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湲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汕頭,515041)
從2015年杭州建立我國第一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目前,全國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數量已達132個,覆蓋了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形成了沿海內陸內外聯動,東西互相促進的新格局。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總額達到1.69萬億元人民幣,增長31.1%,而2021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規模達到了1.9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5%。[1]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三部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的數據顯示,未來5年,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缺口達985萬。[2]2017年,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與國內專業電商人才服務商贏動教育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發展現狀、問題及建議》則指出,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上,企業自己培養以及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培養方式占據了前兩位。[3]但現實是,在跨境電子商務生態圈中,只有依靠校企聯合培養大規模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才能滿足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需求,也才能使人才供給側精準對接人才需求側。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分別于2019年和2020年把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列入專業目錄。[4]由于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當前我國中職、高職和本科教育等不同層次教育所培養出來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與企業的實際人才需求還存在差距,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緊缺的現狀并沒有得到緩解。只有明確人才供給主體,優化人才供給環境,完善人才供給內容,改進人才供給方式[5],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全面、精準對接,才能使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不再脫離企業實際用工需求,保障學校培養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與企業需求的一致性,使高職院校和企業立足市場,相互滲透,合作共贏,為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人力儲備和智力支撐。
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全面對接企業需求,實施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為了適應產業發展需求和行業企業對人才變化需求,從實質上消除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之間相脫離現象而形成的一種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模式。當前,我國高職院??缇畴娮由虅諏I的人才培養主要從6個方面進行:一是理論教學,包括各類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和專業理論課;二是實踐教學,包括各門專業技能課、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三是企業見習;四是校內實訓;五是校外實踐;六是雙創教育。然而,目前常見的產教融合與工學結合模式,如頂崗實習、協同育人、訂單培養等,其覆蓋面多數存在于實踐實訓環節,主要成效并沒有達到預期狀態,容易造成“校、企”錯位選擇崗位問題,使學生專業知識與崗位要求相脫鉤。[6]多年來校企合作的實例證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如果與行業企業發展所需的人才脫鉤,會削弱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意愿。因此,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全面對接企業需求,而不只是停留在實訓實踐階段。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于2016年首次設置了商務英語(跨境電子商務方向)。幾年來,我院一直積極探索與跨境電子商務相關企業的合作,包括汕頭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企業、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方、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商等,為在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上實現校企全面對接創造機會和空間。2020年,我院首次設置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在新專業設置之際,我院就針對深圳網貿會、汕頭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的會員單位以及廣東地區的合作企業開展了“校企合作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企業共計85家,涉及3C電子產品、服裝、家具園藝、戶外用品、健康美容、鞋帽箱包、母嬰玩具、燈光照明等多個行業。其中,7.06%的企業以純電子商務為企業經營模式,70.59%的企業以傳統外貿+電子商務為經營模式。針對這些企業進行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調查結果具有普遍性,效度高。
“校企合作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小微企業自己無力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或者培養成本過高的事實,讓94.12%的企業把目光放到了校企合作上,72.94%的企業相信,校企合作能提高企業招聘人員的專業對口率,67.06%的企業認為,校企合作有利于學生獲得工作經驗,節約企業的招聘成本?;诮^大多數企業均樂意參與校企合作,我院決定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極與各類企業溝通,進而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邀請不同企業參與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企業見習、校內實訓、校外實踐及雙創教育中,通過校企全面對接的“六步進階”培養路徑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匹配度,如圖1所示。

圖1 校企全面對接的“六步進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如果要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就要了解企業對畢業生綜合職業素質的需求。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培育,除了依靠學校和學生本身,還需要企業積極參與其中。鑒于高職院校專任教師雖然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但缺乏企業一線工作經驗,存在社會經驗以及社會技能不足等情況,我院打破教學常規,引入大灣區優秀的人才孵化企業——萬瑞商管院的企業導師參與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理論教學。
以職業素養課程為例,職業素養課程是我院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為了落實教育部“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7]的文件精神而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我院通過“聯想教學高爾夫”教學模式和“專任教師+企業導師”的“雙師”課堂,讓企業導師參與課堂教學,發揮他們在職業規劃、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優勢,以一線工作經驗、貼近現實的授課方式、源自企業實際工作的案例教學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為學生提供行業知識、職業認知、職業道德與素養、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等方面的指導,讓學生提前了解職業環境并有效提升職業素養。
“1+X”證書制度試點,是促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拓展學生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重要途徑,更是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與社會實際相結合的產物?!?+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到來,能夠鏈接高校和行業,助力人才產業發展,最終實現從產業來到產業去的人才服務閉環。
