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陳 煬,劉國平
(1)企業與學校二元主體?!岸啤笔紫仁侵皋k學主體由公辦職業院校與私立企業組成,學生可以同時學習學校的知識和接受企業的培訓。我校與新奇特車業服務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由汽檢專業骨干教師和新奇特高層組建的課題小組,共同研發課程體系,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將院校特點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相結合,開發出適合企業發展、適應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
(2)學徒與學生二元身份?!岸啤睂W生都是企業員工,在企業他們是“學徒”,每個“學徒”都分配一名經驗豐富的師傅來培養,在學校他們是“學生”,每個學生都有一個指導教師。因此,每位學生都兼有“雙元”身份。學生在學校接受理論知識培養,在企業接受實踐能力培養,真正做到工學結合,既學到了技能又學到了理論。
(3)師傅與教師二元教學?!岸啤钡膸熧Y不同于普通全日制學校,既有學校的理論教學教師,又有企業的實訓教師。學校的教師理論知識扎實,可以讓學生明白汽車運行的原理,企業實訓師傅,實踐經驗豐富,可以解決學生在實際維修過程中碰到的疑難雜癥。
(4)企業與學校二元管理?!岸啤睂W生的管理辦法綜合考慮了學校學習管理與企業生產管理。在學校,實行學分管理制,學生分階段安排學習,為了不耽誤學員的工作,盡量將上課時間安排在休息時間,上課地點盡量安排在企業。合作企業根據學生的教學任務,適當安排生產任務,以保證學生能正常完成學校學業。
(5)企業與學校二元評價?!岸啤睂W生的學習成績考核采用自我評價、企業導師評價、學校教師評價等3方面綜合的考核方式。學校和企業分工明確,學校教師主要負責教授理論知識,學校成績主要由相應的教師進行評價與考核。企業實訓師傅主要負責教授崗位技能,企業成績由實訓師傅完成考核。
(6)畢業證與職業資格證二元合一?!岸啤睂W生實行“二元證書”制度,學生完成學校的課程獲得足夠的學分,同時按要求完成企業的任務就可獲得畢業證書和企業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7)全日制與非全日制二元學制?!岸啤睂W生屬于非全日制方式,但是只要完成學校課程及企業的任務就可獲得與全日制學生完全一樣的畢業證書。也就是說:雖然教學方式與全日制不同,但效果卻一樣;學習時間和地點與全日制學生不同,但學生享受的教育資源是一樣的。
下文以我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闡述進行“二元制”改革的必要性。
(1)近年來,伴隨著福建經濟的迅猛發展,福建汽車保有量增長迅速,汽車服務和維修企業不斷增多。目前在汽車維修企業中高素質高技能水平的維修工比較缺乏,限制了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而通過“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有利于提高企業維修人員素質和數量,全面提升服務產業經濟發展的能力,形成合力,產生最大效益,滿足產業人才需求。
(2)實施“二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迫切需要。我校汽車學院在積極依托行業企業,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推行多樣化訂單培養模式,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等方面已經收獲了可喜的成效,但也意識到存在的不足?!岸啤迸囵B模式招生對象主要是企業的在職員工,企業參與招生、培養、管理、評價等全過程,企業為學徒提供真實的實習實訓環境,選拔優秀技術技能人員和管理骨干擔任導師,并參與對學徒的評價與考核。充分發揮行業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體作用。
(1)合作企業實力雄厚,合作意愿迫切。新奇特車業服務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第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在福州擁有30多家汽車4S店,服務涉及汽車維修、美容、二手車等眾多領域。目前新奇特車業服務有限公司存在大量一線員工學歷偏低、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合作企業將汽車技能人才培養視為行業發展關鍵性因素和戰略性資源,將“二元制”項目建設視為系統培養汽車人才的重要舉措。
(2)校企合作,師資力量雄厚。我校汽車學院擁有汽車專業國家級教學團隊,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13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高級職稱占40%以上,“雙師”資質教師占95%。合作企業在汽車維修、服務及銷售方面有著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教學團隊由學校選拔的擁有較高學歷、中級以上職稱的優秀教師和企業的高水平技能人才組成,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實現產教融合。
(3)擁有豐富的校企合作辦學經驗。我校汽車學院多年來與一汽奧迪、豐田、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長安福特、東風日產集團、建發集團、中德集團等企業開展“前置訂單”“后置訂單”“短期訂單”等的訂單人才培養模式,推行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畢業學生深受企業好評。
(4)校企共用實訓設備,提高項目的辦學條件。我校汽車學院目前擁有福建省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規模較大、門類較齊全的實訓設備,新奇特車業服務有限公司擁有實踐性強的生產維修設備,校企共建、共用合作培訓基地,為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實訓條件。
(5)具備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礎。我校汽車學院與新奇特車業服務有限公司擁有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校企共建了多個合作項目;學校多年來為企業培養輸送了大量汽車類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雙方具備良好的合作基礎。
(1)加強組織領導。學校、行業協會、企業共同成立改革試點工作機構,組建由學校相關處室(系部)領導、企業高管、工程技術人員等組成的“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領導小組,研究制訂試點工作方案,共同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形成協調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機制,保證改革試點順利推進。
(2)政策保障。福建省先后頒布多個“二元制”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制定并實施配套方案,確保試點項目順利運行,實現預期成果。
(3)強化專業隊伍建設。學校的教學團隊由高學歷、高素養的教師組成。企業選拔高技能水平的人才組成專業隊伍。企業與學校采取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做到優秀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優秀技術人員的實踐能力互相補充,互為促進。
(4)優化辦學條件,校企共享教育資源。企業為學員提供最新技術和技能崗位要求的實習實訓環境,學校為學員提供與全日制學生一致的高校資源。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培訓基地等方式,為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5)加強經費保障。學校根據“二元制”改革建設的需要,結合我?!案=ㄊ∈痉缎袁F代職業院校建設工程”項目建設任務的要求,設立專項經費,保證“二元制”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