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網電網有限公司技術學院分公司 李秀華 楊巍巍 漆瑞
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加強基層團支部建設,充分發揮團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是團青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近年來,不少教育工作者結合高校和企業的團組織工作實際,從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陣地建設、平臺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團支部建設的創新思路。但是,目前關于新員工集中培訓中臨時團支部建設方面的研究較少。本文以國家電網新員工集中培訓班臨時團支部建設為案例,深入探索學員臨時團支部“六化”建設,旨在為新員工集中培訓中加強流動團員管理、增強臨時團支部的生機和活力提供借鑒和參考。
國網技術學院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直屬教育培訓單位,承擔著公司系統新入職員工集中培訓任務。每年在濟南校區培訓的學員多達1.3萬人以上,其中團員占比為55%~65%,每期培訓時長約為8周。為加強流動團員管理、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濟南校區團總支以“加強思想引領、打造品牌活動、搭建成長平臺、實現長效發展”為目標,凝心聚力推進學員臨時團支部建設。
(一)加強思想引領,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高舉黨旗跟黨走,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是共青團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共青團政治性的突出體現。以“黨建帶團建”是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有效途徑,也是團建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的根本保證。學院黨建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流動黨、團員管理,在兼職培訓師和新員工培訓班級中,組建臨時黨團支部,確保黨員團員管理教育和活動開展全覆蓋。”濟南校區團總支認真落實學院黨委的工作部署,堅持以黨組織建設成果帶動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團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凝聚、引領新員工團員堅定不移跟黨走,牢固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遠大理想,不斷成長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服務公司發展,打造品牌活動。企業團組織肩負著引導廣大青年立足崗位、服務中心的重任。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公司將“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確立為引領公司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圍繞公司發展戰略,在學員臨時團支部建設中積極打造融入企業中心工作的特色品牌活動,深化學員崗位建功行動,激發學員創新創效熱情,擴大學員志愿服務影響,引導學員充分認識其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公司發展戰略目標上來,努力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服務學員成才,搭建成長平臺。“青年是時代的晴雨表,這一變化更直接、更集中地在青年群體中體現出來。”新員工學員整體上呈現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但同時也顯示出“95后”崇尚自我、缺乏吃苦精神等新生代個性特點。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是共青團組織的根本任務,服務學員成長為高素質的企業員工是臨時團支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濟南校區團總支立足于為公司培養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的新員工培訓目標,認真分析學員的心理特點和成長需求,創新基層團組織建設模式,廣泛搭建學員成長平臺,幫助學員在潛移默化中打造鐵的紀律、培育職業素養、鍛造工匠精神,逐步成長為高素質企業生力軍。
