改。

2.“中觀區域”:同一自然區域內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

河北省《關于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檢察機關可以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和訴訟提供法律支持,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水利、林業和草原等部門可以對檢察機關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提供證據材料和技術方面的支持?!币恢币詠?,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是最高人民檢察院重點推進的工作項目之一。根據相關文件的表述,“兩法銜接”意圖實現的是行政執法機關與司法機關之間的信息共享、聯網查詢、線索移送、案件協辦、共同預防和監督配合的目標。例如,H省C市檢察機關在梳理兩法銜接平臺案件線索時發現一起傾倒洋垃圾污染環境案,并迅速集中力量偵辦。D市檢察機關與高校建立合作平臺,為檢察公益訴訟建立智庫。

3.“宏觀區域”:跨區域協同作戰為治污攻堅提質增效

202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綠色發展·協作保障 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19)》。該白皮書指出,2019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針對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通過辦案共督促修復被污染、破壞的林地、耕地、濕地、草原11.44萬畝,消除污染隱患、治理恢復被污染水源地131.2萬畝,整治造成污染環境企業、養殖場等3426個。成效如此之顯著,得益于長江經濟帶的跨區域聯合協同作戰,諸如此類跨區域協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案例不勝枚舉。

三、完善具體制度及立法規范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一方面要求立法遵循生態環境本質,將環境犯罪與其他犯罪區分開來,即有針對性;另一方面要求謙抑謹慎立法,即有必要性。在區域協同發展觀的指引下,本文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完善:

(一)確立適應我國企業經營管理現狀的監管和激勵制度體系

對企業涉嫌環境犯罪要綜合考慮社會及生態治理效果,側重經濟處罰以及合規激勵,充分發揮檢察機關不起訴激勵。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污染環境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驅動。在去產能政策的指引下,傳統高耗能企業應該致力于企業合規,朝著綠色生態環保企業發展。同時,加重企業的罰金刑懲罰,觸其痛點,當違法成本大于收益時,趨利式違法必然減少,但這種讓其不得不放棄違法不是最終目的,激勵其主動合規才是追求。激勵的重要方面是暫緩起訴。有學者認為,我國的認罪認罰從寬為暫緩起訴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依據,檢察機關有利用合規與企業達成不起訴或暫緩起訴協議的法律依據和實踐基礎,如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第8條的規定,檢察機關不僅有了幫助企業進行合規建設的意識,也有了“檢察建議等”具體手段,“等”理解為包括不起訴協議和暫緩起訴協議并無不妥。

具體而言,可綜合應用試點檢察院的合規模式,并結合案件實際情況加以優化。例如,應用“繁簡分流的合規監管模式”,確立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合規監管模式。再如,立足涉嫌環境犯罪案件主體以小微企業為主的實際,運用“相對不起訴+檢察建議+公益訴訟模式”,該模式包含了“檢察建議有效落實,合規效果實現”“犯罪情節輕微不起訴”“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三種情況。而一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一般就是通過量刑建議從輕或減輕處罰,包括建議適用緩刑將合規建設納入緩刑考驗期限(附條件不起訴),以適應我國企業經營管理的現狀,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企業合規制度體系。又如,制度健全的大、中型企業,并不會因為企業負責人承擔刑事責任而無法經營,可以建立單位犯罪二元化處理范式,對企業適用“企業附條件不起訴模式”,對企業負責人適用量刑上“從輕或減輕處罰模式”;中小企業中企業負責人與企業的生存發展高度關聯,企業責任和個人責任具有高度統一性,則不宜作二元化處理。此外,應當注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靈活運用,對即使可能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也可以通過提出輕緩量刑建議來促使企業開展合規建設,強化公司內部治理,預防犯罪的發生。

(二)完善量刑程序倒逼量刑公正

首先,激活“有專門知識的人”。在共同犯罪的環境犯罪案件中,由于不同被告人工作崗位和經濟水平不同,存在量刑差異。企業主管及所在企業支付巨額修復資金,解決了被污染地區的生產生活飲水問題,而負責運輸、傾倒人員則不能或者僅能出極小部分修復資金,導致恢復性司法程序中因個體對環境修復作用的差異而影響量刑時,辯護人提出諸如有失公平的辯護意見。對此,筆者贊同卞建林教授提出的激活“有專門知識的人”的做法,即“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的案件中,損害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具體賠償數額的認定,均具有一定專業性,因此需要‘有專門知識的人’為法庭審理和司法裁判提供知識上的幫助”。

