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甘肅蘭州財經大學 薛惠文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社會危機與機遇并存,人們處理問題時一貫的確定性思維很難精準覆蓋數字時代的風險點。同時,數字化進步也提供給我們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2019年,5G技術開始推廣應用,它的誕生成為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暴發讓人們措手不及,疫情的蔓延沖擊著全球的經濟,導致大部分國家GDP增速由正轉負。而此時,數字經濟異軍突起,在疫情席卷全球時起著非同尋常的作用,展現了數字經濟的強大生命力與光明前景。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各個領域的變革,建設數字政府是當前時代運用數字化手段解決時代問題難題的有效舉措。財政對國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數字財政建設則是數字政府建設的急先鋒。在數字財政的加持下,相較于以往,各級財政部門的統籌協管能力會有顯著的提高、財政資源的邊際利用效率也會有明顯增幅,財政制度運行的安全性、效率性將會被全面重構。但就目前來看,財政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步伐相較于市場明顯滯后。加快數字財政建設的緊迫性由此可見一斑。
陜西省積極建設數字財政,基于對當前本省財政改革面臨新風向的分析以及對新挑戰新任務的摸索,陜西省審時度勢,加大對數字財政建設的投入,結合云計算、大數據等科技方式,使陜西省財政治理朝現代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提高了政府治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然而,由于數字財政建設目前處于建設的發展期,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仍有需要提升的空間。
(一)數字財政有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數字財政使得公眾能夠高效便捷地享受公共服務、表達自己的需求并進行反饋。同時,財政部門能夠精準收集公眾的公共需求。公共財政的目標就是讓人民幸福,財政部門會直接或是間接為人民大眾提供服務,比如財政補貼的發放、異地社保的繳費以及提供醫療、養老、教育、住房方面的保障,公眾借助電子政務平臺的各種窗口開展活動,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在財政部門提供服務的同時,財政部門需要獲取公共服務的相關信息,同時大眾也需要有一個及時評價或者反饋的渠道。從服務熱線、問卷調查、門戶網站到政務平臺、微博、微信等,越來越多的渠道在數字化時代產生,使得財政部門不用花費高昂代價,通過數字技術就能獲得公眾需求信息以及想要了解的個性化信息,對公眾的真實需求進行掌握,了解人民的偏好并進行預測。同時,公眾能夠及時表達自己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也能夠對財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數字財政有助于政府公共服務投入和產出能力的提升。首先,數字財政可以改進政府公共服務的投入能力。公共服務所用的資金由財政收入提供,并且數字財政具有監督作用,能夠避免偷稅漏稅的現象。比如“金稅三期”工程監測企業的各個環節或者是動態信息,像收入、利潤、成本、應繳納稅額等環節以及資金流等動態環節,并對出現的漏洞和問題進行預警。數字財政為公共服務資金的籌集提供了保障,同時拓寬了政府收入來源。其次,數字財政對于政府公共服務的產出能力也有提升。產出能力體現在效率和公平兩個方面。從效率方面看,數字支付是數字財政其中的一種方式,在固定的資金下有更多的產出,公共服務供給數量增多;從公平的角度看,數字財政能夠對公共服務的歸宿進行有效評估,并在發現問題時能夠及時進行政策調整。
(三)數字財政有助于監督財政資金的使用。數字財政使財政的收入和支出更加顯性化,消除權力尋租,降低財政收入錯配率。公眾、企業會向相關部門交納稅款,政府也會對人民群眾和企業進行轉移支付和財政補貼,單位之間也會產生資金的流動。在這些過程中易產生權力尋租或是資金漏損。而在數字財政時代,電子化支付可以節約資金轉移的成本并提高效率。可以監控每份財政資金的流向,提高資金的安全性。同時,政府的許多支出活動,如政府采購,將其置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采購系統之下,能將大眾引入監管流程之中,從而減少腐敗行為的發生。
(一)陜西省數字財政建設現狀。2017年,陜西省財政廳首次提出“加快構建陜西財政云”的戰略構想;2018年9月,“陜西財政云”建設計劃正式啟動;2020年1月,“陜西財政云”系統全面上線;2020年底,“陜西財政云”完成部門預算編制、指標管理、國庫支付等核心系統主體功能開發。“陜西財政云”的上線推進了陜西省政府部門預算管理的一體化建設,有益于陜西省提高財政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二)陜西省數字財政建設成效。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陜西省持之以恒,僅用15個月的時間進行開發并投入使用。核心應用于2020年1月在全省全面上線,全省各級財政及2.7萬余家預算單位、7萬多用戶已全面使用財政云系統。這表明,陜西財政云建設獲得早期成效,使得陜西財政數字化轉型實現飛躍發展。陜西財政云建設使得財政核心業務更加規范統一。財政云基于全面云化架構,擁有重點業務的完備流程,能夠實現范圍上涉及全省、流程上緊密相連、數據上真實規范,通過制定固定的管理條例和控制規則,實現了全省財政業務標準規范處理。其次,監控更為精準、財政更加透明。陜西財政云將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各項風險等貫穿整個流程,能夠識別進入系統的用戶身份;并且對財政資金流動的全過程進行追蹤定位、對全省每筆支付業務實現實時監控。
(一)缺乏財政全面數字化的理論和理念支撐。理論和理念是行動的基礎和方向,財政數字化轉型也是如此。目前,數字財政的實踐正蓬勃發展,而數字財政的理論和理念卻落后于實踐。相關理論研究成果滯后,缺乏系統的理論支撐,并且這一概念在理論或是實踐領域都需要進一步普及與深化。比如:不同學科的相關理論與數字財政的無縫融合、信息技術與數字財政實踐的內在聯系;如何將數字財政的理念深入人民日常生活等,這些都是發展數字財政所需要的理論和理念支持。除此之外,戰略是轉變過程的基石。合理完備的戰略會促使財政數字化轉型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比如:戰略是否具有宏觀且系統的思維、是否具有整體性、是否明確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等。
