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戴曉磊
幼兒園勞動教育能夠促使幼兒萌發勞動意識,初步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無不滲透著勞動教育。本文在分析幼兒園勞動教育現狀的基礎上,闡述了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實施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
適當的勞動可以提高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勞動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勞動教育使他們與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例如,種植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涉及數量、測量、空間、協作、表現、責任感、任務意識及審美等多方面經驗、情感和能力的活動。翻土、播種、施肥等勞動,有利于幼兒發展運動能力。在種植過程中,幼兒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科學探究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此外,遇到困難時,幼兒相互幫助、加強合作,提升了社會交往能力。在勞動過程中,幼兒還能感知勞動的美、創造勞動的美、品味勞動的美。
勞動能促進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幼兒在勞動中感受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形成愛勞動、勤勞動、尊重勞動的積極態度,萌發為他人服務的勞動意識。
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勞動教育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趦和鰟撛O的勞動教育環境能有效引導幼兒對勞動的正確認識。例如,教師在生活區張貼幼兒疊衣服、系鞋帶的照片,萌發幼兒自我服務的愿望;設置值日生牌,讓幼兒產生照顧他人、服務集體的情感。
一是融入生活,開展自然的勞動實踐。根據《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對各年齡段自理能力的培養目標,我園分層設置生活自理能力勞動目標。小班:以簡單的自我服務勞動為主,如學習自己穿衣、吃飯等;中班:在主動進行自我服務的同時,引導幼兒分工與合作,如擺放餐具、收拾桌面等;大班:學習自主管理,如整理學具、疊衣服等。教師通過不同階段的分段勞動教育,引導幼兒由“為我服務”轉變為“自我服務”“為他人服務”。
二是創意課程,樂享美好的勞動體驗。生活即課程,生活即教育。勞動創意課程是將勞動教育的精神內涵同課程游戲化理念融合在一起,利用現有資源進行創新,為幼兒創造具有多元化與特點化的勞動體驗課程。例如,幼兒與同伴協同完成清掃落葉、整理器械、清洗物品等工作,從“問題、目的、計劃、實施、總結”五方面深入體驗一系列貼近生活情境的勞動任務,從直接經驗中建構勞動意義,對創造美好的生活充滿向往。
三是親歷種植,釋放持續的勞動熱情。幼兒園以班級植物角和戶外種植區為媒介,用課程理念實施勞動教育。幼兒通過挖坑、栽種、澆灌、除草、觀察等系列勞動實踐,探究發現生長的奧秘,感受農耕文化,體會勞動過程的復雜和艱辛。
家長對勞動的態度,決定了幼兒是否真正“動起來”。一方面,家長應該轉變觀念、走出誤區,充分認識勞動的價值,為幼兒積極提供做家務的機會,將勞動觀念和習慣的培養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家庭勞動教育中做好表率,引導與督促幼兒加入家庭勞動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萌發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讓勞動自然生發,讓教育落地生根。
勞動教育不僅要傳授實踐技能,還要培養幼兒的價值觀和學習習慣,需要全社會參與和配合。例如,幼兒園聯合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小小督導員”“抗疫小義工”等活動,讓幼兒參與義務勞動中;幼兒園還可以開展勞動生產觀摩活動,讓幼兒近距離接觸勞動模范和普通勞動者,感受工匠精神、培養奉獻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