其次,規制自由裁量權?!董h境公益訴訟解釋》第5條規定了“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體現了恢復性司法理念,但對于履行了生態恢復性司法程序要求的被告人,按照什么標準、在什么幅度內從寬處罰,目前沒有明文規定,法官量刑自由裁量過大,亟待建立標準化的裁量體系。為防止量刑裁量權的濫用,需進一步明確從寬處罰的標準,從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全過程,對恢復性司法配套措施的協商合意達成、履行情況留痕建檔立卡,使量刑規范化、可視化、公開化。同時建立相關案例常規上報機制,一方面可以宣傳先進辦案經驗,發現具有創新性的生態恢復責任方式;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對自由裁量權的規制作用。

最后,適用案件范圍及責任方式需“因案制宜”。除了適用案件范圍的“因案制宜”,對于生態恢復責任的履行地域亦應“因案制宜”,如污染環境罪案件,被污染的水域尚在清理治理階段,暫且不適合“增殖放流”的,除了可以判處繳納生態修復金外,還可以允許被告人在轄區內其他水域放殖魚苗,而不能“刻舟求劍”,非要限定在被污染地這一片水域,因為生態系統本身就是不斷大循環的。當然,跨區履行生態恢復責任的,更需要加強區域間協作、統一認定標準。

(三)完善行刑銜接機制

不管是行政、民事還是刑事處罰,其目的殊途同歸,即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的行為予以規制,懲罰違法者,警示潛在違法者?!皩τ谝粋€潛在的違法者來說,預期的懲罰成本就相當于懲罰嚴厲程度與懲罰概率的乘積;因而,強化威懾力度包含兩方面的努力:一是提高懲罰的嚴厲性;二是提高懲罰的概率?!碧岣邞土P的嚴厲性,可以通過加重處罰力度,限制緩刑、假釋、減輕處罰適用實現;提高懲罰的概率,則可以通過加強監管監測、暢通舉報渠道等增加違法行為被發現的概率,建構行政、民事、刑事緊密銜接的“階梯式”的處罰機制,不留監管空白。當生態安全犯罪問題達到刑事標準邊界時,先不要急于“入罪入刑”,首先選擇適用行政懲罰,如果行政處罰能達到生態恢復和教育懲罰目的,就沒必要動用刑罰。當然,確實在構罪條件以上的,必須依法適用刑事處罰。而一旦啟動刑事訴訟程序,則應區分情況處理:一是對于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已經作出違法行為人、企業履行“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生態修復輔助措施責任相關決定的,或者違法行為人、企業主動要求承擔生態修復責任的,檢察機關可采取“二元化范式合規”或“一元化簡式合規”處理模式;二是對于之前并未涉及生態恢復責任處罰的,檢察機關可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告知違法行為人、企業履行生態恢復責任可作為酌定從輕量刑的依據,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時對被告人提出具體的生態恢復責任要求。

四、結語

企業涉嫌環境犯罪,與涉嫌虛報注冊資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犯罪類型有明顯的區別。為取得更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檢察機關應秉持恢復性司法理念,對企業涉嫌環境犯罪案件,立足本土較為成熟的檢察公益訴訟等工作基礎,采取生態修復替代措施,充分利用企業刑事合規、認罪認罰從寬等制度,加強區域間司法協作,促進監管企業健康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猜你喜歡
檢察機關環境生態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4
檢察機關強化刑事訴訟監督權的法理闡釋
淺議檢察機關會計司法鑒定的主要職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国产毛片|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麻豆另类AV|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aⅴ|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97视频免费看| 久久青草热|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伊人蕉久影院|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午夜a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免费看a级毛片| 婷婷激情五月网| 狠狠亚洲五月天|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导航|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午夜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高清日韩|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国产91小视频|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99re经典视频在线|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一级在线毛片|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伊人久久婷婷|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午夜色综合|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av在线人妻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