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美榮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 300191)
鄉村振興離不開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全面發展,而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新時期為有效促進鄉村實現多元發展,打造農村集體經濟新發展路徑,創造性地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實現新的發展轉型,需要對農村集體經濟進行全面梳理和分析,進一步明確農村集體經濟在農村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并著力對農村集體經濟實現新發展觀念、構筑新發展力量,提供新的理論探討空間。
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完善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必然要求。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多種所有制經濟全面發展,有利于我國經濟實現多元化發展,是我國堅持基本發展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體現。堅持公有制經濟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全面發展,實現經濟發展的多元參與、多要素融合,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是實現這一戰略方針的重要體現。
農村集體經濟是構筑農村個體經濟、集體經濟等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是在多種所有制經濟下實現集合式發展、全面發展的有效載體,也是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要求,是助推鄉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促進鄉村經濟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因此,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發展“三農”的戰略性舉措,是長期堅持、不可動搖的基本方針政策。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助推農村實現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在新的發展理念下,農村以個體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等多元要素經濟融合發展為主要發展方向,逐步構筑了農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融合主體。
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創新發展,構筑農村資源要素綜合配置,實現農村要素集合、要素開發、要素共享,是助推農村實現新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由于農村集體經濟的全面推進,才使得農民能夠享受到綜合發力帶來的新發展收益,才能避免以往單一發展帶來的高風險、低收益發展現狀,才能進一步發揮要素集約化發展優勢,從而助推農村經濟實現降風險、增質量的發展目標。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是實現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在農村大力推動集體經濟產業化發展,建立以合作社、農業產業化協作組織等為基本組織模式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有效地助推了農村經濟實現產業化發展。
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集合了農村集體利益,實現了農村集體力量的聚合,打造了農業深度產業化發展,延伸了農業產業鏈的發展路徑,有效助推了農村經濟實現新發展模式下的發展轉型。突破了以往低發展質量、高風險的發展路徑,順利實現了經濟發展轉型,為農村經濟鏈延伸、農村各資源要素參與整個經濟發展環節注入了新活力。因此,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有助于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發揮農業龍頭產業帶動作用。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集合農村資源要素的重要方式方法。眾所周知,我國以前的發展以小農經濟和自然經濟為主,這種經濟發展模式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也帶來了發展力量分散、發展要素不集中、發展轉型緩慢、發展創新小、發展風險大等弊端。為此,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打造農村聚合型經濟要素配置,實現農村土地要素、人力資本要素和生產材料要素的全面有效統一,構筑要素集合化的發展平臺,實現農村集體成長與集體發展,有效提高了農業經濟,有效推動了農業經濟的創新轉型發展,有效降低了農業發展中的風險。因此,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實現農村集合式資源配置,是打造新時代新農業發展的新路徑,是實現農村跨越式發展的必然性選擇。
鄉村振興背景下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中,共識性原則至關重要。所謂共識性原則,與集體經濟之間具有正反饋作用。正是由于鄉村在發展中取得了全面有效的共識,才能打造集體發展新模式,才能有效結合鄉村發展中的資本要素、人力要素、生產要素,融合發展,綜合發力,實現農村集體經濟新發展、新轉型,有效構筑發展過程中的發展戰略,實現發展目標的聚焦,推動內部溝通交流的順暢,實現發展中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用的發展格局。因此,從這一決策來看,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要具有最大的共識,以有效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實現新發展、新進步。
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要堅持科學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指的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要堅持資源稟賦、技術要素利用的科學化,堅持人力配置的科學化,堅持發展路徑的科學化,堅持戰略目標的科學化,堅持發展的實事求事。要精準施策,因地制宜,以資源稟賦優勢推動自身實現科學發展,避免非科學性、盲目性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給集體經濟造成的破壞性影響。要通過科學化的規劃、科學化的引導和科學化的技術方法,有效助推農村集體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經濟,助推農村集體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還要堅持群眾性原則。群眾性原則指的是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善于發動群眾,善于團結群眾,善于依靠群眾。通過人民群眾的集體意愿有效地灌輸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從而調動群眾在經濟發展中的積極性,助推集體經濟實現新發展轉型。特別是在土地要素資源配置集合、人力資源配置要素集合中,要堅持群眾性原則,堅持引導群眾、統一群眾、依靠群眾,堅持讓群眾融入到農村集體發展中,以群眾來推動農村集體發展,增強農村集體發展中的激勵性,進一步以激勵原則發動群眾,從而增強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性動力,增強集體經濟發展的長期性、可持續性。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還要堅持協調性原則,即堅持在發展中協調各方關系、協調全面進步,協調戰略目標與戰略預期的搭配,進一步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社會化、經濟化、生態化,協調增強各發展要素之間的同步性和全面性,增強經濟發展中的可持續性和創新性。