(四)以評優促團建,實現長效發展。團組織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加強學員團支部建設,要從注重追求“轟轟烈烈”的短期活動效果,轉變到強調“重本求實”的長效工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上來。為了實現團組織建設的長效發展,濟南校區團總支以評選優秀團支部為契機,優化團組織架構,完善考評激勵機制,通過考核、評比、表彰、成果展示等激勵形式,表彰先進、樹立典型,以優秀支部評選促進團組織建設,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的目的。
濟南校區團總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團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學院黨委、校區黨總支工作部署,從“三個標準化、兩個規范化、一個制度化”入手,著力推進團支部“六化”建設。
(一)組織建設標準化。按照上級團組織要求有序開展標準化組織建設。根據《國網技術學院學員臨時團支部組建實施細則》,在新入職員工培訓班開班一周內,以學員班級為依托,建立團員信息管理臺賬。通過個人申請、民主選舉與組織決定和審批的標準化流程,選拔支部委員會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組建學員臨時團支部。并根據培訓班實際情況劃分若干團小組,團小組長原則上由支部委員或班委兼任。團支部成員分工明確、團結協作,共同建設管理好支部,并根據上級團組織要求有序開展各項工作。
(二)組織生活標準化。組織各臨時團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和主題團日制度,并將組織生活與企業文化踐行結合起來,增強組織生活的效果,實現組織生活的標準化、常態化。2021年培訓期間,413個班級臨時團支部均召開團員大會1次、支委會3次,組織團課1次、主題團日活動3次。團員大會主題為“百年征途心向黨,青春奮斗正當時”,支委會議題包括支部重點工作、“三會一課”如何開展、支部成員考核細則等,團課主題為“學黨史,踐使命,電亮青春”,主題團日活動包括“青春向黨,強國有我”演講比賽、“百年榮光”黨史知識競賽、“百年奮斗心向黨,青春奮斗正當時”創新創意大賽等。
(三)團員管理標準化。嚴明團員行為規范,通過嚴格管理、創新教育、貼心服務實現團員管理規范化。入學班會上,依據學院《學員手冊》面向全體學員團員立規矩、明底線;依托臨時團支部對團員進行標準化管理,將團員的平時表現體現在日常量化成績中,實現團員管理的精細化和全程化。創新開展團員教育,組織各支部固定在每周三下午以主題演講、讀書分享、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團員教育。健全團內關懷機制,組織學習生活座談會,做好團員談心談話,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通過面對面交流征集合理化建議,有助于進一步改進培訓教學和服務管理質量。
(四)主題活動規范化。規范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實施流程和宣傳途徑。依托各班團支部每周至少組織一次主題活動,并從活動策劃、通知發布、監督檢查、總結宣傳等環節規范活動實施流程。2021年組織的主題活動包括“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演講比賽、“講好黨史故事,傳承偉大精神”黨史學習教育、“青春國網,匠心筑夢”微作品大賽、“山河無疆,微光有我”心理健康文化周等系列活動,并通過宣傳稿、推文、海報、展板、視頻等多種宣傳渠道對活動進行宣傳,提升活動的感染力和輻射力。
(五)志愿服務活動規范化。與濟南山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設立志愿者服務基地,統一志愿活動流程,規范化開展電力特色志愿服務活動,引領校園和社會文明新風尚。依托公司電力扶貧項目,組織開展“青春光明行”扶貧志愿服務活動,助力駝峰村精準扶貧工作提質增效;組織團員在學習之余深入線上社區,開展“你用電,我用心”“關愛自然,節能低碳”線上宣傳等志愿服務;結合新員工培訓學習生活實際情況,開展“多彩校園,蓬勃人生”線上輔導、“小紅帽”接送站志愿服務。規范的志愿服務活動引領學員團員以實際行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在貢獻才智中強化社會責任擔當,在服務社會中磨礪青春、鍛煉成長。
(六)創先爭優制度化。制訂《國網技術學院優秀學員團支部評選辦法》,明確優秀團支部的標準,細化優秀團支部的評選流程和獎勵辦法,通過建章立制實現團支部建設的創先爭優制度化。在培訓結課前一周內,各支部將各項工作及活動整理成文字材料、裝訂成冊,進行統一匯報。團總支采用材料評選和現場工作匯報相結合的方式,對各支部的組織建設、組織生活、活動創新與成效等工作進行綜合評價,按培訓班臨時團支部總數10%的比例評選出優秀團支部進行獎勵、表彰,并開展優秀團支部風采展示活動,營造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
濟南校區團總支將學員臨時團支部建設與新入職培訓目標緊密相連,形成重視心理健康服務、突出品牌活動引領、加強網絡宣傳教育的團建亮點,充分發揮出基層團支部的組織育人、服務育人、實踐育人、網絡育人功能。