我院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上實行“崗課證”融合,把“1+X”跨境電子商務B2B數據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的內容融入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函電、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單證制作等專業課程實踐教學中,通過與阿里巴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成功采用任務驅動、成果導向、案例分析、技能比武、頭腦風暴等多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參與“1+X”證書培訓的主動性,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實訓實操,操練學生的職業技能。2020年和2021年學生的證書通過率均超過95%。而且,為進一步促進學生實踐就業,我院還協同阿里巴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為持證學生舉辦了“阿里巴巴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雙選會”,由阿里巴巴國際站邀請跨境電子商務外貿企業參與,給企業和學生創造良好的交流場景,助力學生就業與企業人才招聘。
企業見習是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見習能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系,讓學生提前接觸辦公場景,認識跨境電子商務行業,了解企業貿易模式,觀摩跨境電子商務工作內容,增加學生實訓實操經驗,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成效,進而推進相關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把學生分散到多個不同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參加見習,會帶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和管理問題,還會增加見習的難度和效度,使見習流于形式。為解決學生見習的現實問題,真正發揮學生見習的價值與作用,我院與相關合作企業積極溝通,充分調動企業資源,服務學生見習工作,先后與廣州大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廈門億學軟件有限公司合作,推出“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大洋教育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計劃”“智能虛擬速賣通平臺跨境電子商務線上見習”以及“億學VR公司見習計劃”,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數字資源,實現新型的在線見習,在保障師生安全的情況下,讓學生有身臨其境參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見習的體驗,見習效果得到師生的一致肯定。
校內實訓教學環節是高職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培養學生專業化職業能力,讓學生感知企業化教學環境,接觸職業化教學內容,驗證職業教育與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一線實際工作的契合度。一直以來,高職院校中大多數的專業校內實訓以仿真模擬實訓為主,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相對真實的業務訓練。我院在設置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后便主動摸索跨境電子商務校內實訓2.0模式,旨在找到一種以基本技能培訓為平臺、以職業素質提升為目標、以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為核心的新型校內實訓,把仿真模擬與實際經營相互結合。
經過細致考察和對比,我院與湖南典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Shopee“Young帆計劃”,通過以賽促教、賽訓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校內進階實訓。學生通過參與Shopee實店鋪運營實訓,先人一步積攢實操經驗,提升專業水平,提升團隊競爭力。在2021年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項目中,我院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共獲批Shopee店鋪12個,實現了學生校內仿真實訓和真實店鋪運營的真實對接,是2021年參加“Young帆計劃”獲批Shopee真實店鋪數量最多的高校。
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創新,鍛煉學生崗位技能,加快學生完成從大學生到職業人轉變的重要平臺,能搭建起“職業認知—實踐教學—成功就業”的零距離通道。[8]
為給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我院與廣東寶奧現代物流投資有限公司、惠州淳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東莞萬瑞世家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共建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一年多來,各實踐教學基地已累計給68名學生提供了參與寒暑假實踐、頂崗實習以及參與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運營、跨境電子商務數據分析、跨境電子商務數據挖掘、跨境電子商務直播等多個崗位的實踐工作機會,共計10人被實踐教學基地共建企業錄取為正式員工。相關企業還通過實踐教學基地共建,準確獲悉學生的一手工作情況,了解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不足,進而反饋給我院,校企聯手幫助學生調整并適應企業發展需要和社會需求,為未來實現實習、實訓、就業一條龍,讓校企合作實現雙贏累積經驗、穩定基石。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背景下,打造校內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是高職院校在實施產教融合過程中打造“項目引入—孵化培育—融資發展”創新創業生態鏈條的積極探索。
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準入門檻低,對企業約束小的特點,使它成為在校生創新創業的絕佳切入點。我院依托粵東各產業帶和跨境電子商務行業資源,與汕頭市寶奧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及四川日銀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一起,成立“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寶奧&日銀商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為有創業想法的學生提供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實訓及創業孵化一站式服務,由企業指派專門技術人員駐校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運營、SYB創業培訓、職業規劃及網絡創業等訓練,以促進學生就業創業。參與首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孵化項目的14名同學已完成5家企業注冊、補貼申請等一站式創業孵化工作且已經順利出單。
目前,跨境電子商務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瞄準了跨境電子商務領域,將自己的產品入駐各種不同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9]我院實施的“六步進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路徑是基于校企全面對接的一種積極探索。這一路徑明確了高職院校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定位,充分利用高職院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學資源,通過在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企業見習、校內實訓、校外實踐、雙創教育六個方面與跨境電子商務行業企業進行全面對接,引入“雙師課堂”、企業實訓平臺、企業數字資源及VR見習計劃和“Young帆計劃”,建設校外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和校內創業孵化基地,全線條、分階段將企業工作場景、企業人才引入校內,產學結合,在兼顧校企雙方共同利益的情況下,讓學生在求學期間就能學習跨境電子商務實操技能,培養職業素養和雙創精神,保障了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需求的一致性,截至2022年7月底,我院2018級和2019級商務英語(跨境電子商務方向)的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9%。
作為一種創新嘗試和摸索,基于校企全面對接的“六步進階”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路徑仍需持續改進和繼續驗證。例如,加強跨境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在學生技能培養中的比重,通過激發學生的挑戰興趣,拓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團隊溝通協作能力;完善校內創業孵化平臺,給學生提供零成本創業平臺等。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動員行業企業等社會優質資源,通過校企全面精準對接,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