當前,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思維意識不夠靈活、不夠創新,是鄉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阻礙思維。
意識的阻礙和困擾,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會產生錯誤引導。特別是一些錯誤的集體經濟發展思維觀念,如認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就等于企業的私營式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即為農村主要管理者的發展等,這種錯誤的思維意識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危害巨大。
另外,在發展過程中,部分人認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將會阻礙農村其他經濟主體的發展,吸引其他主體經濟的發展資源,這種思維觀念也是錯誤的。還有一些人認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就是堅持大鍋飯、平均主義,導致一些農村在發展集體經濟中裹足不前、思維意識不清晰、發展中指導方針滯后,發展的可持續化、發展的創新性不充足,發展中思想包袱嚴重,發展的動力性不強,特別是在發展模式、發展力量上無法集中,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阻礙較多,影響了其現實中的發展決策。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還存在著資源配置不夠全面協調的問題。一些鄉村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中將主要核心精力放在了經濟的發展中,沒有注重協調配合,沒有注重綜合化發展,沒有將社會發展、生態發展、文明素質發展、文化發展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形成資源配合協調式發展。因此,導致發展中出現“木桶定律”,凸顯發展的不協調性以及資源配置的不協調性,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不順暢、不可持續。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還面臨著較大的人力資源困境現狀。當前,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鎮對青年人的吸引力逐步加大,農村青年領軍人物的大規模流失不斷顯現。這種發展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著較大的人才缺口。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不注重對現有人力資源的培訓,導致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配置不足、人力資源創新性不足、人力資源集聚性不足,阻礙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當前,我國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加大了構筑全面化鄉村振興機制的建設力度,然而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相關政策安排不具體,不具有全面性和可執行性,導致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出現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機制配置不完善、不協調的局面,影響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全面有效發展,影響了農村集體經濟的政策性保障,從而使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夠全面。
為進一步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面有效地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實現新發展思想下的新轉型。要著力構建實事求是的發展思想,堅持農村集體經濟是農村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堅持科學化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政策,堅決同“平均論”“個人論”等非正確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思想作斗爭。要將黨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政策方針講清楚、講明白并全面宣傳、全力推廣,使每一位村民都了解相關的政策方針以及具體內容,明白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重要舉措和重要步驟,從而有助于扭轉思維、意識上的阻礙,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全面發展。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應進一步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注重資源配置的協調性,實現綜合發展、綜合發力。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協調搭配,堅持經濟產業化發展的同時,還要堅持生態和美發展、社會安全幸福發展、文化豐富文明發展,全力助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協調性資源配置,充分實現多種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節約,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全面性,增強發展中的可持續性和資源利用的高效性配置。
進一步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人才力量,一是全面采取新政策、新方法,利用現代型企業管理方法,增強集體經濟發展中的激勵措施,可以通過提高分紅、加強干股配置等,吸引青年人才返鄉加入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增強其返鄉創業的積極性和返鄉干事的能動性。二是對現有的人才力量進行培養,增強他們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能動性。可以通過外部聘請專業人才進行專業講學,有效推動現有人才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戰略意識、發展目標和管理能力,有效推進科技創新,有效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同時,也可以讓現有的青年人才到外部培訓學習,通過增長經驗、學習先進、接觸創新要素,來增長他們的見識,確保他們能有新思維、新發展理念、新動能和新要素,來反饋到農村集體經濟的長期化發展中,助推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全面推動鄉村發展背景下構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性體制機制,加大農村集體經濟政策措施的支持力度,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的政策引導。通過發布新的政策機制和政策文件,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進行政策規范和引導。通過稅收優惠、補助優惠、人才支持優惠、資源傾斜優惠等,有效助推農村集體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此外,還可以構建聯學聯建的相關機制,推動農村集體經濟與城市企業實現聯合式發展,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產品銷路和管理觀念的更新換代。
實現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需要多方協調、共同發力。增強最大共識原則,堅持科學化的標準,實現管理科學化、發展聚焦化。通過思維創新、資源配置、協調人力資源,強化政策機制支持,有效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新發展動力下的路徑創新,為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新的助力。