(一)激發臨時團支部活力,筑牢了組織育人基石。“六化”建設構建新員工集中培訓中臨時團支部建設的新模式,激發了學員臨時團支部的生機和活力, 筑牢了組織育人基石。標準化的組織建設使得學員臨時團支部的組織設置更加規范,團干部選拔更加合理,支委分工協作更加高效;標準化的組織生活實現了組織生活的系統化、常態化和全員化,鍛煉了團干部的組織力、執行力和溝通協調能力,為團支部的隊伍建設積蓄了后備力量;標準化的團員管理實現對團員的創新教育、貼心服務、嚴格管理,充分發揮了團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使全面從嚴治團更加通暢;創先爭優制度化實現了對團支部工作的全過程考核,強化了優秀團支部的模范帶頭作用,激發了基礎團組織的工作能動性,為團支部提供了競爭、學習、交流的平臺,推動基層團支部建設向縱深、長遠發展。
(二)重視心理健康服務,提升了服務育人保障。濟南校區團總支重視心理健康服務,構建了融合心理健康服務的團建工作新格局,提升了團組織的服務育人保障。學員年齡大多在21~27歲之間,處在情緒較為豐富但不穩定的階段,心理健康是學員順利完成培訓、成長為合格企業員工的基礎。在分析學員心理特征和發展需求的基礎上,依托臨時團支部開展立體化心理健康服務。搭建由心理健康發展中心為主體、涵蓋班級心理委員(團支書兼任)在內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學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評估、心理危機干預、心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文化周”主題團日,以“驅逐陰霾,勇于追光”心理委員培訓、“讓陽光照進心靈”心理沙龍分享會、“漫心理,畫健康”漫畫大賽、“你的心愿,我來傳遞”暖心行動等系列活動,引導學員塑造陽光心態、以更積極向上的狀態投入到培訓學習中去,為成長為高素質的企業員工筑牢堅實的心理保障。
(三)突出品牌活動引領,搭建了實踐育人平臺。濟南校區團總支打造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品牌活動,突出品牌活動“潤澤心靈”的思想引領作用,實現潤物無聲的實踐育人效果。有意義、有深度的活動是學員最好的成長舞臺。將黨史學習教育、公司戰略學習、工匠精神培育、創先爭優踐行深植于團日活動,以團日活動、主題活動為載體,精心設計、合理組織,打造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四大品牌”活動: 青年文化展示周、“青春國網,匠心筑夢”學習交流活動、我是團課講師大賽、創新創意團日大賽。品牌活動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團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主題上呼應國家政策、公司發展戰略和新員工培訓生活,形式上靈活多樣、異彩紛呈,增強了思想引領的感召力和滲透力,強化了團支部的實踐育人功能,有效引領學員堅定理想信念,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快速成長為高素質企業員工。
(四)加強網絡宣傳教育,拓展了網絡育人社區。濟南校區團總支準確把握新時期宣傳工作的規律以及學員的思想特點,整合優化網絡媒體資源,拓展網絡育人社區,開啟了“互聯網+”學員思想引領的新航向。創辦《源泉》電子期刊,面向學員進行主題圖文征集,并于出刊后在公眾平臺進行電子版推送。自2012年創刊以來,《源泉》累計出刊139期,營造了青春建功新時代的宣傳氛圍。創設“國網新員工”微信公眾號,自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累計推出團組織建設有關圖文900多篇,關注人數已達65600多人,2021年12月31日推文“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單篇閱讀量達1.9萬人次。為順應移動傳播視頻化、個性化的趨勢,新創設“國網新員工”“微光筑夢”視頻號,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開展正確導向的信息傳播,牢牢把握話語主導權”。網絡社區以學員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豐富多彩的團建活動,不僅有效提高了思想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號召力,而且加強了思想引領的針對性、及時性和有效性,成為團組織教育青年、凝聚青年、引導青年的新陣地。
國家電網公司新員工培訓積極探索與實踐臨時團支部“六化”建設,彰顯了激發臨時團支部活力、重視心理健康服務、突出品牌活動引領、拓展網絡宣傳陣地的基層團組織建設亮點,充分發揮臨時團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有效凝聚、引領廣大新員工團員在實現中國夢的新時代征程中奉獻青春力量,對于企業大規模集中培訓過程中加強流動團員管理、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具有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