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華,王炳義,劉玉珍,王珊珊
(1.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2.河北環境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城鄉唇齒相依,新型城鎮化建設可以有力推動鄉村發展,通過輻射作用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鄉村振興也可以加速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就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可以彌補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的不足,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城鄉經濟,加速我國現代化進程。河北省是農業大省,也是人口大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任務繁重。如何處理好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系問題亟待解決。
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一直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心。黨的會議多次強調要推進以人為本的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的振興,也包括社會治理體系的創新與生態文明進步,是使社會全面提升的戰略決策。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針。因地制宜,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生活富裕為根本。改變過去資源向城市傾斜的做法,一些基礎設施建設要優先農村,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創造條件,向農村引進人才、資金、先進技術,走出具有河北省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通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實現強國目標必須提高我國新型城鎮化水平,建設功能齊全、設施完備、公共服務化水平高、人民生活舒適的現代化城市。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應注重解決人口流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諸如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老人安置、孩子入托上學、年輕人職業技能培訓問題等。新型城鎮化的核心要緊緊圍繞解決群眾入城后生活中出現的一系列困難。同時,要關注鄉村發展后勁不足、有文化有水平的年輕人流失嚴重、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等現實問題。
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關系密切,互相聯動,找出二者內在邏輯的關聯性,才能使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兩者之間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一是兩者都注重“以人為本”。新型城鎮化的目標是使農民富裕起來。鄉村振興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維護農民群眾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
二是兩者皆能促進農村現代化的歷程。通過新型城鎮化建設,大量農民可以接受更多就業技能培訓,城市現代文明得以向農村傳遞。鄉村振興包括了產業轉型、鄉村社會治理、環境建設等內容,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的戰略途徑。
三是兩者對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具有異曲同工之效。因此,二者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兩大戰略要同時并舉,相得益彰。
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由原來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同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要提高我國生產力水平,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進程加快,城市要持續吸收農村轉移人口,并且要保障轉移人口生活水平,使轉移人口生活舒適幸福。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離不開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的成功與否主要體現在城市是否有效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力,能否成功轉移農業人口、順利實現城鎮化。
河北省東臨渤海,有漫長的內海海岸線,地理位置獨特。既環渤海又環繞京津,可以利用地緣優勢,結合京津冀一體化的優惠政策,加大與京津合作力度。與京津接壤的各縣(市、區),比如燕郊鎮、淶水縣、涿州市、固安縣、永清縣、廊坊市、香河縣、大廠縣、永清縣、懷來縣、崇禮區、唐山市等承接京津的輻射,可全方位與京津對接,建設環京津的衛星城,形成河北省環京津發展帶。還可以利用環渤海的優勢,發展對外貿易、海洋養殖捕撈,發展沿海經濟。雄安新區位于河北省中部,地處北京市、天津市、保定市腹地,雄安新區的建成可以帶動河北省南部地區甚至整個華北地區的發展,構建華北地區的城市發展新格局。
2.1.1 河北省鄉村振興的成效
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我國人口規模巨大,隨著新型城鎮化加速發展,鄉村與城市發展差距較大。作為傳統農業大省,河北省多年來重視“三農”問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河北省農產品供給基本穩定,農業農村發展穩中有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糧食生產保持穩定,主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有力,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全省經濟社會穩定中作出重要貢獻。農業農村經濟規模穩步擴大,科技、綠色、品牌、質量農業加快發展,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主要農產品生產價格穩中有升,農民生產積極性有所提高。農業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加快發展。脫貧攻堅戰如期高質量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62 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232.3 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達到穩定脫貧條件。
2.1.2 河北省鄉村振興中存在的不足
個別基層干部能力欠缺、學歷偏低、年齡偏大。從村干部知識結構上看,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比較普遍,小學文化程度的大有人在,大專以上的則是鳳毛麟角。有的基層干部沒有開拓創新精神,工作中拖拉散漫,沒有站位,沒有全局觀念。
個別地方應付上級,做樣子、擺花架子,不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由于水平能力不高,工作總是疲于應付,沒有新點子,也不會做群眾工作,對于群眾的疾苦關心少。對于上級的督導檢查走形式現象嚴重。
農村人口老齡化嚴重。目前,河北省人口老齡化具有女性老年人口占比高于男性、農村老齡化程度高于城鎮、獨居空巢老年人口占比偏高等基本特征。人口老齡化帶來養老、醫療、服務等一系列問題。
河北省個別鄉村環境污染嚴重,治理能力低下。由于農藥、化肥和除草劑在農業生產上的使用污染了空氣或地下水,而大多數地方粗放經營,不注重治理,使土質下降,大氣污染,農產品不達標,農藥殘留危害較大。個別地方農民環保意識薄弱,村里垃圾亂丟,嚴重影響了村容村貌。目前農村畜禽養殖多為無序分散狀況,且數量較多,大量畜禽糞尿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造成當地污染。個別地方違規開礦山、建鐵廠,污染地下水和空氣。