(二)財政數字化的相關制度機制尚不完善。數字財政的建立,涉及很多部門,需要部門間良好的銜接、數據庫的建設和維護以及足夠的資金支持等問題。數字財政不只是簡簡單單涉及財政部門,而是關系到不同部門、不同層級甚至關乎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陜西建立數字財政首先要處理好部門間復雜的權責利關系以及部門間的銜接與配合。財政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依靠大數據,并且是很多領域的數據,不僅僅是財政數據,但目前陜西對財政數字化建設的數據收集還不夠,并且很多數據的收集本身帶有一定難度,很多部門沒有得到花費成本去收集整理數據的激勵。數字財政的建立需要大筆資金的投入,后續的維護需要耗費精力和資金。
(三)財政數字化轉型的組織力量亟待加強。財政數字化轉型并非一蹴而就,轉型的過程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一項需要大量耗費時間與精力的工程。并且數字財政不僅涵蓋財政本身,還涉及很多領域的知識,所以當前缺的不是某一項專才,而是需要在精通財政領域的基礎上,具備技術以及對數字財政管理有前瞻性看法、具有數字化思維的復合型人才。并且,在這個數字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要及時掌握新技術。無論是團隊的領導還是員工,都要具備宏觀統籌的思維以及對財政數據的處理技能。財政數字化轉型團隊的領導者要合理制定數字化戰略,提高管理水平,重塑財政部門乃至政府的架構,服務人民的生活。團隊的員工要積極推進數字財政建設,完善相應環節,積極創新,為數字財政建設建言獻策。在陜西,在建設數字財政領域,需要更多這樣的人才,同時也需要更多對數字財政熟悉的領導。
(四)缺乏系統而全面的部署和推進。在全國和陜西省之間、省內發達城市與欠發達城市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不同領域和環節之間,數字財政發展不齊。數字財政的建設應該是相對同步的,不能千差萬別。否則不僅難以實現生產要素高效流動、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財政資金規范使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優勢,甚至會增加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加大貧富差距,這與數字財政的初衷完全背離。比如,在財政數字化轉型程度高的城市,擁有公共服務資金分配更好的理念、稅收服務更加便民的途徑、資金使用效率以及辦事效率更加迅速等優勢,如此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本,經濟差距會被進一步拉大。
(一)積極建設理論體系。財政學本就是一個綜合性學科,數字財政理論體系建設要在財政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等信息技術,不僅要使得自身理論體系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還要能夠切實發揮其作用,為財政數字化轉型提供方法。政府除了要利用好自己強大的動員組織能力對數字財政的理念進行推廣外,更要切實關注其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實現數字財政自我宣傳。數字財政的應用,本就是財政結合多學科的理論研究,并指導實踐,讓人民生活更加便捷舒適。
(二)有效發揮財政部門集主導和協調的作用。數字財政不僅包涵財政,更是涉及多個部門和領域。所以,財政部門不僅要發揮好主體作用,還要承擔連接和組織的角色。比如在推動財政資金管理數字化的同時,還要建立跨領域的財政大數據系統、協調收入與支出、不同層級等之間的關系。同時,要確保主體明確、權責利關系明晰是以上內容的基礎。什么部門負責什么事項,明確不同部門的責任和義務,該授權的要授權。除此之外,省政府與各地政府之間、財政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之間、管理者與人民大眾之間的關系要進一步協調,有效發揮財政部門的多種作用。
(三)加快完善數據、技術和人才等核心要素。數字財政的建設,核心要素包括數據、技術和人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加大投入數據的收集和開發,破除不同部門之間的壁壘,促使數據具有規模性和系統性,并且積極推進大數據立法,加強數據安全和保護,建成全覆蓋、動態的數據庫。積極發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與數字財政相關的核心技術,并將其融入運用進財政數字化建設。使得數字財政能夠真正區別于傳統財政,將自身效用發揮到最大。在人才方面,要大力培養具有數字財政理念且有技術、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需要具備較強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樣,既能讓傳統財政的管理發揮原有的優勢,還可以使得這些優勢服務于數字財政復雜的管理關系中。
(四)全面系統推進數字化轉型和發展。數字財政的建設不是割裂的,要與全國的數字財政接軌,同時省內的各個城市也要同步推進。然而,由于全國各地區、省內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具有一定差異,全面系統推進數字財政操作難度較大。因此,可以先在省會以及數字化發展較快的城市推進,取得一定實踐經驗與成果后,向其他城市推廣跟進,覆蓋全省。此時,先行城市也起到模范作用,可以向其余城市提供經驗,幫助財政數字化推進高效開展。同時,要根據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目標來設定數字財政的功能與價值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全國“一盤棋”,各省與國家總體之間才能真正全面化、系統化。此時,數字財政將從財政治理工具轉化為提升國家治理效能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