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婷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嘉興 314036)
“金課”一詞在2018 年8 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中首次被正式使用。同年11 月,吳巖司長在第11 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做了題為“建設中國‘金課’”的主題報告。打造“金課”,淘汰“水課”,如何凸顯金課的“兩性一度”要求也成為當前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且緊迫的工作,打造“金課”成為職教剛需。
2022 年2 月8 日,《教育部2022 年工作要點》發布,著重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的要求。“互聯網+”及后疫情時代背景下要想打造一流的“金課”,混合式教學成為必然選擇。混合式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吸收的模式,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將信息化手段植入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遷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本文根據教育部對“金課”提出的相關要求,混合式金課建設將對標“金課”中“兩性一度”標準,利用線上線下課堂和平臺互動,達到以下要求:在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上體現“高階性”,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在教學策略和教學資源上突出“創新性”,依據行業最新發展趨勢進行教學策略和方法上的更新;在教學評價上增加“挑戰度”,體現過程性和結果性考核相融合,同時凸顯考核增值部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
旅游新媒體運營課程是面向高等職業教育旅游管理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極強的學科。課程共計64 課時,理論40課時,實踐24 課時。課程以旅游新媒體運營專員崗位能力需求為主線,以旅游企業實際需求為基礎,從新媒體的基本認知入手,通過自媒體運營、社群運營、直播運營、短視頻運營等方法進行活動推廣,搭建新媒體運營矩陣,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旅游新媒體運營理念、掌握實用的旅游新媒體運營手段與方法,具備旅游新媒體運營方案制訂能力,為后續工作打下必要的任職基礎。

表1 凸顯“高階性”課程目標設計表
根據金課“高階性”的要求以及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基于職業能力要求、崗位任務和學情分析,以培養旅游新媒體運營綜合人才導向確定課程目標和課程重難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學網、懂網、用網。”本課程將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融入課程目標設定中,確定以“學網”為知識目標,以“用網”為能力目標,以“懂網”為素養目標。
基于旅游新媒體運營崗位能力要求,依據“全媒體運營師”和“互聯網營銷師”等國家職業標準、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規程和旅游企業人才需求調研,重構教學內容,始終以旅游數字化運營工作為一根主軸線,設置旅游新媒體運營基礎知識、各旅游新媒體平臺運營、構建旅游新媒體運營矩陣三大模塊,下設十大學習項目,幫助學生從“知運營”“會運營”到“慧運營”能力提升,培養“旅游+新媒體”專業復合型人才,凸顯人才培養的核心競爭力。
教學流程采用BOPPPS 教學模型設計。BOPPPS具有六要素:B(Bridge-in)—導入,吸引學生的興趣;O(Objective)—學習目標,強調目標明確、適當、可達成、可測量,涉及認知、技能和素養三方面目標;P(Preassessment)—前測,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已掌握的基礎知識情況;P(Participatory-learning)—參與式學習,讓學生多方位參與教學,從而掌握知識情況;P(Post-assessment)—后測,檢測學生是否到達學習目標并對知識進行延展;S(Summary)—小結,總結這節課所學知識點。該模式強調將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關注的重點是學生“學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師“教了什么”,符合職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
在授課過程中,形成智慧課堂、企業課堂和云班課堂三堂互動,利用漸進式、多層級的教學活動加強學生深度學習。課前導學,基于線上平臺的導入和目標,引導學生自學;利用前測激勵課前自學,并為課堂教學提供依據;課中明學,開展參與式學習,利用企業項目驅動,引發學生自主探究;課后拓學,基于線上平臺進行后測和總結,形成知識學習閉環,利用個人和小組拓展任務加強學生思辨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該教學策略將課堂主體由教師主導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全時空全方位參與式學習,同時延長了課前課后學生的學習時間,凸顯金課“創新性”的要求。
本課程采用立體化、多元化的課程資源,包括以微信、抖音、微博等為代表的社會化新媒體平臺;以活頁式教材、云班課SPOC 課程平臺為代表的校企共建資源;以國家級旅游管理教學資源庫、飛瓜、新抖等平臺為代表的旅游新媒體大數據庫和以智慧實訓室、旅游企業實踐場所為代表的虛實結合教學環境。
本課程構建了多層級、立體化的教學團隊,以學校專業教師為主體,加入旅游企業導師、MCN 公司主管和運營人員以及相關行業KOL 和KOC,針對授課、師生互動和教學評價等環節構建了校企共育、多師共育模式。
本課程采用四度、四維的評價體系,堅持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相結合,同時根據金課“挑戰度”的要求,增加增值部分,促進學生分層學習,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通過線上平臺針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全過程數字化記錄,構建學生學習檔案,同時進行運營方案設計階段的科學度、運營方案實施階段的有效度、運營成果復盤階段的深刻度和課堂參與活躍度“四度”評價。
在評價主體中,除了學校導師評價、企業導師評價、生生自評互評外,額外增加了市場評價作為學生考核的增值部分。在市場考核中,要求學生利用課程學到的知識技能進行自媒體賬號運營,即每月一次的“KOC 打榜”,榜單根據2020 級旅游管理專業所有授課學生運營賬號的新媒體指數進行排名,打破了班級與班級之前的壁壘,根據賬號的活躍度、粉絲增量、轉發增量、點贊增量等多個指數綜合考評,極大程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2.1 實驗測試樣本
為了檢驗混合式金課模式的效果,課題組在任教院校中選取了“旅游短視頻運營”和“旅游直播運營”兩大學習任務進行為期16 個課時的教改實踐,該任務主要學習現階段主流的新媒體運營方式,是本課程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更好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本次課以合作企業真實短視頻大賽和直播大賽作為任務,采用企業課堂、云班課線上線下學習的形式,同時植入紅船工匠精神和創新創造素養的思政點。
測試樣本選取了2020 級旅游管理專業1 班(實驗班)和2 班(對照班),兩個班學生所學課程相同,同時在學情前測中發現兩個班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相當,適合開展對比教學(見表2)。其中實驗班(1班)通過混合式金課模式開展教學,對照班(2 班)仍然按照傳統教師重點講解的方式施教。

表2 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習數據對比分析
在實驗開始前和實驗結束后針對兩個班級的短視頻和直播學習任務進行測試。通過測試發現,在運營能力中,實驗班的綜合分數提升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班,同時在“KOC 打榜”前50 名中,對照班除了兩位同學在授課前已經有一定積累外,沒有其他賬號的新媒體指數有顯著提升。而實驗班同學通過混合式金課教學模式,積極利用課上和課后時間進行賬號運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競爭氛圍,越來越多同學進入了榜單前50 名。
通過對比測試不難發現,進行混合式金課教學模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大幅度提升,同時對于課程知識的吸收及運用能力也有了顯著的進步,符合高職學生人才培養需求,也符合金課“兩性一度”的要求。
另外,針對實驗班同學進行了課后教學質量調研,從調研中可以發現,有87.5%的同學認為通過混合式金課模式教學比傳統教學更有吸引力,同時有92.5%的同學認為該教學模式更能夠提升專業素養和技能,有超過87.5%的同學對兩大模塊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滿意。
在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高職院校“雙高建設”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能人才的主體更需要加強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需求的混合式金課建設。本文立足于金課“兩性一度”的要求,通過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理念、課程資源和團隊、課程評價的建設和實踐,課程教學效果良好,學生評價較高,被學生稱為一門“網紅”課程。當然金課建設之路才開了個頭,課程團隊將不斷摸索,使其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