2.2.1 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的成績
進入新時代,河北省搭上時代的快車,新型城鎮化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2016 年3 月24 日中央決定設立“雄安新區”,雄安新區建設起點高,建設標準高,發展勢頭好。雄安新區建成后,將有力帶動河北省的發展,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燕郊鎮、固安縣、香河縣等一批環京津新型城鎮發展勢頭強勁。河北省是農業大省,也是重工業大省,應發揮優勢,補齊短板。2020 年河北省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與2010 年相比,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6.13 個百分點,2010—2020 年發展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92 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61 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從2010 年的5.74 個百分點下降到3.82 個百分點。預計到2035 年河北省城鎮化率將達到70%。
2.2.2 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存在不足
盡管河北省近年來在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有一定的前期成果,但新型城鎮化建設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支撐產業,發展后勁不足。
城鎮化率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由于河北省城鎮化建設起點低、標準低、水平低,多年來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經濟發展有些地方依然不協調。城鎮化發展不平衡,缺乏科學、長期的城鄉整體發展規劃。有些地區進展緩慢,落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
農村和城市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不可分割。但是很長時間受二元體制的制約,二者各自發展,不能形成規模。
農村人口涌入城市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因此土地撂荒現象時有出現,甚至出現“空心村”,特別在山區、林區、牧區更嚴重。當前我國各地城鄉發展水平區域間參差不齊,梯度化、區域化嚴重,導致我國城鄉創新融合發展的基礎不同。河北省下轄11 個地級行政區,共有167 個縣級區域、1 970 個鄉鎮,地區實際情況不同,因地制宜為首選之策。
河北省要緊緊圍繞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核心工作,加快構建兩者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充分利用河北省有利的地緣資源優勢,加快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河北省應完善相關制度,發揮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河北省地理位置特殊,政府要堅持整體謀劃,為農村發展指明方向,促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發展和整體提升。要遵循鄉村和城鎮化發展規律,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之后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新要求,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策略。對照《河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 年)》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對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找出差距,找準發力點。重點關注今后幾年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規劃,在具體實施中全面體現兩者融合發展理念。
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幫助鄉村發展,注重微觀政策。各級干部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將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情況制訂相應措施。如東部沿海地區的秦皇島市、唐山市、滄州市等利用地緣優勢,發展外向型經濟。堅持鄉村振興建設總目標與鄉村自身特色結合,制定差別化的扶持政策。
河北省地域遼闊,不同地區差異較大。建設雄安新區必然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除此之外,雄安新區周邊也有極具發展潛力的實力重鎮,白溝新城、徐水區、霸州市和定興縣被稱為“環雄四小龍”,可建成環雄安衛星城鎮。
河北縣城很多,包括正定縣、樂亭縣、青龍滿族自治縣、成安縣、邢臺縣等91 個縣和6 個自治縣。要優化河北省縣域的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走綠色農業與旅游觀光一體化道路。
當前,河北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的流動仍呈現單向性特征。從人口流動的角度看,從城市返鄉的人很少。從耕地角度看,城鎮建設占地、工業用地嚴重,農村耕地有減少趨勢。從資金角度看,多年來農民積攢的積蓄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大多向城鎮匯聚,而且這種趨勢仍在繼續,比如在城里投資、供孩子上學、去城里買房等。要構建有利于城鄉要素合理配置的新體制機制,打破陳舊觀念,為各類要素流向鄉村打開一條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同時,鼓勵農村人才回流,支持大學生回鄉創業,吸引更多的外來人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持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豐富多層次、多樣化生活服務供給,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去發展和布局。過去將大量優質的公共資源布局在城鎮地區,農村多年欠缺支持,農民享受不到優質的資源。應統籌城鄉建設,堅持制度創新、政策引領、項目支撐,全面實施城市更新、鄉村建設和生態修復行動,開展鄉村公共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和建立健全農村道路交通、垃圾收運體系,使廣大農村地區舊貌換新顏。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農村人口回流,促進農村發展,創造條件鼓勵越來越多的各類人才參與到鄉村建設中,讓農村的產業、環境、機會吸引人、留住人,源源不斷的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人才振興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核心和靈魂,鄉村振興必須人才為先。人才是創新創業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穩固,才能筑起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大廈,進一步打開鄉村振興新局面。
河北省環繞京津,瀕臨渤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為河北省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也對河北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促進河北省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取長補短,才能將河北省建設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